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28《传播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是新闻学,广告学专业自学考试的专业必修课。这是一门理论色调非常剧烈的课程,从不同角度提出和探讨经过科学探讨与实践检验而得出的各种具体的传播学的理论,并且分析了与此相关的各种传播模式,传播功能,传播学的探讨方法等等。
因为这门课理论色调较浓,内容比较抽象,同时这门学科又是一门由西方引进的学科,这些给考生的学习,理解,记忆等都带来了确定的困难,每年《传播学概论》考试通过率也不是很高。
本课程辅导教材有很多,但是大都大同小异。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辅导,一是抓知识的脉络思路,知识的脉络思路清晰了,具体知识就简单驾驭了;二是知识的归纳,大学的学习须要驾驭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知识的归纳法是一种既好用又便捷的学习方法,可以把困难的知识变简单,简单驾驭,简单记忆。三我们只供应了具体知识的知识要点,没有作绽开,绽开理解部分须要同学们自己研读教材去把握。
第一章导论
学习要点:本章是对传播学总体理论知识的论述。概述了传播学最基本的知识:传播现象的由来及发展;传播的定义与层次,传播学探讨的对象,探讨的范围;传播学与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联系,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等等。共分为四节。须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也就是属于名词说明的题较多。
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
一,基本概念
传播:传播原来含义较广,如沟通,通讯,交际,交往等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带有社会性的,共同性的人类信息沟通的行为与活动。
二,重点问题
1,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由来已久的。
2,“传播”定义的三种类型。
(1)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2)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
(3)传播是信息沟通的互动过程;
3,传播活动的演化过程。
(1)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沟通的推动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2)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化的。
4,怎样看待传播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推动力气,传播主要围绕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的信息沟通,沟通,扩散。
三,识记
第2页,最终一段:对传播学理论的探讨,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传播学成为多科性,集纳型的边缘学科。
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科学”概念的是:美国的拉斯韦尔,其著作是《宣扬,传播与舆论》
成立第一个传播探讨所的是:施拉姆。
第二节传播学的探讨范围和探讨对象
一,基本概念
1,传播学:是一门探讨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探讨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信息沟通的社会学科。二,重点问题
1,传播学的探讨范围。
探讨范围非常广泛。
2,传播学的探讨对象
传播学探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类信息传播行为。
具体可分为四个探讨层次
第一层次:依据信息传授范围大小: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层次定义特点有关知识
自我传播每个人的自我信息传播,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1,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是合为一体的;2,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3,人脑信息库的内储信息量的多少,确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
人际传播狭义: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沟通,亲身传播;广义: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层次。人际传播具有社会性,是大量存在的。反馈敏捷,互动频繁。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示自我,在他人反应中相识自我,了解他人。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有着亲密联系。
群体传播团体传播,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沟通活动,纳入了社会系统。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
都包含着能动的相互关系。群体传播会形成凝合力。个人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支持的力气。
组织传播有组织,有领导,有安排,有确定规模的信息沟通活动,由各种相互依靠关系的关系结成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沟通过程。
方式有三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某一组织的决策过程与实施过程,也是传播过程。组织是否有权威,也表现在传播的内容是否有可信度。
大众传播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1,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2,所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受众是大量的,匿名的,不相干的;3,信息时代向流淌的;4,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大众传播更快捷,广泛;5,由组织,职业传播者发出。
注:这道题内涉及的五种层次,也是名词说明题。同时,还可能出成“人类传播有哪些主要层次?它们各自的特点是甚么?”
第二层次:依据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分为三个探讨层次。
1,理论;2,模式;3,探讨方法;
第三层次:依据不同领域划分,分为横向,纵向探讨;
第四层次:还可分为宏观探讨,微观探讨两个层次。
三,重点识记的内容
传播学是在美国诞生的;
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
英国传播学分为四大流派:麦奎尔社会学派;霍洛伦社会心理学派;奇斯曼政治经济学派;利兹职能学派;
日本传播学探讨的特点:主要接受美国理论体系;实践探讨重于理论探讨
第三节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一,基本概念
1,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探讨大众传播事业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探讨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二,重点问题
1,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分。传播学是也许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后者从属于前者,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
2,传播学是否与新闻学有血缘关系?
有亲密联系,但也有区分。
传播学新闻学
重视角度:理论;业务
探讨方法:试验性的定量分析法;思辨型定性分析法
探讨对象:遍及传播媒介,受众,传播全过程;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传播者。
第四节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2,对新闻改革起到参考,借鉴作用;3,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推动我国进入新世纪的信息时代,都有重要意义。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学术源流
学习建议
本章主要内容有了解传播学在西方的起源,产生的条件,缘由;驾驭传播学的学科背景,主要的奠基者,驾驭传播过程,主要的传播模式以及传播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等。本章须要驾驭的知识较多,内容也比较庞杂。须要进行归纳,整理,把困难的知识变简单,就简单把握了。
第一节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一,基本概念
1,传播探讨:广义说,凡是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关注和探究。狭义说:传播学等同于成熟部分的传播探讨。
二,重点题
1,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主观:人类相识实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可能——学科背景)
传播学
诞生的条件
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须要——媒介背景)
2,传播探讨不等于传播学。
传播学是新兴的学科,历时短暂;传播探讨的古已有之,历史很长;
3,美国成为传播学发源地的缘由。
媒介背景:1,美国最先感受到媒介传播的巨大威力2,政治上:报纸的作用越来越大;
3,经济角度:媒介以传播大量经济信息,二媒介本身也成为企业。
缘由4,社会角度:媒介给大众带来了利与弊。
优秀人才大量涌来;
学科背景
培育大量新兴学科,典定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多科性边缘性的特色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传播学具有的多学科边缘性学科的特点。
(1)从学科分类上看,传播学既是社会学科,又受自然学科渗透。
(2)传播学跨学科性质,来源于众多相关学科的兴起,也来源于传播现象,传播活动本身“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特点。
(3)与传播学最亲密的学科是:行为科学,信息科学;
2,传播学是如何形成的。
传播学在19世纪末形成。
(1)新闻学作为传播学的前身;传播学三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
(2)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节奠基人对创立传播学的贡献
一,基本概念
1,群体动力学:创建人为卢因。其核心内容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因素引入心理学探讨之中,促成传播学的发展。
2,拉斯韦尔
3,卢因4,拉扎斯菲尔德
5,霍夫兰
6,施拉姆
二,重点题
四大奠基人和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重点题)
姓名理论特点贡献主要著作
拉斯韦尔1,对政治传播进行探讨;2,对整个人类传播进行探讨;1,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2,提倡“内容分析法”,3,提出社会传播概念;《世界大战时期的宣扬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卢因1,1,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2,培育一批横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的弟子;3,提出“把关人”理论;
拉扎斯菲尔德1,创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2,创导“实地调查法”。《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霍夫兰1,由微观入手,探讨传播技巧;2,接受心理学的“限制试验法”探讨。《传播与劝服》《耶鲁大学关于看法和传播探讨丛书》
施拉姆70年代末来华访问传播学集大成者。1,是传播学成为独立的学科;2,建立传播学探讨机构;3,编辑出版著作;《大众传播学》《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传播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1,传播学在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
(1)探讨初期,以大众传播现象作用主要探讨对象,也出现将特别提升到一般的高度;
(2)20世纪50年代,上述成果进一步发展及深化,探讨领域扩大,探讨多样化;
(3)传播学跨越国界发展。60年年代批判学派兴起。
(4)存在问题:过分留意微观探讨;过分依靠定量分析方法;传统学派的学者站在维护现有体制的立场上面。
2,从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如何看待信息与传播的内在联系?
