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_第1页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_第2页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_第3页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_第4页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教学重点和难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预见;(3)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4)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

“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

(物质基础和制度特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思考并讨论:共产主义按需分配能否实现?在人类社会中,“按需分配”的因素一直存在着。在物质生活贫乏时,平均分配就等于按需分配。按需分配应该是最节约的一种分配方式,并非要多得不得了的时候才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以产品极大丰富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以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为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需要是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了的需要,而不是变态的不正常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中按需分配的具体机制提供了基础。(社会生活状态)

◆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国家也将消亡,战争不复存在;

◆在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共产主义,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状况)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准备了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消灭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扬弃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对立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人阶级作为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伟大使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使工人阶级找到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合目的性)(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恩格斯:“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合规律性)理想的产生: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理想的认识: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完全可以把握其基本特征并不断加深其认识;理想的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神秘力量或奇迹,而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2.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二)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提出了“两个决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应该结合起来理解:◆两个思想层次并不完全一样。“两个必然”是讲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命题,而“两个决不会”则是讲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两个决不会”并不是对“两个必然”的否定。它仍然讲旧社会的灭亡,新社会的诞生,只是讲了旧社会灭亡和新社会产生的条件和时间。◆“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丰富和充实。把二者结合起来,就会有更具体的把握。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1)有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总体上同属于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2)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存在重大区别。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2.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1)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2)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试图跳过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1.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二、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1.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2.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概念:从学理上讲,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并不是一对概念:

远大理想与近期理想相对。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相对。字面不相对,但实质上相对。远大理想—远期目标;共同理想—近期目标,看得清楚,有共识。2、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

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目前的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大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思考题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他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到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在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郎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苏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昧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l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实验。在印第安那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他的共产主义试验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根据上述材料深刻认识追求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想社会一直是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并简要回答: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思考题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3、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4、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阅读文献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