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15章第2节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_第1页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15章第2节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_第2页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15章第2节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_第3页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15章第2节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_第4页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15章第2节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15章第2节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15章第2节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15章第2节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第十五章旅游资源管理及保护法律制度2023/2/2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第二节旅游资源管理及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2023/2/2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一、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的《自然保护区条例》,是我国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主要法规。2023/2/2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一)确立了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2023/2/25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二)确立了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原则1.国家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2023/2/26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三)确立了全民参及保护自然保护区的义务和权利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2023/2/27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四)自然保护区的分类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2/28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五)自然保护区的构成及保护要求2023/2/29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1.自然保护区的构成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2023/2/210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1)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2023/2/211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3)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2023/2/21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地带。2023/2/21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六)保护措施1.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单位、居民和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必须遵守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接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2.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2023/2/21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023/2/215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4.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2023/2/216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5.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2023/2/217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6.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023/2/218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在自然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必须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自然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严禁开设及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2023/2/219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7.外国人进入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接待单位应当事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接待单位应当报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外国人,应当遵守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规定。2023/2/220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8.《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责令限期改正、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赔偿损失以及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等。2023/2/221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二、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2007年9月4日,国家旅游局颁布了专门针对旅游资源保护的部门规章《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主要内容:2023/2/22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一)明确了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合理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023/2/22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二)确定了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及目标旅游资源保护坚持严格保护、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实现协调监管、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目标。2023/2/22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三)明确了管理职责1.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旅游资源的普查、分类、定级、公告及相关保护工作,各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普查、分类、定级、公告及相关保护工作。2023/2/225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及同级人民政府的环保、建设、土地、林业、文化、水利等部门密切合作,承担推进本地区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责任。2023/2/226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四)突出了旅游资源普查旅游资源普查是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县级以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依据《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及评价》等国家标准做好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向社会公布,并适时补充、更新相关信息,作为开展旅游资源保护、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数据库。2023/2/227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五)规定了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1.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旅游经营者、民众和游客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2.旅行社、旅游景区、导游人员应担负起教育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保护旅游资源的职责。2023/2/228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六)确立了全民参及的工作机制任何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依法从事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对于发现的旅游资源破坏事件,任何团体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向当地旅游部门举报。2023/2/229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七)明确了资金保障1.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确保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资金。

2.鼓励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旅游资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2023/2/230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八)规定了专家咨询报告制度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咨询专家组,建立旅游资源保护专家咨询报告制度。专家组为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咨询、建议、发表评论。并在每个五年规划的末期,提交本时期的《旅游资源保护报告》,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向社会发布。2023/2/231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九)对旅游资源开发做了规定1.应协调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单独编制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并将旅游资源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纳入本地的旅游业发展规划。2023/2/23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依法从事旅游资源开发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在取得有关部门的立项和建设许可后,应及时到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2023/2/23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辖区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资料库,收集、登记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单位、建设规模、运营情况等信息,并将可以公开的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2023/2/23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4.开展旅游资源的招商开发活动,应提供全面和可信的项目立项、土地审批、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信息,严禁虚假宣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相关监督检查。2023/2/235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5.依法从事旅游资源开发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提前制定专项的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方案。方案包括旅游资源开发过中的保护措施和建成后景区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并报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2023/2/236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十)对区域内旅游经营活动的管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区域开展旅游经营活动。2023/2/237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十一)建立旅游资源保护情况通报制度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本地区发生的重大破坏旅游资源事件应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经过批准后,及时向社会通报旅游资源破坏事件的相关情况,正确引导舆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23/2/238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三、《旅游法》对旅游景区的规定2023/2/239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一)景区概念2023/2/240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1.《旅游法》规定《旅游法》第111条第二款规定,景区,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游览服务、有明确的管理界限的场所或者区域。2023/2/241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及评定》界定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2023/2/24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景区。2023/2/24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二)景区开放管理《旅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景区开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听取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1)有必要的旅游配套服务和辅助设施;(2)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及制度,经过安全风险评估,满足安全条件;(3)有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2023/2/24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三)景区价格管理2023/2/245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1.