20世纪70年代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谁拥有最多最好的信息,谁最擅长传播,谁胜利的盼望就最大。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靠于“传播”。凡是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地区,必定随之而起限制革命,信息革命。
3,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传播学在20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
1957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新闻学译丛》首次刊登传播学文章。
现在传播学处于“初始阶段”,以介绍,评价,初步应用为主。
著译:1978年复旦大学《外国新闻事业资料》
会议:1982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教学:1980年复旦大学首开“传播学”课程。
应用:1982年北京开展“实地调查法”。
中国特色:(1)中国传播实际为材料;(2)为中国传播事业服务;(3)创建新奇的,独到的学术观点,理论架构。第三章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学习建议:本章主要分析和探讨了传播过程理论和传播模式,着重阐明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的必要性,明确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要重点驾驭三种类型的传播模式,即传统的线性模式,限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第一节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一,基本概念
1,传播过程
传播现象(内部和外部)的结构,要素(或者说环节)和各要素(环节)之间的关系。如在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中,传播过程指从传播者开始,经过讯息,渠道,到达受传者那里,结果产生了传播效果。对传播过程的探讨,是传播学探讨的第一步,是宏观把握传播现象的必由之路。
二,重点题
1,伯洛对传播过程的理论及其意义。
(1)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2)传播过程是一组困难的结构,应当把其中多元关系作为探讨的基本单位。
(3)传播的本质是变动的,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其意义是:强调了“传播过程探讨”的重要性,而且加强了“过程探讨”的科学性,订正了以往相识中把传播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简单的,封闭的的过程的谬论。
第二节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一,基本概念
1,传播模式
理论“模式化”是传播学探讨的一大特点。理论是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模式是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表述;模式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传播模式的作用:为清晰表达各种理论供应简明,直观,有效的协助工具。
模式的三种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学模式。最常用的是图像模式。
二,重点题
在传播探讨中,“理论模式化”的主要缘由是甚么?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盛行的缘由:1,这种方法适合于传播学领域。2,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整体化”的结果;
理论与方法的关系:传播学由两部分组成,以理论为主,方法为辅,以理论指导方法,方法为理论服务。
第三节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重点章)
一,基本概念
1,信源;2,信宿;3,讯息;4,反馈;5,噪音;6,线性传播模式
7,传播单位;8,社会系统模式;9,赖利夫妇的模式;10,马莱茨克模式
二,重点问题简答
(一)三种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与特点局限
线性传播模式
定义:传播是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从传播者开始,经讯息,媒介,受传者,到传播效果结束,没有受传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拉斯韦尔模式
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分解传播过程,即传者,受者,信息,媒介,结果;(简称五W)2,第一次为传播学理论建立理论构架。3,被称为传播学“鼻祖”。布雷多克在五W的基础上,加上情境与动机,形成7W.
1,直线性;2,孤立性;
申农—韦弗模式模式中信源,信道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讯息以信号发出和接收,反映了常见的一种符号的转换现象。即讯息不论是发送还是接受,都必需转换成各种符号,才能顺当达到目的地。
模式中增加了“噪音源”,噪音又分为内部噪音,外部噪音。
1,留意到传播与四周环境的关系;要保证传播顺当进行,必需解除噪音;2,强调了传播效果在于实现传受双方理解讯息的一样性;
限制论传播模式
定义:以限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双向循环性”,引入反馈机制,更精确地反映了现实传播过程。
主要贡献:变单向直线传播为双向循环传播,增加了反馈,更客观地,精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现象。
局限:1,易产生误会,好像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同等;2,循环性的表述,也易产生误会。德福勒模式
1,加入并突出反馈功能;2,模式提示了大众媒介介入传播过程;3,模式表现出传播的双向性和循环性。
奥斯古德模式
引申了“传播单位”的思想,强调每一个传播参与者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具有传播者与受传者两种身份,也都具有发信,受信和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即2+4定律)
丹斯模式
螺旋形模式,在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认知场”“信息场”总是不断积累与扩大的。从宏观看,正是这种积累性造就了人类文明;从微观看,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要在传播中自觉地,不断地推陈出新,有所创新。
社会系统传播模式
定义:解决传播条件(外部结构)的问题,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他放在社会过程中考察。
主要贡献:它不同于线性模式和限制论模式着眼于解决传播要素(内部结构),而是着眼于解决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
赖利夫妇
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们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在传播过程中更要重视个人外部环境(包括群体)的影响。
外界在传播过程中,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有三种:基本群体,次属群体,隶属群体。还有一个参照群体。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内部机制的制约,还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只供应一个理论框架的工作模式,过于简略。
马莱茨克1,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又要受到“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受传者同样要对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也会受到“媒介压力”。“感受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2,传播者与受传者还要受到: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的影响制约。3,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中的形象”。
注:此张表基本囊括了第三节基本概念题,简答题。
二,信息与讯息的区分。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分。
讯息信息
即传播内容,是信息的物质载体。消退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得到确知的讯息或事物的确定状态。
具体的,如,文电,通讯,消息,广告词等等。抽象的。表明讯息的实质内涵,其外延更广。
三,限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相同与不同的是甚么?
