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院年度工作总结合集_第1页
大学院年度工作总结合集_第2页
大学院年度工作总结合集_第3页
大学院年度工作总结合集_第4页
大学院年度工作总结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机械工程学院2019年度工作总结

机械工程学院2019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机械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全面准确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取得较好效果,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学院治理能力水平,全面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四个服务”的主题,紧紧围绕学院“两个一流(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中心任务,发挥院党委对学院工作的政治引领、保证监督、凝心聚力、服务师生的作用。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努力营造团结、和谐、拼搏进取的氛围。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院班子及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发展潜力,也为学校建设上水平、上层次提供有力支撑。

一、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坚持党管人才,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紧紧围绕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中心任务,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1.坚持政治标准,高质量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学院党委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制定《中共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方案》,确定《中共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委员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5大方面27项具体任务,基层党支部5大方面23项具体任务,确定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实行挂图作业、对账销号,确保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全面把握主题教育工作的总体推进进度。出台《机械工程学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一流机械工程学科,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

2.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学院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学院党委重视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先进典型事迹的学习,召开了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院党委坚决贯彻和监督教职工党支部双周三下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完成《教工党支部双周三理论学习自查报告》按照标准党支部建设要求,争创先进党支部,并对该学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强化问责机制和学习效果。

3.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现达标全覆盖。

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学院党委指导各个党支部开展标准化建设验收工作。根据党支部验收表各项完成情况、提供支撑材料情况、制度推进情况、验收答辩等环节,学院党委党支部共计26个,其中教工党支部11个,其中优秀4个,合格7个;学生党支部有15个,其中优秀7个,合格8个;做到达标全覆盖。

4.积极开展党建创新,推进党员质量工程建设。

学院党委深入贯彻实施“三投票三答辩三公示一承诺”制度。实施竞争性发展党员制度,通过答辩、差额发展、预备党员承诺等举措,进一步规范组织发展程序,严格发展条件,提升党员发展质量。2019年,举办了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50多名同学参加了培训。发展2批党员,119名同学加入党组织。发展1名教工党员。学院设立院级特色党支部活动,每年出资3万元。本年度,院级特色立项优秀项目10项,一般项目9项。组织申报获批校级党支部特色活动荣获校级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建党98周年校党支部特色风采展案例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5.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廉洁自律教育。

学院党委围绕党中央和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指导思想,利用理论中心(扩大)组学习、支部大会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准则》等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党风廉政“戒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直属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汇编。落实“一岗双责”,明确党委书记和院长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负有组织领导责任、职责落实责任、风险防控责任、表率担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学院经费管理过程中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情集体讨论,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6.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强院战略。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教育思想中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指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引导教师增强使命自觉,深刻认识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努力践行“四有”标准,争做学生满意的好老师。始终抓住师德师风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教师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位教师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学院出台《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实施办法》、《机械工程学院领军人才与高水平团队引育工作办法》、《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訾斌教授作为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是学院高层次人才的重大突破,黄康教授入选安徽省第七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黄山青年学者”陈顺华教授入选安徽省百人计划。目前,学院自主培养了两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一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年选留高水平大学博士毕业生4人,1名博士生充实到实验队伍。公派出国留学3人、1名教师留学回国;

7.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深入学习《合肥工业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牢记《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二、依托“双一流”,推进学院一流学科建设

1、在学院领导班子积极推动和各系所的努力配合下,会同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相关学院,共同完成了我校“工程管理与智能制造”国家“一流学科”中期自评报告撰写与评估工作。

2、进一步强化学科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培育国家拔尖人才,我院訾斌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400万元,系我院近年来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

3、进一步完善学科团队及人员的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实施办法》《领军人才与高水平团队引育办法》等政策文件。

4、积极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强化国际学术交流。举办了“密歇根青年学者论坛”,邀请了包括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等多名青年学者进行学术报告与交流。

5、努力拓宽学术交流渠道,积极加强学术合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机械大讲堂”工作,邀请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YiWang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李冰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苏州大学孙立宁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吴勇波教授、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冯锦璋总经理、清华大学吴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小明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汪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孟祥慧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院做交流报告,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指导。

6、积极组织、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我院承办了第十八届全国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学校领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系主任及相关企业代表70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院与安徽省科技厅共同承办了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智能制造创新论坛”,安徽省相关部门及各地市科技局负责同志、相关业界专家学者和代表、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高校师生、媒体记者等共计350余人参加了论坛。

7、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完成了学科平台数据报送、学科建设白皮书撰写等学科建设日常管理工作。

三、全力以赴,做好本科人才培养工作。

1.顺利完成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学院对照《合肥工业大学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及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暨“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工作大会精神,并根据校内、外专家的审核评估意见,圆满完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制动化、工业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中外合作)七个专业的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2.组织开展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申报工作

学院立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梳理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制动化、工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飞行器制造工程各专业建设情况,对各专业未来三年专业发展建设进行了规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业工程专业两专业被学校推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和飞行器制造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高度重视本科招生与教学管理等工作。

2019年5月遴选了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本科招生宣传队伍,完成了本年度我院承担的浙江省宣传任务,获得优秀招生宣传单位及个人。本年度共计招收19级新生1114人,15级毕业人数为842人,获学士学位833人。

4.确保全年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按照学校要求和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了2019-2020学年两学期教学执行计划的制定和排课任务。全年共组织安排合肥校区课程200多门次,开设公共选修课近30多门次。

顺利完成了宣城校区全部学生的工程图学教学任务,以及宣城校区机械类机械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声学和过程装备专业的课堂教学工作和全部机械类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5.成功组织了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

