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土高原地区》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黄土高原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黄土高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知道黄土高原的分布范围。3、知道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土层深厚,水土流失,沟壑纵横的特点。4、知道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情况。[过程、方法与技能目标]1、能运用《中国地理图册》的“中国地形”图和课本的“黄土高原地区”图,说出黄土高原地区的分布范围和涉及的省级行政区。2、能运用地图册和已学知识,解释窑洞被称为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的原因。3、能通过FLASH黄土高原的形成示意,初步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4、通过观看影片和读图,初步分析得出黄土高原水土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并提出简要的治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情况,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的人地观。初步学会从地理的角度思考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情况。[教学难点]知道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情况。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活动]我们已经学过了中国的很多地区,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下面提供一组词语,请同学们猜一猜是我国的哪一地区?注意:以抢答的形式,知道答案都可以直接站起来抢答。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请看题。1、竹楼、泼水节、植物王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首都、天安门、文化中心(北京市)3、电子、邻港澳、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4、天路、三江源、布达拉宫(青藏高原地区)5、沙漠、坎儿井、西气东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过渡]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再来考考你们的知识面。[出示]黄帝和黄帝陵、毛主席和延安等图片[活动]看图猜人物和地区(略)[引入]远古黄帝缔造了中华民族,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近现代国难当头,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代革命家拯救了中华民族,该地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因此,黄帝陵和延安城是我们中华民族两个永恒的精神坐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着“中华民族的圣地”之称的黄土高原。[板书]黄土高原地区[出示]黄土高原地区图[过渡]我们先来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提问]看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略)[讲解]黄土高原的范围大致是北起阴山,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主要涉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等[出示]表格:海拔1000~2000米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黄土厚度一般50~80米,最厚可达150米以上[板书]黄土广布[小结]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而黄土最集中、最典型的分布区就在黄土高原。[提问]同学们是否知道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民居建筑?(窑洞)[出示]窑洞的几张图[提问]窑洞被称为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为什么这么说?[出示]我国一月气温、七月气温图、干湿地区图和有关黄土特性的材料[教师]同学们可以结合我国一月气温、七月气温图、干湿地区图和有关黄土特性的材料加以分析[小结]黄土的优点是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再加上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确实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提问]这么多的黄土从何而来?请看FLASH黄土高原的形成示意[出示]FLASH黄土高原的形成示意[讲解]其实,黄土高原形成原因有多种说法: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认为是风力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上的,称为黄土风成学说;有的认为是流水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称为黄土水成学说;有的认为黄土的“老家”就在当地,是风化作用将原来的岩石、砂砾“粉碎”之后,残留原地演化成黄土的,称为风化残积学说,等等。人们对黄土高原的来源至今争论不休,希望有一天你们中的一位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出示]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图片[过渡]从地表形态的角度,说说两个高原有何不同?(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比较平坦)[提问]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形成沟壑纵横的形态?(水土流失)[讲解]水土流失的概念: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目前黄土高原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过渡]如今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地貌[出示]几张图片: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塬[提问]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形成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景观,还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危害呢?请看一段影片后回答(略)[讲解]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沃土折合氮、磷、钾2800多吨,相当于100座年产30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泥沙淤积使下游河床每年抬高10厘米,黄河成为地地道道的“悬河”,严重威胁黄淮平原1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提问]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呢?