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程标准】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壹列宁主义的形成1.背景:1、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社会矛盾: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阶级基础: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4、组织基础: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5、思想基础: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6、主观条件:列宁积极进行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特别提醒]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后还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列宁认为,要在俄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从思想上着手,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为建党进行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2.形成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3.主要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意义:(1)列宁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下图为某学者所绘的《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对该图解读全面的是
(
)A.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短暂的
B.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C.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D.沙皇改革催生俄国民主革命从材料中的示意图可以看出,一战期间俄国国内以沙皇为首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之间矛盾错综复杂,故选C项。列宁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据此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布尔什维主义从思潮发展为政党B.布尔什维主义是列宁的个人思想C.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903年D.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立于1903年据“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可知,这实际上是强调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是在1903年成立的,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布尔什维主义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903年”,排除C。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多国同时发生论”,列宁提出“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即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的这一论断
(
)A.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B.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C.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D.指明了俄国革命成功的道路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一定是在多国同时发生的,而是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这就预示了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A;在列宁看来,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但社会主义并不一定要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取得胜利。俄国完全可以开辟自己的道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
)A.十月革命引发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B.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固定的模式C.列宁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D.社会主义适合在落后国家建立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革命要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取得胜利,但列宁认为在落后的俄国,社会主义也可以获得胜利,十月革命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即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固定的模式,故选B项;贰十月革命的胜利1.进程(1)两个政府并存: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领导权交给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特别提醒]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其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2)《四月提纲》指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引发国内50万工人士兵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因此,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4)攻占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2.成立新政权①成立: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②意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3.特点: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4.意义(1)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成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深化拓展】1、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不同①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十月革命有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②巴黎公社孤军奋战;十月革命得到工农兵的支持。③巴黎公社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夺权斗争;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④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俄国十月革命进程特点(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四个变化”①建立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3、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不同点任务推翻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结束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点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计划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斗争方式武装斗争关系两者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1月7日,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这表现出今天俄罗斯人对下列哪一事件怀有深刻情感A.二月革命B.马克思主义诞生C.十月革命D.苏联解体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故C项符合题意;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3月8日,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2月,故B项错误;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12月25日,故D项错误。1917年初,俄国国内陷入混乱,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只能大量地发行货币,甚至连印刷机都用坏掉了。大雪和低温让100多列蒸汽火车车头因冻结而爆炸,导致食品和燃料没法运进大城市。由于供应缺乏,面粉的价格已经涨了8倍,但有面粉的面包房也没法烤岀面包,因为烤炉没燃料,连首都彼得格勒的许多工厂都因为缺少燃料而停工了。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二月革命爆发后的紧张局势
B.气候恶劣且燃料极度匮乏C.政府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D.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矛盾的激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初,俄军在前线的失败导致俄国国内陷入混乱,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食品和燃料极度匮乏。由此可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矛盾的激化,故D正确;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前临时政府的成员普遍认为“他们自己是偶然才得到最高权力,那些像‘土地问题’等重大问题只能留给未来正式的议会机构解决,结果时机错过了,布尔什维克控制了俄国”。该学者旨在强调A.缺乏权威和责任感的政府加速革命到来B.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具有一定偶然性C.议会的缺失为十月革命提供了有利时机D.不合时宜的法治思维激化俄国社会矛盾据材料“临时政府成员普遍认为”“偶然才得到最高权力”“留给未来”可知,临时政府成员内部缺乏认同感和责任感,不愿承担历史责任,回避现实问题,导致“时机错过”,故选A项;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的是当时的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指明了革命的斗争方式,故C项正确。罗宾.W.温克在《牛津欧洲史Ⅲ》中记载了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火车站的演讲,“亲爱的同志们、战士们、海员们、工人们!我很高兴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向你们致意……由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已为此铺平了道路,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该演讲认为俄国A.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
B.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C.革命胜利主要归功于农民斗争