2019年全院积极申报省级、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7项,学校推荐立项11项,分别是机械工程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项,精品线下开放课程1门,教学成果奖2项,机械工程示范实验中心1个,教学名师1名,教坛新秀1名,教学研究项目1项,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1项,合肥工业大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示范项目2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教坛新秀1人。

6.组织全院教职工积极配合学校教务部

质量监督与评估办公室

开展2019年本科教学基本信息统计,圆满完成学校各职能部门交给的资料统计与填报工作。

7.顺利完成2019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院赛组织及校决赛准备工作。本次我院共有8名青年教师参加了预赛,同时还组织了相关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现场观摩,经过激烈的比赛,最终选送前2名优秀教师参加学校的复赛,其中一人获校青年教师比赛三等奖。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8.完成毕业设计标准编制工作

根据校发《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学院组织对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制动化、工业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五个专业的毕业设计标准进行了编制。各专业从本科毕业设计选题标准、开题报告形成标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评价方式和毕业设计检查标准五个方面制定了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9.“以能力为导向”的2015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

我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在执行2015版教学计划,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严格执行2015版教学计划,在教学大纲,教学过程监控,评教方式等都等方面做了大量改进工作,执行情况良好,且2015级首届执行15版教学计划的毕业生已顺利毕业。

10.开办智能制造创新实验班

2017和201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智能制造)创新实验班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完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创新实验班”培养计划、培养管理等相关教学文件的制定,已完成201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实验班选拔工作。

11.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训练项目取得新成绩

2019年结题国家级项目结题6项,其中优秀2项、良好4项;省级项目结题23项,其中优秀8项、良好15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50项,其中优秀7项、良好12项、通过31项。

2019年组织了创新创业实验训练项目立项工作,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8项,省级29项,校级52项。

12.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取得新突破

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常规赛、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第十二届水中机器人比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239人次(其中国际级奖项12人次,国家级奖项91人次,省部级136人次)。

13.承办有影响的学科竞赛

承办了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2019智能制造大赛校赛和华中分赛区比赛;承办2019年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校赛;承办2019年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校赛;承办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校赛和省赛。

14.卓越工程师计划及相关项目继续有序推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机械工程创客实验平台》、机械设计创新基地等项目继续有序推进。在全国2019年卓越工程师联盟高校毕业设计大赛中4人进入决赛2名同学获得了佳作奖,1名同学获得优秀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15.广泛开展的课程思程工作,朱立红老师作为先进个人代表在全校课程思政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院所属十个党支部的10门课程获学校立项建设,学院举行了院“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择优推报参加校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16.组织制订了学院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办法、赴台交换生学生兑换办法、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培育办法、双校区推荐免试研究生细则等管理文件,使得院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三、围绕研究型学院定位,推动学院科研内涵式发展

1.加强项目组织与策划,注重项目申报动员与管理工作。举办国家基金申请书撰写与申报院内研讨会,邀请多名国家优青/青千来院进行专题辅导,对申报2019年国家基金的申请书进行质量把关,共同提高申请书的质量;组织召开了2019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院内答辩暨专家评审会议,公平、公开、公正的完成了2019年度安徽省基金申请书修改与院内评审推荐工作;完成了2020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指南院内遴选推荐工作。

2.2019年度我院申报国家基金49项(含杰青2项、联合基金重点3项),获批9项(含杰青1项、联合基金重点1项),总直接经费745万元;主持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任务2项;获批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3项、科技重大专项3项、科技攻关2项、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1项等;以项目主持单位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1项与二等奖1项,以参与单位获安徽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均已通过学科评审组公示)

3.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截止2019年12月24日,学院科研到账总经费达3841.1万元(纵向科研到账经费2453.1万元、横向科研到账经费1388.0万元),对比2018年度增长32.45%。

4.继续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与中船重工、中石化、安徽江淮汽车、安徽合力股份、徐工集团等国内多家大型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组织教师赴利辛县、灵璧县等地开展科技精准扶贫等系列科技交流活动;积极与苏州市、宣城市等地区开展科技成果对接。

5.重视成果培育、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与推广等工作。保持科研成果奖励继续保持不断线,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参与单位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均通过学科评审组公示;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第一单位);以第一单位发表论文255篇,其中SCI论文123篇(二区以上45篇)、EI论文110篇,对比2018年度,SCI论文数量增长率17.9%,二区论文数量增长率104.5%。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99项、对比2018年度,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增长率15.1%。

6.科研平台和队伍建设上取得新进展,我院訾斌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资助经费400万元,系我院近年来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的重大突破;积极组织申报省部级重要科研平台,牵头申报了绿色设计与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7.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完成了硕博导招生资格审核、教育部科研实验室安全检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数据报送以及科研项目申报通知、科研信息发布与查询等日常管理工作。

(四)高标准严要求,抓好研究生培养工作

1.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点建设。为完善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度、增加企业导师数量,学院新增兼职硕导87人、兼职博导1人;目前学院共有兼职硕导96人、兼职博导3人,达到了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点导师队伍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修订了专业学位招生目录;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要求,对现有专业学位招生类别进行了整合与调整。先后组织工业工程等相关学科参加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2.进一步规范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结合2019版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学院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课程设置,取消内容过时、冗余、重复或开课率低的课程;目前学院自主开设博士研究生课程共9门,硕士研究生课程共24门。建立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课程组责任制,组织与梳理了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研究生课程,本年度共计安排研究生专业课程96门和非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进修班课程8门,共约33280学时。组织完成了三项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结题工作,通过MOOC、课程教学网站建设、教学视频录制等多种方式,提升了课程信息化程度;组织申报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项目并获批1项;组织完成了面向研究生实验教学的校级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