[活动]读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中国三级阶梯示意图、中国一月和七月降水量图等,思考:1、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在第几级阶梯?(高原,第二级阶梯)2、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的降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冬季降水少,降水主要集中夏季)[活动]观看水土流失的片子,思考: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有哪些?(人口增长,陡坡开荒等)[过渡]除了同学们讲的原因以外,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老师罗列了一些,请看屏幕。[练习]教师给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地处山区、陡坡开荒、夏季暴雨、植被稀少、毁林毁草、人口增长、开矿修路、黄土疏松,请学生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类,学生讨论后,请一位学生上台直接在电脑上操作。[小结]黄土结构松软,容易耕作,而且非常肥沃,有利于植物生长。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地理条件对当地文明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黄土的特性使黄土高原上诞生了与尼罗河、印度河和两河流域不同的旱作农业,支持了一个独特的古代文明。然而,黄土的松软也是它的弱点,这使它容易被侵蚀,发生水土流失,再加上植被盖度小,降雨强度大,进入人类历史时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滥伐、滥垦,使黄土高原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提问]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举世瞩目,危害严重,那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可以从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去考虑。(实行计划生育、坚持植树造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的一项战略性工程)[讲解]其实,要治理一个被破坏的地区,还是相当困难的。1994年我国政府向世行贷款申请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项目,请看影片。[观看]影片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项目:黄土高原的治理及成效。[小结]黄土高原项目提供了宝贵的证据,证明恢复大规模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是可能的。[活动]请以下列猜地区题目为例,为今天所学的黄土高原地区出一道这样的题目,填写在空格内,要求能反映出黄土高原地区的特征。(窑洞、黄帝陵、水土流失)[总结]同学们,黄土高原为四大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繁衍、诞生的“摇篮”,其丰富的人文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黄土高原从“昨天的满目青山”到“今日的满目疮痍”,从昔日的文明发祥地,到如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杰作”。幸好我们及时觉醒,通过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项目已经使黄土高原部分地区有了改变,但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学地必须知理,学了黄土高原地区,我们必须明白这么一个道理,人地和谐,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人类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只有人地和谐,才能缔造更加灿烂的华夏文明。说明:如果时间有多,由学生自由提问。Ⅱ: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初中地理新教材第二学期区域地理的一个内容,是一个自然与人文影响都很明显的区域。学习黄土高原,有助于学生对人类科学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意义的认识。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加上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对学习的探索主动性开始增强。我教授的七年级2班学生喜欢地理,敢于质疑,乐于表达,师生关系非常和谐融洽。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比较高。二、[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充分考虑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学会阅读某一地区的地形图、政区图、水系图、矿产图、交通图、旅游图等专题地图。根据区域地图信息,说出主要地理事物的地域分布,比较区域地理要素的联系及其差异。运用图表资料说明该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是一节课需要达成的目标,所以不能太空,也不能要求过高。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我把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为“知道黄土高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的分布范围、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土层深厚,水土流失,沟壑纵横的特点,以及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情况。”过程、方法与技能目标则确定了四个:1、能运用《中国地理图册》的“中国地形”图和课本的“黄土高原地区”图,说出黄土高原地区的分布范围和涉及的省级行政区。2、能运用地图册和已学知识,解释窑洞被称为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的原因。3、能通过FLASH黄土高原的形成示意,初步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4、通过观看影片和读图,初步分析得出黄土高原水土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并提出简要的治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通过学习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情况,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的人地观。初步学会从地理的角度思考问题。三、[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过程的实施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活动引入。将前面所学区域用四个词语归纳,采用竞赛抢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特征快速说出区域名称。