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朋友小班教案数学教案8篇_第1页
找朋友小班教案数学教案8篇_第2页
找朋友小班教案数学教案8篇_第3页
找朋友小班教案数学教案8篇_第4页
找朋友小班教案数学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18-找朋友小班教案数学教案8篇

通过教案的写作我们是需要将教学目的表达好的,教案在拟订的时候,你们肯定要考虑文字表述规范,今日就为您带来了找伴侣小班教案数学教案8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关心。

找伴侣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1

有益的学习阅历:

1、复习熟悉1―4的点卡。

2、能按其数量从少到多给点卡排序并匹配实物。

预备:

1、贴绒卡片:1―4的点卡一套。

2、每个幼儿1―4的点卡和实物图片10张。

活动与指导:

1、利用多种感官巩固对1、2、3、4各数的熟悉。

(1)复习熟悉1―4,逐张出示点卡,问幼儿每张卡片上有几个圆点,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

(2)听声音举点卡。如:老师学几声鸟叫,幼儿举起相应的点卡或看点卡做动作,如老师举起一个点卡,幼儿就拍几下手等等。

2、幼儿操作活动。

(1)将点卡按数量从少到多地排列。

事先让幼儿思索:4张卡片,要根据圆点由少到多的挨次排队,怎么排?引导幼儿争论,说出将最少的1的点卡放在最前面,比它多1的2的点卡跟在它的后面。3比2的点卡多1,排在2的后面,4的点卡比3的点卡多1,排在最终面。幼儿排好后,要求幼儿观看比较,说出自己发觉了什么?(每一张点卡比前面的点卡多1个圆点)

(2)幼儿对实物图片分类计数。让幼儿将实物图片摆在桌子的另一边,观看并操作:实物卡片中哪些东西是相同的,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数一数,每一种东西有多少?

(3)幼儿给点卡和实物卡片配对。让幼儿思索:点卡上的圆点是几,就和数量是几的东西交伴侣,应当怎样做?指导幼儿在点卡下面摆上相应的数量的实物卡片。

找伴侣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2

目标:

1.通过在贴有各种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的嬉戏板上找出含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的物品,进一步熟悉这些几何图形。

2.进展观看力与专注力。

3.培育幼儿对数字的熟悉力量。

4.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

预备:

1.50厘米见方的嬉戏板一块,上面贴有常见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如像三角形的物品有三角尺、饭团、三角旗、三角围巾、三角铁、红领巾等,像圆形的物品有钟、脸盆、方向盘、西瓜、轮胎、手表、硬币、瓶盖、戒指、眼镜、饼干、披萨、蛋糕等,像长方形的物品有相框、长凳子、皮夹、铅笔盒、电视机、手机、包、窗户、银行卡、面包车、长方体积木、牛奶盒等,像正方形的物品有巧克力、交通标志、椅子、靠垫、化妆盒、桌子等。

2.骰子一个,六面分别贴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见图2)。用两种颜色的毛根做成的圈圈10个,每种颜色各5个。

玩法:

1.该嬉戏可一人玩,也可两人玩。

2.幼儿独自嬉戏时,先掷骰子,观看骰子朝上的一面是什么图形,然后在嬉戏板上查找与骰子上所示几何图形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并取一个毛根圈圈放置在该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上。嬉戏可反复进行,直至把5个毛根圈圈放完。

3.假如是两人嬉戏,可以一个幼儿掷骰子,说出骰子上所示的几何图形,另一个幼儿在嬉戏板上找出与这个几何图形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并放上一个毛根圈圈。嬉戏可反复进行,直至把全部圈圈放完。

规章:

1.要依据骰子所示的几何图形查找嬉戏板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只有找对了,才能放上一个毛根圈圈,不能随便放在什么位置上,也不能多放。

2.嬉戏中幼儿可相互检查毛根圈圈是否放置正确,放错的圈圈要拿出。

3.只有把毛根圈圈都放完了,嬉戏才能结束。

评析:

