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_第1页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_第2页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_第3页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_第4页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康乾盛世的创始者---康熙【课标要求】评述康熙帝在稳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第一页,共34页。康熙简介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8岁登基14岁亲政69岁驾崩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万民康宁,天下兴盛第二页,共34页。一、少年天子1.孝庄训教,兼学满汉孝庄孝庄太皇太后少年康熙读书图第三页,共34页。

康熙身上有三种血统、有三种文化、有三种品格,康熙的三种血统,他父亲是满族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亲是汉人,所以康熙身上有满洲人、蒙古人、汉族人的三种血统。他又受了三种文化的影响,想祖母学习蒙古语;向满族的师傅学习满文和骑射;向汉族师傅学习四书五经,他又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所以康熙他的文化来说,他的勇武与奋进深受满洲骑射文化的影响,他的高远与大度得益于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他的仁爱与韬略来自于汉族儒家文化影响。第四页,共34页。一、少年天子1.孝庄训教,兼学满汉孝庄2.博才多能,学贯中西法国挂毯(藏于卢浮宫)描绘法国传教士给康熙讲解天文学的情景。康熙年间制作的地球仪康熙年间制作的演示天体运动的浑天仪第五页,共34页。一、少年天子1.孝庄训教,兼学满汉孝庄2.博才多能,学贯中西康熙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接纳,表现了帝王的宽大胸怀和求知欲,但这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形成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的政策,也没有形成为一种制度。康熙故去之后,人亡政息,他的继任者对西方的科学技术都不感兴趣,这也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六页,共34页。一、少年天子1.孝庄训教,兼学满汉孝庄2.博才多能,学贯中西3.智擒鳌拜,锋芒初显第七页,共34页。清人绘《塞宴四事图》中的布库(即摔跤)场景智擒鳌拜辅政大臣螯拜开场骄横跋扈。康熙14岁亲政后,螯拜仍然专权,时有进犯皇权,少年皇帝决心除掉他。康熙挑选十几名身强力壮的侍卫,天天练习摔交,螯拜误以为康熙是个不务政事、贪玩的孩子,暗自快乐。有一天康熙单独召见螯拜,螯拜刚进宫廷门槛,突然从两旁冲出一群少年,将其按住捆绑起来,随即康熙列举了螯拜欺君擅权、结党乱政的30条大罪,但却免他一死,制止株连。从而稳定了朝廷秩序,总揽朝政大权。第八页,共34页。康熙即位面临的问题黑龙江流域(沙俄)新疆云南广东福建三地(三藩)台湾西藏涉及:内部统一、民族团结、抵御外辱;首要解决的问题:叛乱和分裂的问题康熙面临的问题涉及哪些方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第九页,共34页。叛乱涉及云南、福建、广东等南方8省,兵锋直至长江以南.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假设先发。----康熙掌握重兵,割据称雄第十页,共34页。?纪功图卷?〔部分〕看图考虑:平定三藩采用了什么方针?提升归降的叛军千总为守备颁发札付方针:剿抚并用第十一页,共34页。〔一〕平定“三藩〞①去除了地方割据权力,防止了国家分裂,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展;二、稳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1、原因:地方割据权力,威胁国家统一2、方针:剿抚并用3、意义:②加强了中央集权,进步了抗御外敌的才能;③有利于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第十二页,共34页。二、稳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二〕收复台湾①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年〔1624-1662〕。②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第十三页,共34页。收复台湾探究: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郑氏集团对抗清政府的两种做法?民族英雄郑成功第十四页,共34页。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维护了中国领土完好和民族尊严,是民族英雄,有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

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状态,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探究

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郑氏集团对抗清政府的两种做法?第十五页,共34页。材料一:况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可资中国之润,不可以西北长城塞外风土为比。倘不讨凭台湾,匪特赋税缺减,民困日蹇,即边防假设永为定制,钱粮动费加倍,输外省有限之饷,年年协济兵食,何所底止?──?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施琅题为尽陈台湾剿抚可平机宜事本?材料二: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恳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回绝郑氏要求。——?台湾外纪?探究问题:康熙为什么要收复台湾?①保证东南经济开展,为国家提供可靠的财政支持。维护东南稳定,并减少军费开支。②认识到台湾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不允许分裂。稳固统一国家第十六页,共34页。施琅1683年施琅进军台湾1684年设府置县第十七页,共34页。二、稳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二〕收复台湾1、原因:郑氏政权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状态,不利于国家统一2、方针:军事斗争与招抚安民政策并施3:影响: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络,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稳固了祖国的海防。第十八页,共34页。“郑成功的复台和施琅的复台虽各有详细原因,但是都隐藏着中华民族的大义。〞“两人的处境不同,征台的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对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那么有同样的认识,都坚决地主张保卫台湾。从他们两人对台湾的认识来说,我们说施琅不是郑成功的叛徒,而是他的继承者。〞施琅像第十九页,共34页。二、稳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三〕抗击沙俄阅读教材,概括康熙帝抗击沙俄,确定边界的简要经过?周密准备签订条约武力打击〔兵〕外交干预〔礼〕第二十页,共34页。第二十一页,共34页。?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阔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第二十二页,共34页。二、稳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四〕平定噶尔丹叛乱第二十三页,共34页。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

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

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恳求清朝政

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

非常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

大举进犯漠南,威胁到中央王朝。史料介绍:第二十四页,共34页。康熙帝戎装像1690进军漠南(乌兰布通)1696远征漠北(昭莫多)1698去除残部意义: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权力,稳固了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第二十五页,共34页。二、稳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五〕册封五世班禅: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第二十六页,共34页。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我国辽阔的幅员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第二十七页,共34页。总结:稳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及影响影响贡献措施平定“三藩〞消灭了地方割据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收复台湾设府置县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络,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稳固了祖国的海防抗击沙俄入侵抗击了沙俄的侵略,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领土主权的完好三征噶尔丹册封五世班禅打击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的幅员;创始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第二十八页,共34页。〔1〕通过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入侵,平叛噶尔丹等事件,稳固和开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文治武功,创始了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2〕康熙帝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继续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大兴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他的统治使中国在世界历史开展大潮中落伍,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功绩:局限:总之,康熙帝是一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展作出出色的奉献的封建帝王。

三、对康熙帝的评价第二十九页,共34页。古代中國的政治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者

开拓者保卫者单元归纳第三十页,共34页。关于“治世〞或“盛世〞的规律性知识1、“治世〞或“盛世〞的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开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关系融洽、国力强盛,边疆稳固,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第三十一页,共34页。2、历史上,出现“治世〞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②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注意汲取前代教训,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部分地调整政策,利于农业消费。〔根本原因〕③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政策有连续性〔重要因素〕④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⑤科技进步的推动力⑥人民群众辛勤劳动。〔主要动力〕⑦较为兴隆的前代为根底等因素有关。第三十二页,共34页。3、从盛世场面的本质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