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讲机械运动●第十一讲简单机械●第二讲声现象
●第三讲物态变化
●第四讲光现象
●第五讲透镜及其应用
●第六讲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讲质量与密度
●第八讲力运动与力
●第九讲压强
●第十讲浮力●第十二讲功功率机械效率●第十三讲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四讲内能与热机●第十五讲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第十六讲欧姆定律●第十七讲电功率●第十八讲生活用电●第十九讲电与磁信息的传递●第二十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考点扫描精讲练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集中突破
●专题一声、光、热知识
●专题二力学知识
●专题三电学知识
●专题四热学知识
●专题五估题题
●专题六图片信息题
第一讲机械运动
★常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常考点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常考点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重点摘要※第一讲机械运动一、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及其符号是:千米(km)、分米(
)、厘米(cm)、毫米(
)、微米(um)、纳米(
).
2.单位换算:1m=103mm=
um=109nm.
mm
dm
米
nm
★常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帮你归纳]1.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m.2.手掌的宽度约为1dm.3.指甲的宽度约为1cm.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铅笔芯的直径约为2mm.5.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6.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宽度约为18cm、纸张的厚度约为0.1mm.7.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8.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m.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
2.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
.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
组成,最末一位是
值,包括估读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刻度尺
分度值
垂直
单位估读
[易错警示]①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切莫忘记实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②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帮你归纳]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累积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经、纸张厚度.2.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体的直径.3.化曲为直法: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圆的周长.4.滚动法:用滚动法可以测量操场的跑道长度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符号是
.
2.单位换算:1h=
min=
s.3.测量工具(1)常用: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2)实验室和操场常用停表测量时间.秒603600S
[帮你归纳]1.石家庄日出至日落时间约8h.2.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s.3.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4.普通中学生跑完1000m用时3~4min.5.成年人1min脉搏跳动约70次.
[易错警示]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而不是小时;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它是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
(3)停表的读数停表通常有大、小两个表盘,大表盘的时间单位为秒(s),小表盘的时间单位为分(min).不同规格的停表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不同,如图知,大圈1整圈是30s,每大格分为10小格,所以每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小格是0.5min.由图观察发现,小圈走了1大格即1min,大圈指示4s,所以表中指示时间为1min4s.四、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易错警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是针对由于测量的人导致的误差而言,且最后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过程量应保持一致.★常考点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
(1)参照物是事先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择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任意性原则;二是方便性原则.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球、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易错警示]①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的物体本身当作参照物,因为这一选择的结果是这一物体永远是静止的.②我们平常说地球公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太阳,而地球自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地轴.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
的,一切物体都在
,运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静止是相对的.
(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看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
的变化.如果位置变化了,则该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该物体是
的.
[易错警示]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离开参照物谈运动和静止是没有意义的.
绝对
运动
位置
静止
★常考点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时间路程运动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在运动
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2)相同路程比时间.在运动
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物体的运动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3)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是运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快慢的.
2.速度
(1)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的比值.
(2)速度的公式
.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米每秒,符号为m/s.(4)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并不意味着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运动物体自身的性质.单位时间v=s/t米/秒
[帮你归纳]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2.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自行车的速度为5m/s
3.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不变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不相等
(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
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易错警示]①平均速度公式
.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是计算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且要注意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应一一对应.②平均速度不能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如果认为平均速度,那就大错特错了,必须根据具体的运动路程和对应的运动时间,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运算.
