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1.下列各项对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不敏:不聪慧,不通达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指中原地区C.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是故:就是这个缘故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力足以举百钧 ②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③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④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B.盖亦反其本矣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D.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4.下列对各句中加粗的古今异义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何爱一牛爱:吝啬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连接并列词组C.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D.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D.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6.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B.未之有也C.王见之,曰:“牛何之?”D.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使“民之从之也轻”,首先应做到制民之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齐桓晋文之事》中,体现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应该将敬老护幼之心推己及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根据文意续写两个句子,保持与前文结构上的一致。孟子,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历寒暑,驱车马,宣仁政,置安危荣辱于度外。贫贱不能动摇你坚定的意志,纵使两袖清风,你仍然胸怀一腔浩气;富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伟丈夫!10.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如“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等五个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在齐宣王面前展现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既突出了思想,又増强了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读起来气势磅礴,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请运用排比手法写一个景物描写片段,要求:既具有形式美,又能突出思想,250字左右。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是故:因此。2.答案:D解析:①举:擎,手向上托着。②举:拿。③④中“明”的意思都为“视力”。3.答案:D解析:A项,“刑”通“型”。B项,“盖”通“盍”,“反”通“返”。C项,“涂”通“途”。4.答案:B解析:以及:从而推广到。5.答案:D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种植;B项,名词作动词,称王,统治天下;C项,名词作动词,做榜样;D项,“王”是名词,大王。6.答案:D解析:D项是判断句。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7.答案:D解析:②句中有“也”字,应该放在①后才合适,故排除A项。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应区别于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该考虑在B、D两项中作选择。④①都含有“既有”“则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故选D项。8.答案:(1)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9.答案:不能腐蚀你纯净的心灵;纵使黄金万两;你仍然不改一世清白;不能压低你高昂的头颅;纵使泰山压顶;你仍然坚守一脉正义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要注意横线前句子的特点,即模仿“……不能……你……,纵使……,你仍然……”的形式来进行仿写。10.答案:【写作示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春天的鸡公山,万木争翠,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蜂飞蝶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的鸡公山,葱茏碧绿,凉爽宜人,云蒸雾绕,一派桃源仙境的奇观;秋天的鸡公山,山岭沟壑,红叶片片,金桂飘香,一幅秋色宜人的图画;冬天的鸡公山,银装素裹,冰凌高悬,蓝天白雪,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片北国飒爽的风光。鸡公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旖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鸡公山是一首壮丽的诗篇,博蕴的人文景观令人赞叹不已;鸡公山是一曲远古的歌谣,美丽的神话传说令人回味无穷。解析:【写作指导】恰当地运用排比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应注意以下四点:(1)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句分句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排比句运用得是否恰当,千万不能生硬地拼凑,为排比而排比。例如,有个同学这样写道:“我们的班长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模范,学习的表率,学习的楷模。”这里的“榜样”“模范”“表率”“楷模”四个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把它们硬排比在一起就显得重复、啰唆。(2)注意排比句之间的内容联系。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的意思总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有的按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有的按事物的程度深浅排列;有的按事物范围大小排列。要从多角度出发,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排列表达。(3)排比应力求“丰富多彩”。在不同的排比句中,组成排比的每一个“成员”的面目应该富于变化: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单句,还可用复句甚至多重复句;或比喻,或借代,或反问;等等。一篇文章中的几组排比“各有千秋”,那么精彩、生动、流畅将“不期而至”。(4)不同的文体,排比的使用也各有不同。记叙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项目合作经营合同书
- 江苏省淮安市四校2025年下学期高三语文试题第三次统一练习试题含解析
- 沈阳工业大学《笔译实训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中卫市一中2025年高三5月仿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视听节目编辑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十堰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模拟卷(一)数学试题含解析
-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药用高分子材料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三)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九江职业大学《数据结构语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茅台学院《西班牙语词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世界防治哮喘日知识讲座专题课件
- 粮食安全时政试题及答案
- 小学开展常规教育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 第四单元专题学习《孝亲敬老传承家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 茂名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24年6月真题(第1套)翻译
- 2024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03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1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乡村民宿开发管理运营手册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