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广东省湛江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PAGEPAGE26广东省湛江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滋长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形成了以广大市民阶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他们视为精神消费品也必然会反映他们的社会的文学形式。”郭沫若的这个看法一个核心的意思在于,通俗文学的确是在和“市场"的相互关系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历史位置的。现在我们来看看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关系问题.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主要观念与追求不同。通俗文学注重文学的娱乐性,注重对类型传统的传承与重写,以及最大范围读者的认可;严肃文学注重的则是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摹写、对社会问题的深层剖析、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以及对读者精神的提升。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并没有鲜明界限,并且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大众性与艺术性有可能完美融合,达到雅俗共赏的境地。比如,《红楼梦》《水浒传>在过去传统士大夫眼中是通俗文学,现代以来才被确认为中国文学的经典。进入新世纪,通俗文学发展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并与网络文学结合,发展出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叙事方式,形成蔚为壮观的网络文学大潮.近年来更借助“网文出海”这一海外传播潮,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当前我国通俗文学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巨大优势。通俗文学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比如过于注重娱乐化与消遣性,较少关注现实人生;创作上存在跟风现象,某个题材或类型受欢迎,便一窝蜂一拥而上;片面迎合读者趣味等。这些问题正在得到积极改观,比如近年来,网络文学开始关注现实题材,以现实主义精神观照时代生活,改变了网络文学的类型和文化构成,展现了更加丰富的社会场景与更加深刻的现实思考。在新时代,通俗文学如何书写新的中国经验与人类经验,并将之转化为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考验着作家们的能力和品格。通俗文学要推出经典,走向高峰,需要汲取历史上优秀通俗文学创作经验。具体说来,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创造性和担当精神.精品意识就是要对创作、对读者认真负责,每一部都倾尽全力去写,争取立得住、留得下。金庸武侠小说一共15部,大多是精品,刘慈欣凭一部《三体》将中国科幻文学推向世界文坛.现在网络文学创作往往要日更数千字,这使不少作者疲于奔命,顾不上精心构思、细心推敲,与精品追求构成一定矛盾。当年张恨水、金庸等人的小说也是在报刊逐日连载,但他们的创作态度极为认真,金庸小说成书后经历两次精心修改。这种创作态度值得今天的通俗文学作家学习和借鉴。以网络小说创作为例,平台和作者不应一味追求写作速度和数量,而应把创作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此外,许多网络小说都会经历实体出版的过程,作者应珍惜这一修改打磨的机会.(摘编自李云雷《打造当代通俗文学经典》,《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俗文学注重文学的娱乐性和对类型传统的传承与重写,拥有以市民为主的读者群,反映市民社会生活。B.虽然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的主要观念与追求不同,但严肃文学可变成通俗文学,通俗文学也可成为经典.C.我国通俗文学突破固有模式,掀起网络文学大潮,发展空间广阔,其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巨大优势。D.作家唯有具备精品意识、创造性和担当精神,才能写出新的中国经验与世界经验,写出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作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郭沫若的观点,论述通俗文学是在和“市场”的相互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B.文章使用例证法,论述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并没有明显界限,并且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C.文章采用比较法,论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在主要观念、发展空间和艺术追求等方面的异同。D.文章一分为二,运用辩证观点论述通俗文学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好坏混杂等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俗文学虽然拥有大量读者,注重文学娱乐性,但它不能深刻摹写现实人生、深层剖析社会问题。B.严肃文学较之于通俗文学更注重追求艺术性,但因一味追求艺术性,它已忽略了大众,远离了读者.C.通俗文学要推出经典,除了要有精品意识、创造性和担当精神,还应把大众性与艺术性融合起来。D.随着文学的多元发展,通俗文学风靡一时,不仅获得了发展新空间,还有取代其他文学类型的趋势。(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在今年的“两会”上,成都又火了一把,被媒体称为“地摊经济”的实践,先是被报道,然后被代表委员点赞,到最后直接被总理说上了记者会.疫情冲击下,很多人就业面临挑战.成都在确保不影响居民交通,不影响市容市貌,不扰乱环境秩序情况下,允许商贩临时占道设置摊点摊区,临街店铺可以越门经营,也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这一举措增加了十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心城区餐饮复工率超过98%,市民消费更方便.在一片点赞声中,中央文明办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今年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入文明城市的测评考核内容。(摘编自《央视新闻·看流动民生,感受城市烟火气》)材料二:早在明末清初时期,每天就有城市外的农户及买卖人,一早进城售卖时令蔬菜、水果、北京小吃等产品。有的走街串巷,有的在一些指定地点售卖,卖完或到时间就回家去。由于没有租金,相对就实惠,是百姓人家不可或缺的购买方式.买卖较好的就租个门面或买个门面,但大部分还是以地摊为主。解放后,个体商家特别是摆地摊的商贩大多没有执照,没有固定营业时间,主要还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售卖的货物质量上没法保证,所以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地摊逐渐走向了没落。一些城外的个体也就在各个村生产队里种地拿工分了,个体经济基本没有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满足需求,扩大就业”,向个体经营户租赁铺面、柜台,允许摆设摊点、走街串巷、流动收货,既解决了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又发展了民营个私经济。在这一时期,许多人正是通过“摆地摊”开启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这时形成的王府井、隆福寺等夜市,成为当时北京市民的一种文化生活。夜市改变了天一黑就回家的单调的生活习惯,市民有事没事儿就到夜市逛逛,吃点小吃,买点东西,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到了九十年代,有些下岗人员及外来人员也加入到个体经济浪潮中,做起各种买卖。