★典例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50337.5例1图例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刻度尺的读数规则和秒表大、小表盘的意义.第一问有两个地方容易出错:一是起始刻度不是0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该为两端所对的刻度值之差;二是在进行精确测量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第二问在读秒表的示数时,首先要清楚小表盘表示分,大表盘表示秒.接着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解析:这把刻度尺零刻度已经磨损,它把刻度线1当作0,则物体右边所对的3.50要减去当成0刻度线的1cm即2.50cm.秒表读数时先看小圈,它每一大格表示1分钟,大圈每一大格表示1秒,每一小格表示0.1秒,从小圈可以看出超过5分钟而没有到达6分钟,则应该读成5分37.5秒,即为337.5s.★典例2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例2[2014嘉兴,5]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解析: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甲车是静止的,乙车是运动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D
★典例3速度的相关计算
例3[2014株洲,19]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m/s.当时,甲、乙两车相距
m.例3图45030
【方法点拨】会识图、能从x-t图像得出相关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由题知,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辆车同时、同向、异地出发,出发时相距300m;由图得出甲车在某一时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20s),再行驶30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距离。
解析: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时,甲车行驶的路程;由图得出行驶20s时甲车追上乙车,再经过30s,甲车行驶了,乙车行驶了两车相距Δs=900m-450m=450m.学生随堂巩固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高度约为80cm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D.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3s2.[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人们乘坐扶梯时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人们是静止的()A.地面B.扶梯C.墙壁上的画D.指示牌第2题图
A
B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4.[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四百米赛跑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越长C.以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静止的D.裁判员是利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第4题图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D
5.[教材拓展题](1)如图,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
,铅笔的长度是
.
(2)秒表读数为
s.1mm3.60cm156第5题图
6.[教材拓展题]小红在跑200m比赛时,前100m用时12s,后100m用时14s.小红前、后100m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1)前100m的平均速度(2)后100m的平均速度(3)百米全程用时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实验强化过关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命题角度:1.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及小车).2.停表及刻度尺的读数.3.实验原理(v=s/t).4.速度公式的应用.5.实验方法(间接测量).
[2015原创]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刻度尺停表
v=s/t例题图
解析:(1)需用的测量工具有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的停表.(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3)由图可知,s1=60cm=0.6m,s2=30cm=0.3m,t=5s,t1=3s;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4)比较v1、v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0.10.12速度越来越快第二讲声现象
★常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常考点二:声音的特征
★常考点三:声的利用
※重点摘要※第二讲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常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易错警示]“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并不意味着“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因为振动停止时,只是物体不再发声,而已经发出的声音仍在介质中会继续向前传播.俗语“余音绕梁”“余音未止”的物理内涵,都是物体的振动停止后,声音仍在空气中传播.振动振动振动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将这种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传声的
.
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介质介质真空声波3.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
,液体次之,气体最
.另外,声速还跟
有关,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帮你归纳]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效果不同.通常固体的传声效果最好,液体和气体的传声效果次之.原因是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比较集中,在液体和气体中比较分散.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只取决于传播介质.4.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时会被
回来而形成回声.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
以上,低于
时,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利用回声测距、测海深.快慢温度340m/s反射0.1s0.1s1.音调:声音的
叫音调.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
.
★常考点二声音特征
[帮你归纳]1.吉他、小提琴等弦乐器,演奏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其音调和弦的松紧、粗细、长短有关,弦越紧、越细、越短,其音调也就越高.2.笛子等管乐器,演奏出的声音是由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其音调和空气柱的长短有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2.响度:(1)声音的
叫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
.(2)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能损失越多,声音的响度也就越
.常见的用喇叭喊话、医生用听诊器诊病都是通过减小声音的分散来提高听到声音的响度的.高高低强弱大小3.音色:声音的音色是由发声体的
、
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即使所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相同,其音色也不相同.人们常说“听其声知其人”就是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判断是谁在说话的.
[易错警示]①音调变高不一定响度变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②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材料结构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声源振动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Hz之间.如果声源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也能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人耳听不见.
★常考点三声的利用
20~200002.超声波和次声波比较2000020
★常考点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噪声的控制(1)在
处控制噪声.主要是通过改变、减少或停止物体的振动,来减弱噪声.比如,中、高考期间,靠近生活区的建筑工地,晚间必须停止施工,就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2)在
控制噪声.比如城市道路两旁的透明板墙,是通过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来避免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在
减弱噪声.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有人燃放鞭炮时用双手堵住耳朵,都是设法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易错警示]声波不同于电磁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共同点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典例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2014菏泽,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故A错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故B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在真空中,振动的物体也不一定会发出声音,故C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D正确,故选D.
