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可靠性_第1页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可靠性_第2页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可靠性_第3页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可靠性_第4页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可靠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可靠性实证研究认为世界是客观的。由于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存在,使我们对研究对象可以进行科学的测量,以此来解释、预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科学研究大多是从实验或问卷调查中得到数据,然后在统计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由于实证研究预先建立在研究假设或命题上,如果得到的数据与研究假设的预期一致,我们就认为假设是可以接受的,否则我们就有理由拒绝原假设。案例研究定义:JenniferPlatt在回顾美国案例研究的方法论思潮时,曾认真做了回顾,并试图对案例研究加以界定,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研究设计的逻辑,必须要考量情景与研究问题的契合性。”根据这个定义,Yin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强调设计逻辑是指一种实证性的探究(empiricalinquiry),用以探讨当前现象在实际生活领域下的状况,尤其是当现象与场域界限不清且不容易清楚区分时,就常使用此类探究策略。案例研究有三大类,包括探索性(emploratory)、描述性(descriptive)及因果性(causal)案例研究.实证研究的一般步骤通过上面的定义,已经对两种研究方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将对两者研究的一般过程做一个探讨,之后总结其差异。实证研究主要目标是探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比如探讨X与Y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因为现实世界中可能无法观察这些抽象的构念所以需要将探操作化为可以测量的变量。然后开始对这两个变量搜集数据,通过选用合适统计方法来验证X和Y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若经过统计检验,我们发现X和Y存在显著关系,但在推断X和Y间存在因果关系前,需要提出各种可能导致X和Y发生因果联系的替代解释。实证研究的过程一般有7步:第一步:确立研究主题,第二步:文献回顾和探索性访谈,第三步:定义研究问题,第四步:进行研究假设,第五步:收集数据,第六步:分析数据,第七步:结果。在实证研究中,最重要的当属于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执行计划。研究设计有三个目的:有效的回答研究问题,满足实证研究的四种效度指标的要求,控制研究中涉及的变异量。案例研究的一般步骤案例研究的过程一般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案例研究者在进入现场搜集资料前所需要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界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与选择案例,以及研究方法与工具的选择等。第二步是执行阶段。执行阶段包括资料的搜集,资料的分析和形成假设。最后是对话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将此案例得到的结论与文献对话,与矛盾文献互相比较,建构内部效度、提升理论层次并强化构念定义,与类似文献比较,提升类推能力、改善构念定义及提高理论层次。最后当改善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时,结束研究。案例研究根据研究者分析层次与案例数分为四类:第一种是单案例单层次设计,案例数只有一个,而分析层次也只有一个。第二种是单案例多层次设计;第三种是多案例单层次设计;第四种是多案例多层次设计。案例研究:从个案分析到理论创建(2006)-阅读摘抄规范化的研究:测量工具有效性(constructvalidity)、可靠性(reliability)、内部有效性(internalvalidity)与外部有效性(externalva1idity)测量工具有效性是指针对所研究问题构造有效的测量工具;可靠性是指其他研究者可以复制同样的研究,并预期得到同样的结果;内部有效性是指研究证据能够支持研究结论中所阐述的现象或因果关系;外部有效性是指研究结论具有相当高的普适性(HarrisonandFreeman,1999)。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化问题,北京大学周长辉副教授以Eisenhardt(1989)的经典论文为例,探讨如何把握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侧重于理解单一场景下的动态性(dynamics);案例研究中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档案分析、访问、调查和观察等,即案例研究也可以包含定量数据;案例研究的目标包括现象描述、理论检验和理论创建等。他进一步介绍了Eisenhardt(1989)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7个步骤即启动、案例选取、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假说修改、与已有文献的比较分析、结论。周长辉副教授认为,在启动阶段,有必要清楚界定所研究问题,否则研究人员很容易淹没于大量的数据中。但他也认为,在界定问题时,最好不要有先入为主的理论框架,否则容易束缚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在案例选取阶段,为了更好揭示所研究问题,可选择典型案例,而不需要随机选择案例。另外,由于人们信息处理过程的有偏性,为了确保结论的可靠性,他也强调了跨案例分析的必要性。最后,他强调了研究方法的选择“不要走极端”,即案例研究和基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都各有长短,也各得其所,都是人类知识创造不可或缺的手段,不能因此废彼。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的谭劲松教授同样以Yin(1981)与Esinhardt(1989)两篇文章为例,探讨什么是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他同样认为:案例研究的证据可以多样化,即定量与定性的信息都可以用案例资料的收集方法也可以多样化;案例研究更多的只是代表一种研究策略,案例研究有自己的适用对象,如果其他研究策略更适合,那么不一定要用案例研究。此外,在分析个案证据时,区分记录(note—taking)与叙述(narrative—writing)两种形式;列出有意义的事件;谨慎解释,他认为案例研究虽然需要大胆假设,但更需要小心求证。无论采用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要建立起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他也强调了案例研究不是咨询报告,不是讲故事,也不是宣扬某种立场。案例教学的哈佛型病毒。他认为,西方的案例教学有很多的弊病,他称之为哈佛型病毒。第一,它的整体框架趋向完全理性化,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理性的工具,忽视了企业是有人性的组织,没有考虑人的非理性、情商、心理契约、非正式组织等对管理决策的影响;第二,主要以高级经理为分析核心,忽视了工人以及中层干部的作用。他认为,这种分析模式可能引导学生过于偏重企业的理性。企业的战略分析固然非常重要,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同样重要的还有很多非经济因素,比如人的情感、历史等。同时,这使得MBA学生战略决策能力强,但执行能力不足。并且,这种做法人为将管理问题拆分为营销案例、财务案例、生产案例、战略案例、人事案例等,不利于系统性解决问题。另外,也导致了一种错误倾向,以为管理主要就是思考分析过程,实际上很多决策产生于行动之中,同时,很多的管理问题事实上是在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寻求共识,是一个社会的互动沟通过程。案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