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荣针灸学经络总论讲课_第1页
常小荣针灸学经络总论讲课_第2页
常小荣针灸学经络总论讲课_第3页
常小荣针灸学经络总论讲课_第4页
常小荣针灸学经络总论讲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小荣针灸学经络总论讲课一、概述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特点:直行、较大。特点:纵横交错、交细小。(一)什么是经络2021/4/272一、概述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二)什么是经气?

推动物质运行的动力人体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三)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四)经络学说?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2021/4/273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络脉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任、督、冲、带阴阳维脉、阴阳蹻脉经络2021/4/274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手三阴经(肺、心包、心)

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

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足三阴经(脾、肝、肾)(一)、十二经脉

经脉循行图2021/4/2751.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

手足脏腑阴阳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十二经脉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如将其中隶属于六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2021/4/2762.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以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为标准。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的内侧是手三阴经

下肢内侧是足三阴经

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2021/4/2773.十二经脉在体表的排列顺序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足三阴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处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2021/4/278

大肠

阳明

前太阴肺三焦少阳中厥阴心包小肠太阳后少阴心手足胃阳明前太阴脾胆少阳中厥阴肝膀胱太阳后少阴肾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2021/4/279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

4.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在体内与脏腑有明确的属络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主里

阳经属腑络脏主表

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

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

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

手少阴心经属心系络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

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

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

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

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

2021/4/2710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始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互为表里的经脉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

4.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2021/4/2711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

5.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阴升阳降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循行走向规律交接规律

阴阳两经交四末同名阳经交头面阴经与阴经交胸中2021/4/2712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6.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十二经脉:始于手太阴肺经终止于足厥阴肝经又复注于手太阴肺经构成了一个“入环无端”的循行系统流注特点有三:(1)阴阳两经表里传(2)手足阳经同名传(3)手足阴经按太少厥消长传2021/4/2713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6.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流注特点有三:(1)阴阳两经表里传(2)手足阳经同名传(3)手足阴经按太少厥消长传2021/4/2714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为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的特点:(1)无脏腑所属,无阴升阳降规律;(2)无表里相合的配偶关系;(3)别道奇行。2021/4/2715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奇经八脉2.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作用(1)任脉:行于腹、胸、颏下正中线,诸阴经均与之交会,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故称“阴脉之海”。(2)督脉:行于腰、背、头面正中线,诸阳经均与之焦会,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故称“阳脉之海”。(3)冲脉:与足少阴经并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经等有联系,具有涵蓄十经气血的作用,故称“十二经之海”或“血海”。(4)带脉: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具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的作用。2021/4/2716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奇经八脉2.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作用5.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具有维系全身阴经的作用。6.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项后会于督脉,具有维系全身阳经的作用7.阴蹻脉:起于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蹻脉会合,具有调节下肢运动,司寤寐的作用。8.阳蹻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具有调节下肢运动,司寤寐。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其它六条奇经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脉与任督脉之中。2021/4/2717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三)、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其所别出处的腧穴命名。1.十五络脉分布概况(1)十二经脉的络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2)任脉的络脉,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3)督脉的络脉,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4)脾之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

全身络脉中,十五络脉较大,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2021/4/2718二、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三)、十五络脉2.十五络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1)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经之间的联系。其中阴经络脉走向阳经,阳经络脉走向阴经,阴阳经的络脉相互交通连接。通过络脉的双重联系,进一步加强了表里两经的关系。(2)任脉之络,有统属腹部诸阴经络脉的作用;(3)督脉之络有统属头背部诸阳经络脉的作用;(4)脾之大络对人体全部血络均有统属能力。2021/4/2719三、第三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一)、标本

1.标本的意义:中医学里的“标本”有很多含义。如发病的先后,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人体正邪相峙时,称正气为“本”,而病邪为“标”。在经络的分部中,标本的概念主要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并阐明这些上下部位具有相应性。“标”有-----上的含义;“本”有-----下的含义。头、面、胸、背位置较高在上-----其部位为标;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位置较低在下------其部位为本。

2.标本的内容:十二经脉均有本部与标部结合相应腧穴。见书16表1-5页。2021/4/2720(二)、根结

1.根结的意义:主要是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的是经气上下两极之间的关系。根——根本、开始;结——结聚、归结。在分布上的特点:根:在四肢末端结:在头、胸、腹三部2.根结的内容:见书16页表1-6。十二经的:根----即五输穴的井穴;结----均分布在头、胸、腹。

从表中可以看出,足三阳经的“结”均分布在头面;足三阴经的“结”均分布在胸和腹。内经中仅叙述了足六经的根结,而没提及手经,可能是属脱简。三、第三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2021/4/2721三、第三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三)、标本与根结的异同点

相同点: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它们的意义也相似。根者、本者、部位在下----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和四肢末端。结者、标者,部位在上----头、面、胸、背位置。不同点:本者----是指穴位的部位在下而言---肘膝关节以下部位。标者-----是指穴位的部位在上而言---头、面、胸、背位置。根者---部位在下---四肢末端—指经气始生始发之地,经气之所出。结者----部位在上----头、胸、腹---指经气所归所结之所。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根之上有本”、“结之外有标”。“标本”的范围比“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的是经脉穴位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根结”理论则强调的是经气两极间的关系。2021/4/2722三、第三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四)、标本与根结的应用

根穴、本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主治全身性疾病---体现的是穴位的远治作用---治疗远端的脏腑及头面五官疾病。结穴、标穴位于头、胸、腹三部----主治局部疾病----体现的是穴位的近治作用---治疗靠近穴位的头、胸、腹部位的疾病。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情况。这种理论不仅说明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而且更强调四肢为经气的根与本。所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主治病症的范围较远较广,不仅能治局部病,而且能治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病,头面、五官病等。

2021/4/2723三、第三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五)、气街

1.气街的含义:气街是经气通行的四条直捷径路。人体从上至下横分为头、胸、腹、胫四气街,是环行的四条气街。

2.气街的内容:《灵枢·卫气》曰:“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位置:气在头者——止于脑----头气之街气在胸者——止于膺与背俞----胸气之街气在腹者——止于背俞与冲脉----腹气之街气在胫者——止于气街(指气冲部位)----胫气之街

3.气街的应用:气街的理论,是说明在人体头、胸、腹、胫部位有四条环行的经气之街可以加强这些部位经脉之间的联系。另外,气街的部位多为“结”与“标”的部位,基于这一理论,分布于头身的腧穴主要治疗局部和内脏疾患。2021/4/2724三、第三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六)、四海

1.四海的含义:海:是水流归聚之所,十二经气血象百川归海一样。汇集到一定部位,由此形成了“海”的概念。我们所说的四海:把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

2.四海的内容:脑为髓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3.四海的应用:四海的部位划分与气街相似。脑为髓海---位于头部---与头气之街相合;膻中为气海---为宗气所聚,位于胸部---与胸之气街相合;胃为水谷之海---居上腹部,产生谷气化为营气与卫气---与腹之气街相合。冲脉为血海----即十二经脉之海,它交于足少阴,位于下腹---又与胫气之街一致。2021/4/2725四、第四节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一)、经络的作用《灵枢·经脉》记载:“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经络在生理、病理和疾病的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决死生---是因为经络具有联系人体内外,起着运行气血的作用。处百病---是因为经络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作用。调虚实---是因为经络具有传导感应的作用。2021/4/2726四、第四节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一)、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脏腑居于内,肢节居于外,其间是通过经络系统相联系。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沟通于十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地联系起来

2021/4/2727四、第四节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一)、经络的作用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就指明了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和营养全身的作用。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濡润,才能发挥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