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人:于传岗答疑:电话箱:ycg1973@163.comQQ:864766954Micro-Economics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教材及学习要求教材:西方经济学,吴琼编著3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学习要求: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期末闭卷考试。第一章
引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二、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三、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四、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经济学的含义,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定义,掌握西方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2.理解掌握资源的稀缺性的人类欲望无限性的含义。“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十个主张”1.租金上限减少了可得到的住房数量和质量。(93%)2.关税和进口限制额通常降低了一般经济福利。(93%)3.有伸缩性浮动汇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国际货币协定。(90%)4.财政政策(例如,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对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有重要的刺激效应。(90%)5.如果要平衡联邦预算,应该在经济周期中而不是每年中来实现。(85%)6.现金转移支付使领取者福利的增加大于等量现金的实物转移支付。(84%)7.巨额联邦预算赤字对经济有不利影响。(83%)8.最低工资提高了年轻人和不熟练工人中的失业。(79%)9.政府应该按“负所得税”的思路重建福利制度。(79%)10.排污税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作为控制污染的方法优于实行污染上限。(78%)[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
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作为一个选民,你要对政府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作出判断,而对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才能够得以理解。”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保罗萨缪尔森第二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内容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
经济理论的研究。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本书所说的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有效配置的科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选择--资源配置--利益最大化机会成本配置、利用福利最大化经济主体有哪些?家庭企业政府政府企业家庭要素产品和服务工资转移支付税收人员政府购买税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内经济问题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⑴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allocation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无形的手Invisiblehand)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2.经济学组成⑵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只有形的手---凯恩斯主义)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第三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重商主义。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1.西方经济学说简史(2)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拓展到生产领域。否认只有农业创造财富,认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亚当·斯密(AdamSmith)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该书一举成功,他于1790年去逝。享年77岁。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亚当·斯密生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国富论》的序论中,他指出政治经济学的两个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他认为:市场价格机制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个人追求私利的活动,客观上又实现了社会利益,使社会资源能合理而有效率地分配到各种商品的生产上去”。因此,他认为:国家不应该干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应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备忘录
亚当·斯密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中写道:女王陛下:
“请你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就做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去敲钟。你只要看街上没有偷盗行为,你就回家,只要你不管经济,经济就能发展”。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2、大卫、李嘉图
(DavidRicardo)(英)(1772-1823)(3)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感到劳动价值论对他们阶级利益的危害,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主张三自原则,即: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他们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资本主义价格体系的调节能够自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均衡的发展,政府不必干预经济。剑桥学派。
20世纪初由英国马歇尔创建。lfredMarshll(1842-1924)。马歇尔的门生A.C.庇古、D.H.罗伯逊(1890~1963)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边际革命、边际三杰。19世纪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4)宏观经济学英国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对宏观理论的抨击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拉弗供给学派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F.von哈耶克新奥地利学派等。
他否定了萨伊的观点,他认为: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性偏好规律”的作用下,社会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是不足的,总需求不衡等于总供给,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消除经济危机,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以刺激总需求。凯恩斯提出了经济中还存在着“一只看得见的手”看得见的手2.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萨谬尔森PaulAnthonySamuelson
(1915~2009):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代经济学直接来源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新古典综合学派:萨缪尔森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公私混合经济,既需要由政府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又需要运用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提高经济效率。保罗·萨缪尔森总结:阶段时间代表人物主要贡献:古典17世纪—19世纪中期斯密、李嘉图微观经济学凯恩斯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现代20世纪中期-现在萨缪尔森微宏综合斯密李嘉图马歇尔马克思凯恩斯约翰·穆勒萨缪尔森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后古典经济学1.资源配置问题第四节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1)资源与要素。Resources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自由资源经济资源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s自然资源naturalresources资本资源capitalresources要素: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
生产四要素人力---劳动L财力---资本K物力---土地N,泛指一切自然资源智力---企业家才能E(管理)(2)资源的稀缺(有限)性Scarcity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举例:原子弹与粮食生产组合粮食原子弹方式亿吨个
A015B114C212D39E45F500369121512345ABCDEF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
PPF: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资源既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原子弹粮食(3)生产可能线(4)人欲望(需要)的无限性。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中收录了《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5)效率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鉴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就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最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资源有限欲望无限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欲望经济学(6)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7)选择中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s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理论上,机会成本是资源改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0369121512345ABCDEF原子弹粮食ABCDEF各点的组合怎样?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就必然放弃在其它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的利益。个人、企业或国家在选择中都存在机会成本。如国家选择生产军用品和民用品,企业选择生产X或Y,个人选择上学或工作等。人类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A.生产什么?(产品)what;B.如何生产?(要素组合)how用什么方法。C.为谁生产?(分配)forwhom
如何分配此外,还有D.生产多少?(数量)howmanyE.何时生产?(时间)when2.资源利用问题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比如你身边的事情?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0369121512345ABCDEFG原子弹粮食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制度的变革。EconomicInstitutions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0369121512345ABCDEFH原子弹粮食技术进步。资本积累。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都与经济体制相关,经济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进行的。不同的经济体制下的效率和公平原则是不同的。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体制分为三种类型:1、计划经济:公平但缺乏效率;2、市场经济:有效率但缺乏公平;3、混合经济:效率和公平可以得到较好的协调。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研究的是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物流管理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电子竞技赛事赞助与合作合同
- 2024年度物业公司承包管理合同
- 质押股份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环保型叉车销售合同
- 解除个人商品房买卖合同(30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装修工程合同项目需求与服务描述
- 二零二四年物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珠宝首饰交易合同2篇
- 应用心理学博士研究计划书
- T-NAHIEM 98-2023 病理科(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 汶川大地震地震报告
- 《物资编码基础知识》课件
- 食品检验检测培训课件
- 骨科护士专科知识培训课件
- 多余物预防控制
- 2024年医院中医内科带教教案
- 学校食堂厨房规范化操作程序
- 第5课互联网接入课件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