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中国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_第1页
第一讲-中国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_第2页
第一讲-中国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_第3页
第一讲-中国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_第4页
第一讲-中国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第一讲

中国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主讲:新技术学院:邓小芳2015-2016学年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本讲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中国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调控中国经济发展展望与影响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经济发展的概念

何谓经济发展?按照发展经济学的定义,就是除了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增长提高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其中二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改变是国民产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而工业比重上升以及居民在城市人口中百分比的上升,当然还有消费结构等从购买必需品、转向耐用消费品、最终转向休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的变化。

[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等:《发展经济学》第4版,彭刚、杨瑞龙等译,黄卫平总译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总量指标:GDP和GNP人均指标:人均GDP和人均GNP人均收入结构性指标: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发展指数、国际竞争力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014年世界GDP排名:中国是日本的两倍多,美国的60%GDP排名前十国家(单位:万亿美元)

1.美国17.4

2.中国10.4

3.日本4.8

4.德国3.8

5.法国2.9

6.英国2.8

7.巴西2.2

8.意大利2.13

9.俄罗斯2.06

10.印度2.05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9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0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1中国外汇储备余额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22008年年底外汇储备

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3中国三次产业结构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4中国的城乡结构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5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620世纪世界经济史的两大现象:(1)20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逐步形成了美国与前苏联对峙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2)到了20世纪最后20多年,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即原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对于中国而言,这两次大转变都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并因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独特方式及其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而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7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及国际比较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1元。经过近60年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步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2007年人均GDP达到2456美元。1979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年均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速度。2003-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0.6%,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4.9%的水平。中国的人口总量占世界1/4,是当今世界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被誉为人类经济增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中国奇迹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9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中国在5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在“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的经济增长率,其他时期基本取得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尤其是1978年以来,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是在7%以上,平均年增长率超过9%。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二是经济增长的波动比较大。总体来看,1949-1978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波动幅度非常大,并且波动周期相对较短。正增长最高达到32.6%,而负增长最高达到-33.5%。但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变小,波动周期增大。尤其是1994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三是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地区而言,中国1978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水平更高。2002年中国GDP突破了10万亿元(RMB),2006年突破20万亿元,2008年突破30万亿元。2009年达到34.05万亿元。2010年达到40.12亿元。2011年达到47.29亿元。2012年约51.93亿元。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0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无论是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还是与前苏联或俄罗斯比较,都是比较高的。可以说,在这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最快的。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其他国家是加快的。这一点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远大于以上这些国家,而波动周期则小于这些国家,这一特征即便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也是如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1据世界银行资料,按汇率法计算,2000年中国GDP为1.08万亿美元,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6位;2005年中国以2.23万亿美元,超过法国和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2008年中国4.4万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第3经济大国。2009年中国达到4.91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58783亿美元,超日本,成为世界上第2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72982亿美元,依然为世界上第2大经济体。(而2011年美国GDP150940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06年的5.5%。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提升,2002年我国GDP总量分别是美、欧、日的13.9%、21.3%和37.0%;2006年则分别提升为20.0%、25.1%和60.6%。2009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8%。2010年占世界的9.34%,2011年占世界的10.48%。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2按汇率法计算的世界排名前十位国家