3.完成了2019版机械工程学科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学校安排,结合学院研究生培养现状,在2019版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完善了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标准、必修环节、培养方式与方法和学位论文等方面的要求,精简了研究生课程数量,简化了课程设置。

4.顺利完成研究生招生工作。组织完成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参加复试共425人,其中283人通过复试;组织完成了研究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圆满完成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举办了网络宣传、本校推免生和考研生宣讲等多项活动;组织了2020年推免招生复试工作,录取免试硕士生6人。根据学校的部署和安排,组织学院内各学科专业修订了学院2020年度研究生招生简章,完善并修订了硕士招生目录、考试大纲等。全年招收全日制硕士285人、博士3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2人;授予学术博士学位20人、学术型硕士学位13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116人、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35人;目前在校研究生924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386人。

5.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组织了202名2017级硕士研究生的集中开题,其中包括31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组织了37名2016级与2017级博士、硕博研究生的集中开题,以及21名2016级与2017级博士、硕博研究生的中期考核。组织了2016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集中答辩(即统一时间、地点、评委),邀请学院研究生督导组专家全程督导答辩工作;参与集中答辩学生250人,根据学院制定的答辩工作办法,对毕业论文进行了后续审核。

6.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成研究生导师资格审核、硕导遴选等相关工作,新增专职硕导17人。完成全院博导30人的资格审核;完成2020年博士生招生目录中博导名单的报送工作。制定并提交了机械工程学科申请和招收学术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业务条件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类别导师资格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要求。

7.成功组织了学院201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通过年会活动,举办专家报告会16场、创新创业讲座1场、研究生学术交流报告会2场;此外还有博睿沙龙2场、创业沙龙1场、机械大讲堂2场、斛兵青年说1场,提升了研究生学术交流氛围。

8.完成研究生培养相关其他工作。组织学院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明确了严禁校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或参与举办考研辅导的要求,对举办或参与举办考研辅导等活动进行了自查自纠。完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派遣安排、各类研究生数据统计等其他相关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1.邀请了6名境外高层次学者来院交流并以“机械大讲堂”等形式为本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2.本院教师出境交流21人次,主要目的为参加国际会议或与国外高水平研究团队交流合作。包括赴德国慕尼黑、美国盐湖城、洛杉矶、匹兹堡、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本大阪、西班牙等地参加ASMEIMECE、IEEEARM、IVDIC、ICCM等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以及赴卡耐基梅隆大学、普渡大学、杨百翰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高校进行交流访问。

3.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两个合作办学项目持续顺利开展。目前已派出共计14名学生,将在两所合作高校完成后续接下来的2年内的培养。两个项目2020年招生宣传活动也已正常开展。

4.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诺丁汉大学、考文垂大学交流合作办学事宜,形成建立或深化合作的初步意向。

5.与白俄罗斯工业大学的2+2联合培养项目培养方案已确定,课程计划已完成,并已在2019年高招中进行单独代码招生,录取22名。

七、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做好实验室工作。

1.注重实验室安全建设

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认证贯彻落实《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逐条对照《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检查、整理、完善和归档相应支撑材料,形成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资料的汇总。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逐项制定整改方案,在学校及学院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实施整改。

学院认真执行教育部、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实验室安全工作制度,积极做好实验室安全周查和月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整改实验室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学校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暗防中,各实验室做到了零事故、无大隐患。

2.实验教学工作

基于能力导向的2015版教学计划,在培养目标及评价体系方面均有较大变化,对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执行好2015版教学计划中的实验实训环节,是实验教学工作的重点。

为了贯彻执行2015版教学计划,中心规定实验教师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应与开课教师协调实验安排,充分做好工作分工,签订《实验教学工作责任划分协议书》,共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合肥校区与宣城校区共约1.78万学时的实验教学任务。

3.青年专职实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1)培养实验教学技能

为了规范实验教学管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对青年专职实验教师提出如下要求:①跟班听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并做听课笔记;②对担任的实验教学任务,要做专门的实验教案;③清楚阐述实验目的、透彻分析实验原理、详细讲解实验步骤;④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工程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名青年实验教师参加了学院举办的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2)进行实验轮岗培训

综合考虑实验教学的衔接以及后续发展、实验工作量的均衡、实验人员的专业背景等因素,要求在编的专职实验教师必须做到一人能够独立承担多门实验,一门实验可由多人独立承担,即“一人多岗,一岗多人”。轮岗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教师进行考核。

有3位实验教师顺利完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实验教学培训与考核工作,已经具有该门实验课的指导资格。

4.新进青年教师在实验中心锻炼培养

为了促进系(所)新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我院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暂行办法》(院办字[2016]6号),明确规定青年教师进入学院后,必须在实验中心进行实践锻炼,中心根据新进青年教师专业性质,安排对口的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技能的培训。

中心按照《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进实验室暂行办法》,对陈建、陈兵等5名青年教师进行了实验室工作总结及检查,5名青年教师分别进行了一年的实验室工作汇报、一门实验课现场主讲及指导、一台大精仪的操作演示等。学院分管领导亲自主持总结检查工作,并对青年教师在实验室一年的工作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及建议。

按照《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暂行办法》,实验中心对陈建等5位新进青年教师进行了实验能力考核,院教学督导组、学院分管领导等参加了考核并对实验教学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实验中心还安排了专职实验人员对上述青年教师进行了大精仪操作能力的培训和指导。

