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1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2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3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4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目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2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3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是否意味中国的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是否意味马克思主义可以自动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否意味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中国问题准备了现成的疗方呢?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4李大钊、周恩来、李达、瞿秋白都曾经撰文,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主张。这些历史资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提出不是哪一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很多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具有的思想。就其根源来讲,这是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是中国革命领导工作的呼唤。不过也要承认,在党的幼年时期,党的早期领导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认识。而且从话语重点上说,当时主要还是讲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指导意义。张太雷蔡和森恽代英李达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中共全党的主流思想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经历了由少数人提出、探索、实践到成为中央领导层的思想认识再到全党统一认识的过程;经历了由不系统、不深刻、不完整的认识,到成为系统、深刻、完整的认识,并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李大刊、毛泽东等少数人的思想火花一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毛泽东等的探索实践照抄外国经验惨遭失败遵义会议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延安整风运动的推进七大写入毛泽东思想6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7美国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斯图尔特·施拉姆教授所说,“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种种概念中,最直率、最大胆地体现了他关于中国革命的独特性以及中国人需要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自己问题的信念的,莫过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了”。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P71]8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反对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反对经验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即民族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时间、主题、成果)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15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16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7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是在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昭示人类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纪元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8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得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先进的中国人在众多的西方思潮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19这时毛泽东在专业的选择上,举棋不定,变换再三,先后报考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在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学习一个月,感到不满意,最后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20在自修的半年中,广泛涉猎十八、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读了严复译的亚当·斯密《原富》,盂德斯鸠《法意》,卢梭《民约论》,约翰·穆勒《穆勒名学》,赫胥黎《天演论》和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方面的书,还读一些俄、美、英、法等国的历史、地理书籍,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艺作品。——《毛泽东年谱》上,第12页。

212223埃德加·斯诺在延安24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中国人民接受、欢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原因:

“在这样一个国家里,10到12岁的童工,在晚上时常被关起来,睡在他白天操作的机器之下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人民奉为圣经。此外,中国人所遇到的西方民主,只是在其担任了外国警察的角色,及保护以暴力夺取中国的权利与利益这几方面。因此,人们也无需仔细研究,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立即可以完全接受马克思对西方民主的伪善所作的藐视性抨击。”

——斯诺25

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年代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5)次数141111817233019中国早期产业工人的发展图2-22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27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开始萌芽时期(1921年—1927年)萌芽的主要标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8基本形成时期(1927年——1935年)形成的主要标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29

走向成熟时期(1935年——1945年)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0

继续发展时期(1945年以后)主要标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1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32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33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4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5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MaoZedongThought毛泽东(个人)的思想MaoZedong’sThought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严格区别开来。

3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于1981年6月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建国后一系列重大问题统一全党的认识。37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三节邓小平理论38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39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40(2)历史根据: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4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斯大林时期(1924-1953):苏联模式形成,大清洗。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秘密报告。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对外扩张美苏争霸。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短暂执政的过渡时期(1982-1985)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42

1937-1938年苏联的大清洗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一个国家的公民看到门外有汽车停下就怀疑自己将被逮捕。它是苏联历史上最恐怖、最黑暗的时期,它的灾难原因今天才开始被总结,它留下的历史苦果,全苏联国民都早已品尝,且远未结束。43当年著名的列宁遗嘱中提到了6位苏共领导人,最后除斯大林外,另外5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科夫,全部在三次大审判中被处决(托洛茨基因流放海外缺席审判,但后被刺杀)。此外,领导十月革命的第6届中央委员会成员中有2/3被枪决;11大中央委员会的27人有20人被枪决;15大政治局的7人,除斯大林外,6人被枪决或暗杀;第1届苏维埃政府的15名成员中,除5人已去世外,除斯大林外的9人全部遭枪决。1936-1938年间,苏共一半的党员--约120万人被逮捕。有人总结,列宁创建的党被斯大林消灭了。44大清洗几乎整个消灭了苏联红军的军官阶层,红军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有4万余人被清洗,其中1.5万人被枪决。大清洗枪决了5名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集团军级将领中的3人、12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的全部、67名军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45赫鲁晓夫的报告引用了“列宁遗嘱”对斯大林的评价:“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46(3)现实依据: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47(4)主观条件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的邓小平,时年16岁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的邓小平,时年33岁48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初步形成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49构建理论轮廓第二阶段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