相同:1,有关传播要素是相同的;
2,都具有循环性反馈性;
不同之处:1,限制论模式解决的是传播要素,即内部结构问题。考查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不重视对传播以外的因素的考察;无法揭示社会传播的总风光 貌;
2,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是条件,即外部结构;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把传播过程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第四章传播学的探讨方法
学习建议:本章的内容是关于传播学探讨方法的特地论述,论述了传播学探讨的一般方法,具体介绍了四种传播学探讨的方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限制试验法。
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驾驭起来难度不大。关键仍旧是找出知识内容的内在规律。
第一节传播学探讨的一般方法论
重点问题
1,传播学探讨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过程:牢靠的限制机制
探讨:严格的分析手段
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2)操作性描述:对探讨对象做符合实际的描述,回答“是甚么”“怎么样”的问题说明:对探讨对象的活动及特点作出说明。上升到理性层次。
预料与限制:预料在实行措施和创设确定条件后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依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料一段时间侯对象的发展,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3)综合化与定量化:综合化:在传播学探讨中尽可能接受多重设计和探讨手段
定量化:传播学探讨中对传播活动,现象接受数量化探讨设计和分析手段
2,传播学探讨的基本观点。
传播学探讨要以该时代人们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为动身点。
(1)历史观点
要把传播现象放到历史的全部变化中进行探讨。
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说明传播现象的困难性
(2)几率观点
实质:在于分析传播现象发生过程中的随机因素的作用。
(3)系统观点
要求把特定的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系统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3,传播学理论的四种建构类型。
(1)归纳式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2)演绎式理论:从理论说明动身,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料。
(3)机能式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强调数据,也重视演绎。
(4)模型:针对较为困难,难细分的客观对象,设计出一种模型,加以描述。
注:领悟以上理论建构类型时,要细致阅读教材中的实例。结合实例来驾驭这几种类型。
4,传播学探讨的六程序。
(1)选择课题
(2)确定探讨客体;
(3)探讨设计;
(4)搜集资料;
(5)分析资料;
(6)结论。
第二节抽样调查法
一,基本概念
(1)抽样调查;
(2)随机抽样;
(3)非随机抽样;
(4)样本量
二,重点题
1,抽样调查的特点。
(1)推断总体的目的性;
(2)推断总体的整体性;
(3)样本抽取的随机性;
(4)抽样误差的可控性;
2,抽样调查的四部曲程序。
(1)确定调查总体;
(2)编制抽样框;
(3)设计和抽样样本;
(4)样本代表性的评估。
3,随机抽样的形式。
(1)简单随机抽样;
(2)等距随机抽样;
(3)分层随机抽样;
(4)整群随机抽样;
(5)多阶段随机抽样。4,非随机抽样的形式。
(1)遇随机抽样;
(2)推断随机抽样;
(3)雪球随机抽样;
(4)定额随机抽样;5,确定样本的实质及确定样本要考虑哪些问题。
确定样本的实质:确定一个能够满意探讨者对调查精密度要求的最小样本数。
(1)考虑探讨总体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问题;
(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把握度。
(3)课题探讨的实践,人力,财力,及探讨本身的要求;
(5)调查探讨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第三节问卷调查法
一,基本概念
问卷调查法
二,重点题
1,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步骤和原则。
问卷的核心:提问;
提问的步骤:(1)提出假设;(2)概念具体化,找寻变项;(3)确定指标;(4)编制提问。
提问设计的3原则:(1)合理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艺术性原则;
2,怎样确定提问项目的依次?四原则:(1)先易后难;(2)同类集中;(3)先面后点;(4)先一般后特别;
3,问卷调查中,提问内容包括的内容。
四方面内容:(1)被调查人的基本状况;(2)行为资料;(3)看法资料;(4)理由资料;
4,问卷调查中,答案设计的形式。
共六种。(1)二选一;(2)多项选择;(3)排序式;(4)等级式;(5)炬阵式;(6)量表示。
5,问卷的基本结构。
(1)封面信;(2)主体;
第四节内容分析法
重点题
1,内容分析法。
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探讨方法。
实质: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
特点:客观性,系统性,定量性,显性内容;
理解的要点:(1)探讨对象:指印刷文字,广播,电视等媒介的显性内容;(2)探讨方法:留意内容分析的不同种类和操作程序。
内容分析的种类:好用内容分析,语义分析,符号载体分析;
内容分析的探讨模式:推理模式,比较模式。
2,内容分析法的特点。
(1)客观性;
(2)系统性;
(3)定量性;
(4)显性内容;
3,内容分析的类别。
(1)好用内容分析;
(2)语义分析;
(3)符号载体分析;
4,内容分析的四步骤。
(1)确定分析单元;(2)制定分类标准;(3)抽取分析样本;(4)实施统计分析;
5,内容分析的特长与局限。
特长:(1)不受环境干扰;(2)费用较低;
局限:无法纯粹以内容分析为依据,得出某一内容对受众的影响程度的结论。
6,好用内容分析和载体内容分析的不同。
好用内容分析是对文字符号的统计分析,目的在于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缘由和可能的后果,以此推断实际的舆论状况;
符号载体分析:是单纯统计文字出现的频率,以此作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然后进行内容分析。他只计算确定的文字,其他语义相同或相近的示意或隐喻不算在内。
7,内容分析的探讨模式。
(1)推理模式;(2)比较模式。
8,推断内容分析制定分类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的三原则。
(1)完备性;(2)互斥性;(3)一样性;
第五节限制试验法
一,基本概念
限制试验法
二,重点题
1,限制试验法的四要素。
(1)试验者;(2)试验变量;(3)试验对象;(4)试验观测;
2,试验限制法的特点。
(1)对试验环境的限制;(2)对探讨变量的限制;(3)对被测对象的限制;
3,试验限制法的种类。
(1)试验室限制;(2)实地限制;
4,限制试验的方法。
(1)消退法;(2)保持恒定法;(3)效果平衡法。
5,试验限制法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1)所获数据比较牢靠;(2)通过重复试验,可得出科学性强的结论。
6,限制试验法的关键。
关键看试验设计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地限制无关变量。第五章传播的社会功能
学习建议:这一章的内容相对简单一些。集中论述了传播的一般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功能的失调。还介绍了默顿和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功能的探讨成果。学习这一章更适合于运用归纳法,找出知识的内在规律,把困难的知识归类,就很简单驾驭,很简单记忆了。
第一节传播功能的缘起和概况
一,识记的重点内容
1,传播功能探讨来源于西方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并汲取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探讨成果。
2,结构功能学派主要从理论角度,探讨社会结构,及其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代表人物:帕森斯,默顿。
3,帕森斯《社会学系统理论的现状和前景》,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其本质是为了谋求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均衡,维持遵循现存的社会行为规范的生活方式。
4,默顿提出“功能分析方法”理论。
5,传播功能的探讨重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6,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式微。
第二节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功能(个体功能)
重点题
1,传播个人功能有哪些主要观点?