5.实验耗材等的采购、使用与管理

为加强我院实验耗材、低值品、易耗品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杜绝浪费,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实验耗材、低值品、易耗品的管理办法》。采购计划及经费预算必须依据教学计划中的实验项目数、实验学生数以及实验用品的库存情况制定。所采购的实验用品只限用于实验教学,不得转作科研或作他用,实验人员应做好实验用品的保管及消耗记录。

2019年度实验耗材、低值品、易耗品的经费支出总金额约4.5万元,较上一年度大大降低。

6.实验室预约开放

为了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拓宽实验室内涵,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学院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实验室开放。紧密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类重要的科技竞赛,力争部分专业实验室做到时间开放、空间开放、内容开放,使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实践教学时空,形成个性化实践训练方案,让学生只要有成熟的思路和可行的计划,就可以立即着手进行实验。

目前实行全天开放的实验室有:智能制造装备创客实验室、智能制造创客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创客实验室、慧鱼机器人实验室、智能机械实验室、飞行器制造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机电控制实验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实验室等,开放总人次将近5300。

2019年总共开放实验室28间,面积约3600m2,占全院实验室总面积约40%。

7.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1)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

学院高度重视“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按各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建设要求,统筹安排系、所、实验中心进行申报。学院组织申报“2020—2022年度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新申报入库项目11项,申报总金额为1777.76万元,分别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建设”(294万)、“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专项”(200万)、“面向智能制造的真空前沿技术创新实训平台”(198万)、“复杂机电系统实验平台建设”(99.8万)、“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生“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综合仿真实验平台”(148万)、“机械基础实验室—几何量公差与精密测量”(88万)、“轴承与轴系摩擦学设计教学试验平台”(150万)、“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51万)、“工业4.0背景下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综合实验平台”(163.86万)、“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条件改善四期项目—工程图学教改机房改造”(203万)。

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审核5项,总金额766.55万元,分别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建设(286.5万)”、“面向智能制造的真空前沿技术创新实训平台(192.75万)”、“复杂机电系统实验平台建设(91.6万)”、“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生“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综合仿真实验平台(146.5万)”、““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49.2万)。

执行完成“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4项,总金额651.82万元,分别为”基于网络控制的机电综合实验设备购置(238.5万)”、“基于数物融合的制造技术基础综合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86.2万)”、”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平台建设(243.92万)”、”覆盖件磨具数字化制造实验室(83.2万)”。

2)实验设施维护

维修了“机电传动控制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工程实验室”、“数字化制造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等部分实验教学设备,投入资金约7万元。一方面保证了实验设施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保证了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安全。

8.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以及学校教务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通知》,完成了《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度报告》的撰写及上报工作。3人次参加了2019年在西宁、重庆、杭州等地举行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会议,学习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知识。落实了相关仪器设备的申购、安装、调试与验收工作。

9.省级创客平台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省级创客平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创客平台的建设、管理和指导工作。使得屯溪路校区的“智能机械俱乐部”和翡翠湖校区的“飞行器俱乐部”秩序井然,并在创新场地、创新设施、创新指导以及创新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智能机械俱乐部拥有来自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120余人,指导教师9人(实验教师4人);飞行器俱乐部现有学生90多人,指导教师4人(实验教师2人)。两个俱乐部均有实验教师全天候进行技术指导,老师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成立了多个学生自组织,下设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独立负责技术路线、设计制作、财务管理、商务营销等各类事务,着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科技型创客。

省级创客平台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大赛15项,获得国赛1等奖1项、2等奖4项、3等奖5项、优胜奖4项,省赛1等奖2项、2等奖4项、3等奖6项。

10.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及大精仪共享管理工作

实验室信息化是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预约开放管理、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必备的条件及手段,是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程专业认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和内容。

申报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拟对我院的实验室信息化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进行全面的建设和规划,执行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1项。

按照新制定的《机械工程学院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积极完成大精仪的使用及管理工作,并向学校申请大精仪共享收费的资金通道,鼓励广大师生积极使用。在大精仪共享方面,已组织整理出我院26台单价40万元以上的设备共享数据,将按学校的要求统一部署到大精仪共享管理平台以供广大师生使用。

11.实验室自制仪器项目的申报工作

积极组织我院广大教师参与实验室自制仪器设备项目的申报工作,将我院教师的科研能力优势、工程能力优势服务于实验教学领域。机械工程学院最终获得学校实验室自制仪器设备项目6项,经费共计18万元,这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7年保持自制仪器设备项目全校最多。

12.实验室的来访接待与交流工作

实验室是展示我院我校的窗口,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来访接待和交流工作对于宣传我院我校具有重要意义。接待各级领导、国内外知名学者、高校学院以及企业50余次的来访,给他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八、深入推进“1568”学生思政计划、全面实现学在机械、责任机械、平安机械。

1.实施党团优培工程,打好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学院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主研修班”,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学习计划,依托“种子计划”“春芽计划”、“育苗计划”、“深耕计划”和党校建设任务,深化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的培养,在学生中积极开设“建国70周年·青春告白祖国”、“青马者说”,并通过“95后谈我为什么入党”演说会的形式促进交流研讨,并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讲史堂”、“蜀山毅行10公里”等实践形式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治学学风。按照标准化党支部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基层党支部党务工作培训。通过十佳大学生党员评比,选派优秀学生党员参加低年级学生结对帮扶小组,实行党员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机制,大力实施党员担任课程讲师团,朋辈引路人等举措,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2.推进核心价值观践行工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学院着力从理论、价值和行动三个维度出发,将其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层层递进,形成“四个认同”的长效机制。一年来,学院共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喜迎建国七十载,青春奋进新时代”、“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汲取榜样力量牢记使命担当”、“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等主题教育专项10余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共开展了各类主题宣讲、知识测试、特色党团日活动等学习教育实践活动150余场。