经济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初级阶段、基本路线50第三阶段形成理论体系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

系统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1第四阶段运用和发展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五大,正式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命名为:

邓小平理论52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5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外部条件发展动力根本任务发展阶段发展道路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依靠祖国统一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教育54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55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56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57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58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9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世情):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60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思想文化交互激荡。61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发生国家出现新产业群新兴工业化国家及有吸收能力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和工业水平较次的发展中国家低水平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全球产业调整全球生产过程和工艺上的分工合作整体设计——美国发动机——德国电子产品——日本车身——韩国车底盘——英国座椅和内饰——马来西亚和中国方向盘和电线——墨西哥面向欧洲市场的组装——波兰和意大利62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当前全球共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它们的国外附属机构为80万家左右。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总产值的40%,世界贸易的50-60%,工业研究与开发投入的80-90%,生产技术转让的90%,国际直接的90%。63诺基亚占了芬兰股市价值的2/3和出口的1/5。该公司25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大致与芬兰政府的整个财政预算相等。---美国《纽约时报》2002年2月6日文章《不再是芬兰了?更像诺基亚兰》沃尔玛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它的决策足以结束一个地区的繁荣,那里数十万人的就业机会就会按照它的决策,转移到别的地方。它每年的销售额达到2500亿美元,在世界的员工有150万。如果它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财富排行榜上应该排在沙特、瑞士和奥地利之前,居第31位。——墨西哥《千年报》2004年4月7日64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富者愈富,穷者愈穷。⑵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被迫承诺遵守现在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并将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⑶开放市场,可能导致外国商品和服务大量涌入,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⑷参与全球化,可能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对外部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进一步依赖,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可能进一步受到影响。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5)发展中国家采取优惠措施积极吸引外国投资,鼓励外国企业在本国投资设厂兴办事业,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命脉被外国资本、跨国公司或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652、实践基础(国情):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仍是党在对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663、现实依据(党情):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既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677人10人5人11人68(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提出: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692、发展:2001年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70

3、完善: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7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展道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阶段——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根本任务——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动力——通过改革建立起比较完善、定型的制度依靠力量——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国际战略——全方位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领导力量——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根本目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

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73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74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75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76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77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78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79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80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五节科学发展观81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1、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822、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政治不稳定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即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愈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在这一阶段出现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在这个阶段,社会消费升级并且日益多样化,而经济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有个过程。与此同时,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愈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同样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把胃口吊得过高而发展跟不上,新的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

83资料:拉美现象所谓“拉美现象”,是指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不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出现了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造成了政治动荡、经济停滞、社会结构失衡,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或者说是现代化的“陷阱”。84自19世纪20年代,美国发表《门罗宣言》,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后,拉美就成了美国的后院.上世纪50年代起,经济开始发展,如巴西,墨西哥等,连续30年保持6%-7%的年均增长速度.到1980年时,人均GDP,墨西哥达1316美元,巴西1925美元,智利2057美元,阿根廷超过4000美元,各国大体上超过1000美元.但从此就一蹶不振,经济增长乏力,其后20年中基本维持在1-2%的低速增长,而贫困差距日益扩大,治安混乱,社会失衡,政局动荡.