小班幼儿虽然通常已能指认卡片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但对于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外形大多不会关注,有的对辩识物品外形还存在困难。“图形宝宝找伴侣”嬉戏目的在于关心幼儿将已有的对几何图形的初步学问与对四周生活环境中各种物品外形的认知阅历建立起联系,以培育幼儿的几何图形抽象力量。所以,在嬉戏材料的设计上,老师有意供应贴有各种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的嬉戏板,通过“掷骰子—辨图形一找物品”,让幼儿观看与辨识,并依据平面的几何图形找出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在嬉戏操作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口手全都地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从而抽象出各种生活用品或玩具的几何图形特征。而之所以用毛根圈圈做帮助材料,一方面是由于其有轻巧平安、便于取放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它具有嬉戏检验与嬉戏激励的功能。

老师对这一嬉戏的指导重点宜放在幼儿对生活用品或玩具某一特征的辨识及其图形的抽象上。比如,骰子上显示的图形是长方形,幼儿既可以选择将毛根圈圈放在面包车图案上,也可以选择将毛根圈圈放在长方体积木图案上,由于它们的形状都具长方形特征。假如老师发觉幼儿已能娴熟开展这类嬉戏,则可以在骰子的每个面上同时设计两种图形,以提高嬉戏难度。当骰子的某一个面上是长方形和圆形时,幼儿就必需查找一个包含这两个图形特征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比如,幼儿可以选择面包车图案,但不行以选择长方体积木图案,由于“面包车”图案符合要求:它的车身是长方形的,轮子是圆形的。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生动好玩,导致一小部分幼儿留意力分散。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将图形标志做成有颜色的图形,肯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思维。我会将这次一课伸延的教研活动,作为对自己的磨练。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在教具的选择中,尽量考虑周到,排解不应当有的干扰因素。通过嬉戏和操作活动,使更多的幼儿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让孩子喜爱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找伴侣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3

活动名称:

看伴侣

活动目标:

1、在嬉戏的情景中感知排序的规律,并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

2、让幼儿数活动中学着认真观看和倾听。

3、初步培育观看、比较和反应力量。

4、喜爱数学活动,愿意参加各种操作嬉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预备:

ppt、操作材料(红、绿、蓝雪花片若干)、四种不同排列的小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你们听过的故事吗?他是谁?

2、今日小兔又要到小老鼠奇奇家做客了,他请小伴侣跟他一起去,由于小兔忘了小老鼠奇奇家该走那条路了,请小伴侣帮帮他。

二、找路——感知abc的排序规律。

1、小兔来到了树林里,观察前面有好多条小路,看这里一共有几条路?(四条)

2、应当走那条路才能到小老鼠奇奇的家呢?每条路都有颜色的,记得小

老鼠奇奇说:“走一条颜色有规律的路才能找到他的家,究竟哪一条路有规律呢?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红色、蓝色、白色)按这样的挨次,反复消失,就形成了规律。(其次条路对的)(abcabc)

3、蘑菇排队——感知aab的排序规律。

小兔连续往前走,它来到草地上观察什么?蘑菇是怎样排队?他们有规

律吗?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呢?小兔请你们猜猜两个蘑菇后面是什么颜色的蘑菇,接着应当是缺了那只颜色的蘑菇?(aabaab)小兔踩了一只蘑菇把它当礼物送给小老鼠奇奇。

4、走过小桥——感知abb的排序规律。

小兔子走呀走,过了桥就要到奇奇家可是这座桥能过吗,为什么?小兔认真一看,地上放着两块木板,只要把两块木板放到有规律的桥上就能通过啦,我们帮小兔找找这两块板应当放那里?(abcabc、abbabb)

三、尝试排序规律

1、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

小老鼠奇奇家到了,奇奇说:“春天到了,我要请伴侣们来我家做客,要在门前铺一条特殊的小路别人才能找到我家。今日请小兔和小四班的小伴侣一起来帮忙。

小老鼠奇奇为你们预备了不同的小路的图片,但每条小路都是有规律的,请小伴侣认真看看小路怎么铺,有的小伴侣是选两种颜色的路面,有的是选三种颜色的路面,然后肯定要按规律来排列,伴侣们才能找到奇奇的家。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观看幼儿有规律排序的状况

四、共享沟通

看看谁的小路最特殊,它有什么规律。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简单使幼儿失去学习爱好。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规律思维尚未进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自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嬉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找伴侣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4

设计意图:

主题活动“好伴侣”开展后,孩子们有了交伴侣的意识。他们和伴侣共享食物、玩具,到伴侣家做客等热乎得很,但是真正怎样做客的一些礼仪还不是很了解。因此,结合小班数活动内容“熟悉3以内的数”,我预设了本活动,旨在让孩子在做客嬉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目标:

1、愿意参加3以内的数数活动,初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体验去伴侣家做客的欢乐。预备:

1、布置家的场景:物品按数量1、2、3一组分散放于三个柜中。1——3数字宝宝图片(粘于椅子上)

2、水果一篮

3、歌曲:看伴侣、找伴侣

过程:

1、带礼物去看伴侣

交代:今日去看伴侣,但要带什么礼物去呢?

