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嘉兴北师大南湖附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浙江嘉兴北师大南湖附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浙江嘉兴北师大南湖附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浙江嘉兴北师大南湖附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浙江嘉兴北师大南湖附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全都正确是选项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A铝五氧化二磷稀硫酸空气B水银水硝酸铵冰水混合物C硫粉干冰氧化铜生理盐水D海水氧化钙红磷双氧水A.A B.B C.C D.D2.油锅着火时常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A.降低油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清除可燃物 D.降低油的温度3.可以用湿润的PdCl2试纸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为H2OB.从反应的结果看,金属Pd与盐酸不反应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D.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010200反应后的质量(g)02020xA.丙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1 D.甲物质含有乙和丁中的所有元素种类5.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6.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该物质()A.只含氮元素B.一定含氧元素C.一定含有氮、氧、氢元素D.一定含有氮、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7.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供氧剂,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除了氧气外还有A.Na2CO3 B.NaOH C.NaCl D.Na2O8.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B.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C.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确定元素的种类9.正确量取9mL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1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④10.宏观和微观思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上升汞原子的体积变大了B水蒸气液化水分子发生了改变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D八月的铜仁市城区桂花飘香微粒在不断运动A.A B.B C.C D.D11.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牛奶、核桃、黑芝麻等加以改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色氨酸属于单质B.色氮酸中含有27个原子C.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分子D.色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1: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甲烷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采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采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需满足什么要求______?(3)写出采用C装置(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O2的验满方法______。14.金属存在于自然界矿物中,宝贵的金属资源为我们提供大量金属材料。(1)现在各种材料飞速发展,并相继进入我们的生活,下图是家庭厨房中的几种用具。①金属铁能用来做铁锅是因其具有_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是_______。②铜漏勺的作用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___。(2)我们国家的铁矿石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在工业生产上,炼铁设备高炉如图所示。①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有____________。②在B区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③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④某炼铁厂用490t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石炼铁,理论上可得到含有碳4%的生铁质量为__________。(3)实验室模拟炼铁示意图如下①判断反应开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②反应开始后A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③对该实验的一点新思考_______________。(4)如图为有人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质量及这些金属目前消耗速度而估计的未来开采年限,请从不同角度提出对保护金属资源的两条建议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5)我国古代“药金”的冶炼方法是将炉甘石(ZnCO3)和赤铜矿(Cu2O)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热至800℃,即可练出闪烁似金子般光泽的铜锌合金,俗称“药金”。区分黄金和“药金”的方法知多少?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1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1)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图2中的__________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填字母);若用下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将方框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___。(4)25g石灰石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与盐酸不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8.8g二氧化碳,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16.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内容(实验1)研究燃烧的条件(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Ⅰ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烧杯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Ⅱ推入适量H2O2溶液推入适量H2O2溶液(1)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2)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打开弹簧夹,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科学家在﹣100℃合成了物质X(分子模型如图,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提示:化学式中碳元素写在前面)(2)物质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3)多少克该物质中含有4.0g氢元素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g)18.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1.6

反应后

34.8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为测得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求:①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②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详解】A、铝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稀硫酸中含有水和硫酸,属于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B、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硝酸铵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C、硫粉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铜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红磷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双氧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故选C。2、B【详解】油锅着火时常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B。【点睛】常用的灭火原理有:隔绝空气、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利用这三点来解答。3、C【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PdCl2+X=2HCl+Pd↓+CO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成物是Pd和盐酸,说明两者不反应,即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均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目前,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4、D【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30g﹣0g=30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0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0g﹣10g=10g;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0g﹣10g=20g,故x的数值为20g﹣0g=20g。【详解】A、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选项错误;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C、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0g:20g=1:2,选项错误;D、甲物质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甲物质含有乙和丁中的所有元素种类,选项正确,故选D。5、A【详解】A、酒精灯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熄灭之前仍在燃烧,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符合题意;B.、加热液体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不符合题意;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过程,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也有可能是取液体的过程,因此不符合题意D、倾倒液体的过程是取液体的过程,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符合题意。故选A。6、D【解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一氧化氮和水,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氧化氮中的氮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该物质,因反应有氧气参加,所以该物质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故选D。【点睛】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7、A【详解】该反应的反应物是Na2O2和CO2,共含钠、碳、氧三种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也应该含有这三种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另一种生成物可能是碳酸钠。不可能是NaOH,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是NaCl,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氯元素,也不可能是Na2O,缺少了碳元素。

故选A。8、B【详解】A、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不能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新物质的组成需要符合客观事实;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元素周期表可以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元素周期表可以确定元素的种类是否是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详解】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所量取液体体积应尽可能与量筒量程接近。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需要量取9mL液体,则所选量筒量程应与9mL接近,因此10mL量筒较为合适,在加入液体快到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入液体,直至达到9mL。故选C。10、D【详解】A、原子之间存在间隔,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上升,不符合题意;B、水蒸气液化,无新物质生成,液化后,还是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D、八月的铜仁市城区桂花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符合题意。故选D。11、D【详解】A、色氨酸(C11H12N2O2)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选项A不正确;B、一个色氨酸(C11H12N2O2)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色氨酸中含有许多的原子,故选项B不正确;C、一个色氨酸(C11H12N2O2)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而不是含有氮分子,故选项C不正确;D、色氨酸(C11H12N2O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11):(1×12)=11:1,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组成、构成,分子的由原子构成的基础知识,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之比。12、A【解析】A、化学反应常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A正确;B、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不会被降低,而水的灭火原理是用水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故可以灭火,故错误;C、甲烷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表示最理想的燃料,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故错误;D、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有毒性,故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固体与液体反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解析】(1)A装置是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要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棉花,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得到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2)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可以用B装置;故填:固体与液体反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3)写出采用C装置(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O2的,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导管b口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14、延展性、导热性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防止发生缺铁性贫血过滤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焦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214.375tB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红色固体表面变黑色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使用前需要验纯合理开采利用金属资源有效的回收利用金属资源Zn+2HCl=ZnCl2+H2↑【详解】(1)①金属铁能用来做铁锅是因其具有延展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是: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防止发生贫血;②铜漏勺可以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其作用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2)①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②在B区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过程为:焦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③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④解:由铁元素守恒可知:某炼铁厂用490t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石炼铁,理论上可得到含有碳4%的生铁质量==214.375t。(3)实验室模拟炼铁示意图如下①装置A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判断反应开始的依据是:B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则反应开始后A中现象为:红色固体表面变黑色;③对该实验的一点新思考: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使用前需要验纯;(4)从不同角度提出对保护金属资源的两条建议:①合理开采利用金属资源;②回收利用金属资源。(5)区分黄金和“药金”的方法,“药金”是铜和锌的合金,黄金不和稀盐酸反应,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Zn+2HCl=ZnCl2+H2↑。15、锥形瓶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B、D80%【分析】本题研究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过程。【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瓶内压强增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液面上升。(2)装置A是加热固体制气装置,且试管口有棉花,所以该装置用于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口放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3)实验室常用图2中的B、D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用下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方框内的导管补画完整为。(4)解: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点睛】本题难度较大,难点在于实验制气体中除了涉及到画图,还考查了有关混合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6、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未与氧气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支持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详解】(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