标准解读

《GB/T 15608-2006 中国颜色体系》相比于其前版《GB/T 15608-1995 中国颜色体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完善:

  1. 色域扩展:新版标准扩大了颜色的覆盖范围,纳入了更多的颜色样本,使得中国颜色体系能更全面地反映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色彩多样性。

  2. 色彩精度提升:通过采用更为精确的测量技术和计算方法,提高了颜色定义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了颜色数据在不同应用场合下的互换性和可比性。

  3. 分类与编码优化:对颜色的分类和编码系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得颜色的查找、分类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便于用户快速定位所需颜色信息。

  4. 技术参数更新:根据国际色彩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了部分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了中国颜色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5. 应用指导加强:增加了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的指导内容,如纺织、印刷、涂料等行业,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6. 信息化适应性:考虑到数字化时代的需求,新标准增强了对颜色信息电子化处理的支持,包括颜色数据的数字表示和交换格式,便于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环境中使用。

这些变更反映了中国颜色标准化工作的进步,旨在更好地服务于色彩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以及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促进色彩信息的准确传递与应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6-09-17 颁布
  • 2007-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_第1页
GB/T 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_第2页
GB/T 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17.180.20A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08-2006代替GB/T15608-1995颜色体系中国TheChinesecolorsystem2006-09-17发布2007-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5608—2006本标准是对GB/T15608-1995《中国颜色体系》的修订,与GB/T15608-1995相比主要变化加下:增加前言,删除附加说明;-在4.4.4中具体规定了颜色标号的内插方法为线性内插法;修改5.3、5.4内容,修改了中国颜色体系样册中样片的色差宽容度,增加了中国颜色体系样册中样片的色差计算、标准照明体、照明观察条件、目视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规定:在附录A中增加了中国颜色体系样册中样片的数量和所有颜色样片的CIE1931色度坐标标维值。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深圳海川色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唯平、汤惠工、周维军、黄永衡、裴晓禹、赵蕴岚、杜方彦、邓厚利。本标准于1995年6月首次发布,2005年10月第一次修订。

GB/T15608—2006国颜色体中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颜色的分类和按颜色知觉三属性色调、明度、彩度确定的颜色标号本标准适用于颜色的保存、传递、交流和识别,也适用于中国颜色体系标样的制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977颜色的表示方法GB/T3978标准照明体及照明观测条件GB/T3979物体色的测量方法GB/T7921均勾色空间和色差公式GB/T15610同色异谱的目视评价方法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白色white物体明度大于8.5的中性色3.2表面色surfacecolor不透明物体表面的颜色3.3彩度EChroma用距离等明度无彩色点的视知觉特性来表示物体表面颜色的浓淡,并给予分度。颜色的三属性之一3.4彩色chromaticcolor无彩色以外的颜色3.5光泽EglOSS物体表面定向选择反射的性质。由于反射光的空间分布而产生的物体表面视知党的特性,它与表面定向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