【方法点拨】做此题的关键是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声音传播的条件搞清楚.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的.D典例2★
声音的特性
例2[2014南京,2]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例2图
解析: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故选A
【方法点拨】做此类题之前,必须先搞清楚,声音各特性的决定因素及相互的区别.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如蚊子和牛的叫声,前者音调高,响度小,后者音调低,响度大,故音调不同于响度;音色决定于物体本身,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能分辨出不同的乐器是什么,闻其声知其人都是靠音色.理解时,注意把不同的声现象按特性进行对比.A典例3★
声音的利用
例3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用超声波碎石B.用声呐探海深C.利用B超做体验D.利用回声定位
解析:声波能携带信息,如声波探测海深,可知道海的深度,B超能检查出人体的病况,回声定位能确定声源的位置、大小及形状等,故BCD错;声波是一种波动,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故A对
【方法点拨】通过发声体发声是否异常来获得物体本身状况方面的信息或通过物体对声音的反射获得物体与声源的距离及物体表面状况方面的信息,这是声音传递信息;通过声波作用于物体,可以使物体产生一定的反应,如振动.运动等,这是声能传递能量.A典例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例4[2014东营,1]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
解析: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选C.
【方法点拨】题目中选择项提到的说法本身都没有错误,在此题中选择项是否正确,要看其与题目中的措施能否对应上.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生活中有很多具体防治噪声的方法,和其他选项的内容无关.C典例5★声音的综合题
例5[2014北京,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不能传播声音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解析:玻璃属于固体,玻璃可以传播声音,故A错误;不同乐器有不同的音色,故B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则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故D正确,故选D.D学生随堂巩固1.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频率D.传播声音的物质2.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器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3.[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可探究()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D.响度与频率的关系第3题图
DAB4.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5.[教材拓展题]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DB6.[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
.7.[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医生正在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
,说明声音可以
.第6题图第7题图振动超声波传递信息实验强化过关★命题角度:1.实验方法.2.实验结论.
第三讲物态变化
★常考点一:温度★常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常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重点摘要※★常考点四:升华和凝华第三讲物态变化★常考点一温度
2.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有
、
和
.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
.
[帮你归纳]1.沸水的温度为100℃.2.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3.人体感觉舒服的环境温度为18~25℃.4.洗澡时适合的水温约为40℃.0100热胀冷缩水银酒精煤油摄氏温度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估: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选:根据
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3)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
.(4)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5)读:等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与液柱的
相平.(6)记: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
[帮你归纳]1.温度计读数时先找零刻度,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线以下,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反之往上读.2.使用温度计时不能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被测量分度值液面数字单位2.固体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类固体属于晶体.晶体凝固时,需要
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如冰、金属、食盐、萘等都是晶体.★常考点下熔化和凝固
1.物质由
态变为
态叫熔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叫凝固.固液液固吸收放出升高降低相同不同4.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是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
.比如铁的熔点为1535℃,铜的熔点为1083℃.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3.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地
;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断地
.如玻璃、塑料、沥青、松香都是非晶体.比如,有一种物质在120℃就开始熔化,温度升高到150℃还没有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非晶体.
熔点是固态和液态的分界点.物质温度低于熔点时为
态,高于熔点没有达到沸点时主要以
态形式出现.固液[帮你归纳]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常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主要因素:(1)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注:水的蒸发快慢还与空气的干燥程度有关,空气越干燥,水的蒸发越快.不同液体的蒸发快慢不同.通常情况下,酒精蒸发比水快.)吸表面内部吸不变沸腾升高100℃1.蒸发: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液体蒸发需要
热,有致冷作用.3.沸腾: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要使液体沸腾,温度必须达到沸点,且需要继续
热,但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
.液体
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大气压的增大而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5.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都会放热液化成液体.(2)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常见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由气体变成液体,贮存在钢瓶中的.4.液化是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自然界中的露、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平常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气液★常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1)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特点:升华时
.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升华来吸热降低温度.举例:樟脑片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固吸热气态放热2.凝华:(1)物质从
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2)凝华时
.举例:霜、冰花、雾凇等典例1★估测温度
例1
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B.你现在的体温约为26℃C.沐浴用热水的温度约为70℃D.酒精灯火焰外焰的温度约为100℃
解析: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接近0℃,所以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故A正解;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错误;人体正常体温在37℃,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一般为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C错误;酒精灯外
【方法点拨】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做这类题时,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体或环境温度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最后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A典例2★物态变化的辨别
例2[2014天津,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由于樟脑片发生了()A.凝固B.升华C.液化D.汽化
解析: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叫做升华现象,故选B.