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比较(2002年和2011年)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3中国与金砖五国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较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4比较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在类似的增长时期中人均收入翻一番所需要的时间,来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对水平。英国在1780-1838年期间花了58年,美国在1839-1886年期间花了47年,日本在1885-1919年期间花了34年,韩国在1966-1977年期间花了11年,中国在1978-1987年期间只用了9年,紧接着又在1987-1996年期间的9年中再次翻番。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远大于以上国家,因此中国的人均收入翻番所用的时间之少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5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从2001年开始,权威机构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改变了评价体系,制定了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国家基础结构四大要素评价的新国际竞争力体系。中国于1995年正式进入IMD最具国际竞争力的49个国家和地区之列。1994年和1995年的排名分别为34名和31名,1996年和1997年分别为26名和27名,1998年和1999年的排名分别是21和29名,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的排名分别是30名、33名和31名。从分项竞争力排名来看,2002年中国的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基础设施与社会系统分别排在3、30、43和35名。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6从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四大要素的具体子要素来看:中国的国内经济实力(3)、就业(1)、公共财政(6)、财政政策(7)等方面排名前10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国际贸易(18)、国际投资(23)、货币政策和政体组织(23)、全球化(22)、基本基础设施(17)以及科学基础设施(24)等方面排名10至25之间,也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中国的教育(48)、劳动力市场(47)、金融市场(43)、生产率(41)、企业管理实践(42)、技术基础设施(42)、健康与环境基础设施(40)等方面排名40至50之间,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状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基地发布《世界竞争力报告2009—2010》。对世界75个主要国家和地区2009—2010年国际竞争力的总指数排名显示,中国国际竞争力指数排名第二。在对2009—2010国际竞争力指数排名显示,美国以总指数5.31高居75个国家和地区总指数排名第一;中国以略高于日本的总指数4.58排名第二,超过日德英法澳等国。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7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8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1949-1978)经济体制改革(1979-2008)中国经济转型的国际比较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9(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政府推行土地改革,治理恶性通货膨胀,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生产。(二)实现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8年),这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工商业进行国有化的改造,政府集中建设了156个重点项目,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三)“大跃进”及其纠正时期(1958-1965年),这是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时期,集中体现在重工业畸形发展,对农村实行人民公社的集中制度。(四)“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经历的几个时期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0首先,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扭曲。中国政府要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本极为稀缺的经济环境中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势必需要人为压低资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因此,中国传统体制造成的宏观政策环境是以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扭曲为特征的。其次,短缺经济。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扭曲,就会造成整个经济总量供需结构的短缺现象。这样,为了把短缺的各种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就必须抑制市场机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是以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为特征的。第三,国有化。为了保证微观经营单位对资源的使用合乎重工业优先的战略,就必须建立起国有化或者是国营化的微观机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营机制是以缺乏激励、缺乏自主权为特征的。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点,此后整个国家开始转向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开始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改革微观经营机制开始的,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年):市场化的改革阶段。期间的主要的体制改革措施是:农村恢复1962年的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废止公社制,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及推动区域分权制度;1984年中国改革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价格体系的改革成为市场化改革的焦点问题。1985年国家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模式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流通领域逐步推行价格“双轨制”。此外,国家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推行了承包责任制的形式。第二阶段(1994年之后):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的改革阶段。期间的主要改革措施是:明确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体制改革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对非国有经济的管制政策大大放松,同时推行了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与措施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2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启动与局部试验阶段。第二阶段(1984-1992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第三阶段(1992-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参考:范恒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方向》,《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48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3按人口分,世界最大的5个转型经济是:中国(13亿),俄国(1.5亿),越南(7000万),乌克兰(5000万),以及波兰(4000万);其他国家的人口均不足2500万人。从GDP来看,最大的3个转型经济分别是中国、俄罗斯和波兰,他们分别代表亚洲、前苏联和中东欧三个地理区域;从经济增长率来看,到目前为止表现最好的转型经济是中国,而东欧转型经济中表现最好的是波兰。

与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型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不是“休克疗法”((BigBangApproach),而是“渐进式”的。换言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特征是,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同时运行的“双轨制”方式来进行的,即在维持原有计划体制内的经济成分运行机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允许体制外经济成分以市场机制来发展,或者是放松对体制外经济发展的管制的体制改革方式来进行的。中国经济转型的国际比较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4中俄转型的比较(冒天启,2007)中国---渐进式改革;俄罗斯---“休克疗法”。俄罗斯在转型的起点就有了明确的制度选择:一是要在国家政体上由共产党一党执政转向多党议会制;二是要在经济体制上由集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批评俄罗斯的转型是简单照搬了教科书中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过分迷信市场经济的功能。但杨小凯认为: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宪政制度的转变。“如果说俄罗斯转型的教训是在一个时期过分迷信市场经济,那么中国转型的教训可能是忽视了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政策,并由此构建经济健康转型的社会安全网。”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5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发展的轨迹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成因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国际比较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61949年建国之初,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经过5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两次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期间重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三次产业结构变为“二、一、三”。第二个转折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成,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重,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到“二、三、一”。此后,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在经历了一定回落后逐步上升,但总体稳定,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

