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成分的提取与分离_第1页
杜仲成分的提取与分离_第2页
杜仲成分的提取与分离_第3页
杜仲成分的提取与分离_第4页
杜仲成分的提取与分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杜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生物活性,其药用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1]。在早期的报道中主要是针对杜仲皮的研究,但是杜仲皮取材困难、成本高。大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了杜仲叶与皮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具有同等功效,特别是绿原酸和黄酮的含量远高于皮中的含量,因此,对产量高、价格便宜的杜仲叶中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笔者研究NKA-II树脂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吸附和分离的效果,并对其分离工艺进行优化,以期为杜仲叶相关产品的深开发与生产提供参考。4二,Heidolph旋转蒸发仪,UNICOUV-2102PC型分光光度计;芦丁标准品、绿原酸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1.2样品预处理及测定方法1.2.1样品预处理用70%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剂,按照料液比1:12,pH值为4,每次提取25min,提取3次,合并滤液并浓缩至无醇味后,冷冻干燥,得到杜仲叶粗提物,在干燥避光条件下保存。1.2.2绿原酸及总黄酮的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3]和总黄酮的含量[2]。1.2.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杜仲叶分离产物色谱条件色谱柱:ACQUITYUPLCBEHC18(100mmX2.1mm,1.7|im)(美国WATERS公司);柱温25°C;流速0.35mL/min;检测波长365nm;进样量5UL;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1.3树脂的选择采用9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杜仲叶中绿原酸、总黄酮的吸附-解吸分离性能进行研究,可为规模化分离绿原酸、总黄酮提供理论依据。1.4大孔树脂预处理先将各种树脂分别用蒸馏水溶胀12h后浮选,然后用95%乙醇浸泡24h后,用蒸馏水洗至无浑浊现象,无醇味为止。再用1mol/LNaOH溶液浸泡24h,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然后用1mol/LHCl浸泡24h,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最后用20%乙醇浸泡储备。1.5静态吸附-解吸试验首先对9种大孔树脂的吸附量、吸附率和解吸率进行测定[5],其次分别考察吸附液pH值和不同乙醇浓度对NKA-11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6]。1.6动态吸附-洗脱试验在室温下,根据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的条件,考察上柱液流速、上柱液浓度、洗脱剂流速对NKA-II树脂动态吸附-洗脱性能的影响,作动态吸附曲线和洗脱曲线,确定最佳动态吸附-洗脱工艺条件。1.7扩大试验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称取5kg杜仲叶,先用NKA-II大孔树脂进行分离,将30%、50%、70%的乙醇洗脱液分别浓缩,再用聚酰胺树脂和SephadexLH-20树脂进行纯化,最后将分离纯化的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操作条件见1.2.3。2结果与分析2.1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试验2.1.1大孔吸附树脂对绿原酸、总黄酮的静态吸附效果比较试验所用树脂有极性、弱极性、非极性三种类型,这9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绿原酸、总黄酮的静态吸附-解吸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NKA-II在静态饱和吸附时对绿原酸、总黄酮不仅具有较高的吸附量,而且解吸率也较高,所以确定NKA-II为最佳树脂,并进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NKA-II树脂对绿原酸、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在给予充分时间吸附的情况下,由图1可见,绿原酸和总黄酮在NKA-II树脂上的动力第12期张玲等:杜仲叶绿原酸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检测123表3上柱液浓度对NKA-II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上样液浓度1/20C0图4不同乙醇浓度对NKA-II树脂静态解吸的影响学过程如下:在起始阶段吸附速率较大;但4h之后,树脂基本达到吸附平衡;随着吸附时间的继续延长,吸附量的增加速率减小。