【方法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辨别,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其之间的变化关系参见本讲的考点清单.B典例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例3
[2014广东,2]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关系例3图
解析:在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故选A.
【方法点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解此题的关键是判断本实验是研究与哪一因素的关系,要看清控制不变的量和对比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A学生随堂巩固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2.[教材拓展题]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作法中正确的是(
)CD3.[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景示意图,由图可知()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第3题图4.[教材拓展题]海波是一种晶体,熔点是48℃,下列图像中哪个是海波的凝固图像(
)DC5.[2014河北考试说明,6题改编]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液化现象B.夏天,自来水管“出汗”是熔化现象C.秋天,荷叶上出现露珠是凝固现象D.冬天,草木上出现霜是凝华现象6.[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液体温度为
℃.第6题图7.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温泉水先
后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中.(填物态变化名称)乙14汽化液化熔化D实验强化过关★命题角度:1.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2.由水沸腾图像或表格求沸点.3.根据表格数据画图.4.水沸腾的条件.5.多次实验的目的.
例1[2014南京,21]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例1图(1)图1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B实验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答图所示例1题图(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①得到可靠的结论②减小实验误差99停止加热
解析:(1)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所以正确的是B;(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答图所示.(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此时水的沸腾停止.(4)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①实验二探究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命题角度:1.根据表格数据画图.2.晶体与非晶体类型的判断.3.晶体熔化的特点.4.晶体的熔点.
例2[2014东营,20]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
(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3)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海波的熔点是
℃.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描点,然后用线段分别连接起来,如答图所示;(2)由表中数据和曲线图可知,海波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结束,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因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海波为晶体;(4)海波的容点为48℃.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48如答图所示例2图例2答图第四讲光现象
★常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常考点二:光的反射
★常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重点摘要※★常考点四:光的折射★常考点五:光的色散第四讲光现象★常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帮你归纳]1.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三点一线)、排队.
[易错警示]如果介质不同或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路线可能会发生改变或弯曲.
同种均匀2.光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易错警示]光是客观存在的,但光线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为画出的.光线概念的建立运用了模型法3.光速:(1)光比声音传播得快,光不仅可以在空气、水等物质中传播,而且还可以在
中传播.(2)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c=
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3/4c.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真空3×108★常考点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
.
[帮你归纳]光源可以发光,不发光的物体可以反射光.一切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反射角
入射角.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有光射入眼中同一平面内法线两侧等于可逆的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2.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平滑的表面反射后,沿着
方向射出.(2)漫反射:平行光线经粗糙的表面反射后,沿着
方向射出.(3)两种反射图像如下:同一不同
[易错警示]①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平面镜的夹角.②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③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常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1)等大: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2)等距: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
.(3)对称: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
垂直,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4)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
呈现在光屏上,故是
像.
