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及印度教建筑_第1页
印度佛教及印度教建筑_第2页
印度佛教及印度教建筑_第3页
印度佛教及印度教建筑_第4页
印度佛教及印度教建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度佛教

印度教建筑印度次大陆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已有了相当发达的文化。公元前五世纪,佛教开始流行,佛教建筑随之兴起。现存最早的著名佛教建筑是被称为阿育王石柱的一些纪念柱。为铭记战功,弘扬佛法,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曾在北印度建造了30多座独立石柱。每座高达10米以上、重达50多吨。柱身圆形,刻有阿育王诏文,现存仍有不少,以鹿野苑萨拉纳特狮子柱(现收藏于印度萨那拉特考古博物馆

)最为知名。萨拉纳特阿育王石柱残高12.8米,造型吸取了波斯和希腊石柱的特点:柱身有希腊柱的凹槽;柱头有波斯莲瓣组成的覆钟,通称波斯波利斯钟形;再上在圆形石盘上有圆雕的四头一组蹲踞的雄狮(这些石柱令人想起中国南朝王侯陵墓的神道柱,实际上,后者正是受到印度的影响建造的)。雄狮喻人中雄杰,面向四方怒吼,喻佛法广布,石柱本身则象征为宇宙之根。原来在雄狮上面还有法轮高耸,喻佛法尊严。呈圆周的饰带浮雕的狮子(北)、大象(东)、瘤牛(西)和马(南)代表宇宙四方,在四只动物间的四个浮雕法轮喻佛法常存。阿育王石柱有的柱顶只置一头狮子、公牛或大象。这些石柱常置于窣堵波之前,中国古籍《法显传》和《大唐西域记》都记载过它。1950年印度独立时,把萨拉纳特狮子柱头选为印度国徽图案。梵文:唯有真理得胜以柱形建筑来强调某种纪念性和标志性,在古代世界各个文明中屡见不鲜,除印度阿育王外,埃及方尖碑、罗马记功柱、中国陵墓石柱,皆有类似功用。印度最重要的佛教建筑是称为窣堵波的佛塔、称为毗诃(hē)罗和支提的两种佛寺或石窟。窣堵波的原意是坟墓,早在佛教出现以前古印度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600年)就有所建造,在当时的宗教圣典《梨俱吠陀》中已有窣堵波之名,据说释迦逝后,他的遗骨曾分葬于八座窣堵波中。孔雀王朝时,窣堵波已形成一定的规制。印度现存最著名的佛教窣堵波是中印度博帕尔东北桑奇的一号塔,称桑奇大塔。桑奇大塔坐落在一座大约100米高的小山顶上;其核心初建于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体积只有现在大塔的一半;公元前2世纪巽(xùn)伽王朝时加以拓展,成为现在的规模。大塔由四部分组成:最下是一座4.3米高的圆形基台,基台边沿有一圈石栏;台上为实心覆钵状半球体,石块包面,平面直径32米,小于基台,高12.8米;在覆钵顶上竖立石栅栏,围成正方形,称“平头”;栅栏正中立一根石竿,竿上串连三层伞盖。这种竿上串连的三层伞盖,就是以后中国佛塔的所谓“相轮”,在印度起源于古达罗毗荼人的圣树。原来早在吠陀时代以前,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原始土著达罗毗荼人从事农耕,盛行对母神、公牛、兽主和圣树的生殖崇拜。这一风俗被佛教继承,并加进了新的内容,如圣树被认为是菩提树,以纪念佛在菩提树下诞生和成道,伞盖三层,则喻指佛、法、僧三宝。伞盖的正下方通常埋藏尸骨火化后留下的“舍利”。古印度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也有塔的崇拜,却没有相轮,因此相轮的有无是区别是否佛教塔的标志。印度人习惯于在圣树或圣迹外建围栏,先是木制,后改为石。桑奇大塔围绕伞盖的“平头”就是一周围栏。同时,围绕整座大塔,又有一圈称为“玉垣(yuán)”的围栏。公元前一世纪安达罗王朝时,在围栏四面加建了四座砂石门,太阳运行的方向一致,被认为与宇宙的律动和谐,可以超升灵境。几座塔门多半出自当地象牙雕刻师之手,其浮雕的总效果好似放大了的象牙雕刻,十分精细繁丽,充填式构图十分紧凑。“天竺好繁”,在繁细的装饰风格下有着深层的生殖崇拜的繁殖观念。浮雕题材都是佛传或佛本生故事,但佛不以人的形象出现而代以象征物,如足迹、菩提树、法轮、台座、伞盖等。东门现存的树神药叉女圆雕被公认为是印度最美的女性雕刻之一,是性力崇拜(生殖崇拜)的充分表现,全身构成三折曲线,成为以后典型的印度女性雕刻构图。石门上也浮雕有许多建筑形象,如双兽柱头、城堡、牌坊样门以及与桑奇大塔形式几乎一样的窣堵波式塔等。阿育王的信徒们又在释迦的重要经行处建造了许多塔,使窣堵波脱离了单纯坟墓的含义,成了佛教的纪念性建筑。桑奇窣堵波尺度很大,加上砖石砌体的稳定感和重量感,使它具有极强的纪念性,象征天体的半球体单纯浑朴,完整统一,围栏和石门则雕缋(huì)华丽,对比中使中央主体更显得庄严和隆重。支提(chaitya)原意指火葬堆,释迦牟尼火化后,泛指佛教徒礼拜的地方,以后发展为一种木结构寺庙,与毗诃罗的不同是院中有一座佛塔(内无释迦牟尼遗骨),现在也都只存遗迹了。印度从公元前一、二世纪开始,模仿地面毗诃罗和支提这两种寺庙,在石崖中凿出窟室,称为毗诃罗窟和支提窟。毗诃罗窟比较简单,是一个大的方形窟室,除正面入口外,在左右壁和后壁,凿出一些小的支洞。僧徒们在这些寂静的洞窟中端坐冥想,以求个人的解脱。这里既是他们禅定的处所,也是居住的地方。支提窟分前、后两部:前部是平面长方形供信徒礼拜的“礼堂”,窟顶凿成筒拱形,供宗教仪式和讲经礼拜等用;后部平面半圆形,中心凿有圆形塔,窟顶为半穹窿。