依托学院各类十佳和毕业生的评选表彰的品牌打造,着力强化第八届“最美机械人·百里挑一”品牌建设工作,共评出优秀学生51名。同时故事分享的方式,为广大同学进行集中培训授课,惠及全院学生。每年通过大幅喷绘背景和新媒体公众号等途径宣传先进模范杰出校友和学生先进典型校园“风采展示录”,形成辐射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3.打造优良学风培育工程,持续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开展“青春引路人”一院一品思政育人品牌,由青年校友、教授、教工党员、高年级学长组成讲师团队伍30个,开展辅导报告40余场,惠及全院近3000余名学生。修订完善学院学习困难学生“九项规范”、“电脑申请使用”等行为规范,强化学业困难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成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梦想班和第4期时间管理训练营,着力加强对严重短缺学分学生约谈和家长联系互动,进行分层学业预警和研判;每周认真做好早操、晚自习、课堂学风督查、寝室电脑使用排查、夜不归宿排查工作,对于有违规迹象的学生及早地由辅导员进行约谈,严重者及时按规严格纪律处分;通过这些举措强化大学生的学业帮扶、指导工作,促进整体学风保持优良。

4.实施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着力构建“人文机械”。

学院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培育,充分挖掘凝练具有学院和学科专业文化,打造深受学生欢迎的如“机械读书吧”、“讲史堂”等学院文化教育品牌。开展了第三届“读书引领人生,创作点亮梦想”主题征文比赛,邀请名师访谈行业发展和人生阅历相关主题交流;“奋斗的我、最美的国”主题宣传教育精品活动“讲史堂”活动本年度开启了现场直播和全程录播方式,经统计观看2400余人次、点赞7700次;班团一体化“微圈”文化大赛及一班一品成果展示活动从建立圈子到成果最终呈现为期8个月,组建并运行了200余个微圈,开展大小活动1200余次。

5.推动阳光成长普惠工程,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普测、危机排查与重点干预,定期研讨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申报专项预研项目。重点关注学生做到了“信息畅通、沟通为要、定期约谈、记录详实”,一人一策档案落实落细,本年度学院共处理危机事件12起。青苹果心理协会开展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讲座培训及各类心理活动共30余场。在推进全民心理健康的基础上,积极筹办和组织第五届心理微漫画大赛,全年共开展2个团体辅导训练营活动。在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上,本年度我院共有1名三级心理咨询师,2名二级心理咨询师。

进一步完善学生奖助工作的奖励资助和育人机制。完善院级社会捐资奖助学金评选制度,成立学院奖助工作认定小组,确保公正公开公平的开展各类奖助评选工作,依托“扶贫扶智扶志计划”,通过寒暑假走访困难学生家庭20余户,开通资助热线,电话访问等形式,切实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开展学院冬季寒衣补助、家庭突发变故临时补助、假期返乡路费补助等学院资助活动,资助金额5.5万元,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通过“感恩伴我行”故事分享、励志演讲、还贷诚信教育、资助政策宣讲等形式,培养学生感恩诚信,爱国爱校的价值观。并积极通过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企业奖学金等多种方式的资助发放与资助育人工作,2019年学院共争取各类社会捐资奖助学金达80余万元,通过校院两级助学金发放150余万,奖学金40余万。惠及1000余人。

6.拓展生涯发展领航工程,毕业生工作点面开花。

切实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民生工程,院领导班子带队进行调研走访,与国内知名企业老总、知名校友进行座谈,获取第一手反馈问卷100余份。通过分层次分类别“职业导航”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重点指导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和能力,对就业困难学生实行“一人一策”,及时按照国家政策,落实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项目要求,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规范就业管理,实施精准就业服务,开展“机械专场”就业市场双选会,进一步做好企业和学生的精准对接。一年来,学院层面共接待用人单位300余家,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54%,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截至目前2020届本科就业率达43%,研究生88%。

7.筑建创新创业匠成工程,为学生发展铺路搭桥。

一年来,学院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学生参与赛事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和载体日趋完善。开办第八期大学生工程科技训练营,300多名学生共获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89项,2019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8项,省级29项,校级52项。开展了第八届无碳小车比赛、第七届慧鱼机器人大赛、工程制图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普及性比赛,800余人从中受益。校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初创组、青年红色文化之旅赛道共计获奖102项(数量全校第一)。一年来,学生获得包括国家A、B类赛事在内的省级以上赛事奖项70余项,获奖239人次。

8.落实平安学院创建工程,为学生成才保驾护航。

依托“平安校园”建设主题,梳理出重点关注学生33人,成功干预危机事件12起。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纳入日常教育体系,开展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校外出租房巡查,安全知识培训及节假日安全教育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消防演习、火灾逃生训练等演习,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意识、传染病防治专题教育等,确保安全教育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关心关爱到位。

九、规范服务,做好学院行政管理工作。

学院认真执行学校各项行政管理决定,积极落实、督办各项行政工作任务,确保政令畅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继续推行院务公开,促进学院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1.积极配合学校开展2019年固定资产报废工作。根据学校统一布置,严格依据文件精神和程序,开展本年度固定资产报废工作,对拟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梳理,并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本次报废共计209件,资产金额1943525.91元。

加强对学院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资产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2.及时完成公文、信息处理统计及安全保密工作。负责学校各项工作的信息收集、加工及反馈工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向学校报告,重大事宜及时向上级归口部门报告。负责完成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各项统计任务和全校性的综合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负责机要文件、档案