观点提出人,主要内容
社交性,自我中心性瑞士皮亚杰社交性: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
自我中心性:谈话是在对他自己谈话(自言自语);或者为了同别人发生联系而感到兴奋,用这种谈话满意自己。
工具性美国托尔曼传播是一种人类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行为。
嬉戏说英国斯蒂芬森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意和愉悦,有些传播会产生不开心,甚至是苦痛。
运用与满意英国丹尼斯麦奎尔传播的信息功能,发展特性功能,与社会整合功能(一体化),消遣功能。
注:此表的内容非常重要,每一种观点都既可以出成名词说明题,又可出成简答题。
二,传播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有甚么区分?
主要区分在于考察传播功能的着眼点不同。
个人功能考察传播对个体的受传者有哪些功能或效用。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多是人际传播。
社会功能以大众传播活动为对象,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角度分析传播对整个社会有甚么功能或效用。
三,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和传播的个人功能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或个体的功能;2,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角度分析传播的功能。所以,传播的个人功能是传播一般性功能的一部分。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在《社会中的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把传播纳入社会系统和社会进程之中。
功能定义对社会对个人(百姓)对统治者对文化
环境监测功能通过传播客观,精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又称“雷达功能”。及时发出自然灾难或战争威胁的警告;促成信息沟通,巩固社会规范;某些人可以提高社会地位;等等。维持,巩固统治地位;等等。促进不同文化沟通。等等。
社会协调功能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说明,评论,把社会各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样,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环境作出有效的回应。激励和动员群众投入到当前的事务中去,提出对策,抵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等等对个人有助于对信息的摄取和利用。避开敏感问题和不利事务的扩散。防止外来文化的入侵。
文化传递功能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接着教化离开学校的成年人,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价值观,社会规范,社会文化遗产,增加凝合力。主动作用主动作用也是他们的一种权力扩张。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样性,标准化。
消遣功能赖特提出:大众传播具有满意人们精神生活共同须要,使人们产生精神上的愉悦的作用。使社会得到养精蓄锐。借助各种消遣节目,得到精神的调整。有助于把统治扩展到生活领域。使其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体现。形成大众文化,减弱高雅文化,精英文化。
注:此部分非常重要,包括内容非常丰富。要细致驾驭。二,大众传播的四种社会功能各自的侧重点是甚么?
环境监测侧重:供应和告知信息。
社会协调侧重:对信息的选择,说明,评说;
文化传递侧重:对社会成员的教化规范化
消遣侧重:最易为人们接受的一面。全部功能中最为显露的一种。
第四节传播的功能与功能失调
一,基本概念
1,显功能,隐功能: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从结构功能主义动身,主见把某一社会活动的后果与这次活动的目的分开。因为活动的目的和活动产生的后果并不是一回事情。显露的功能:人们意图达到的后果,它有助于体系的调整与适应,是体系中的成员所盼望和所相识的客观结果;潜藏功能(隐功能):未能达到的功能,不是行动者所盼望的,也不为他们所相识。
2,传播功能失调(功能障碍)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不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视察到的结果。在大众传播中,在确定的条件下,某些传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
两种不正确的看法:(1)认为大众传播具有“负功能”;(2)把“隐功能”与“负功能”混为一谈。
二,重点题
1,大众传播功能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功能是纵向的,动态的,因此具有三个特点:(1)短暂性;(2)适应性;(3)多变性。
2.传播功能失调的具体表现。
失调对社会对个人对统治者对文化
环境监测功能失调引起社会恐慌会产生“麻醉”作用影响,减弱威望会对本地文化传播带来消极影响
社会协调功能失调阻碍社会变革减弱受众个人的推断力,主动精神阻碍对真实状况的了解,影响对外来文化的汲取和借鉴
文化传递功能失调削减社会的亚文化群,促进大众社会的形成。标准化的教化束缚了社会成员的创建力。传播内容的大同小异,阻碍文化生长
消遣功能失调限制,减弱公众的社会性行为过多过滥的通俗,低俗信息的传播,降低了大众的观赏实力。
3,功能与功能失调的不同,显功能与隐功能的不同。
(1)“功能”是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的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视察到的结果;
“功能失调”是指不利于体系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视察的结果。
区分的关键在于:视察,分析他们对特定的社会体系是有利还是不利。
(2)“显功能”“隐功能”的不同。
“显功能”是明显的,显露的。
“隐功能”是隐藏的,潜藏的。
4,对传播功能失调的错误理解。
错误理解是把“传播功能失调”理解为“负功能”。功能无所谓正负之分,把功能分为正功能,负功能是不合逻辑的。
第五节传播功能探讨的发展及其式微
一,基本概念
1,授予地位的功能
由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提出。任何人,团体,各种社会活动,问题,意见,产品等,只要得到大众传播的广泛报道,就会成为社会大众所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与社会地位。
2,重申社会准则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提出。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将背离公共道德和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曝光于社会面前,从而唤起普遍的社会指责,将违反者至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起到重申社会准则并促使人们共同遵守的作用。
3,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拉扎斯维尔德,默顿提出。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为人们供应了形形色色地大量信息,人们沉醉在这些信息之中,削减了直接参予社会活动的热忱和可能,结果只会满意于被动地知识积累,丢失了社会活动实力,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
4,怀特提出的报纸功能
(1)供应消息素材;(2)分析消息;(3)供应一般的参照物;(4)消遣;(5)传播百科知识。
5,动员功能
美国麦奎尔提出。在政治,战争,经济发展,工作,和有时在宗教领域内,开展适合社会目标的运动。
二,重点题
传播功能探讨走向式微的缘由。
(1)传播功能探讨主要接受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探讨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探讨中的主流地位;
(2)传播学探讨自身的发展确定了传播功能探讨的式微。第六章传播的限制探讨
学习建议:本章是《传播学概论》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围绕拉斯韦尔的五个W绽开。本章是第一个“W”,即“谁”,“谁限制”的问题。学习这一章要把握本章的思路:传播者如何“施控”,也就是传播者对别人限制;传播者如何“受控”,也就是传播者也要受到别人的限制。
第一节限制探讨的含义及内容
一,基本概念
1,限制
一般含义“驾驭住不使随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限制有两层含义:(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限制探讨
特地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限制探讨包括三项内容:
(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限制;(3)分析各种限制形态。
二,重点识记
1,拉斯韦尔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是传播学探讨的纲领性文献。
2,传播学探讨的两大学派
(1)以美国为首的阅历学派。
(2)以欧洲的批判学派。
第二节把关与把关人
一,重点题
提出者主要观点存在不足
卢因传播者都不可避开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角度,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是把关。凡是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是把关人。
怀特第一个把卢因的把关理论应用于探讨新闻机构如何进行把关活动,在传统学派中被视为实证探讨的经典案例。这项探讨通过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信息是怎样被筛选或过滤的。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后的信息。对把关行为做了个人化的说明,没有考虑组织因素。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又称为新闻流淌模式。揭示出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一条由很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1,把关行为可能在新闻传送到报社之前已经由通讯社完成了;2,把关行为不只是选择与拒绝,还会改变新闻形式与内容;3,把关行为并不随着新闻媒介的传播而结束;4,把关过程中反馈很少,也不及时。
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等同起来,每个关口不分主次。
巴斯双重行动模式信息流通中的把关人当然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把关行为出现在新闻组织内部,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新闻采集阶段;(2)新闻加工阶段;
注:此部分内容非常重要,涉及到此节的几乎全部的知识点。二,卢因得把关理论有甚么意义?