总体组成狭长的马蹄形,沿马蹄形一周包括塔后有一圈石凿列柱。在这些石窟中都绘制了精美的壁画或雕凿佛像,成为美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石窟常成群凿造,每群石窟中以毗诃罗窟居多,支提窟较少,合称为石窟寺。印度最著名的石窟群有阿旃(zhān)陀、埃罗拉两处。阿旃陀石窟在中印度德干高原,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7世纪。公元7世纪,玄奘曾到达此地并有记述,1819年英军在此演习,重新发现了它。在全部29座窟室中,有24座毗诃罗窟,5座支提窟。石窟区的景色甚好,三面石山环抱,山上青翠四合,谷间流水潺潺。埃罗拉石窟距阿旃陀不远,有34座窟室,其中佛教石窟12座,开凿于7至8世纪。只有1座支提,其他11座全是毗诃罗,形制与阿旃陀基本相同。另有开凿于7到10世纪的印度教石窟17座,耆那教石窟5座。阿旃陀石窟第19窟是一座后期支提窟,比较富丽,可代表印度石窟的一般面貌。可以看出,它有很强的模仿木结构的倾向,所有柱子、柱额、拱肋都是木构件的再现。入口也模仿木结构,在柱列以上有一个半圆窗,以利通风和采光,柱面、墙面满是雕饰。在印度,原意是坟墓的塔,以后来在佛所经历处也有建造,成了佛教纪念性建筑。佛陀伽耶(Bodh-Gaya)是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在此建造的大塔就是一例。其形式是在一座大台基上中间一座高耸大塔、四角各有一座小塔。这种群塔组合方式称金刚宝座式。七世纪以前的佛陀迦耶塔可能是由五座圆形窣堵波构成的塔群,现存者是共立在高大台座上由五座方塔组成的塔群,约建于12世纪,高台座内部供佛像。中央大塔18.3米见方,外观为九层直线收分的方锥体,上立圆锥状的塔顶,通高48.8米,内有石梯可到达于上。四角小塔与大塔差不多,只是较小。各塔方锥形外轮廓类似印度教神庙的高塔悉卡罗,其酷爱装饰的作风,也不亚于印度教。佛陀伽耶大塔玄奘曾经到过佛陀伽耶,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过当地的传说,可得知这种组合方式的寓意。传说释迦牟尼成道前先历四隅而大地震动,后至中央“金刚座”处,方能安然成道,于是在金刚座上建一大塔,四隅各一小塔,以作纪念。佛经说,金刚,金中之至刚者,意指最坚固的地方。金刚宝座塔在四、五世纪即中国南北朝时在中国就有出现,以后并成为藏传佛教的一种主要塔型,在小乘佛教流行地区也多有类似的形式。在伊斯兰教传入印度以前,除佛教外又流行印度教。印度教建筑可举埃罗拉石窟一座岩凿凯拉萨神庙、北印度中央邦卡朱拉荷村的康达立耶·玛哈迪瓦庙和南印度马杜赖米娜克希神庙为代表。凯拉萨神庙凿于8世纪,建筑从石山中完整地雕凿出来,规模十分惊人,公认为世界奇迹之一。中轴线上有门楼、湿婆神的坐骑公牛南迪祠堂、前殿、主殿、几座塔,院子四周凿廊道和配殿。面积深达84米,宽47米,后壁高达33米,共移走了20万吨石头。凯拉萨山是喜马拉雅山的一座高峰,被认为是印度教众神的住处,神庙凿成后,曾在顶部涂抹白灰泥,象征雪山。卡朱拉荷印度教成群的神庙多建于950到1050年,形制基本一样,较复杂的由门廊、门厅、神堂和带有回廊的主殿组成,各建筑平面相通,呈双十字形。有的没有神堂,平面为单十字。全座神庙坐落在高台基上,没有围墙。主殿的塔形建筑称“悉卡罗”。康达立耶·玛哈迪瓦庙主殿大塔高达30.5米,收分强烈,形态浑朴,但又不失曲线轮廓所具有的弹性。塔身上层层叠的凸出体,造成显著的垂直线,使塔显得十分高耸。神堂和门厅的方锥体接应着大塔,轮廓如波浪起伏,推向大塔,有很强的动势。全部建筑下有宽大的基座,基座上水平状的雕刻体、脚线和建筑的出檐,使整体产生了统一感。卡朱拉荷的每座神庙,除了自身轮廓的剧烈变化以外,在建筑表面,不是密接的横的或竖的线条,就是纠结着的难以数计的繁缛的人体雕刻,装饰作风特别繁丽。雕刻以其露骨的性描写著称,动态强烈、变形夸张。其中一块名为“情书”的浮雕,被认为是印度最好的雕刻之一,但她的情书不是寄往人间而是送往天国神灵的。印度大部分地区处在热带,作物生长茂盛,人们不必花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的收获。但比起较寒冷地区,人生寿命短促,要想在现世解决人生所有问题,脱离穷困甚至达于富贵,似乎十分渺茫。现世既不可及,乃转求来世之可望,于是耽于玄想,在头脑中幻化出转生天堂或来世的种种福报,宗教就大行其道了。毕竟人生的一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宗教就是不解决问题而取消问题的能手,甚至宣称人生越苦来世就越能幸福,给现实人生以抚慰。所以,宗教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占有特备重要的地位,宗教建筑也特别发达。印度宗教建筑艺术所显现的一种远离现实的、想象丰富的、带着很强的虚幻气质的风格,正是印度此种文化心态的写照。所有在印度佛教或印度教建筑中体现出这种精神,在中国却完全不同了。米娜克希神庙在马杜赖城内,初建于9世纪,现存者是1623年重修物,是南印度神庙最后也是最著名的巨构。据说米纳克希是潘地亚族的一位公主,爱上了湿婆神,被封为神妃,这做神庙就是为纪念她而建的。全庙规模巨大,长260米,宽222米,占地达5.8公顷,围以高墙,四墙中央各有大塔门。围墙内建筑密度很大,有许多院子、门塔和大殿。内外总计12座塔门,作矩形高耸的角锥体,南门塔最高,达48米。所有高塔的表面都不留余地地布满了密密麻麻眉目不清的灰泥彩色圆雕塑像,其鲜丽俗艳,仍与北印度同。印度图片博客(终)南亚次大陆,又称印度次大陆