资料

的归档、统计及保密工作。协助校档案馆完成2018年年鉴编撰工作。

3.努力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及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做好服务工作。承办第十八届全国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本届大会是历年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学院行政在会议接待前期筹备、会场安排布置、专家食宿安排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保障。为各类访学交流、各级别会议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及服务工作,本年度接待学术交流二十余次,来访专家均受到热忱的服务接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4.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到位。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落实情况是实验室安全工作年度评估重要指标之一,我院认真执行《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按学校要求组织我院2019级合肥校区、宣城校区1114名本科生,2019级315名研究生参加“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及“实验室安全准入通识知识考试”,所有学生全部通过考试。

本年度学校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合工大政发〔2019〕115号),我院高度重视,通过教工群等信息平台将规定传达到每位教职工,并要求各系、所、实验中心组织学习规定中各项内容条款,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整改工作。

5.切实加强和改进后勤服务工作,保障学院科研、教学、办公场所及设备协调运转。学院日常教学、科研、办公场所水、电、家具、空调、通信设施等,遇有使用损坏或需要维修维护,都能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请求维修维护或学院自行解决,确保学院教学科研环境的有序、安全、整洁。整治了机械楼、格物楼、翡翠湖校区二号实验楼的公共环境;对机械楼308逆向工程实验室、机械楼219机械结构应力分析实验室、机械楼115数字化制造实验室、机械楼402计算机辅助工程实验室等实验场所的场地、供电、供水进行了维修改造。

6.积极完成学校工会布置的各项工作。院工会切实把教代会、工代会作为密切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凝心聚力推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做好校第八届教代会暨第十六届第五次工代会学院准备工作,在校教代会代表中征集提案4件。坚持做好议案反馈工作,提高教代会工作成效。坚持院务公开,推进学院民主管理,顺利召开学院第二届六次教代会。

积极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本年度取得如下成绩:学院工会荣获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合肥工业大学委员会先进集体称号;校女排比赛荣获“七连冠”,校羽毛球比赛荣获团体第二名,校田径运动会荣获教工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学生组合肥校区冠军,教工和学生组双双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积极参加校工会举办的各种培训及健康讲座。

坚持传统与创新并进,开展富有学院特色的文体活动:“三八节”在塘西河公园及斛兵塘进行了女教工健身走活动;坚持瑜伽训练活动和羽毛球训练。

学院工会始终把送温暖工程作为工会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坚持做到女教师生育、教职工生病住院、离退休老同志生病住院、去世,春节前送温暖,学院领导及相关人员均前往慰问。本年度学院共有4位教师退休,积极做好退休前的相关工作;又有2位老同志离开了我们,他们的后事工作学校、学院都给予了关心、帮助。

机械工程学院

2019年12月6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校巡察材料学院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之年。这一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班子,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直接领导和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和学院中心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学位、师资队伍、实验室与基地、学生工作、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突破,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2019年度工作和进展总结如下: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

学院党委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本年度组织全院师生重点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学习和主题教育,全院师生,特别是党员师生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将学院师生的思想统一到统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校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建设一流材料学科的目标任务上来。

发挥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任务。

结合落实校党委第三巡察组巡察整改反馈意见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学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讲政治、讲纪律,守规矩意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重一大”制度,坚持反腐倡廉、廉洁自律。认真落实学院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各项工作要求落实落细。一年来,学院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师生,较好地完成了校党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验收、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课程思政、师德师风及意识形态工作等,有2位教师分别获得校“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一、二等奖。为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三)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校党委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围绕本年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结合巡察整改任务和主题教育任务,认真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完成了教工党支部的换届和学生支部的调整,王城了院党委和党支部标准化达标验收工作;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69名、发展对象105名、党员82名,共发展91名学生党员。积极探索创新教工、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方式,有3项学生支部特色活动项目获批立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1项教师支部和4项学生支部特色活动项目顺利结题(其中结题优秀1项)。通过抓基层党建工作,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有效推动和带动了学院教风学风建设和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材料物理与新能源材料系党支部提交了“样板支部”申报材料,并确立为学校第一批重点培育支部,拟被推报安徽省参评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在学校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表彰大会”上,我院材料物理及新能源材料系党支部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名师生党员和2名党支部书记员分别被授予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四)认真完成党建重点工作任务

1.接受校党委第三巡察组对学院党委的巡察,认真落实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2019年5月至6月,校党委第三巡察组对材料学院党委进行了巡察,材料学院党委积极主动配合巡察组的各项工作。根据巡察反馈意见,院党委制定了《中共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委员会贯彻落实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落实整改任务的三个清单,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整改任务和要求,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整改任务到人、责任到岗、落实到位,以忠诚、坚决、认真、严格的态度抓好整改,学院党委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5次、院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会议4次、党政联席会4次,学院层面共召开了会议17次,学院二级单位共召开了会议7次,部署、协调和推进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集体研究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难题。经过2个多月的工作,学院制定、修订相关实施方案、制度共10个,提交了自查报告、总结共11份,学院各二级单位提交了总结、报告共18份、统计表共12份,顺利完成了学院巡察整改方案中的10个问题的整改和26条整改措施的落实工作。

2.进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验收,院党委及师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2019年上半年,多次召开党委会及党支部书记会议,推进并完成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达标验收自查工作,7月院党委开展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审核工作,并向组织部提交了院党委标准化建设达标自查报告及支撑材料、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达标自查表及达标验收登记表等,完成院党委和党支部网上达标申报工作,11月校党建特邀组织员对学院13个党支部开展了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审核工作,学院党委及13个党支部全部通过达标验收。