在卢因之前,西方新闻界已知提倡“客观原则论”。记者只能是现实的记录者。卢因认为确定的客观与公正是不可能的。批驳了“客观原则论”。
第三节深层限制(受控)
一,基本概念
1,潜网
美国布里德提出的。在报社内部始终存在非常微妙,有非常强劲的网络。一方面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播意图得以顺当贯彻;另方面防至新来的从业人员对既定的行规的干扰。媒介组织内的潜网,是更大范围的社会限制的折射。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限制的职责,而这种限制是潜移默化的,被称为“潜网”。
2,《权力的媒介》
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所著。基本观点: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到某种权势限制的工具。摆布传媒的权势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可能体现为政治上的党派集团,也可能是经济上的。
限制者与被限制者的关系有四种:官方形式;商业形式;利益形式;非正式形式。
二,重点题
一,限制的四种观点
限制观念主要观点代表人
集权主义理论(君主独裁)
1,国家的平安高于一切,为保卫国家平安,维护国家利益,必需严格限制自由探讨和信息传播。2,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意大利马基雅维里
自由主义理论(自由放任)1,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中最重要的是言论自由;2,人是理性的动物,可以“自我修正”。3,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绽开“自由而公正”竞争中在能产生与发展。英国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社会责任理论(自我约束)报刊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还应当主动地,主动地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没有外来的限制的条件下,媒介应当自我约束,自我限制(自律)。
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国家统管)带有偏见,看作是集权主义理论的持续。
注:此表的内容非常重要。
二,阿特休尔的理论属于批判学派。
在传播学探讨中出现两个学派,阅历学派和批判学派。
阅历学派关注传播过程受众一方及传播效果问题;
批判学派关注传播者一方及都传播的限制问题。
阿特休尔的探讨的是传播者及其如何限制传媒,所以是批判学派。
第四节限制的四种形态
限制形态地位主要形式
政治限制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是来自上层建筑的限制,是自上而下。立法,行政。操纵新闻等等。
经济限制最根本的限制,来自经济基础的自下而上的限制1,媒介的全部权。2,广告;
受众限制来自传播对象,由外而内。主要是反馈:(1)受众通过信件等,直接表达自己对传播的意见;(2)受众通过是否订阅,收听某种媒介,间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自我限制传播者对自身主动的约束。是由内而外的。(1)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2)各类传媒从业人员依据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二,文化限制与其它限制之间的关系。
全部限制形态都包涵在文化限制之中,一切限制现象都在特定的文化大背景下。也就是说,文化限制包含全部限制形态。第七章
内容分析和信息沟通
学习建议:本章探讨的是拉斯韦尔的五W中的第二个W“说甚么”“怎样说”。这一章内容较多,尤其基本概念(名词说明)方面的内容更多,也就是须要记忆的知识较多,而且部分理论知识在理解上面有确定的难度,因此,这一章的学习须要考生细致对待。
第一节
内容分析和被分析的内容
一,
基本概念
内容分析
二,
重点题
1,进行内容分析从哪些方面着手?
(1)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2)各种媒介对同一问题,或不同国家的同一类媒介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
(3)探讨传播内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
(4)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别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与困难。
2,内容分析和其他涉及传播内容的探讨的区分。
(1)
内容分析不同于内容分析法。(参见第四章)
(2)
内容分析不同于对文学作品,新闻作品的分析
3,内容分析得出的一般性结论
(1)
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是经过高度筛选的;
(2)
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大部分是消遣性的;
(3)
大众传媒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形式上力求简单。
第二节
信息含义和信息科学的渗入
一,
基本概念
1,信息
三种状况:(1)一般性说法,信息是情报,资料,知识等等;(2)信息概念的实质;(重点)(3)从哲学角度探讨信息的本质,本源。(美国巴克兰德提出的对信息的三种含义)
2,信息量与负熵
1956年法国布里渊引入热力学“熵”的概念。信息就是负熵。“熵”是某一系统的无序状态的度量,信息熵是解除无序状态所需信息量的度量。一个系统越无序,熵越大,信息量就越小;一个系统越有序,熵越小,信息量也就越大。
3,信息的三个层次
(1)语法;(2)语义;(3)语用;
二,重点题
1,信息具有的特性。
(1)共享性;(2)扩散性;(3)传递性;(4)扩充性;(5)浓缩型;(6)替代性。
2,传播学引入信息科学的重要意义。
(1)信息科学对传播模式,传播理论产生重要影响;(2)信息科学給传播学的探讨方法供应了胜利的阅历;(3)信念科学对传播学的理论框架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第三节
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一,重点题
1,信息的分类
非传播学分类
限制论对信息的分类:1,外源性信息;2,内源性信息。
非传播学分类
从哲学角度的分类:1,客观信息;2,主观信息;3,人工信息。
非传播学分类
从哲学相识论角度分类:1,潜在信息;2,先验信息;3,实得信息传播学分类
信息的表现形式分类:1,语言信息;2,符号信息;3,图像信息
传播学分类
信息内容的性质分类:1,新闻信息;2,教化信息;3,劝服信息;4,商业信息;5,消遣信息。
传播学分类
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分类:1,指导性信息;2,维持性信息;3,复原性信息;
2,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如何推断一个信息是不是新闻)
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闻的结构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新闻不等同于信息。新闻的特点:
(1)新闻要求时效性;(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新闻要求公开传播;(4)从信息的三个层次上看,新闻在语法层次上与其他信息一样。在语义层次,语用层次上,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显明的倾向性。
第四节
限制信息流量的辩证关系
一,基本概念
1,信息匮乏
社会上的信息量流低于社会需求,难以满意机制的须要,阻碍社会的发展。信息匮乏导致社会发展受阻,科技落后,文化教化水平下降,不健康信息趁虚而入。
2,信息超量
社会上的信息流量超过受众的需求和接受实力,或者超过社会的需求。它会使受众变得冷漠,恐慌,形成受众逆反心理和冷漠感,并形成噪音,减弱传播效果。
二,重点题
1,限制信息流量的意义及方法。
限制社会信息流量的缘由是信息匮乏,信息超量都对社会带来的严峻后果。
信息匮乏的后果:(1)阻碍社会发展,导致经济停滞;(2)导致科技落后,民族处于愚昧状态;(3)导致文化素养下降;(4)不良信息乘机而入。
信息超量的后果:(1)形成受众逆反心理,冷漠感;(2)是一种人为的噪音;(3)压抑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
正确限制信息流量的方法:(1)找出确定社会信息流量的主要因素;(2)擅长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调整和限制信息流量。
2,当前传播新技术的应用,形成超量的信息流量,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1)层出不穷的传播新技术,将使传播出现多样化,小型化,分散化,个人化。(2)传播新技术促进社会信息加快流通和信息量急剧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好处。
第五节
符号制作与符号沟通
一,基本概念
1,符号;2,信号;3,语言符号(包括特性);4,非语言符号(包括种类);5,编码;6,译码,7,可读性;8,抽绎
二,重点题
1,符号的编码与译码。
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要发送和接受信息,就得分别进行编码与译码(解码)。也就是说,符号的传递包括编码与译码两个环节。
2,符号编码与译码的中间性反应。
符号编码与译码中间性反应是指传播过程中,当接受者接收到符号之后,懂得这些符号,并把它们还原为讯息时所产生的反应。因为这种反应处于译码与重新编码过程之间,从而具有“说明者”的功能。
作为中间性反应,一方面要说明还原以后的讯息的意义,一方面还要进一步确定如何依据接受者的意愿重新进行编码。
“说明者的功能”对于传播者与接受者同样重要。
3,可读性对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的不同要求。
报纸提高可读性:(1)提倡写短句;(2)少用简化专业名词;(3)用语要具体,多用常用词;(4)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广播提高可读性:重视广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运用。广播语言多用口语。