根据吸附动力学曲线,NKA-II树脂对杜仲叶粗提物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吸附属于快速平衡型树脂。2.1.3吸附等温线将浓度为CO的杜仲叶粗提物溶液(含绿原酸3.734mg/mL和总黄酮14.018mg/mL)分别稀释成不同浓度的静态吸附液,称取5.000g(干基)的NKA-II树脂,振荡条件同文献[4],计算吸附率,作吸附等温线,结果见图2。吸附等温线的初始阶段几乎呈线性的,表明低浓度上样液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在树脂中高度扩散。当树脂表面形成分子层吸附饱和后,溶液中的黄酮化合物在外层再以氢键的方式与表面吸附的黄酮吸附,但由于孔容的限制,所以存在一个极限,这与李云志等[7]和李莹等[8]研究显示的现象一致。由图可知,当总黄酮的平衡浓度为5.93mg/mL时达饱和吸附,总黄酮的饱和吸附量为91.75mg/g树脂。2.1.4吸附液的pH值对NKA-II树脂吸附的影响由图3看出,在pH值为4时,NKA-II树脂对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率均达到最大,说明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均以分子形式存在,较稳定,故吸附效果最好。当酸性较强时,易形成“佯盐”;在偏碱性时,分子中酚羟基H+易失去,形成离子结构,不易被吸附。2.1.5不同乙醇浓度对NKA-II树脂静态解吸的影响图4表明,静态解吸效果随着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的提高而增强,当浓度达到70%时,解吸平衡。同时检测发现,低浓度乙醇溶液有利于绿原酸类化合物的解吸,而高浓度乙醇溶液则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解吸,说明采用梯度洗脱有利于绿原酸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NKA-II树脂对绿原酸、总黄酮的动态吸附性能2.2.1NKA-II树脂的动态吸附渗透曲线将含绿原酸和总黄酮浓度分别为0.901mg/mL和3.441mg/mL的上样液以1.0mL/min流速上柱,直至树脂吸附饱和为止。以一个柱体积为单位收集流出液,测定流出液中绿原酸、总黄酮的浓度C',C为上样液浓度,用C'/C表示渗透系数,绘制吸附渗透曲线,结果见图5。流出液的浓度达到进样液浓度的1/10时(即C'/C=0.1)时,认为已达到吸附的穿透点,停止进样,表明此条件下,上样量不应超过10倍的柱体积。2.2.2上柱液浓度对NKA-II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将浓度为C0(含绿原酸9.012mg/mL,含总黄酮34.406mg/mL)的上样液用水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取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上柱液,在相同的流速下,进行动态吸附试验,检测上柱液浓度对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3。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量通常与上样液浓度成反比,在相同流速和相同吸附时间下,若上柱液浓度过大,由于孔容的限制,存在一个吸附极限,所以会有更多的有效物质未被充分吸附而流出。考虑到124湖南农业科学第12期张玲等:杜仲叶绿原酸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检测表4吸附流速对NKA-II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流速图6NKA-II树脂对绿原酸、总黄酮的动态洗脱曲线一般泄漏率不应大于10%,因此上柱液浓度应小于2/10C0。2.2.3吸附流速对NKA-II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吸附流速主要影响溶质向树脂表面扩散,从而决定了吸附效果。如果吸附流速过大,就会使树脂的吸附量下降;如果流速过小,则生产周期延长,效率降低。由于泄漏点不应大于0.1,根据表4数据显示,流速选择0.8〜1.5mL/min较好,故试验选择1.0mL/min,此时绿原酸的吸附量是13.18mg/g,总黄酮的吸附量是47.66mg/g。NKA-II树脂对杜仲叶粗提物实际的动态吸附-洗脱试验NKA-II树脂的动态吸附渗透曲线见图5。根据已确定的最佳吸附-洗脱条件,采用乙醇-水为洗脱体系,进行梯度洗脱,部分收集各段馏分,洗脱曲线见图6。结果显示:1〜6管为水洗洗脱液,其中主要含有多糖、蛋白质、鞣质等大分子物质;7〜14管为30%乙醇洗脱液,主要含绿原酸类等强极性物质;15〜32管为50%乙醇洗脱液,主要含与芦丁极性相似的黄酮类化合物;33〜53管为70%乙醇洗脱液,含有大量极性较弱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槲皮苷等;54〜70管为9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液,将大孔树脂中残留的弱极性脂溶性物质去除。2.4杜仲叶有效成分的纯化根据最佳吸附-解吸条件,进行扩大试验,分别将30%、50%、70%的乙醇洗脱液浓缩,冷冻干燥后,采用聚酰胺树脂和SaphadexLH-20树脂纯化得到4种组分,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各组分的峰面积比均超过95%。将杜仲叶分离产物的出峰时间与标准品出峰时间对照,经薄层层析结果分析、紫外光谱检测,参考张培成,田燕[7-8]的报道,可以判断笔者研究所分离的4种组分可能为:绿原酸、金丝桃苷或陆地锦苷、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