3.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学院改革促进内涵发展。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的相关要求,院党委把主题教育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成立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及时制定了《中共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方案》和工作任务清单,召开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5次、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工作推进会议7次;领导班子成员共调研6个课题,形成6篇调研报告;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讲专题党课5场次,各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或交流学习体会13场次;院领导班子及成员检视及整改问题28个,领导班子成员检视及整改突出问题18个;形成了各项任务总结及报告15份,党支部检视问题及整改落实总结13份;信息报送20篇。在教育部党组第四巡回指导组和校党委主题教育第一督导小组的指导下,材料学院党委坚持不懈在学做结合、查改贯通、推深做实上下功夫,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有力有序开展,并在领导班子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深化学院改革发展方案,有力地推动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确保了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五)实施党建带群团,统筹兼顾做好统战、离退休和群团等方面的工作。

制定《材料学院党员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本单位党外代表人士或民主党派成员制度》,完善《材料学院党外代表人士或民主党派成员参与重大问题协商的制度》,多渠道推进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召开不同层面的教师座谈会,坚持倾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教师、管理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教职工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积极领导和支持工会工作,坚持和完善学院二级教代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支持学院青年教工联谊会开展特色活动,在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春晖社等在学生创新创业、学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认真做好退休教职工工作,支持他们发挥余热。本年度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群众12人。

二、教育教学工作

(一)本科日常教学工作

1.推进大类招生改革,加强招生宣传工作

针对全国高考招生模式的改革,加强本科招生宣传,按照“材料类”大类招生模式,将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四个专业按大类招生,学院组织各系重新编制了招生宣传册,重点突出学院的优势学科及教学科研水平,增加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同时,2019年材料学院赴陕西进行招生宣传小组,效果显著,陕西省理工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合肥校区高于一本线106分,宣城校区高于一本线89分,招生宣传策略得当,效果明显,合肥校区最后一名已经排名进步507名,宣城校区排名基本持平。入学之后,由专业教师承担新生班主任工作,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建设,不断提升学生专业自信。

2.设立院级教学研究项目,提升学院教学研究水平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和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整体教育教学能力。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设立2019年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改革培育基金项目,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为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注入活力,重点培育能反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改革成果的项目。经评审,《翻转课堂结合网络多媒体在材料成形数值模拟教学中的运用》等11个项目立项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度教学改革培育基金项目,其中一类资助项目5项(8000元),二类资助项目6项(5000元)。2019年11月学院共组织申报省级、校级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3项,其中《新工科背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金属材料工程一流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等6项获批资助。同时在2019年度合肥工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示范项目申报工作中,《粉末冶金原理及工艺》和《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两门课程获批立项。

为了进一步做好教材建设工作,2019年度,学院从教学经费中拨出一部分款项用于购买最新的高水平规划教材,让授课教师进行相关教材调研与购买,加强学院教材样本库建设。

3.优化实验内容,强化实践教学

学院实验中心2019年度在教育部改善办学基本条件项目之“功能材料性能综合测试平台建设”项目(339万元)和“金相显微镜数码互动实验室”项目(129.5万)的支持下,新引进了STR-LED6000LED封装测试实训平台等13种设备,更新和增建了无机及粉体实验室和材料物理实验室的相关实验设备,并彻底更新了金属材料实验室现有的金相显微镜实验室。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为全院4个专业的《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学与热处理》、《薄膜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材料技术》、《无机材料制备与合成》、《材料物理性能》等实验课程、机械工程学院和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和材料学院所有专业的《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等提供支撑,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本科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实践环节的硬件支撑条件。目前该项目设备已全部到位,部分设备已完成验收并投入到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当中。

实验中心进一步捋顺实验课程开设规则,做到开课前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共同商讨实验细则和实验时间;课程中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指导;课后共同收集整理相关实验报告和学生考勤记录等资料。此项举措,大大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实验中心积极鼓励实验教师申报实验室自制设备项目,今年共有3项项目实现了验收,创下历年最高记录。

此外,实验中心积极配合学院的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目前全院所有专业的综合实验均正常开设,尤其是材料成型专业的综合实验比第一次开设有了很大的改进;毕业设计期间实验中心保证全天候开放,为全院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提供保障。此外,实验中心相关实验室除在正常工作日外,还利用暑期为“大学生热处理大赛”、“永冠杯铸造大赛”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各项赛事提供训练场地,相关实验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为假期需要进行科研活动的教师和研究生提供预约测试服务工作。

4.强化延伸管理,加快一体化办学

为加快实现两校区一体化,同步化管理,从2019年开始,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宣城校区材料工程系工作的协调与保障力度。

在教学经费与办公经费方面,学院已经授权材料工程系主任程和法签字,减少报账流程,让师生免于两校区奔波之辛苦,缩短经费报账周期。在师资方面保障宣城校区的教学要求,努力促进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目前已将宣城校区单周三业务学习的内容与合肥校区统一(教学通知,教学要求,教学改革,教学研讨)。不断加强与材料工程系主任及教师的沟通。院班子成员多次到宣城校区开展工作。2019年9月,学院领导班子参加学院宣城校区迎新工作,与家长会谈,参加材料工程系新生开学典礼,并与教师们进行座谈,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副院长带头承担宣城校区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工作间隙,多次和宣城校区老师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在本科教学与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困难与出现的问题。

(二)本科生教学重点工作

1.顺利完成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的申报工作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我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专业之一,2012年10月首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是全国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材料类专业;2018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第二次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此基础上,2019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进行了国家级一流专业的申报工作。

此次申报工作在学校与学院领导的支持下,金属材料工程系、实验中心、学院教学办公室互相配合,充分准备申报材料,目前会评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明年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两个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工作。