仿照开汽车,边唱歌:看伴侣,到数字宝宝家。

敲门,进去,和数字宝宝打招呼。

个别提问:你在和谁打招呼?

2、送礼物

(1)思索:应当怎么送礼物,数字宝宝才兴奋?

要求:你送的水果个数要正好是数字宝宝表示的意思。

幼儿选择礼物给数宝宝

争论:老师送的礼物对吗?相互检查。

(2)参观数字宝宝的家。你觉得数字宝宝的家怎样?(东西摆放)有几个柜子?看看柜里的东西,你发觉什么?

交换数字宝宝伴侣,把水果放好。

3、回赠礼物

1、2、3数字中你还有哪个数字宝宝没打过招呼,带上数字宝宝去选它送给你的礼物。

个别介绍,相互检查。

4、听音嬉戏

听到几下声音,就请几宝宝出来。带着数宝宝跳一个欢乐的“找伴侣”舞。

5、和数字宝宝再见,开汽车回。

找伴侣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10以内相邻数。

2、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预备:

1、纸制小猪卡片5个、小猫卡片6个、小猴卡片7个,1—10的长条点卡。

2、数字卡1—10,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熟悉6的相邻数

老师:老师将三种动物卡片散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三种动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老师:谁能把一样动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排队

老师: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伴侣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数字卡表示它们得数目。

老师:动物卡片是怎么样排队的?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老师:为什么5个小猪卡片排在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6个小猫卡片排在7个小猴卡片后面?

老师: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6比5怎样?6比7怎样?

2、感知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老师:老师出示1—10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看,并匹配数字卡老师:老师指着8的长条点卡,提问:图上几个圆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伴侣和比它多1的大伴侣。

老师:1个数字有几个伴侣?是两个什么样的伴侣?

老师:数字9有伴侣吗?它的伴侣是谁?

3、嬉戏:找伴侣

老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个数的两个伴侣举起来。

老师:该嬉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有效提问:

①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②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③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

④数字9有伴侣吗?它的伴侣是谁?

有效词汇:相邻数,报数,关系。

活动延长:

活动建议:供应"填空卡",让小伴侣巩固对相邻数的熟悉。

区角活动:在区角中引导幼儿观看自己的毛巾、茶杯的号数,找找它们的相邻数伴侣。

家园共育:请孩子观看自己及邻居家的门牌号码,漫步     时观看一条街中的每一个门牌号码,关心孩子积累与相邻数相关的阅历,巩固对相邻数的熟悉。

找伴侣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6

设计思路: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到的很多事物都存在有量的特征,尤其是大、小这一特征是3-4岁幼儿简单感知和体验的。因此,我设计了“大小标记找伴侣”的嬉戏,首先让幼儿通过形体动作感知、体验大小标记的含义,再为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大大小小的物体匹配相应的标记,最终将大小物体归类并匹配大小标记。通过这个数学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和比较物体的大小,熟悉大小标记从而初步建立对大小概念的熟悉。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幼儿的感知力量和比较力量得到进展。

活动目标:1、熟悉大小标记。

2、学习为大小不同的物体匹配相应的标记。

活动预备:1、学问预备: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查找身边大小不同的物体,对大、小有初步的熟悉。

2、教学具预备:大小标记人手3-4张;活动室内布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玩具柜中供应大小不同的玩具、书架上摆放大小不同的图书、以及大小不同的杯子、盆、盘子、勺子、照片等;大小不同的椅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不同的玩具筐各一。

活动过程:

一、熟悉大小标记。老师出示大小标记,引导幼儿用动作仿照大和小标记的形态,理解标记所代表的含义。“老师送给小伴侣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画的是一个娃娃。请小伴侣看一看你的卡片上的娃娃是什么样子,请你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二、巩固熟悉标记的含义,学习为标记匹配相应的物体。