由于其受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大陆,所以称为次大陆。

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属于印度的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阿育王石柱其最珍贵的地方在于柱身刻有古老的波罗密文字阿育王的亲笔敕文:“天佑慈祥王登基廿年,亲自来地朝拜,因为这里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一块石上刻着一个形像,并建立一根石柱,表示佛陀在此地降生。蓝毗(pí)尼村成为宗教的免税地,只须付收成的八分之一作为税赋。”阿育王Ashoka,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约公元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他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南亚次大陆的战争,曾征服过湿婆国等,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261年远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国的战争。这次战争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统一印度的事业(最南端的部分除外,历史上很少有北印度的政权能征讨到这里),但也造成了10万人被杀,15万人被掳走的人间惨剧。这一战是阿育王一生的转折点,也是印度历史的转折点,后面他皈依佛门。事实上他此时已经取得巨大军事胜利,担心别人模仿他的军事征伐,对后代不利,才将四大皆空什么的佛法推广到别人的心里去。

窣(sū)堵波印度的窣堵波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波就是坟冢(zhǒng)的意思。开始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在他出生和涅槃的地方都要建塔,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佛教盛行的地方也建起很多塔争相供奉佛舍利,就慢慢成了高僧圆寂后埋葬舍利的建筑。方尖碑是古代埃及崇拜太阳的杰作,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尖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银、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像耀眼太阳般闪闪发光。左图(华盛顿纪念碑)古罗马图拉真记功柱记述的是公元101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对达契亚人发动侵略战争。环绕柱身有23圈浮雕,长达244米,顶宽1.22米,底部宽0.9米。最底一层有个象征多瑙河的半身人像,从波涛中跃起,目送罗马大军出征,身边漂浮着运送的船只;第2层是表现军事长官给士兵布置任务,用石块垒筑工事;第3层是士兵们加固工事,运送给养、骑马巡逻;第4层就是描绘图拉真站在高台上指挥军队前进,也是浮雕的中心。图拉真亲率军队,鼓舞士气,手握长矛,目光炯炯,士兵们驻足静听,斗志旺盛。浮雕细致描绘了人物的服饰、武器及心理状态。全部浮雕共有2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