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转型发展_第1页
无锡转型发展_第2页
无锡转型发展_第3页
无锡转型发展_第4页
无锡转型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转型发展与科技创新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行政学教研室主任宋田桂教授

主要内容:

一、无锡经济发展的三次转型二、无锡转型发展的内涵和路径

一、无锡经济发展的三次转型

一、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转变

二、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实现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三、目前正处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阶段

2012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68亿元,人均GDP达到1.87万美元。

财政总收入达到172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15亿元。658.03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1638元、16438元。2011年,上海GDP19195.69亿元,北京GDP16000.4亿元。

苏锡两市相加,GDP也达到17597.14亿元,超过北京而接近于上海。无锡市人均GDP达到1.7万美元,列全省13个省辖市第一,高于上海、北京。昆山市人均GDP达到2.34万美元,超过了韩国(2.06万美元)。2011年苏南各市三大经济指标比较

名次市名地区GDP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

1苏州10716.991100.883008.63亿

2无锡6880.15615.00724.63亿

3南京6145.52635.00573.44亿

5常州3580.42350.88286.33亿

10镇江2310.40181.90100.75亿2010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上海318389、常州262692、宁波3016610、舟山240823、杭州3003511、湖州255724、苏州2921912、嘉兴248155、台州2858313、南通235416、南京2831214、镇江230757、绍兴2762615、扬州21766

8、无锡2717116、泰州21359

2011年长三角部分城市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

1、上海362301.272、杭州340651.243、宁波340581.214、苏州332431.555、南京322001.186、台州321270.707、绍兴313681.068、无锡31638(30853)1.70长三角16市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30359元。

江浙相比,浙江七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31615元,江苏八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8526元,浙江高出江苏10.8%。

2011年长三角部分城市人均消费支出

1、上海市25102元2、台州市22648元3、杭州市22642元4、宁波市21779元5、苏州市21046元6、南京市20763元7、湖州市19920元8、绍兴市19881元

9、无锡市19809元

1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37元。

无锡的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低端区域,即以生产、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在研发设计、品牌经营和服务等“价值链”高端区域非常薄弱,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薄弱的研发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以iPhone利润分配为例,苹果公司占有58.5%的利润,韩国、美国等其它公司分别占据了4.7%、2.4%的利润,而中国内地只占了1.8%。

由于生产制造环节本身利润不高,相当一部利润还要被外商带出,以工薪收入为主要来源的无锡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经济的增长。发展到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方面的“三个力”:资源的支撑能力、环境的承载能力和产品服务的竞争能力;

社会进步方面的“三个性”:就业的充分性、分配的公平性和社会保障的普遍性。

(二)无锡转型发展的内涵和路径

“五个突破”“五个转变”:

1、在增强经济竞争力上求突破,致力加快以科技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创新型经济发展

建设创新经济领军城市,推动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这是提升无锡竞争优势,夯实发展基础,率先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创新是城市活力所在,是无锡新时期保持发展领先的希望所在。

加工大国和创新小国之间的尴尬:国际上考核的一个指标叫三方专利,2008美国是52000件,中国是5400件。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一共经历了3次产业革命。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在这三次产业革命中的角色。

第一次产业革命是18世纪开始的以发动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

第二次产业革命是19世纪开始的以电气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

第三次产业革命是20世纪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科技创新不去将是我们致命的软肋。

国家、城市、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最优秀人才的竞争。

美国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不到5%,半个世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占全球50%以上,93—05年占63.5%。

1901——2010年世界共有608人获奖,美国共有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华人8人)。英国84人、德国66人、日本13人,甚至南非、巴基斯坦各有1人。

我们那么聪明,为什么不具有创新能力?现在看我们的教育体制确实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国民个体创造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现代经济比拼的是科技和创新,追求的是高端和低碳,仍然走以前的老路,就会被发展的潮流甩下。

无锡要从推进科技创新、引进各类人才、实施重大项目、鼓励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入手,增强无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使科技创新成为无锡发展的核心价值。

2、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上求突破,致力加快以中心城市为带动的区域城市化发展

推动二元结构向一体两翼特色城市发展转变,这是无锡突破城乡区别限制,拓展发展空间,率先转型的战略任务。“繁荣老城”,“做强锡惠”,“美化滨湖”,“提升新区”。打造生产发达、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

突出滨湖、滨江、滨氿地理优势,彰显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特色,加快无锡以及江阴、宜兴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建设,确立无锡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独具一格的城市形态风貌。

3、在提升资源环境支撑力上求突破,致力加快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推动高碳经济加快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变,这是无锡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率先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0%,却消耗了世界46.9%的煤炭和10.4%的石油,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的19.5%。

中国每创造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从过度依靠资源的消耗和环境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碳、绿色、集约的增长方式转变。

4、在促进发展成果普惠上求突破,致力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全面发展由注重经济增长向注重民生转变。全力实施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全力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约瑟夫·奈: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它以精神产品为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种内容的文化体系。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要素所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十七大报告: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犹太创造”现象。

我们往往习惯于从经济、军事上去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但文化才是一个国家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根基。

