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1页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2页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3页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4页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1、下列物质与水能形成乳浊液的是A.面粉B.纯碱C.香油D.白醋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A.牛奶B.面粉C.花生油D.葡萄糖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酒精B.牛奶C.糖水D.稀饭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雪碧”饮料属于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5、用20%的食盐溶液50g与20%的食盐溶液50mL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20%B.10%C.40%D.无法计算6、“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7、餐桌上饮品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玉米糊B.豆浆C.可乐D.牛奶8、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的是A.氢氧化钠B.生石灰C.硝酸铵D.氯化钠9、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高锰酸钾B.菜籽油C.面粉D.白糖10、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香油B.蔗糖C.食盐D.味精1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豆油B.食盐C.白糖D.酒精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C.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1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A的质量比B多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A一定比B多D.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14、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B.室温下向pH=9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C.把一定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15、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固体均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B.t1℃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70g溶液C.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形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关系:甲>乙D.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乙>甲=丙16、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Z>丙17、“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20℃时,NaHC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20℃时,100g水中加入5.85gNaCl和7.9gNH4HCO3固体,肯定有NaHCO3晶体析出D.NH4Cl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18、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10203040氯化钠溶解度/g35.735.83636.537硝酸钾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A.在20℃时,20g氯化钠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B.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63.9g,若降温至20℃,析出32.3g硝酸钾晶体C.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时,宜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D.在20℃~30℃的范围内,存在某一温度,此温度下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19、下列实验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试剂或方法A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取样,分别溶解在水中,比较溶液温度B鉴别化肥KCl和NH4Cl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C除去CO2中混有的CO点燃D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H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A.AB.BC.CD.D2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D.t2℃时向100g水中加入70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详解】A、面粉与水形成悬浊液,错误。B、纯碱碳酸钠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溶液,错误。C、香油加入水振荡,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正确。D、白醋和水形成溶液,错误。故选C。2、D【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详解】A、牛奶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牛奶和水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错误;C、花生油不溶于水即不能够形成溶液,错误;D、葡萄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故选D。3、C【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详解】A、酒精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错误;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错误;C、糖水是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D、稀饭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故选C。4、B【详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故错误;B.雪碧饮料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C.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例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也是很小的.错误;D.根据溶液的概念可知,溶剂是唯一的,但是溶质可以是多种可溶性物质。因此,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可以再溶解其它可溶性物质的,故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A【详解】溶液具有均一性,50g20%的食盐溶液和50mL20%的食盐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0%;故选A。6、B【详解】“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恒大冰泉”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无色不是判断是否属于溶液的依据,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故选B。7、C【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不溶液性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浊液称为悬浊液;不溶液性小液滴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浊液称为乳浊液;【详解】8、D【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符合题意。故选D。9、D【详解】A、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不符合题意;B、菜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D、白糖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10、A【解析】【详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蔗糖、食盐、味精均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香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故选:A。11、A【详解】A、豆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符合题意;B、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C、白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D、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12、C【详解】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正确;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只是溶剂水的质量增加,氯化钾的质量不变,正确;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减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错误;D、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故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C。13、A【详解】A、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为,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B、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A的质量比B少,故B错误;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到t2℃,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D错误。故选A。14、C【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故选项图像不正确;B、室温下加水稀释pH=9的氨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像不正确;C、NaOH和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最后恢复至常温,故选项图象正确;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后,才会出现沉淀,氯化铜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故选项图像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15、B【解析】A.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B.t1℃时,甲溶解度为30g,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溶解溶质15g,故可得到15g+50g=65g溶液,错误;C.t1℃时,溶解度乙大于甲,溶解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形成饱和溶液时,甲需水更多,故所需水的质量关系:甲>乙,正确;D.甲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2℃时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乙析出晶体得到t1℃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由于t1℃时溶解度乙大于甲,故溶质质量分数乙大于甲;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t2℃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t1℃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甲等于丙;故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故选B。16、C【详解】由题中信息知,A、在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故A错误;B、在t2℃时,甲物质溶解度是40g,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0g=70g,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甲和乙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D错误。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17、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铵、氯化钠、碳酸氢钠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NH4Cl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故A选项错误;B、因为2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解度,所以20℃时,NaHC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NH4Cl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选项错误;C、20℃时,NaHCO3的溶解度是9.6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9.6gNaHCO3,,由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信息可知,5.85gNaCl和7.9gNH4HCO3反应能生成8.4gNaHCO3,所以20℃时,100g水中加入5.85gNaCl和7.9gNH4HCO3固体,得到NaHCO3的不饱和溶液,不能析出NaHCO3晶体,故C选项错误;D、NH4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NH4Cl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故D选项正确。故选D。18、BD【详解】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0℃时,20g氯化钠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最多能溶解18g,得到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则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63.9g中,溶质质量是63.9g,溶剂质量是100g,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若降温至20℃,析出63.9g﹣31.6g=32.3g硝酸钾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