从就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持续降低,进入1990年以后劳动力规模也开始减退,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大幅度上升,1994年以后超过第二产业,并表现出较快的势头。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历程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7第一次转变第二次转变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8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39中国三产结构现状2011年第一产业47486亿元,平均增长速度4.2%;第二产业220412.8亿元,平均增长速度11.3%;第三产业204982.5亿元,平均增长速度11.0%。2011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0%、46.6%、43.4%。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分别为34.8%、29.5%和35.7%。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0改革前中国产业结构发展中的最主要阶段性特征是,伴随着中国第二产业(工业)比重迅速增加,一产、三产的比重迅速下降。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改革后中国产业结构发展中的最主要特征是三大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其背后的原因中国政府推行了相应的产业间与产业内的调整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调整与转移,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呈现出成为“世界加工厂”的趋势。

产业结构发展的特征及其成因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1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国际“标准结构”相比存在较大偏差。按照钱纳里的标准,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左右时,二次产业比重应为36%,而中国为51.1%。按世界银行的标准,此收入阶段一、二、三产业在GDP中比重应为14%、35%、51%。而2001年中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5.2%(偏高1.2%),51.1%(偏高16.1%),33.6%(偏低17.4%)。从劳动力分布看,按中国国内学者认同的标准,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合理比重应为28.6%、30.7%、40.7%,而中国2001年分别为50%(偏高21.4%),22.3%(偏低8.7%),27.7%(偏低1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36.2%,与世界银行标准(53%)比偏低16.8%。从国际间产业结构水平的比较来看,中国的三大产业结构水平是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典型代表。第一产业的比重大致与俄罗斯相当,稍低于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第二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甚至高于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不仅低于俄罗斯、泰国等下中等收入国家,还明显低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世界上其他的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三产业不能适应第一、二产业发展的要求。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国际比较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2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国外的比较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出版的《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的资料整理。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3主要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2001)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4主要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2011)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5建国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总体特征改革前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改革后中国宏观经济的调控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调控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6

1953-2007中国经济增长率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71953-2007年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第1个周期:1953-1957年,历时5年,最大落差9.6%;第2个周期:1958-1962年,历时5年,最大落差51.7%;第3个周期:1963-1968年,历时6年,最大落差24.2%;第4个周期:1969-1972年,历时4年,最大落差20.4%;第5个周期:1973-1976年,历时5年,最大落差11.0%;第6个周期:1977-1981年,历时5年,最大落差6.5%;第7个周期:1982-1986年,历时5年,最大落差6.4%;第8个周期:1987-1990年,历时4年,最大落差7.8%;第9个周期:1991-2001年,历时11年,最大落差7.0%;第10个周期:2002年-现在,进行中。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81978-2007年GDP增长率11.9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491953-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周期波动的特征

(1)频率很高。1953-2001年的49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九个周期性波动,其中,改革开放以前有5个,改革开放以后有4个。第6个周期中,1977、1978属于改革前,1979-1981属于改革后,但由于该周期的波谷年份位于改革后,所以,将这次周期作为改革后的第1个周期。2002年以后中国进入新的第10个周期。(2)周期较短。前九个周期的平均长度为5年半,但时长时短;总体看,周期长度呈延长之势,特别是第9个周期,历时长达11年。(3)波动幅度高。9个周期的平均落差为16.1%;但总体来看,改革前波动幅度大,平均落差高达23.4%,改革后波动幅度小,平均落差为6.9%,比改革前下降16.5%。改革前后波动幅度下降极为显著,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增强。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0

1953-2007中国物价水平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1建国以来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几乎所有产品的价格由政府制定,而且价格较低,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整体物价水平低而稳定,只在1961年出现了16.2%的零售物价上涨率,这是伴随当年GDP下降29.7%所引起的物质匮乏而导致整体物价的大幅上涨。改革开放以后,物价水平开始伴随着经济的波动而波动,从1982到2001年,以零售物价上涨率为指标的通货膨胀率也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周期,零售物价指数(RPI)的相对高点分别出现在1985年(8.8%)、1988年(18.5%)、1994年(21.7%),相对低点分别出现在1986年(6%)、1990年(2.1%)、1999年(-2.5%)。