D.革命胜利开创俄国历史新局面根据题干“由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已为此铺平了道路,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可知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并出现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政权应实现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故B项符合题意;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的几个月,“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党”等字眼在城市和乡间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十分流行,俄国民众一夜之间几乎都成了社会主义者。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B.暴力革命成为了俄国社会的共识C.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群众基础广泛材料“俄国民众一夜之间几乎都成了社会主义者”表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群众基础广泛,故D项正确。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主要目的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B.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C.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D.引发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据材料“十月革命……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可知,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与俄国国情紧密联系,C项正确。十月革命把19世纪的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不仅将曾经是重要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沙皇俄国变成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这表明十月革命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质的飞跃B.冲破了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C.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D.使亚洲各国均以社会主义为奋斗方向据“十月革命把19世纪的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而且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可知,材料指出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即改变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促进了世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故选C;二月革命后,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说明列宁当时推行的革命策略是(
)A.以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以暴力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无产阶级必须掌控苏维埃政权D.无产阶级拒绝与临时政府合作根据材料“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可知列宁主张以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A项正确1922年4月,列宁在《政论家短评》中提出,苏维埃俄国要与世界上“一些比较先进的,比我们富庶千百倍、在军事上强大千百倍的国家”并存。这种并存同时也意味着苏俄必须“单干”,即单独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
)A.走工农相互结合的道路B.倡导新体制的转换C.冲破世界主流政治道路D.促进了社会的转型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社会、政治相对落后,俄国成为“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最终爆发了十月革命,列宁强调俄国革命将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主流的世界政治体系中找到与之不同的道路,故选C;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时间:1918年(2)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3)目的:①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②体现政策的“战时”特点。(4)内容:①农业:余粮征集制(有军事、行政干预色彩、强制性):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定商品货币关系)。④分配:集中分配(绝对的平均主义),强制劳动。(5)特点:实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高度集中计划管理,排斥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6)评价①积极性: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②消极性: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1)时间:(2)背景:(3)目的:(4)重心:1921年3月。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①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②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5)主要内容:①农业:通过粮食税(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②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④分配:按劳分配。(6)特点: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7)意义:①促使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②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列宁找到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3.苏联成立(1)1917年11月,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2)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4.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1)原因①基本原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②客观因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③思想基础: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④个人因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2)概况: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3)结果: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4)内容:1)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①生产资料公有制;②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③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2)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治。(5)评价1)积极性:①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②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2)消极性: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苏联漫画》中有一幅名为《老毛病发作》的漫画:医生(右站者)为“资本主义”(左坐者)把脉。对话中提到:“我感到最后的打击迫近了。”这一漫画A.形象揭示了十月革命的深刻影响B.明确批判了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C.高度肯定了苏联建设的基本成果D.鲜明倡导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根据材料可知,该漫画的寓意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意在肯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并且为资本主义把脉问诊,故C项正确;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98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23300万普特;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62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36100万普特。这一变化A.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见证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C.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D.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根据所学可知,粮食税实行之初,农民持怀疑态度,但很快得到了农民的信任,所以出现了材料中“谷物播种面积”虽然减少了,但是所缴纳的粮食却增多的现象,这符合当时苏俄稳定政权的需要,也巩固了工农联盟。故答案为C项。1931年2月,斯大林提出了“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1935年5月,斯大林又提出了“在我们目前的条件下,‘(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的新口号,补充了旧口号。口号的变化说明苏联A.面临严峻军事环境
B.调整了所有制结构C.重视技术人才培养
D.强化了斯大林体制材料中“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体现的是苏联对技术人才的培养,C正确;A说法不符合当时的史实,A排除;当时的苏联仍然以公有制为主,B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A.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B.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C.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D.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据材料1921年,“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反映了列宁强调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故C项正确。实行固定粮食税属于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表现之一,故A项排除。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计划体制的政策,故B项排除。加快工业化建设也是斯大林模式计划体制,故D项排除。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写道:“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这说明列宁认为
(
)A.这是适应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政策B.这个政策可以适合任何一个国家C.必须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靠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工业化据“‘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可知,列宁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和经济破坏的特殊背景下采取的特殊政策,故选A;“苏俄(联)时期一项政策的推行使小规模的私人贸易和制造合法化,它偏重于农业和消费品的生产,置重工业发展于次要地位。该政策对苏俄(联)的影响是(
)A.动摇了公有经济统治地位B.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C.冲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D.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据材料“使小规模的私人贸易和制造合法化”可知该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奠定了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年产1800万吨钢,1.6亿吨煤,3100万吨石油,483亿度电,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目标。苏联工业化迅速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工商学院《核分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化交流三人合伙协议书
-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妇产科护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个体货车司机责任合同
- 吉林大学《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 认识自己错误的检讨书
- 学生晚归检讨书
- 水景工程-水池(园林工程)
- 澳大利亚RESMED呼吸机VPAP III ST-A详细操作培训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题卡模板
-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指南
- 2023年中国和日本双边货物贸易情况分析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
- GB/T 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 冷却塔检查保养表
- GB/T 5121.27-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7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GB/T 20001.5-2017标准编写规则第5部分:规范标准
-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