电视提高可读性:以视觉感受为主,加强图像的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协作运用口语直播形式。
4,从语义性角度看,语言的特性。
从语义学角度看,语言具有三个特性:(1)语言是静态的,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译的。第八章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
学习建议:本章是学习拉斯韦尔的五个W中的第三个W:通过甚么媒介。集中对传播媒介发展的过程,各种传播媒介的优缺点进行探讨。本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本章的重点在于对麦克卢汉,英尼斯,梅罗维茨等三人的传播媒介的理论,这些理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
一,基本概念
1,渠道;2,媒介;
二,重点题
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四阶段。
口头语言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特征;
口头传播阶段口头语言有时空局限性;
主要特点此阶段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并行。
文字记录及其载体同书写文字的人分别。
手抄文字传播阶段
主要特点信息复制慢,不能大量复制,
发展历史机器可以大规模复制信息,使社会传播成为可能
印刷传播阶段使文字信息传递到社会公众之中。
主要特点信息流通的视觉通道受到重视。
克服时空限制,传播距离扩大;
1920年,美国KDKA广播电台,标记无线电广播事业的诞生
电子传播阶段1936年,英国BBC建立第一座电视台;
主要特点50年代出现彩色电视,60年代出现卫星电视。
第二节各类大众传媒的特点和现状
一,基本概念
1,报刊;2,无线电;3,电视;
二,重点题
1,大众传媒的特点。
媒介传播特长传播弱势
报刊1,信息容量大;2,保存信息力气强;3,受众选择主动性大。1,时效性差;2,缺乏电视新闻的动感;3,要求读者有文化程度;
无线电1,信息传递快速;时效性强;2,受众面广,渗透性强;3,同语言,各种音响感染听众;1,内容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单纯供应听觉形象;3,受众选择余地小;
电视1,视听兼备,图声并茂;2,手段先进,传递快速,超越时空;3,不受时空限制。1,画面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接收费用高。3,听力,视力兼用,不够便利。4,复制困难。
2,(我国)大众传媒在竞争中实行的对策。
在竞争中,大众传媒实行的总对策是:依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力求最大限度地凸现自己的优势。
(1)报刊
对策: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易于保存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如:供应具体的背景材料;开展深度报道,说明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杂志可向专业化发展。
(2)广播
对策:在节目上充分发挥优势,使收听工具小型化,轻巧化。发挥制作简易,成本低特点,向“专栏化”发展。
(3)电视
对策:以集声像之美,视听兼备取胜。高度重视动态新闻,图声并茂的消遣节目,广告节目,留意人物和企业形象的报道。
第三节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一,基本概念
1,“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传播媒介的变革,新媒介的出现,不论他们传递的是甚么信息,其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些(某种)变化。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媒介的变迁带给人类社会以剧烈的讯息,媒介所传递的特定内容,反而无关紧要。
2,“媒介是人体的延长”
这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点之一。一切传播媒介都能将传播距离延长到人类感官区域之外,并能持续感官的功能,因而他们都是人类感官的延长。3,“传播媒介的偏倚性”
这是英尼斯媒介理论的重要观点。一切文明都是靠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限制而存在的。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偏向。有的偏倚时间,又的偏倚空间。
4,“感觉(感官)的平衡”
这是麦克卢汉的理论。传播中出现各个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的一种现象。
5,“冷媒介”“热媒介”
这是麦克卢汉的理论。“热媒介”是指这些媒介供应的信息能够高清晰度地延长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受传者在信息接受的过程中无须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低的媒介:“冷媒介”是指供应信息的清晰度低,受传者在信息接收过程中行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的媒介。
6,地球村
这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中的重要观点。在电子传播系统发达的状况下,全球信息传播极为快速,便利,新的电子传媒延长了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整个地球好像紧缩为一个村庄。
7,麦克卢汉;
二,重点题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
“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观点
“媒介是人体的延长”
2,“冷媒介”与“热媒介”的区分。
3,麦克卢汉与英尼斯在媒介理论上的共同点,及其价值,缺陷。
(1)共同点:A,两者的理论都属于宏观探讨理论,关注媒介的出献-现给人类文化的影响;B,都具有创新性,开拓性;C,都把媒介技术及其发展看作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动力,强调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重要性。
(2)价值:A,为传播学探讨中酶解分析供应了重要理论视角;B,拓展了传播学探讨的领域,开创了新的探讨传统,激发了人们对各种媒介特点,作用探讨的爱好;C,提出一系列创新观点,发人深思。
(3)缺陷:A,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B,忽视传播内容;C,麦克卢汉的理论对基本概念缺乏严格的界定。
4,梅罗维茨的理论价值与缺陷。
(1)价值:A,把传播媒介看作社会环境的一部分;B,较好地处理了受众与媒介的关系;(2)缺陷:A,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B,忽视社会意图对媒介的管理,媒介的运用状况的影响,过分强调媒介的特点确定其传播方式,也确定其对社会影响。C,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为一谈,缺乏概念上的连贯性。
5,梅罗维茨媒介理论与麦克卢汉,戈夫曼的理论的联系。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戈夫曼的社会学的情景确定论,构成梅罗维茨理论的两大源头。
从麦克卢汉那里,梅罗维茨吸取的观点:(1)“媒介即讯息”;(2)传播形式的转变是对社会变化产生作用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梅罗维茨指责麦克卢汉的理论对人们的日常的社会互动结构和动力缺乏分析,并从戈夫曼的情境确定论汲取情境确定人们行为的合适性的观点,“前台行为”“后台行为”的观点。
梅罗维茨试图把麦克卢汉,戈夫曼的观点融合在一起。
6,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
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
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内容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须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电子传媒促成很多旧的情境的合并第九章
受传者探讨
学习建议:这一章是探讨拉斯韦尔的五个W中的第四个W:对谁说。本章重点探讨受传者在传播中的地位,特点,以及相关的理论。尤其着重阐述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反馈机制等等。本章内容相对简单,难度不大。
第一节
受众与受传者
一,基本概念
1,受传者;2,受众;
二,重点题
1,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
(1)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收者,到达的目的地;(2)受众是大众传播信息的主动“找寻者”;(3)受众是大众传播方式的反馈信息源。
2,大众传播受众的特征。
(1)广泛性;(2)混杂性;(3)分散性;(4)隐匿性。
3,受众参与传播活动的动机。
(1)消遣消遣;(2)满意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3)获得知识,提高文化;(4)人们相互交往的须要。
第二节
关于受众的理论
理论
定
义
主要观点
贡献与缺陷
魔弹论
西方大众传播初兴时期。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防卫实力的“靶子”,很简单被大众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击倒。
个人差异论