[帮你归纳]1.实验中要求两个棋子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都会成一个像,玻璃板越厚,则我们看到的这两个像越明显,所以要尽可能选择比较薄的玻璃板来做实验.3.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距和物距.4.玻璃板放置时要与桌面垂直.相等物到镜面的距离镜面不能虚
[易错警示]凭人的直觉容易误认为人走近平面镜时,人的像变大.实际上是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变小,但像的大小不变.产生错觉的原因是观察者看到的物体大小与其看像的视角有关,视角越小,看到的物体感觉越小.2.平面镜成像作图(1)光的反射定律法(如图所示).(2)对称法:作出对称图形,即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原理,作出物点的对称点,将对称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像.★常考点四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特点: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
[帮你归纳]折射所成像的位置,无论是从岸上看水中的景物,还是从水中看岸上的景物,看到的都不是物体的真正位置,而是景物通过水面折射所形成的虚像,而且虚像都在物体的上面.如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深度要浅;叉鱼时应叉到鱼位置的下方;海市蜃楼,都是光的折射产生的视觉效果.小于也增大不变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常考点五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太阳光也就是常说的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雨后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色散红绿蓝不能2.色光的混合:
、
、
是光的三原色,把这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光的三原色,却
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3.物体的颜色
[帮你归纳]白色的物体能反射任何颜色的色光,什么颜色的光照射到白色物体上,白色物体就显示什么颜色;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无论什么光照射到黑色物体上,物体都将光吸收,物体仍是黑色.典例1★光现象的辨别
例1[2014泰安,7]如图列出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解析: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A错误;铅笔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故C错误;湖水中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B.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就是抓住“介质”.光的直线传播是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的反射是光射到反射面后返回到同一种介质中,而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中.B典例2★光学作图
例2[2014广州,13]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1)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2)画出水中的折射光线.如答图所示例2图例2答图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完成光路如答图所示.
例3
[2014济宁,18]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出,请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并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如答图所示例3图例3答图
解析:画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这就是法线,再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这就是平面镜的镜面位置,如答图所示.因为反射光线水平向右,∠AOB=180°-45°=135°,则反射角∠BON=AOB=×135°=67.5°典例3★光的色散
例4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例4图A
解析:如果在白屏前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这表明,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故A正确;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蓝色光,其他颜色的光消失,故B错误;红色只能反射红光,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所以在红纸上不能看到彩色光带,只能看到红光,故C错误;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不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只能看到绿色光,故D错误,故选A.
【方法点拨】不透明的物体是什么颜色,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而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进入眼睛的是什么颜色的光,物体看起来就是什么颜色,没有光反射到眼睛里,物体看起来就是黑色.学生随堂巩固1.[教材拓展题]下列四幅图中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防伪标记DA3.[教材拓展题]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0.5m
B.1m
C.2m
D.3mCAAA6.在没有其他光源的情况下,舞台上的红光照在演员身上,如果观众看到演员的衣服呈现红色,则演员衣服的真实颜色可能是()A.红色B.绿色C.蓝色D.黑色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B.月食的形成C.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4.[2014上海,2]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
)A.15°B.20°C.30°D.60°7.[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上发生了
现象.反射第7题图8.[教材拓展题]如图甲所示,碗里有一枚硬币,而此时我们看不见它,是由于光沿
的缘故;当慢慢往碗里倒水时,随着水面的升高会看见硬币,如图乙所示,这是光的
现象.直线传播折射第8题图9.按题目要求作图:(1)图1中,光线AO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第9题图第9题答图(图一)(图二)(图一)(图二)实验强化过关★命题角度:1.实验仪器的选择.2.“三线同一平面”的判断方法.3.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4.光路具有可逆性.5.在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例1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例1图(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能方便地测量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发生(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4)纸板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解析:(1)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为了能够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时用带有角度的白纸板,也能方便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2)白纸板只是能够便于观察,它并不能影响反射光线的位置.(3)由于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反射光线将不会紧贴纸板射出,所以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使实验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命题角度: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的选择.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
例2
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例2图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实验中还要用到的器材是
.(3)小心地移动蜡烛B,发现某位置B蜡烛可以与A蜡烛的像重合,由此可以说明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刻度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选填“虚”或“实”).不能虚(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1)玻璃板可以透光,我们可以透过它观察到后面蜡烛B的位置,便于我们确定它是否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我们可用刻度尺测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再进行比较,所以实验中还要用刻度尺.(3)B与A大小完全相等,且蜡烛B可以与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是相等的.(4)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可知,在平面镜后面放光屏,光屏上是不能承接到像的,即此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所以是虚像.(5)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而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我们之所以会有像“变小”的错觉,是因为人的“视角”发生了变化的缘故.不变
实验三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命题角度:1.光在界面处是否发生折射现象.2.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3.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关系.4.折射角大小的变化.5.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6.在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
例3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反射折射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例3图(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是三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解析:(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2)评价: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第五讲透镜及其应用
★常考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常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常考点三:眼睛和视力矫正
※重点摘要※★常考点四:显微镜和望远镜第五讲透镜及其应用★常考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帮你归纳]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不是看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否相交,而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与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是相互“靠近”还是“远离”了.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放大、等大、缩小像的条件及其应用
(2)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时,物体向
选填“焦点”或“凸透镜”)移动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不断变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随着不断变大.比如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大一些,就应该将放大镜适当远离物体.(3)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时,物体与像不仅上下颠倒,左右也发生了颠倒.(4)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透镜的一部分或用一块破损的凸透镜,物体仍然能成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会有所变暗.★常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缩小等大放大放大焦点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两个注意点(1)三心同高.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凸透镜、烛焰、光屏的
必须在同一高度.(2)观察虚像.观察物体所成的虚像时,不是直接观察像的位置,而是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烛焰的虚像.
