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第2章材料及其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 全国获奖_第1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第2章材料及其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 全国获奖_第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第2章材料及其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 全国获奖_第3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第2章材料及其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 全国获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转化(1)【点击要点】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3)(2)(1)(3)(2)(1)SSO2H2SO3Na2SO3(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S+O2;C+O2(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如:CO2+H2O=====;SO2+H2O=====;SO3+H2O=====。(SiO2、CO等除外的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2.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或。如:Fe+S2Fe+3C123Fe+2O23.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如:CaO+H2O===Na2O+H2O===K2O+H2O===【典题分析】例1下列哪种金属氧化物溶于水不能得到相应的碱()A.Na2OB.CaOC.K2OD.CuO巩固训练1下列操作中能使溶液的PH减小的是()=1\*GB3①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2\*GB3②在水中加入生石灰=3\*GB3③在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4\*GB3④向水中吹气A.=1\*GB3①=3\*GB3③B.=1\*GB3①=2\*GB3②C.=1\*GB3①=4\*GB3④D.=2\*GB3②=3\*GB3③=4\*GB3④例2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A同学的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剂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图乙中的步骤I~IV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请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后回答下列问题:(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理由是(2)B同学的方案中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情况是:工.纸花变红Ⅱ.纸花不变红Ⅲ.纸花不变色Ⅳ.(3)B同学进行的I、Ⅱ两项实验,说明了什么?(4)写出B同学方案中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训练2右图是小庆同学归纳的几种含钙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1)属于碱的是。(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3)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着的烧杯壁上出现水珠2.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月饼、蛋糕等食品包装袋内常放有一小包食品抗氧化剂,下列物质可以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的是()A.炭粉B.铁粉C.氯化钙D.生石灰3.将燃着的金属钠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剧烈燃烧,发出强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一种白色固体(Na2CO3).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反应中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B.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C.该反应说明CO2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D.在反应4Na+3CO22Na2CO3+C中,C是还原剂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铁丝C.氢气D.红磷5.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变黑,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氧化铜(Cu0),也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酒精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C).在下列试剂中,只要一步反应即可判断哪种观点正确的是()A.蒸馏水B.稀硫酸C.氯化钡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6.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C→COB.CO2→H2CO3C.SO2→H2SO4D.HCl→MgCl7.取少量碳酸饮料“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是()A.先变红后变紫B.先变蓝后变紫C.先变无色后变红D.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8.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是()①X+酸盐+水②X+水碱A.CaOB.Fe2O3C.CO2D.Cu9.某元素M的氧化物化学式MO,向该氧化物中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滴入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符合要求的元素M是()A.铜B.钠C.钙D.硫10.如下两个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CO2、H2SO4→MgSO4.对上述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D.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二、填空题11.(2023杭州卷)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铁与硫的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12.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填标号)。A.酸B.碱C.盐D.氧化物(3)写出图中任意一种物质的一种用途。(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操究题13.已知,钠在较高温度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反应后含碳产物是什么?不同的同学提出如下五种猜想:甲认为是C,乙认为是CO,丙认为是Na2CO3,丁认为是CO和Na2CO3,戊认为是NaHCO3。为确定该反应的含碳产物,五位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已知:CO能与PdCl2生产黑色的Pd,可利用该反应检测CO是否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不用实验就可知道戊的猜想是错误的,因为该猜想违背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3)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使制气过程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应选用的装置是(填“I”、“Ⅱ”或“Ⅲ”)。(4)实验时应先往装钠的玻璃直管通CO2一段时间,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的现象是(5)实验开始后,观察到PdCl2溶液的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且充分反应后玻璃直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于水。取所得溶液并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浑浊现象。据此可知:①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答:。②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实验按图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显色.

(2)在B实验中,当加入水后,蓝色石蕊试纸显色.B实验的作用是(3)在C实验中,蓝色石蕊试纸变;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4)通过以上实验尚不能达到验证目的,若要达到实验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答案【点击要点】1.(1)SO2CO2(2)对应的酸H2CO3H2SO3H2SO42.盐金属氧化物FeS2FeCl3Fe3O43.碱Ca(OH)22NaOH2KOH【典题分析】例1D巩固训练lC例2(1)B同学的方案合理。B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