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机制汇总_第1页
正常分娩机制汇总_第2页
正常分娩机制汇总_第3页
正常分娩机制汇总_第4页
正常分娩机制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常分娩机制GynecologyandObstetrics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外生殖器内生殖器血管、淋巴及神经骨盆骨盆底及邻近器官一外生殖器阴阜(monspubis)大阴唇(labiummajus)小阴唇(labiumminus)阴蒂(clitoris)阴道前庭(vaginalvestibule)一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蒂包皮阴蒂头阴蒂系带阴唇系带阴道前庭前庭大腺开口尿道外口阴道口阴道前庭窝7前庭球前庭大腺阴道前庭结构深层一外生殖器小结包括

。大阴唇外伤后易形成

。富含神经末梢的外生殖器有

前庭大腺开口于

,若腺管口闭塞,可形成

、合并感染时形成

二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输卵管和卵巢合称子宫附件(一)阴道vagina1、形态上宽下窄后壁长于前壁阴道穹窿vaginalfornix(一)阴道2、功能:性交器官、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3、结构由粘膜、肌层及纤维组织膜构成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肌层为内环外纵富含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二)子宫uterus1、位置解剖位置前倾前屈位(二)子宫2、形态—大体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50g容量5ml分宫体和宫颈(二)子宫2、形态—管腔宫腔子宫峡部宫颈管(二)子宫峡部非孕—1cm上端—解剖学内口下端—组织学内口分娩

子宫下段3、组织结构—子宫颈由结缔组织构成宫颈管粘膜:单层柱状上皮粘液栓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鳞柱交界处为宫颈癌好发部位(二)子宫3、组织结构—宫体子宫内膜endometrium子宫肌层myometrium子宫浆膜层perimetrium(二)子宫3、组织结构—子宫内膜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致密层、海绵层又称功能层功能层占2/3,基底层占1/3功能层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而脱落功能层由基底层再生(二)子宫4、子宫韧带圆韧带阔韧带固有韧带

漏斗韧带

主韧带子宫骶韧带(二)子宫1、形态间质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或伞部(三)输卵管oviduct212、组织结构浆膜层肌层粘膜层(三)输卵管(四)卵巢ovary1、形态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表面凸凹不平大小4×3×1cm借漏斗韧带和固有韧带悬于盆腔(四)卵巢2、功能生殖内分泌(四)卵巢3、结构生发上皮白膜皮质髓质二内生殖器小结阴道后穹窿子宫峡部、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子宫的韧带宫颈鳞柱交接处的意义输卵管的形态卵巢的结构和功能26三血管、淋巴及神经(一)动脉卵巢动脉

子宫动脉

阴道动脉

阴部内动脉1、卵巢动脉来自腹主动脉跨过输尿管、髂总动脉经骨盆漏斗韧带、卵巢门进入卵巢分支供应输卵管,末梢与子宫动脉的卵巢支相吻合2、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干分支横跨输尿管分为上下两支上支—宫体支下支—宫颈-阴道支3、阴道动脉髂内动脉前干分支阴道上段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供应中段阴道动脉供应下段主要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4、阴部内动脉髂内动脉前干终支分出4支:①痔下动脉②会阴动脉③阴唇动脉④阴蒂动脉(二)静脉与动脉伴行,形成静脉丛,盆腔感染容易蔓延卵巢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左侧盆腔静脉曲张多见(三)淋巴淋巴结沿血管分布外生殖器淋巴腹股沟浅淋巴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盆腔淋巴

髂淋巴组

骶前淋巴组

腰淋巴组

(四)神经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外生殖器由阴部神经支配内生殖器由交感副交感神经支配子宫平滑肌有自主节律活动三血管、淋巴及神经小结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盆腔静脉形成静脉丛并相互吻合,感染易蔓延卵巢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故左盆腔静脉曲张较多见子宫平滑肌有自主节律活动四骨盆骨盆(pelvis)是胎儿娩出的骨性产道其大小、形状直接影响分娩过程(一)骨盆的组成骨盆的骨骼骨盆的关节

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

骶尾关节骨盆韧带

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髂棘间径:23~26cm,两髂前上棘外缘间距离

髂嵴间径:25~28cm,两髂嵴外缘间最宽距离骶耻外颈:18~20cm,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五腰椎棘突下的距离坐骨结节间径:8.5~9.5cm,两坐骨结节内侧间距离

骨盆外测量产科检查(一)骨盆的组成(一)骨盆的组成(二)骨盆的分界分界线: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假骨盆与产道无直接关系间接反映真骨盆大小42(二)骨盆的分界真骨盆是胎儿娩出骨产道上口为骨盆入口下口为骨盆出口两口之间为骨盆腔坐骨棘位于真骨盆中部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衡量中骨盆重要径线衡量先露下降的标志(三)骨盆平面骨盆入口平面:骨盆腔上口,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骨盆最小平面,呈纵椭圆形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44(五)骨盆类型女型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四骨盆小结骨盆的骨骼骨盆的关节骨盆的韧带骨盆的分界骶岬和坐骨棘46五骨盆底及邻近器官(一)骨盆底——分层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有两个三角区尿生殖三角尿道和阴道通过肛门三角直肠通过分外层、中层和内层48(一)骨盆底——外层会阴浅筋膜三对肌肉

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一对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49(一)骨盆底——中层泌尿生殖膈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一对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50(一)骨盆底——内层盆膈肛提肌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内外筋膜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51(一)骨盆底——会阴广义及狭义之分狭义的会阴又称会阴体皮肤、皮下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键分娩时需保护会阴52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二)邻近器官5354产道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前后径<入口斜径<入口横径前后径11cm横径13cm斜径12.75cm55产道中骨盆平面中骨盆前后径>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前后径11.5cm横径10cm56产道骨盆出口平面并非一个真正的平面分为不同的两个平面,呈双三角型57产道骨盆轴(pelvicaxis):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骨盆倾斜度(inclinationofpelvis):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58产道软产道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通道子宫下段形成宫颈的变化骨盆底、阴道和会阴的变化59产道子宫下段形成由子宫峡部形成非孕时长约1cm,临产后长达7~10cm60产道子宫颈的变化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61胎儿因素胎儿大小: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62胎儿因素胎头颅骨胎头径线双顶径:两侧顶骨隆突间距离枕径: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间距离枕下前囟径: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离枕颏径: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间距离63胎儿因素胎位纵产式:胎体纵轴与骨盆轴相一致,包括头先露与臀先露,容易通过产道横产式:即肩先露,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精神、心理因素分娩是生理现象,又是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情绪改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体力消耗神经内分泌变化胎儿窘迫65

胎产式:儿体与母体的纵轴间关系

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位

胎方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分娩机制定义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分娩机制衔接(engagement)

下降(descent)

俯屈(flexion)

内旋转(internalrotation)

仰伸(extention)

复位(restitution)及外旋转(externalrotation)胎儿娩出68分娩机制衔接(engagement)69分娩机制下降(descent)70分娩机制俯屈(flexion)

71分娩机制内旋转(internalrotation)

72分娩机制仰伸(extention)

73分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