851980年到2002年的22年间,拉美贫困人口从1.35亿增至2.14亿,占总人口的43%,赤贫人口占到18.6%.占总人口30%的最穷人,仅占国民收入的7.5%,而占10%的最富人,却占40%.治安陷入混乱.巴西近20多年来,暴力增加1.3倍,每年50万人死于凶杀.里约热内卢每月有500家商店遭抢劫.每年因暴力损失达400亿美元.社会诚信一落千丈.名式各样的欺诈,造假卖假,盗版,贪污腐败,黑社会团伙等层出不穷.大批破产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高达78%.高楼大厦的阴影,笼罩着大片贫民窟.失业率居高不下,2002年阿根廷达25%,其就业人口中有一半称作"黑工".这些人工资只有正常的一半,没有医疗保险,没有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更没有法定的带薪休假日.自然环境也日益恶化.森林每年损失740万公顷.全球每年损失的森林生物量,一半以上在拉美.86巴西圣保罗的贫民窟87拉美现象的三个特征:1.国家的财富和利益的特权由政府控制;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增长、轻分配,社会分配矛盾尖锐。多数人不能进入现代化,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中产阶级发展不起来——指中产阶级在10-15%之间徘徊,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3.没有兼顾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引起社会的动荡。88拉丁美洲陷阱新自由主义左翼社会主义红色大陆巴西、智利、阿根廷、委内瑞拉、玻利维亚89(1)、经济发展不平衡

(2)、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3)、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不平衡中国发展中的问题:90城乡之间不平衡91城乡差距农村城市居民收入差距(2006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城乡医疗差距(2005年)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23.5%医疗保险覆盖率34%年均受教育年限(2000年)6.859.892区域之间不平衡我国现阶段东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经济发展方面(2005年)

西部与东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差距在8年以上人口素质方面(2005年)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在10年以上在生活质量方面(2005年)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在5年以上。小康实现程度(2005年)东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实现程度为47.6%,而西部仅为1.3%。地区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距93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发展差距1内蒙古部分盟市人均收入差距(2005年)盟市城市人均收入(人民币)农牧区人均收入人民币)包头15211呼和浩特14055鄂尔多斯13000乌兰察布96403575呼伦贝尔90513608通辽76803318阿盟4409位次----地区-----人均GDP(美元)

2005年资料

01---上海------6389

02---北京------5504

03---天津------4351

04---浙江------3517

05---江苏------3054

06---广东------2934

07---山东------2490

08---辽宁------2355

09---福建------2321

10--内蒙古----1991

11---河北------1846

12--黑龙江----1794

13---新疆------1696

14---吉林------1658

15---山西------1527

16---重庆---------1374

17---海南---------1356

18---河南---------1347

19---湖南---------1310

20---宁夏---------1268

21---青海---------1243

22---陕西---------1232

23---江西---------1199

24---西藏---------1135

25---安徽---------1072

26---四川---------1048

27---广西---------1032

28---云南---------978

29---甘肃---------898

30---贵州---------608

9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发展差距2内蒙古部分盟市人均收入差距(2005年)盟市城市人均收入(人民币)农牧区人均收入人民币)包头15211呼和浩特14055鄂尔多斯13000乌兰察布96403575呼伦贝尔90513608通辽76803318阿盟440995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衡96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9972.5%19982.59%19992.79%20002.87%20013.19%20023.41%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20015.37%美国卫生保健费用占GDP的比重为200113.9%,(2)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97

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充分说明了群众看病难的基本状况。98(3)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中的资源消耗

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中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分别是日本的11.5倍,意大利的8.6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3倍,加拿大的3.3倍。在水的利用效率方面,中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只有0.43,而许多国家已经达到0.7-0.8;中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平均为222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平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991001011021033、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①先发展,后治理,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②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③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结论: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104

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使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大气污染事件。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使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3〕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4〕日本水俣病事件:1954年,日本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经过近十年的分析,确认:日本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的汞是“水俣病”的起因。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在体内被转化成甲基汞(CH3HCl),这种物质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后,会引起脑萎缩、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在日本,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105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106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07(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108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