2002年始的这个周期的GDP增长率相对高点是2007年(11.9%),对应的CPI相对高点应该是2008年(预计6%)。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2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水平波动特征改革以前,宏观经济波动的总特点是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而物价水平长期稳定。改革后,(1)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通常RPI的高点比GDP的高点滞后一年,而在低点基本一致。从1982到2001年,与我国经济经历的三个明显的经济增长周期相对应,以零售物价上涨率为指标的通货膨胀率也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周期。GDP增长率的相对高点出现在1984年(15.2%)、1987年(11.6%)、1992年(14.2%),相对低点出现在1986年(8.8%)、1990年(3.8%)和1999年(7.2%)。同期,零售物价指数(RPI)的相对高点出现在1985年(8.8%)、1988年(18.5%)、1994年(21.7%),相对低点出现在1986年(6%)、1990年(2.1%)、1999年(-2.5%)。(2)经济增长周期具有收敛趋势,而通货膨胀周期具有发散趋势。1982到2001年之间的三个周期,GDP的峰值与谷底差分别为6.4、7.8、7.0;RPI的峰值与谷底差分别为2.8、16.4、22.9。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3改革前,宏观经济波动的总特点是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而物价水平长期稳定。这是因为: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既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又是调控的客体,因此,改革前的每一个经济周期,无论是繁荣还是衰退,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调控有关。尤其是在经济周期波动的整个扩张阶段,中央一声号召,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各部门到各企业,都是齐步走,一窝蜂地大干快上,很容易使波动的峰顶“高耸入云”,直到难以为继才被迫终止。(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是政府统一制定的,主要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当经济过热时,价格并不随之上升。经济运行的失衡不以价格上升反映出来,只表现为物资短缺。改革前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4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长期被抑制的总需求被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随着价格的逐渐放开,过去潜在的、隐藏的通货膨胀公开化,价格信号取代数量短缺信号传递着经济失衡的信息。价格作为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和资源配置的方向器开始发挥作用。我国政府也逐渐根据价格信号来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同时,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经济活动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中央政府成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而地方政府、各部门、各企业成为调控的客体。这样,当经济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中央政府就可以主动、适时适度地采取逆向的紧缩措施,防止盲目扩张;而当经济出现衰退时,则采取扩张的政策,抑制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增长。政府这种“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做法也成为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改革后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5改革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调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不同,共进行了五次收缩型的宏观调控和四次扩张型的宏观调控。五次收缩型的宏观调控的时间段分别是:(1)1979—1981年;(2)1985—1986年;(3)1989—1990年;(4)1993年下半年—1996年;(5)2003年下半年以来。三次扩张型的宏观调控的时间分别是:(1)1987-1988年;(2)1992-1993年上半年;(3)1998-2000年;(4)2008年8月以来。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6改革后,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我国政府于1979、1985、1988年三度实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在使通货膨胀率回落的同时,由于紧缩措施过于激烈,致使经济增长率急速回调。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我国又于1987、1992年两度实行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使经济增长率上升的同时,由于扩张措施过于猛烈,致使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1993年我国政府实行的第三次紧缩政策,在吸取前两次调控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渐进式的连续微调。经过四年时间,基本达到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预期目标,成功实现了国民经济软着陆。然而1997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出现了偏冷迹象。当年GDP增长率回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二十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开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在扩张型政策的作用下,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局部领域(如房地产)表现出过热迹象,尤其是在2003年上半年遭遇“非典”(SARS)之后,下半年由于能源紧缺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回升之势。2003年下半年起,因害怕扩张政策的时滞效应产生下一轮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又开始转向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改革后宏观调控的概况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72008年调控的目标:保外需,扩内需美国及西方国家经济衰退,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中国的廉价商品有市场。中国有广大的农村,有广大的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比较大,内需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

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82008年宏观调控(一)2008年8月15日、10月8日连续两次大幅度下调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意味着我国央行自2003年9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五年之后,开始改变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即由紧缩的货币政策逐步转为扩张的货币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0月21日联合发出通知,从2008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则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改变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即从扩张的货币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了。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592008年宏观调控(二)财政部9月初提交的千亿元减税规模的增值税全面转型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减税规模保底为1500亿元,有望达到2000亿元,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该方案最大亮点是在试点地区实施增值税转型后,在全国实行固定资产采购进额的全额抵扣、全行业转型。下一步:降低个人所得税?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0其他相关政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延长承包期至70年。宅基地换商品房。小额贷款公司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1中国经济发展:展望与影响中国经济总体规模的展望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2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中国在未来30年或更长时间里,完全有能力保证每年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他认为,在1978年时,中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远大于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果他们运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维持了近40年的快速增长,那么,单单利用这个技术差距,中国应该有可能维持近50年的快速增长。