以“刺激—反应论”心理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角度描述受众:不同的受众对于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接受行为,取决于个人的特性的差别。1,各人心理结构有差别;2,各人差别的形成,主要在后天;3,后天成长环境不同,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心理结构;4,后天“习得”不同,导致人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有不同的倾向性;5,心理结构不同的社会成员,对大众传播的信息接受,理解等也不同。
促使人们重视个体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使对受中的探讨留意从分析受众心理入手
社会分类论
以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留意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接受媒介信息行为的影响。由于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阅历,价值观等等,因而大体会选择相同的大众传播内容,并作出大致相同的反应。
1,社会成员有选择地接受信息;2,选择接收信息的基础,使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中所处的地位;3,社会结构是由很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社会群体类别,要依据人口统计学提出的因素确定;4,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传播信息的留意与反应,使各社会群体内部成员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样的反应。
现实意义:指导人们探讨和分析划分必不同受众群体的标准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受行为之间的联系,是大众传播的内容更有吸引力。
社会关系论
大众传播的受众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仅仅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被种种社会关系左右他们对信息的选择。
1,社会成员选择信息是有选择的;2,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确定他们的接受方式;3,选择决策被他人改变,表明社会关系在起作用;4,个人对大众传媒的留意形式和反应方式,反映了他的社会关系网络;5,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影响着传播效果。
有助于探究人们相互影响的机制和社会关系在大众传播信息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二,社会关系论产生的基础。
社会关系论的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等人有关美国总统选举所作的调查探讨。发觉人们日常的社会关系,严峻影响受众成员对媒介信息的反应方式。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左右着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的接受。
三,三种受众理论之间的差别。
理论
理论基础
侧重点
个人差异论
心理学
强调受众的差异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社会分类论
社会学
强调个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
社会关系论
社会学
强调将个体受众放到确定的社会关系中考察。受众成员的日常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说明
一,基本概念
1,选择性接触;2,选择性理解;3,选择性记忆;4,相识连贯论;5,好用论;6,可获得论(易得性)
二,重点题
1,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
选择性接触(留意)是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通道上的第一关。
选择性理解(说明)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选择性记忆是受众选择性接收信息的最终一关。
2,对选择性因素说明理论的评价。
三种受众选择性因素的理论说明都有合理性。但是,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并非某种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需重视受众选择性心理所起的作用,并结合不同的相关理论进行考虑,从而有镇的针对性地制作和发布信息。
第四节
反馈与受众调查
一,基本概念
1,受众调查
二,重点题
1,大众传播的反馈的特点。
(1)延迟性;(2)间接性;(3)代表性;(4)积累性;(5)量化性;
2,读者调查的类型。
(1)读者概况调查;(2)受众选择报刊信息调查;(3)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意调查;(4)读者——非读者探讨。
3,在受众调查中,常用的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
(1)面对面调查法;(2)询问法;(3)日记法;(4)仪器记录法;(5)日记兼仪器记录法;(6)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法(RADAR法)
第五节
我国的受众调查
我国受众调查的重要发展。
(1)受众调查深度增加,规模扩大;
(2)受众调查形式多样;
(3)受众调查队伍的形成和壮大;
(4)受众观念的加强和受众探讨理论的发展。
(5)存在不足:调查周期长,信息反馈不及时,数据积累还不够。
重点识记:
我国首次大规模受众调查是1982年北京市。第十,十一章
传播效果探讨
学习建议:第十,十一章两章讲授传播效果的探讨,就是拉斯韦尔五个W中的最终一个W:传播的结果分析。这两章是学习与考试的重点章节,须要下大气力来学习。细致分析一下,这两章内容没有甚么难度,关键是这两章的知识脉络较乱,只要把这两张较为杂乱的知识弄顺了,这两个重点章是很简单驾驭的。因此学习时要留意知识的脉络,并把相关知识进行归类,这样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章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传播效果探讨的三阶段,学习此章,将这部分内容单独拿出来驾驭,学习的思路就理顺了。
第一阶段:魔弹论。
1,发生时期:20世纪20年代
2,魔弹论的名词说明
3,魔弹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1)20世纪20年代,大众传媒猛烈发展,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人们对大众传媒产生一种畏惧心理;(2)各个组织对传播媒介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人们到处感到大众传播的强大力气;(3)与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有亲密的关系。
4,魔弹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1)本能的刺激—反应论;(2)媒介效力强大的信念;(3)“相互隔绝,孤立无援”得受众观。
5,魔弹论的主要错误
(1)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气与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的社会因素;(2)对传播过程进行了过于简单的描述。
第二阶段有限效果论
1,发生时期:20世纪40年代;
2,有限效果论的定义: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卡兹《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提出:大众传播是一个极为困难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看法。其结论强调了大中传播效果化影响的无力性。把这称为“无力得大众传播观”。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提出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
3,传播流程探讨。
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代表作品,代表人物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
5,有限效果论的核心内容。
(1)《人民的选择》的观点:
A,既有倾向假说;B,选择性接触假说;C,意见领袖假说及两级传播理论;D,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a,强化效果;b,结晶效果;c,改变效果;
(2)卡兹的《人际影响》:在政治选举之外的领域,也广泛存在“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级传播现象。
(3)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对两级传播概念作了补充与修正。
6,传播流程探讨的三部曲。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
7,有限传播效果论的缺陷。
(1)在认知,看法,行动三个效果层次上,只探讨了后两个层次,忽视了认知阶段;
(2)只考察具体的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视整体传播事业的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产生的宏观,长期,潜移默化的效果。
8,劝服性传播效果探讨
(1)受传者看法沿着传播者劝服意图的方向所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纯效果”。
(2)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传播学家霍夫兰在军队进行的试验。
