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8-9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苏教版_第1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8-9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苏教版_第2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8-9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苏教版_第3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8-9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苏教版_第4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8-9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命题预测】

1.本节重点考查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考查曲线方程的探求方法.2.本部分在高考试题中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属中高档题目.【应试对策】

1.判断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有两种方法:等价转化和赋值讨论,它们使用的依据是曲线的纯粹性和完备性,因此,处理“曲线与方程”的概念题,可采用直接法(也可采用赋值法).第9课时曲线与方程2.(1)直接法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建立恰当的坐标系,设动点坐标(x,y). ②列出几何等量关系式. ③用坐标条件变为方程f(x,y)=0. ④变方程为最简方程. ⑤检验,就是要检验点轨迹的纯粹性与完备性. (2)求动点轨迹时要注意它的完备性与纯粹性.化简过程破坏了方程的同解性,因此要注意补上遗漏的点或挖去多余的点.“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要指出曲线的形状、位置、大小等特征,后者指方程(包括范围). (3)如果题目中的条件有明显的等量关系,或者可以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推出等量关系,求方程时可用直接法. (4)如果求出方程要求画出方程的曲线时,要保持方程变形的等价性. (5)求曲线方程的重要方法——定义法.利用曲线的定义,求出曲线的方程.3. 由曲线的定义可知,两条曲线交点的坐标应该是两个曲线方程组成方程组的解.反过来,方程组有几组解,两条曲线就有几个交点;方程组无解,两条曲线就没有交点;即两条曲线有交点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实数解.可见,求曲线的交点问题,就是求由它们组成方程组的实数解问题.【知识拓展】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常用方法①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的方程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代换、化简、证明五个步骤,但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②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③代入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y′表示为x、y的式子,再代入Q的轨迹方程,然后整理得P的轨迹方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2)求轨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直接法是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定义法求轨迹的关键是紧扣解析几何中有关曲线的定义,灵活应用定义;用代入法即相关点法求轨迹的关键是寻求关系式:x′=f(x,y),y′=g(x,y),然后代入已知曲线.而求对称曲线(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方程实质上也是用代入法(相关点法)解题.②无论用哪种方法求轨迹方程,都应注意轨迹方程的完备性与纯粹性.求出的轨迹方程中若有的解不合轨迹条件,从而使轨迹图形上有不合轨迹条件的点存在,则该方程及其曲线不满足纯粹性;求出的轨迹方程所表示的曲线若不是所有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即曲线之外还有适合条件的点存在,则该方程及其曲线不满足完备性.求解轨迹问题时要避免轨迹方程不满足纯粹性和完备性的错误.1.曲线与方程

如果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x,y)都是方程f(x,y)=0的解,且以方程f(x,y)=0的解(x,y)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

叫做曲线C的方程, 曲线C叫做

的曲线. 思考:如果以方程f(x,y)=0的解(x,y)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方程f(x,y)=0就是曲线的方程,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这个方程可能只是曲线的某一部分的方程,如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方程f(x,y)=0方程f(x,y)=02.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 (1)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

:设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为(x,y). (3)

:列出符合条件P(M)的方程f(x,y)=0. (4)

: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 (5)

: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3.求两条曲线交点的方法

对于曲线C1:f1(x,y)=0和曲线C2:f2(x,y)=0 (1)P0(x0,y0)是C1与C2的公共点⇔

. (2)求两条曲线的交点,就是求方程组 的

.4.方程组的解与曲线交点的对应

方程组有几组不同的实数解,两条曲线就有

; 方程组没有实数解,两条曲线就没有

.实数解几个公共点公共点思考:直线与双曲线、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是否一定相切?提示:不一定,当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或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和抛物线相交.1.命题“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是正确的,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方程f(x,y)=0的曲线是C

②方程f(x,y)=0的曲线不一定是C

③f(x,y)=0是曲线C的方程④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 答案:②2.(2010·临沂调研)设方程f(x,y)=0的解集非空,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都在曲线C上”是不正确的,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都不在曲线C上②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f(x,y)=0③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有些在曲线C上,有些不在曲线C上④一定有不在曲线C上的点,其坐标满足f(x,y)=0 答案:④

1.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的方程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代换、化简、证明五个步骤,但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2.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的题型,有时题目以向量为背景,解题中需注意向量的坐标化运算;有时需分类讨论.【例1】如图所示,设动直线l垂直于x轴,且与椭圆x2+2y2=4交于A、B两点,

P是l上满足

=1的点,求点P的轨迹方程.

思路点拨:1.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2.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关键是紧扣解析几何中有关曲线的定义,灵活应用定义.同时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也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热点之一.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的,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或代入法.由曲线方程定义可知,两曲线的交点坐标即两曲线的方程所构成方程组的解.于是,求曲线交点坐标的问题,即转化为解二元方程组的问题;确定两曲线交点个数的问题,可转化为讨论方程组的解的组数问题.这类问题的解法,充分体现了几何中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既然曲线的交点问题需转化为二元方程组的求解问题,那么,解二元方程组的一切思路方法和相关知识(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等),都是求两曲线交点的基本依据和方法.关于曲线的交点问题,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判定两曲线是否存在交点;二是求解交点及和交点有关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除要用到方程(组)的方法及相关知识外,有时还需综合运用各种曲线自身所具有的某些几何性质.1.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是已知曲线,求出其轨迹方程,其次是已知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因此,如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作为解析几何的其中一条主线贯穿于教材的始终的.就其基本类型来说有两类,其一是已知曲线的类型,求出其方程,这类问题通常用待定系数法;其二是未知曲线类型求方程.这类问题可有定义法、直接法、代点法、交轨法、参数法等.因此,如何从题设的条件及图形的性质中,找到有关的等量关系,再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手段将其化为用动点的坐标(x,y)来表示,则是解决轨迹方程的关键.【规律方法总结】2.求曲线的方程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适当建立坐标系.坐标系建立的适当,可使运算过程简单,所得的方程也比较简单,否则会大大增加运算的繁难程度.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