2.以创新创业为引领,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

按照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要求,2019年我院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2019年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14项,学院遴选6项参加校级评选,获批5项,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9项,学院遴选17项参加校级评选,获批17项,申报校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申请32项,获批32项,学院自筹支持大学生创新性项目21项。同时结题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5项,校级项目32项。与2018年相比,项目数明显提升。

2019年各类创新创业以及技能大赛取得明显突破:2019年9月,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中,我院学生荣获赛事一等奖。2019年7月,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中,我院学生组成的三个代表队分别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2019年6月,在“永冠杯”第十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上,我院学生有8项作品获本科生组三等奖与优秀奖,获研究生组优秀奖。2019年7月-8月,材料学院举办合肥工业大学第二届大学生微结构摄影大赛。学院14项作品在国赛中获得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2019年7月,宣城校区学生获得第七届“蔡司金相学会杯”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第五届“莱州华银金相学会杯”全国高校大学生材料综合技能大赛特等奖。2019年5月-8月,我院积极动员教师参加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共提交作品80项,其中有44项作品获校奖,其中金奖2项,银奖15项,铜奖27项。2019年6月-10月,第十届“工大产业杯”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暨安徽省“双百”大赛,我院3项作品获得校内选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院获评优秀组织奖。2019年4月-5月,我院主办第一届“比拼‘材’智,超越自我”材料学科基础知识竞赛,在屯溪路校区东风报告厅举办,网络答题环节合肥校区和宣城校区共1000余人参与。上述各类比赛已经成为学院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有效载体。

3.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

201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学习与大讨论的基础上,以各支部为单位,重点学习教育部课题组编印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其中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中国教育前进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等相关专题进行集中学习和研讨,同时要求各专业,包括学院机关与实验中心,结合自身工作,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研讨与交流活动。做到课程思政内容写入每门课的教学日历,课程思政内容进入每门课的课堂。学院进一步要求全体教师“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作为高校教师,既要承担授业解惑的责任,也要承担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关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将其全面落到实处,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管理体系全过程,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11月,学院开展了“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参赛选手为2019年度合肥工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项目课程负责人,要求全体教师观摩学习,经过评选。推荐王岩副教授讲授的《EngineeringMaterials》(双语)和罗派峰教授讲授的《薄膜科学与技术》参加学校比赛课程,并分别获得学校决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教学成果取得重要突破,《以学生发展和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管理和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陈翌庆牵头)(公示中),《适应新工科发展要求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石敏牵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公示中)。

(三)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

1.多头并举,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

为了吸引学院应届毕业生的优质生源,学院开展活动对大四学生宣讲我校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及近几年学院的招生情况,解答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动员同学们积极报考本院各专业研究生。严把研究生出题质量,按照学校纪律要求,规范出题程序,严守出题纪律。为进一步吸引省内外高校的优质生源,学院专门成立研究生招生宣传小组,安排老师赴偏远地区及考研大省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2019年,学院开始进行研究生推免远程视频考核的试点工作,吸引优质生源。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共计174人(智能院35人,工研院22人,宣城校区6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81人(智能院9人),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92人(智能院26人),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9人;其中985高校2人,211高校43人。2019年招收博士生18人。研究生分配顺利平稳。通过加大网页宣传,协调安排,宣城校区研究生双导师制等措施,已经基本解决宣城校区老师研究生没有学生填报的问题。

2.修订完善培养方案,规范细化过程环节

201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博士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工作。按照学校要求,凝练学科方向,优化整合课程体系,丰富实践环节,在多轮讨论与评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学术型与工程型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的规范化。学院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检查工作。进一步落实强调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与学院管理相结合,对开题的可行性严格把关,对中期研究进展进行审核,出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规范化。

持续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邀请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为研究生做科研报告。201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形式多样,成果丰富。2019年,学院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管理规范化工作,所有在站博士后进行中期答辩考核工作,对超期博士后进行清理。

3.学院严格把关,提升学位论文质量

201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断净化学术环境,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和答辩相关条例,严把论文质量关。2019年截止到目前,材料学院共有研究生161人参加答辩,授予学位人数161人,其中硕士学位147人,博士学位14人。在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方面,材料学院今年参加评审的博士研究生14人,论文评审的优良人数为14人,优良率为100%;硕士研究生参加评审的人数为147人,论文评审的优良人数为138人,优良率为93.9%,针对部分论文质量问题,对指导教师进行了谈心谈话,要求加强学生指导,提升培养质量。

三、科学研究工作

截至2019年12月20日,学院到账科研总经费2730.3722万元,其中纵向到账经费1715.1172万元,横向到账经费1015.255万元,到账经费总量比2018年的2428.441万元增长12.4%。学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难熔金属废料高效回收与清洁提取技术及装备”课题3正式启动。获批国家基金面上、青年项目3项,参与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项。

全年发表SCI论文223篇(比去年186篇,增长20%),其中Nature指数论文10篇(比去年4篇,增加6篇),JCR1区论文15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7项。在科技奖励方面,实现了突破,“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摩擦副材料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公示中”。

学术论文质量显著提高。“超高储能密度新型无铅弛豫反铁电陶瓷”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Funct.Mater.)上(影响因子15.621,NatureIndex收录期刊),“受主掺杂无铅钙钛矿铁电体缺陷新结构”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ppliedPhysicsLetters(NatureIndex期刊)上,并且入选当期的“Editor’sPicks”(主编推荐)论文,刊登于期刊主页上,“锂离子化合物晶体结构对称性破缺”研究工作刊登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Science)上,并被刊登为当期Fron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