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

英国许多社会精英都看到了普通人用肉眼看不见的那种思想文化的力量,认为是《国富论》的作者和《国富论》一起打败了拿破仑。

外国人对中国的评论很尖刻,认为中国在发展,但它可能无法成为很有影响力的大国,因为中国在意识形态文化方面没有让其他国家、民族能够认同的东西。现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的是美国文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美国是25%,日本是20%。中国目前是2.6%,无锡是3.1%。

5、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求突破,致力加快建立符合市场化取向、有力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从增量改革加快向存量改革,由经济改革向全面改革转变,这是无锡提升发展地位、率先转型升级的战略保障。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实现了三大社会经济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三大社会经济转型带来了四大问题:

一是贫富差距拉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危险趋势。二是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民生问题凸显。三是发展方式粗放,生态遭破坏,环境被污染。四是权力和社会腐败严重。

从国际经验和历史研究看,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比从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要难,许多国家都曾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徘徊。除了日本和韩国两个大的经济体分别花了12年、15年从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其他国家都没有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陷井,东亚泡沫,西亚北非危机,这三波情况从经济上来说,都是比较典型的“中等收入陷井”的表现。

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内需差,主要是创新力弱,有钱投不出去,分配不合理,内需不足导致高失业。一个成本高,通过通货膨胀,发展方式转变不过来,消化不了攀升的成本。一个市场化滞后,体制改革滞后,民主化法制化滞后,形成严重的权钱交易,高腐败的同时低效率。

那些穿越过去的国家,一个他重视教育,重视创新,善于学习,有自主创新力,所以他能上去;另外一个是加强市场化,推动民主和法制化,反腐败。

因此,必须加快改革步伐,集中应对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即防止“中等收入陷阱”的发生。同时具备4个条件才是发达国家:第一,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第二,工业制造依赖先进技术,工业技术体系不是贴牌生产,不是大量使用别人的专利。第三,科学技术整体上处在世界的领先水平。第四,社会成员有比较优厚的社会福利,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生活质量指标经济增长60年代90年代A——上升的指标:婴儿存活率、蛋白质摄入等B——不敏感指标:中学入学率、收入的吉尼系数等C——下降的指标:人均二氧化碳、人均二氧化硫等ABC发展中国家Environment

EconomySociety-WorldCommission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19872.2三位一体的发展内容ECONOMYENV’TSOCIETY传统现代化的不协调发展三种资本的不同增长状况增长时间物质资本快速增长人力资本缓慢增长自然资本逐渐枯竭从经济增长到人类福利人们常常将经济的快速增长视为发展的首要指标。然而,仅以国民核算表计算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尺度已经难以令人满意。更加重要的应该是福利。它包括消费、人类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及其质量、分布与稳定。——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2001)4.3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资本城市的竞争资本反映了城市在某一时间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自然资本过去的竞争过程所创造出的产出转换为现在的资本。上海需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竞争资本(特别是自然资本)人类进入生态化-信息化-福利化的时代178518451900195019902020水力纺织机蒸汽铁路钢电化学内燃机石化电子航空网络软件新媒体12345创新步伐工业化时代(传统现代化)生态化时代(绿色现代化)世界银行:优先发展重点的转变有形资本通过经济增长为福利作出贡献。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及环境)资本也是如此,它们还是构成福利的直接内容。优先重点的相对转移可以加速长期发展的步伐。对人力资本——教育、医疗保健和人口政策——投资可以直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或延缓自然资源破坏的进程除了有利于增长以外,还通过改善人类的健康状况及提供更多收入和消费机会等途径,直接提高了福利水平。中国科学院的现代化八项标准经济类:工业化指数(工业化的表征指数)城市化指数(工业化的表征指数)信息化指数(后工业化)创新性指数(后工业化、科技贡献率)社会类:公平化指数(工业化的表征指数)全球化指数(后工业化)生态类:集约化指数(后工业化)生态化指数(后工业化)上海需要提升现代化的时代内涵生态:生态化指数为42.37%(天津49.33%,北京51.89%)经济:信息化指数76.52%(北京100%)社会:全球化指数36.92%(广东97.63%)4.4推进上海生态环境的现代化重点:从净化、美化到生态化内容:生态的经济化与经济的生态化空间:城市的生态化与郊区的生态化生态环境现代化与建设循环型城市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环境系统:污染控制与绿化建设经济系统:产业生态化社会系统:生活生态化4.5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城市的竞争环境(特别是社会资本)城市竞争资本的进一步增值和积累,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竞争环境,以激活城市资本的自组织。城市的竞争环境包括贸易环境、学习能力、治理机构、组织和制度条件等

“十二五”发展要勇于超越历史、超越先进,始终走在长江三角洲和全国城市发展的前列,大力提升无锡在长江三角洲和全国城市中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无锡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无锡人民安居乐业、城乡长治久安、社会公平正义。

(二)“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2011年苏南县域经济两极比较(亿元)

县名地区GDP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昆山2432.25200.22855.30亿江阴2335.87153.37209.05亿张家1860.28142.32334.32亿常熟1710.45122.50198.04亿吴江1192.28112.88224.04亿宜兴980.3971.2047.64亿溧水294.2825.003.60亿高淳294.2418.003.41亿1、富民强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全市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实现倍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3%以上;

苏南5市的这一指标分别为:南京3.1%无锡2.6%苏州2.45%常州2.3%镇江2.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