[帮你归纳]凸透镜成像特点巧记:1.一倍分虚实,内虚外实:一倍焦距处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的像是虚像;在一倍焦距以外,成的像是实像.2.二倍分大小,远小近大:二倍焦距处是放大、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内,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缩小的实像.3.物近像远,近焦则大:物体靠近焦点成的像变大,像距也变大;物体远离焦点成的像变小,像距也变小.中心★常考点三眼睛和视力矫正1.照相机和眼睛的比较2.视力的缺陷和矫正缩小远近前后凹凸★常考点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的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成
的实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目镜再一次成
的虚像.2.望远镜构造各不相同,其中有一种开普勒望远镜也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成的
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
的虚像.倒立、放大正立、放大倒立、缩小正立、放大典例1★透镜的作图
例1
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画出三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答图所示例1图例1答图
解析: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从凸透镜焦点来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轴;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方法点拨】解答与透镜相关的作图,应熟记三条特殊光线,即平行于透镜主轴、过光心、过焦点的光线被透镜折射的规律.典例2★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例2[2014海南,9]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例2图A.放大镜B.幻灯机C.照相机D.近视眼镜
解析:根据图示情况可知,蜡烛在凸透镜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的凸透镜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可知,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的这种成像情况制成的,故选C.
【方法点拨】根据图示的成像情况,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确定是凸透镜哪种情况的成像,然后确定与何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相同.此题也可以利用物距或者是像距来确定物体在凸透镜中的成像情况,进一步确定其应用.具体见P35常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C典例3★眼睛和眼镜
例3
如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例3图
解析:据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此时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判断像在视网膜前还是在视网膜后,清楚此点之后再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做出判断.A学生随堂巩固1.[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2.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我们可以知道,成实像和虚像转折点是()A.光心B.焦点
C.二倍焦距点D.根本没有DB4.[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一种成像的情况,则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
)A.可以用光屏承接到B.可以用眼睛看到C.当蜡烛逐渐靠近透镜时,像变大D.当蜡烛逐渐远离透镜时,像变小B第4题图3.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影时,屏幕上所成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物体的正立、缩小的实像D.透过放大镜看到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实像B5.[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分别是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乙是近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C.甲是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D.乙是远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第5题图6.[教材拓展题]放大镜实质上是个
透镜,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应将邮票放在放大镜
,所看到的是
.第6题图凸小于焦距处
正立放大的虚像C7.小明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型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如答图所示大于10cm大于5cm小于10cm小于5cm第8题图第8题答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材料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影视校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现代家庭教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AutoCA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专项训练五中国的经济发展习题课件晋教版
- 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 2025年九年级统编版语文寒假预习 08 九下第六单元课预习
- 【2021届备考】2020年全国各地名校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汇编:K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 高中日语(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全册复习总结课件
-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健康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本科《知识产权法》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 国有企业考勤制度管理办法
- 滤波器计算器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 期货从业资格(期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7
- 人工智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教学设计
- 《毛概》23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