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基本特征源远流长表现:历经沧桑,顽强生命力,无穷魅力见证史书典籍汉字博大精深独特性:文艺、科技区域性民族性重要原因:特有的包容性含义作用各民族文化(特性)(共性)共同熔铸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底蕴和民族凝聚力力量熔铸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成为精神力量和力量之源集中体现基本内涵核心:爱国主义四个方面贯穿新时期的主题丰富发展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中革命建设改革集中体现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共同价值追求地位和作用:“四精一魂”要求培育和宏扬民族精神必要性途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知识结构图考点一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考点二我们的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考点一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①表现: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②见证:汉字和史学典籍类别汉字史书典籍地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作用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①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成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不同区域的文化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③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民族性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区别(1)侧重点不同:①源远流长(从发展历程看)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②博大精深(从内涵上看)侧重于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强调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阔。(2)二者表现不同:①源远流长表现为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历程。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②博大精深表现为: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1)包容性的地位: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的包容性。(2)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3)包容性的意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具体如下: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城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3)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7分)41.【答案】(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考点定位】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如何正确认识中华文化?1、是什么,有何特点?2、中华文化的作用?3、如何弘扬中华文化?误区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误区2: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注意: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注意:不是文字,而是汉字。误区3: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因而对中华文化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注意:(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的意识,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3)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误区4: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误区5: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误区6: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误区7: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误区8:科学技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误区9: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误区10:地理环境决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误区11:各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趋于同一。◎真题体验◎1、[2014·天津卷]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C2、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19-20题。《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真题体验◎4.(2013年安徽卷)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材料主要说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以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济决定文化的发展,③错。区域文化可以相互借鉴、交流,不可能融合统一,④错。故选A。A5.(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
[解析]A之所以将这幅画作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角色,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美丽,也说明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故①②正确。将这幅图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说明了这幅画在台湾及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能说明③,排除。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6.(2012年安徽卷)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D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故①说法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故②说法也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故③④说法正确。故选D。
◎考题预测◎
1.(广东广州2014届高三1月调研)2013年11月,首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会徽整体造型为具有立体感的地球形状,以最能体现岭南特色的荔枝红、芭蕉绿、珠水蓝为主体颜色,融合了“世界”“广府”“岭南文化”等视觉元素。会徽设计体现了广府文化()A.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新辉煌C.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D.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D[解析]D关键信息“最能体现岭南特色”体现了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D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B、D两项与题意不相符合。
2.(2014年广东湛江一模)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中华文化比欧洲文化优秀
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D.欧洲文化源自于中华文化[解析]CB项说法错误,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D项明显错误。A项与题意无关。C3.(广东汕头2013届高三期末统一测试)吉祥物是一种文化符号。无论时代和生活如何变迁,中国人对吉祥物的热情不减、期望不减,对生活的祝福不变。这表明()A.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解析]D“无论时代和生活如何变迁……对生活的祝福不变”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D
4.(山东烟台2014届高三一模)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具有时代与民族特色的、具有古风古貌与本土特质的古村落、古建筑,因不合理开发而遭到破坏甚至消失。专家指出,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在城镇化过程中,要让“古建筑背后那些所隐藏的故事”“一直说下去”,我们应该()①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②吸收古建筑的文化精华,突出地方特色③既保留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又要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④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古建筑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A材料强调不要为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使古建筑的文化价值丧失,④错误,排除有④的选项,故选A。A
5.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多样化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1)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以中华饮食文化为背景。第(1)问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特点的理解,可以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三个方面回答。第(2)问考查学生对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可以从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尊重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①中华饮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多样化和多角度等特点,说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山东2014)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网络构建考点二我们的民族精神【高考考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考点二我们的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集中表现植根于根魂【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作用)(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精神火炬)记一记背一背抓关键词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2)作用: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点拨】
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的典故、诗词、格言。(1)团结统一:①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②同胞共气,家国所凭。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爱好和平: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之用,和为贵。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勤劳勇敢: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业广惟勤。③天道酬勤。④不畏强御。(4)自强不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5)爱国主义: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二、为什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地位: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的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3意义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三、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单元总结提升【解读】
一对关系:明确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两个重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与民族精神的意义。
三个维度: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明确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含义、意义与措施。
四个结合:明确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五个意义:立足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文化环境净化、先进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五个方面考查民族精神的意义。(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是赞成还是反对”“文化生活”“阐明理由”等题眼信息,回答赞成或反对的理由,本问具有开放性,可灵活选择赞成或反对,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赞成。理由: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理由:文化具有多样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才能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受到世界认可;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拾掇、黏稠,癞蛤蟆、荦荦大端…
…
这些词你能写时几个?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令人忧心,汉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时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l)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汉字听写大会受到高度关注?(6分)[解析]36.(1)汉字听写大会受关注首先是因为汉字本身的地位和意义决定的。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其次汉字听写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优势。再次大会“拯救汉字危机”,可以促进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答案]36.(1)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②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③举办汉字听写大会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4.(山东青岛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呼吁要加强汉字书写规范。为推进汉字书写规范,央视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等汉字类节目,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掀起了一股汉字书写热潮,唤起了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行业输电线路安全检测
- 百货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主管如何引导团队讨论计划
- 2024年税务师题库(考点梳理)
- 2023年公开考调工作人员报名表
- 2024年电力安全管理制度
- 制氧机租赁合同(2篇)
- 创业培训服务协议书(2篇)
- 2024年甘肃省反洗钱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人教版九上历史】21天打卡计划(填空版)
- 评语大全之学生英语学科评语
- 《职业辅导》自考学习笔记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
- 《姓氏歌》第一课时(课件)语文一年级下册
- 2024风力发电机组 整机一阶调谐质量阻尼器
- GB/T 43686-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后评价导则
- 小学英语语法复习课件1
- (高清版)TDT 1037-2013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中国旅游集团2024年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导管室进修汇报课件
- 《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