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2】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公开课2】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公开课2】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公开课2】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公开课2】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课程标准:知道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况;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概念解析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09月29日(1)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带手铐脚镣劳作的西藏农奴被剥下的人皮(2)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兴衰、分合、流徙,以及源远流长的支系繁杂、社会发展程度悬殊......加以在旧中国统治者对国内各少数民族采取歧视否认态度,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制度,因而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是长期埋没无闻的。

—施联朱《民族研究文集》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主张民族平等,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于革命胜利后建立各民族自由联合的国家。新政协筹备期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就即将成立的新国家的民族制度......的问题征求一些同志的意见。李维汉经过调查研究,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由是:第一......我国少数民族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并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往往相互杂居或交错聚居。第二......我国则是各民族在共产党领导下平等联合进行革命,到平等联合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没有经过民族分离。基于此,李维汉建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黄铸《民族区域自治的由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民族问题上提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指出“被压迫民族具有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的权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8卷列宁强调“实行民族和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行彻底的民主主义。保证一切民族和语言的完全平等,取消任何民族特权,不得侵犯少数民族权利,实行广泛的区域自治和完全的地方自治。”——《列宁选集》第22卷,第139页(4)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地方自治等理论,为我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1947年5月1日内蒙古地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建国后成为第一个省级自治区(5)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民族问题的探索和实践经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1954年《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6)法律依据;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6)法律依据;(5)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民族问题的探索和实践经验;(4)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地方自治等理论,为我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2)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前途命运。(1)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2.建立新疆1955.10西藏1965.09宁夏1958.10内蒙古1947.05广西1958.03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发展(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

1979年起重新开始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调整工作。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民族区域自治法》。这部法律吸取了过去《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有益成份,总结了建国以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和教训,在1982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新规定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比较定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1996年底,全国共建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内蒙古地区称盟)、221个自治县(内蒙古地区称旗)。——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发展(2)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江泽民视察新疆时的讲话,1990年9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与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联欢(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1.发展(2)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3)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优势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敦煌至格尔木铁路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凉山悬崖村1.中共十八大以来(2012年)两个共同: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中共十八大以来)五个认同: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2.中共十九大以来(2017年)(1)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3)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订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国家统一根据材料,归纳概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成就巨大,汇集边疆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9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8元,比上年增长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6元,增长7.1%。全区现行标准下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摘编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20年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性脱贫攻坚,截止目前,西藏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县(区)全部摘帽,全区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比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港澳特别行政区,二者有何不同?体现了什么执政理念?项目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不同点目的制度权限范围相同点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祖国和平统一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治权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5个民族自治区港、澳、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都要接受中共的统一领导。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威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因素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