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肠道传染病(用)_第1页
二肠道传染病(用)_第2页
二肠道传染病(用)_第3页
二肠道传染病(用)_第4页
二肠道传染病(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经口侵入机体,在肠道定位的一类传染病肠道传染病1、包括:细菌性痢疾

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食物中毒

伤寒副伤寒霍乱等2、防治措施:(1)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做好传染源管理”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重点是抓好

“三管一灭”即饮水、食物、粪便,消灭苍蝇及其孳生地是部队多发病,是卫生防疫工作重点肠道传染病2、防治措施:(2)加强疫情监测对餐饮、供水和保育人员进行健康观察,发现肠道传染病,应立即调离岗位,隔离治疗,治愈半年或一年后,经检查证明已治愈时,才能恢复原工作。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定义: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

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便手食具食物苍蝇饮水口健康者粪——口

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易感人群流行特征普遍易感反复感染散发性夏秋季病后无持久免疫力,可反复感染

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

病程长短不同:

1、急性菌痢(轻重):潜伏期

数小时至7d,一般l一3d典型、非典型、中毒型

2、慢性菌痢:凡急性菌痢的病程超过2个月者

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

急性菌痢:※1、急性典型菌痢: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2、急性非典型菌痢:低热或不发热肠道症状轻,腹泻次数少,无脓血轻度腹痛,无明显里急后重便意很急,但又解不出来,并有下坠感。

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急性菌痢:

3、急性中毒型菌痢:多见儿童。消化道症状轻,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惊厥、意识不清、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表浅等。慢性菌痢:腹部隐痛、不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时带粘液及脓血便迁延多年。

细菌性痢疾—诊断

(一)根据流行病学(二)主要临床表现

1、急性典型菌痢

2、急性非典型菌痢

3、中毒型菌痢(三)实验室检查

细菌性痢疾—预防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卫生制度保护易感人群

细菌性痢疾—治疗

一般治疗隔离休息(对症)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病原治疗喹诺酮类磺胺

抗生素其他细菌性痢疾—治疗病原治疗:疗程5-7天1、喹诺酮类:吡哌酸0.5g,每日4次氟哌酸0.2-0.3g/次,3-4次/日

(诺氟沙星)2、磺胺类:复方新诺明1~3片,2次/日3、抗生素:庆大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第四代头孢菌素4、其他:黄连素0、4g3/日连服5—7天作业:

一、急性典型菌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二、菌痢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定义: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五型:甲、乙、丙、丁、戊型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乙、丙、丁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经过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甲型、戊型:病人乙型、丙型、丁型:病人、病毒携带者

传染源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甲、戊型粪—口乙型血液/母婴丙、丁型血液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易感人群甲型儿童

乙型成人/儿童丙、丁型

成人戊型青壮年甲型儿童甲型儿童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流行特征流行性季节性甲、戊型:流行、散发乙、丙、丁型:散发

甲型:秋冬季

戊型:雨季/洪水各型肝炎潜伏期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范围(d)15~4530~18015~15030~14010~70平均(d)30705040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类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㈠急性肝炎:病程小于6个月

黄疸型:黄疸前期:起病较急,发热,伴乏力及

消化道症状

黄疸期:上述症状减轻,出现身目黄染,尿黄,肝区痛,肝大质软有叩压痛,可有脾大

恢复期:消化道症状及黄疸减轻消失,肝脾回缩

无黄疸型:较黄疸型肝炎多见,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程度较黄疸型轻

预后:多数良好,少数(乙肝10%、丙肝50%)转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㈡慢性肝炎:病程大于6个月轻度:病情较轻,可有疲乏、厌油、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轻度脾肿大,肝功能指标仅1或

2项轻度异常

中度:

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进行性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无门脉压增高预后:轻度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及部分中度、重度者可转为肝硬化或肝癌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㈢重型肝炎:预后死亡率70%~90%

急性病程:小于3周,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14日内出现二度以上肝性脑病,酶-胆分离,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多因肝肾功能衰竭、脑水肿、脑疝死亡

亚急性病程:数月,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4日以上(8周以内)出现急性重型肝炎症状,肝昏迷多出现于病的后期,易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

慢性病程:表现同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史、体征和肝功能的损害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四)淤胆型肝炎

:病程大于2个月急性: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外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

慢性: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表现者(五)肝炎肝硬化:根据肝脏炎症情况分类

活动性:除慢性肝炎表现外,有门脉高压征(腹水、腹壁静脉怒张、食道静脉曲张)黄疸,脾脏进行性增大

静止性:有门脉压增高、脾大,无明显黄疸乙肝五项检查意义:

HBeAg阳性表示HBV感染后复制活跃且传染性强。HBsAg阳性表示已有HBV感染抗-HBs阳性说明已产生保护性抗体,表示可能曾经感染HBV或注射乙肝疫苗,机体已产生抵抗力.抗-HBe阳性表示HBV感染时间较久、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减低。抗-HBc滴度高时表示体内HBV有活动性复制;滴度低时表示既往有HBV感染,但也不排除体内尚有HBV存在。大三阳HBsAg㈩HBeAg