许多研究表明,中国的经济总量有望在202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008年)事实上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超过美国时间上也会缩短。中国经济总规模的展望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3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大国,拥有很多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力素质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困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障碍已经基本消除;工业配套能力较强;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等。

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提到,因为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世界市场份额中名列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客观地看,目前中国只是世界的制造业大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虽然呈不断上升之势,但与北美(27%)和日本(15.8%)比,中国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另外,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来看,中国还远远比不上18世纪英国在世界的地位,更比不上19世纪以后的美国和日本。

中国可能成为“世界工厂”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4中国经济发展无疑会对世界产生影响,因此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给予特别关注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国际社会的关注点而言,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是否能崛起?二是中国会以什么方式崛起?三是中国崛起可能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其中核心是第二个问题,即中国会怎样崛起。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主流认识在总体上是客观和积极的,多数国家都认为中国的崛起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社会和平的潮流,而不应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对其他国家和国际秩序的威胁。

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admire,fear,critique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5冷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威胁论”是在1992-1993年间,分别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明角度展开了对“中国威胁”的具体论证。以美国费城外交政策研究所亚洲项目主任芒罗的《正在觉醒的巨龙: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和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为代表。

第二次“中国威胁论”是在1995—1996年间,诱因则是所谓“中国对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香港的回归意味着自由民主的世界格局受到了专制制度的威胁”等等,以《时代》周刊记者伯恩斯坦和芒罗所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为代表。第三次“中国威胁论”是在1998-1999年间,主要由《考克斯报告》、“李文和案件”、“政治献金案”等事件引发,理由是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窃取美国核机密,并利用华人科学家和学生在美国取得情报。第四次“中国威胁论”最具“实质性”,是在2002年,原因是美国五角大楼和“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先后抛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年度报告》和《美中安全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军力不仅对台湾,还对中国周边国家甚至美国构成威胁。

中国威胁论及评价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6美国匹兹堡大学罗斯基教授(ThomasRawski)在研究中国各省市的统计资料时,发现这些资料与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不符,因此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罗斯基教授2001年12月在《中国经济评论》(ChinaEconomicsReview)发表了《中国GDP统计出了什么问题》的学术文章。后经过美国的《新闻周刊》、《商业周刊》,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等西方主流媒体的炒作,引发了“中国崩溃论”的国际舆论。2001年7月,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相应对中国的投资也会减少;还认为中国银行体系是全世界最危险、最脆弱的金融体系。其结论是,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这在美国引起巨大震动,美国国会还专门为此开了听证会。同时,美国《中国经济》季刊的创办人和主编斯塔德维尔在2002年1月出版的《中国梦》一书中,认为中国经济就好像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很不牢固。2002年4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一篇题为《中国为什么造假帐?》的文章,认为中国已“被虚浮的数字淹没”、“某种程度上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名声建立在纯属虚假的基础上”等。中国崩溃论及其评价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7“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都是对中国的曲解,前者是对中国问题的曲意扩大(如预测中国即将崩溃),后者是对中国成就的任意夸张(如认为中国正在“威胁”美国)。事实上,无论是从外在的发展环境,还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崛起都需要“和平”。这一点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验证,中国建国到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除了内部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失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此后中国获得的经济快速发展,除了采取了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外,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另外,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必须全方位地发展对外关系,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才有可能获得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始终是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中的积极因素,对此,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可以这样说,“和平崛起”不但是中国必然的长期发展战略,而且也会是国际关系中维持和平的重要力量的之一。

中国和平崛起论及评价2/1/202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8复习与思考1.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其他转型国家的经济改革有什么区别?2.你对中国未来经济的预测是什么?这种预测结果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3.中国经济周期的特点是什么?4.中国的宏观调控与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的宏观调控有什么区别?5.两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举措——解读所谓“日本模式”,是作为资本主义后进国的日本,在战后民主改革的基础上,借助美国扶持,发挥“后发效应”,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重化工业化作为目标,以高速增长为特征的“追赶型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日本模式”的发展被明显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6年到1973年的18年,通过大规模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日本实现了年均10.1%的经济高速增长,也“基本”完成了“追赶型现代化”的任务。与此同时,日本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