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教案_第1页
古诗三首 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教案_第2页
古诗三首 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教案_第3页
古诗三首 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教案_第4页
古诗三首 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重点)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难点)教学课时两课时。1.认识“暮、瑟”2个字,会写“暮、吟”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课件。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同学们,我们以前曾学过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大家还记得吗?(师生齐背《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出示课件2)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暮、瑟”的字音。2.指导书写“暮、吟”2个字。(出示课件3)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交流古诗题目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扫除生字障碍。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白居易离开京城,在去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愉快,写下了这首诗,谁来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指名让学生说)2.诗人到底吟了一首怎样的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范读)(出示课件4)3.自由朗读这首诗,结合注释、插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不懂的用“△”标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1)学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①学生提问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词的意思)②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象。(学生交流)③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让学生说)(出示课件5)(板书:红日西沉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④教师指导朗读这两句诗。(2)学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①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露水月亮)②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比喻)诗人把露水比作什么,又把月亮比作什么?(露水—珍珠月亮—弓)诗人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③这两句诗中,哪个词语是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的?(可怜)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④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指导。(出示课件6)(板书:新月东升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诗中,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地学习古诗。5.指导朗读。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还应读出节奏,请同学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出示课件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教师指导学生配乐朗读。(出示课件8)教师:九月初三的夜晚,江边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诗人陶醉于这美景,写下了这首诗,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音乐来仔细地品味吧。(学生配乐朗读)2.引导学生谈感受。教师:如果此时你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看到这安静、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让学生谈感受)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画一幅美丽的风景画。2.借助你画的画,试着背诵古诗《暮江吟》。暮江吟红日西沉残阳——铺水中1.导入新课的方式要有趣味、有新意,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以学过的古诗入手,进而介绍诗人,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也可以从题目入手,设置疑问。2.古诗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小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从读切入教学。教学时,先让学生充分朗读,理解大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教师再相机指导,优美范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节奏、重音、韵味,直至能够熟练背诵。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理解了古诗,还初步体会到了古诗的典雅韵味。1.认识“缘、骚”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题、侧”等10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课件。一谈话激趣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古诗《题西林壁》和《雪梅》。我们继续用学过的学习古诗方法,来学习这两首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小结: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古诗铺路搭桥。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题西林壁》和《雪梅》,注意读准字音。(出示课件10)yuánxiánɡsāoxùnshū缘降骚逊输“骚”是平舌音,“输”是翘舌音。“降”是多音字,在诗中表示“服输”,读xiáng。2.书写指导。(出示课件11)题侧峰庐缘降费须逊输“缘”字第四笔是撇折,第五笔是横撇,可借用“互”字帮助识记;“降”第七笔是撇折,不要写成横;“输”字右半部分中间的短横不要漏写。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学生字,通读古诗,扫清障碍,为下面学习古诗作准备。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1.解题目,知作者。(1)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古诗题目。(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教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出示课件12)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2.抓字眼,明诗意。(1)(出示课件13)指名让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板书:所见横—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各不相同。(板书: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板书:所感不识庐山)。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在庐山中。(板书:身在此山)(3)理解诗意。(出示课件14)诗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3.多诵读,悟诗情。(1)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诗人喜爱庐山)诗人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表达了他对庐山奇丽景色的赞美之情。(2)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诗人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学生:诗人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教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课件15)

(3)你们能不能把诗人的赞美之情朗读出来?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诗情。(4)四人小组表演。(5)教师:刚才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想知道诗人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谁能来说说?(因为作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4.教师总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道出了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板书:跳出局部,整体观察)5.背诵古诗,指导默写。(1)引导学生抓住表示角度的关键词,体会先景后理的特点背诵古诗。(师生接龙背诵)(2)指导默写:注意“壁、缘”的写法,句末标点不要遗漏。四学习古诗《雪梅》1.看图片,赏雪梅。教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16)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这种花在什么季节开放呢?学生:梅花。梅花在冬季开放。教师:说得对,这是梅花。梅花在冬季开放,十分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爱。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去一探究竟吧!(板书:雪梅)2.读古诗,诵雪梅。(出示课件17)(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准确。(2)认读注拼音的字。同桌互读,读得不正确的地方互相指正。(3)指名让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师生共同评议。(4)指名让学生去掉拼音读。(5)当小老师领读。(6)听老师范读,注意节奏。自己朗读,读出节奏。(7)男女生合作读。(8)齐读,背诵。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朗读,为下面学习古诗作准备。3.品诗句,悟道理。(1)会背古诗了,那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①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②同桌交流,说说古诗大意。③小组讨论,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一起解决。④教师小结古诗大意。(出示课件18)诗意: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板书:梅雪—争春骚人—阁笔梅逊雪—三分白雪输梅—一段香)(2)悟道理。从后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各自的特点:雪白、梅香。这首诗借梅、雪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提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板书:各有所长)(3)带着理解再读这首诗。4.谈雪梅、拓诗词。(1)简介诗人。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2)谈梅、雪的关系。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5.教师总结。同学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放,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梅花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它不仅是“岁寒三友”之一,还是“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你们也能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五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四句诗的意思的。题西林壁所见横—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感雪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