(3)从传播方法来看,劝服性的效果探讨的具体内容。
A,“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B,“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C,“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D,“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E,警钟效果(恐惊诉求)
注:以上五个具体内容要作为名词说明题驾驭。9,运用与满意的探讨
(1)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从受传者角度动身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意了他们的甚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满意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
(2)最早对广播节目的事永动机开展探讨的是:赫尔卓格;
最早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探讨的是貝雷尔森;
(3)60年代再次兴起的探讨特点:A,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探讨;B,重视对受众者运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察;C,加强对“运用与满意”过程的理论总结。
(4)不同的评价。
第三阶段宏观效果论
1,宏观效果论探讨的特点。
(1)探讨焦点集中在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2)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3)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亲密结合。
2,宏观效果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时代背景。
20世纪6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的指责。
20世纪60年代,电视的出现,须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传播效果理论。
20世纪80—90年代,探讨传播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3,宏观效果理论包括的理论模式和假说。
(1)“议程设置功能假说”;(2)“缄默的螺旋假说”(3)“知识沟探讨”;(4)“培育分析”(5)“编码与译码”探讨。
4,具体理论
理论
提出者与专著
理论具体内容
特点
探讨状况
评价
议程设置假说
(美)麦库姆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的“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给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四周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推断。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1,着眼点在认知层面上;2,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作业”的机构。
1,作用机制更加明确化;2,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化的探讨;3,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意义:1,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2,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限制问题又提起来。
不足:1,只强调传播媒介设置“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2,把效果确定化。
缄默的螺旋
诺依曼《缄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又称作“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环境意见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提示的意见简单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平安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缄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1,重新界定的舆论的概念;2,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意义:把舆论的形成过程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2,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此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实力。
培育理论
(美)格伯纳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须要社会成员对社会有一种“共识”。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方面超过其他的作用。电视节目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的危险程度的推断。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社会不平安感越强。电视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供应消遣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
外围探讨: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3,培育分析。
知识沟理论
(美)蒂奇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常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达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上限效果理论。
探讨领域:1,罗杰斯“创新与普及”;2,发展国家的区域开发探讨;3,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探讨第十章第一节传播效果探讨的基本课题
一,基本概念
1,传播效果;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二,重点题
1,传播效果的类型。
(1)从时间上考虑:(2)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考虑;(3)从效果的性质上考虑。
2,戈尔丁的效果分类。
(1)短期预期效果;(2)短期非预期效果;(3)长期预期效果;(4)长期非预期效果;
3,效果探讨的课题领域。
4,传播效果探讨的理论意义。
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产生过程,制约因素的考察,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性规律,特别规律,来加深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相识。
5,传播效果探讨的实践意义。
传播效果探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好用性。在于为实践活动供应科学理论依据,使传播发挥其正面的社会作用。
6,麦奎尔的三种传播效果的理论。
(1)常识理论;(2)现场理论;(3)社会科学理论:影响公众;影响传媒工作者;影响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
第十章第二节传播效果探讨的历史与发展
一,基本概念
《人民的选择》
二,重点题
现代传播效果探讨在20世纪初兴起的缘由。
(1)传媒快速发展的结果;(2)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十章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
一,基本概念
1,意见领袖;2,休眠效果;3,一面提示;4,两面提示;5,明示结论;6,寓观点于材料之中;7,诉诸理性;8,诉诸感性;9,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在线瑜伽直播课程设计
- 纺织品销售培训课程设计
- 甲醇回收课程设计
- 招标文件课程设计的
- 2024年细胞治疗领域综合技术服务协议
- 沟通障碍训练课程设计
- 机械课程设计过程
- 病房传呼系统课程设计
- 物理课程设计与教学试卷
- 2024年船舶建造与购买合同(豪华游轮)
- 人教版教材《原子的结构》推荐3课件
- 基于PLC的禽舍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 【详细版】小学英语人教新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4Hobbies王露22一师一优课课例教案
-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解读课件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 汽车行业企业级BOM管理
- 广东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试题
-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分离技术概论-电渗析机理和应用
- 焦化学产品及硫铵工艺
- 第四章蛋白质吸附和生物相容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