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旅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2023/2/246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2023/2/247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价格及收费管理《旅游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景区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及团体收费价格。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六个月公布。2023/2/248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将不同景区的门票或者同一景区内不同游览场所的门票合并出售的,合并后的价格不得高于各单项门票的价格之和,且旅游者有权选择购买其中的单项票。景区内的核心游览项目因故暂停向旅游者开放或者停止提供服务的,应当公示并相应减少收费。2023/2/249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四)景区经营管理2023/2/250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1.总体要求《旅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利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资源、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的要求,尊重和维护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维护资源的区域整体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并考虑军事设施保护的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2023/2/251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容量控制《旅游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2023/2/25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应当提前公告并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景区和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2023/2/25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高风险旅游项目管理《旅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经营许可。2023/2/25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4.景区经营者的民事法律责任《旅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景区、住宿经营者将其部分经营项目或者场地交由他人从事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旅游交通等经营的,应当对实际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给旅游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2023/2/255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5.违法景区管理行政法律责任(1)《旅游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景区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开放条件而接待旅游者的,由景区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符合开放条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景区在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公告或者未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未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或者超过最大承载量接待旅游者的,由景区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至六个月。2023/2/256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旅游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景区违反本法规定,擅自提高门票或者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或者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2023/2/257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四、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风景名胜区条例》,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2023/2/258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一)风景名胜区概念2023/2/259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1.概念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2023/2/260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具备条件(1)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2)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3)可供人们游览、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2023/2/261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二)风景名胜区设立及等级划分1.风景名胜区的划分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2.风景名胜区的利用、管理2023/2/26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1)基本原则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2023/2/26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管理部门①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2023/2/26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2023/2/265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管理内容①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置风景名胜区标志和路标、安全警示等标牌。2023/2/266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②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游览安全,并督促风景名胜区内的经营单位接受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的监督检查。禁止超过允许容量接纳游客和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游览活动。2023/2/267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③风景名胜区的门票收入和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应当专门用于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风景名胜区内财产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损失的补偿。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制定。2023/2/268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④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不得将规划、管理和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委托给企业或者个人行使。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内的企业兼职。2023/2/269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风景名胜区的保护(1)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和游览者应当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和各项设施。2023/2/270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对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景观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2023/2/271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①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②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③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④乱扔垃圾。2023/2/27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4)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2023/2/27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5)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核准。2023/2/27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6)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①设置、张贴商业广告;②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③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的活动;④其他影响生态和景观的活动。2023/2/275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7)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并及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2023/2/276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4.法律责任《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了相关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3/2/277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五、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三次修正。2023/2/278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一)文物的含义及意义2023/2/279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1.文物的含义文物,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或遗迹。2023/2/280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文物的基本特征(1)必须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及人类活动有关的。(2)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2023/2/281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文物的特征(1)物质性(2)时代性(3)不可再生性(4)不可替代性(5)客观性(6)永续性2023/2/28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4.文物保护的意义(1)文物保护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2)文物保护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文物保护有利于作为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据。(4)历史文物是道德教育的教材,对加强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5)文物保护可以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2023/2/28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二)文物保护的范围《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2023/2/28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及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2023/2/285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2023/2/286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2023/2/287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三)文物保护的原则《文物保护法》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23/2/288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文物保护法》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2023/2/289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四)文物所有权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2023/2/290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2.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2023/2/291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2023/2/292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4.下列可移动文物,属于国家所有:(1)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2)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3)国家征集、购买的文物;(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给国家的文物。2023/2/293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五)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文物1.属于国家所有的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保管、收藏单位的终止或者变更而改变。2.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2023/2/294旅游政策及法规(第4版)3.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