随后出示图片,引出课题:黄土高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读图析图。运用黄土高原地区图,形成对黄土高原范围位置的空间认识;运用黄土高原形成FIASH示意图,使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形成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黄土高原的各种图片,感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特点;通过阅读该地一月和七月气温图、干湿地区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完美建筑窑洞以及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观看影片,了解国家治理黄土高原的决心、治理的难度、治理的初步成效。这一环节旨在以图为载体,学习黄土高原,提高学生阅读各类图表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第三个环节:复习巩固。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归纳其他区域特征的方法,也用三个词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首尾呼应,活动激趣复习,掀起学习结束的高潮。四、[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内容需要、学生实际,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读图法,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分析。Ⅲ:教学反思课上完了,留给我的思考还是比较多的。虽然自己从不会主动去上公开课,能避则避,但又不得不承认,每一次公开教学,从课前的精心设计、资料收集、教案修改、课件制作,到课中的心理历练,表述清楚、随机应变,再到课后的深刻反思,对自己帮助非常大。无论成功与否,对课的理解、对教材的处理,或是对学生的指导都会深一层。今天的课感悟有三:1、关注学生发展不是一句口号。“黄土高原”这一课我准备的内容比较多,在试讲的时候,明显感到时间不够用。我想,既然是公开教学,就应该给听课的老师呈现一节完整的课。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除了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外,还给自己限定了每一个环节大致需要的时间。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经常关心时间的推进,努力按原定计划进行。当学习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段影片,原本是希望学生看完影片后自己说出水土流失的危害,着急的我采用了自己讲,让学生“填空”的方式。当我的课上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请帮助想办法”时,我忘了让学生事先讨论,也没有让学生有更多更充分的思考,不言而喻,学生的回答非常简单,也很少有人能够回答,见此情景,我急于将“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项目”的影片呈现给学生。结果时间反而多了一会儿,只得想办法拖延。我想听课的老师肯定能从最后慢慢的“总结陈词”中感觉到。从表面上看,我的上课时间没有把握好,但仔细想想,关键还是过多地考虑自己能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却没有更多考虑学生是不是都理解。我记得我们是教研员说过,上课时,老师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要提问,这样,就不会替学生回答了。看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不容易。2、采用多种形式只为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尽可能提供不同的学生发言的机会,总是尽可能地运用鼓励的话语肯定学生的回答。例如:“我让没有发过言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声音很好听,你来读一读水土流失的概念”“ⅹⅹ同学回答得真好,大家给点掌声。”……至始至终,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学生敢于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今天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学生爱提问题了。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我结束“总结陈词”,下课铃声还未响起,我灵机一动,让学生提提问题。我正担心学生不提问题,提不出问题怎么办时,一位学生举手了:“老师,在黄土高原种下的树,谁来浇水呢?”我一方面发动学生相互帮助,另一方面,做了简单解释:“在黄土高原所栽种的树木必须是适合黄土土质及气候特点的,缺水的情况下,也需要人去灌溉,如果将热带雨林的作物种到黄土高原,这棵树肯定不能存活。”课后,我又给这位学生作了补充解释。虽然一个问题解决,下课铃响了,但学生还是不舍得离去,围着我问问题。“老师,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是怎么挖成的呢?”“老师,你不是说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资源需求增加,不断破化树木,使植被稀少,那么‘植被稀少’应该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为什么是自然原因呢?”真没想到学生竟然问出这么高难度的问题,足以证明他们不仅认真学听讲了,同时也积极思维了,有较高的思维质量。又如中午去初一(2)班,又有一个学生拿着中国地理图册问我:“老师,前面学习我没有注意,今天学了黄土高原后发现一个问题,‘黄土高原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中黄土高原是涂成红色的,为什么‘北京在全国的位置’这张图上没有把北京涂成红色呢?”我知道,那肯定是地图册绘制的问题。没想到学生的质疑精神比我强多了,作为教师的我竟然没有注意到地图册上的这个失误,不能不说有些遗憾,但同时也因为这节课阴错阳差焕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异常兴奋。从中我感受到:不管什么形式,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2025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版权登记合同注册声明协议书
- 2025安置房买卖合同模板
- 2025委托开发、项目实施合同
- 2025私营企业职工劳动合同 私营企业劳动合同违约责任
- 2025授权标志设计合同协议书
- 2025网络金融产品买卖合同范本
- 长江大学《合数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一)数学试题含解析
-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热点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知识培训
- 新国际物流知识培训课件
- 关节置换感染预防与控制
- 《中药鉴定学总论》课件
- 落实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考核题:生产领域题库含答案
- 室内空间的类型及特54课件讲解
- CDN加速服务合同(2024年版)
- 海上光伏专项施工方案
- 心肺康复管理-洞察分析
- 腰椎穿刺术完整版本
- 适老化环境与老年人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