1、为标记找椅子。

“教室里有很多椅子,它们一样吗?”(有大有小)“想一想拿大标记的小伴侣应当坐什么椅子?拿小标记的小伴侣坐什么椅子?”幼儿依据标记找到相应的椅子坐下,并检查“你拿的什么标记?坐的是什么椅子?”。

2、为物品匹配标记。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大小不同的物品都想和标记做伴侣,请你选一张标记,给它找一个好伴侣。”幼儿自由选择标记贴在相应物体上,嬉戏反复进行3-4次。

3、将大小物品归类

并送标记。

老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筐子,请幼儿思索:“这两个筐子一样吗?哪些物品应当住进大的‘家’(筐子)中?哪些应当住小的‘家’中?”请幼儿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归类。

“请小伴侣想一想,怎样让我们知道哪里是大玩具的家,哪里是小玩具的家?”幼儿为物品送标记。

活动延长:

1、这样的嬉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老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可以引起幼儿活动的环境,供应丰富、好玩的材料,让幼儿在给大小物体送标记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体验,熟悉到物体之间大小的差异。

2、在数学活动角中,老师可以供应各种小嬉戏让幼儿感知、比较物体的大小。如:摸箱嬉戏,让幼儿摸出一个玻璃球,再摸出一个比这个球大(小)的球,并根据标记放在相应的筐子里;又如,做果子嬉戏,让幼儿用油泥制作大小不同的果子,再将果子根据标记挂在“树上”,幼儿通过揉、团的动作,触摸、观看比较果子的大小不同。

3、在熟悉大小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大小排序的活动,如:给大小不同的鞋子排队,给大小不同的碗排队等。并可进一步进行大小对应的活动,如:给大小不同的瓶子找瓶盖、给大小不同的动物喂食物,从而获得大小对应的阅历。

找伴侣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在找伴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孩子发觉鱼身上的不同颜色,而且需要孩子在认真观看的基础上发觉颜色排列上的差异,从而依据鱼身上的条纹,找到相应“好伴侣”。粘纸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操作,因此这一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认知学习,且能在操作中体验找伴侣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发觉鱼的不同特征,并大胆表述。

2、学习独自粘贴的习惯,体验操作的欢乐。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力量。

4、引导幼儿乐观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量。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发觉鱼的不同特征,并大胆表述

活动难点:学习独自观看、粘贴的习惯,体验操作的欢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条鱼,幼儿观看发觉两条鱼条纹的不同之处

二、找好伴侣

再出示两种相同的鱼,请个别幼儿上来找伴侣

三、出示三条鱼,幼儿表达观看到的不同处

四、出示贴纸,老师示范

五、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第一次在小班尝试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还并不太熟知每个幼儿力量的状况下,本次活动不仅是努力尝试达到目标,也是在操作中观看每一幼儿数学力量的差异,为今后数学的集体教学创设更相宜的环节。

(1)观看教学的层次性不够明显

从操作的成效发觉,幼儿的力量虽然参差不齐,但表现最弱的则是对身上有三种颜色的鱼的辨认,既要辨别颜色,又要考虑排列,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引导幼儿观看比较时,我的方法过于笼统,不具层次递进性,应先请幼儿观看比较两种颜色及其排列,并让幼儿示范操作;再着重强调三种颜色的观看,先观看颜色,然后将颜色和排列结合着比较,在幼儿的示范中准时发觉不足并订正

(2)忽视了大胆表述的重要作用

让幼儿除了观看以外,表达也是特别重要的,同时也是与同伴共同学习的一个过程,但在教学中我忽视了这一点,让自己的说变成了主体。其实幼儿的表达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的形式,个人的回答可以从中发觉一些个别问题,从而当场订正,集体的回答可以调动大家的乐观性,关注全面,促使幼儿集中留意力。

(3)操作用具混淆、消失漏缺

在操作中,大多数幼儿撕粘技能基本没有问题,但手眼的协调力量还不够,贴纸和小鱼的身体对不准,简单贴到外面去;个别两个幼儿方向感不强,将小鱼的头尾贴倒了。有小部分幼儿消失了贴纸混淆、小鱼没有贴全的状况,当然对于这点我也意识到应当给幼儿人手一个操作盒,在操作盒内进行则可避开这一疏漏,但由于现在班级硬件条件的限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