㈩抗-HBc㈩小三阳HBsAg㈩抗-HBe㈩抗-HBc㈩病毒性肝炎

诊断接触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病毒性肝炎

防治病毒性肝炎—预防1、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病人,上送隔离治疗,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工作,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不合格者不得献血2、切断传播途径甲、戊型:搞好食品卫生、水源保护、粪便管理和个人卫生乙、丙、丁型:各种注射和针刺用具严格消毒提倡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刺针病毒性肝炎—预防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病人的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病毒性肝炎—治疗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注意休息,给予清淡、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热量充足的饮食。忌饮酒、过劳和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食量过少者可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和VC药物辅助治疗、中医辨证施治作业病毒型肝炎分为几型?病毒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病毒型肝炎的防治措施?细菌性食物中毒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1年我部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9起,中毒8324人,死亡137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9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2起2011年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仍为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1.27%和61.67%细菌性食物中毒定义: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表现:胃肠型食物中毒,神经型食物中毒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流行病学传染源:被致病菌感染的动物或人传播途径: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重复感染流行特征:

夏秋季,病例集中、潜伏期短,进食同一种受污染食物,“不吃不病,病者必吃”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症状

沙门菌潜伏期4~24h发热水样便,臭且量多,少脓血先腹痛、呕吐后腹泻伴恶寒中毒食物肉、蛋、禽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潜伏期6~12h先腹痛发热后腹泻呕吐发热水样或血样便部分脓血便中毒食物海产品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

大肠杆菌低热至高热潜伏期2~20h先食欲不振腹痛后腹泻水样便,软便,粘液或脓液便,有恶臭中毒食物肉,隔夜饭菜淀粉食物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少有发热呕吐为主后腹泻(肠毒素)腹痛腹泻为主(活菌潜伏期1~2h(肠毒素)8~16h(活菌)中毒食物隔夜剩饭牛奶及肉腹泻显著水样便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潜伏期1~5h体温正常先恶心头痛迅速发生呕吐腹泻水样便,量少有恶臭中毒食物肉,淀粉食物乳及乳制品细菌性食物中毒—神经型食物中毒流行病学传染源:家畜、家禽、鱼类传播途径:进食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潜伏期短,发病突然,集中有“不吃不病,病者必吃”的规律性细菌性食物中毒—神经型食物中毒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中毒量愈大潜伏期越短起病突然,眼肌瘫痪出现眼部症状,如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减退常有咀嚼、吞咽、语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体温正常、意识清楚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胃肠型—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神经型—神经系统症状3.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验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饮食卫生1、采购新鲜食品2、清洁运输保管食品的容器,防污染3、严禁食用变质食品4、严格遵守厨房、食堂卫生制度5、卫生员要经常深入厨房、食堂、进行饮食卫生检查、监督和指导细菌性食物中毒治疗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对症治疗:胃肠型—吐泻腹痛剧者暂禁食,给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高热者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脱水严重者积极补充液体神经型—2%碳酸氢钠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注入5%硫酸镁溶液导泄抗毒素治疗:神经型—肌内或静脉注射多价抗毒血清作业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特征?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新疆察布查尔地区是我国肉毒梭菌中毒多发地区,以该地区为例,其土壤中该菌检出率为 22.2%,未开垦荒地该菌检出率为28.25%,该地区粮谷、豆类经厌氧条件的发酵制品该菌检出率分别为12.6%和14.88%。

青海省1960~1995年间共发生肉毒中毒45起,主要分布在牧区,中毒食品是动物性食品主要是密封越冬牛肉,食用方式以生食为主。肉毒梭菌

伤寒与副伤寒★基本概念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临床特征:持续高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

相对缓脉:通常在发烧时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则脉搏每分钟增加10-15次。若不能相应增加称为相对缓脉。玫瑰疹为出现于胸腹部,约2-4mm大小,淡红色,稍隆起的充血疹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传播途径:经口传播(污染水源、食物)。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流行病学流行特征发病季节:夏秋为多,终年可见。流行地区:温带和热带多见。多散发儿童青壮年多见临床表现—伤寒潜伏期:1-3周,平均2周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

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病程(第1周)(第2-3周)(第4周)(第5周)临床表现—伤寒1、初期:病程第一周,发热伴全身不适2、极期:病程2~3周,易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主要表现:

1.高热(稽留热)2.中毒性脑病3.消化道症状4.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5.皮疹(玫瑰疹)6.肝脾肿大临床表现—伤寒缓解期:病程第4周,仍可出现并发症恢复期:第5周,大约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唯潜伏期较短(2-15天,一般6-8天)病程短,症状轻,并发症少诊断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确诊:血液和粪便检查,阳性预防消化道隔离隔离期—体温正常15天或每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护易感者:(接种疫苗)治疗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并给予高热量、易消化少残渣的食物,物理降温不宜用大量退热药,以免大汗虚脱。病原治疗治疗—病原治疗喹诺酮类:首选

注意:孕妇和儿童禁用,口服或静脉给药。头孢菌素类:首选

适用于:孕妇、儿童及埔乳期妇女。肾功不全者可减量应用。氯霉素:已少用。疗程:7-14d治愈标准—体温正常15天或每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1979年-河南发生流行1988年-吉林地区开始流行1987~89年-上海、江苏等地发生伤寒爆发流行,耐多种常用抗生素,后经培养证实为耐氯霉素的M1型菌株。耐氯霉素伤寒作业伤寒和副伤寒的主要临床特点?伤寒的病程可分为四期()()()()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特点?

霍乱一、概述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发病急,传播快,常引起世界大流行。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为法定甲类传染病之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数病人仅有轻度腹泻,少数重者可有剧烈泻吐、脱水、肌肉痉挛及休克等特征。重症及典型患者病死率极高

二、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污染的水或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热带全年均可发生(1)地区性:沿江沿海地区(2)季节性:夏秋季临床表现(1)潜伏期:1~3天,短者3~6小时,长者可达

7天分为三期:1.泻吐期:2.脱水虚脱期:3.反映期及恢复期临床表现(2)1.泻吐期:(1)先泻后吐(2)大便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