温州等地的个体人员到北京做一些服装生意,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后来形成了永定门、温州商城等几个比较集中的商圈。这一批人基本上结束了那个时期的地摊生意。到了2000年,地摊经济主要就是以供应人们日常蔬菜、水果为主,也就是相对集中在一些大市场,散户很少见.(摘编自《今日新闻·以北京为例看地摊经济演变》)材料三:其实,我是一直不太认同媒体报道当中的把成都的实践称之为“地摊经济”.“地摊”二字有往回走的意味,而且也容易让大家误解成都的举动。其实它就是室外经营,是流动摊贩有序占道经营。因此,不应该把地摊经济理解成回到过去的一种l。0版,而是希望经过观念的改变,管理的细化,升级为未来的3.0版或4.0版。在气温合适的情况下,餐饮、酒吧等行业的室外经营是全世界的惯例,更是中国要打造的地摊经济必有的内容,而流动摊点和有序占道经营,在有效管理情况下也同样是人们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应有内容.恐怕不能只当应急之策,而应该快速成为面向未来的升级举动。当然我们依然要卫生,要健康,要整洁,千万不要走向一个怪圈,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别小看这室外经营,这也是对我们城市管理的一次考验。(摘编自白岩松《流动摊点,有序占道经营不能只当应急之策》)4.下列有关材料二中“地摊经济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出现了流动商贩,有的走街串巷,有的在指定地点售卖,卖完或到时间就回家。B.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地摊经济走向没落,一些个体商贩停止摆摊到村里种地拿工分,个体经济基本消失.C.改革开放初期,地摊经济复苏,夜市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D.九十年代,地摊生意基本结束,形成比较集中的商圈;2000年后,除了供应蔬菜、水果的,散户就很少见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成都有条件地允许商贩临时占道摆摊,流动贩卖,临街店铺还可以越门经营,这是疫情冲击下的惠民政策。B.成都的“地摊经济"举措增加了十多万个就业岗位,这一实践得到了百姓拥护、中央政府肯定。C.八十年代后,国家开放地摊经济,大力发展民营个私经济,出台法规鼓励个人通过“摆地摊"来自主创业.D.白岩松是认同成都的“地摊经济”这一举动的,但他不认同媒体把成都的实践称之为“地摊经济”.6.“地摊经济"一时火热,怎样才能使其健康持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翠湖心影汪曾祺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因此,昆明人-—包括外来的游子,对翠湖充满感激。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我以后也再也没看到过这样大片大片的水浮莲。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寄住在同济中学的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黑龙潭、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拔,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的书大都能够借到。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于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两层的楼阁。阁上是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昆明的茶馆计账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喝完了茶,“收荼钱!"堂倌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们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把瓜子碟扔进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服的。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我是很想念翠湖的。前几年,听说因为搞什么“建设”,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我听了,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这是怎么搞的!谁搞的?翠湖会成了什么样子呢?那些树呢?那些水浮莲呢?那些鱼呢?最近听说,翠湖又有水了,我高兴!我当然会想到这是三中全会带来的好处.这是拨乱反正。但是我又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这又会成了什么样子呢?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淇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一九八四年五月九日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描写了翠湖及其周围的景观,叙述了自己与翠湖有关的生活,其中夹杂着作者自身的感受。B。本文虽然记叙的是琐碎的日常,描写的是平常百姓的生活,但却让读者感受到平实而琐细生活中的缤纷色彩。C.文末提到近几年听说翠湖的许多变化,作者或怅然、愤怒,或高兴、担心,表达出作者对翠湖的牵挂与怀念。D.本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皆有情致,娓娓而谈,态度亲切,语言华丽秀美又不失幽默风趣.8.文章的第三、四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翠湖心影”是指翠湖在作者心目中的印象,如何理解这个标题?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茂度,吴郡吴人,张良后也。名与高祖①讳同,故称字。茂度不乐仕进,郡上计吏,主簿,功曹,州命从事史,并不就。除琅邪王卫军参军,员外散骑侍郎,尚书度支郎,父忧不拜。服阕,为何无忌镇南参军。顷之,出补晋安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复以为始兴相,郡经贼寇,廨宇焚烧,民物凋散,百不存一。茂度创立城寺,吊死抚伤,收集离散,民户渐复.在郡一周,征为太尉参军,寻转主簿。高祖西伐刘毅,茂度居守.留州事悉委之.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江陵平,骠骑将军道怜为荆州,茂度仍为咨议参军.还为扬州别驾从事史。高祖北伐关洛,复任留州事。出为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绥静百越,岭外安之。以疾求还,复为道怜司马。丁继母忧,服阕,除廷尉,转尚书吏部郎。元嘉三年,太祖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已平而军始至白帝。茂度与晦素善,议者疑其出军迟留,时茂度弟邵为湘州刺史,起兵应大驾,上以邵诚节,故不加罪,被代还京师。七年,起为廷尉,加奉车都尉,领本州中正。入为五兵尚书,徙太常。以脚疾出为义兴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上从容谓茂度曰:“勿复以西蜀介怀。”对曰:“臣若不遭陛下之明,墓木拱矣。”顷之,解职还家.征为都官尚书,加散骑常侍,固辞以疾。就拜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茂度内足于财,自绝人事,经始本县之华山以为居止,优游野泽,如此者七年。十八年,除会稽太守。素有吏能,在郡县,职事甚理。明年,卒官,时年六十七。谥曰恭子。(节选自《宋书·张茂度传》)[注]①高祖,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庙号高祖.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B.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C.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D.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人一诞生就起名取字,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往往称其字,以表其德。B.服阕,封建时代重视孝道,父母去世,在职官员须回家守制(守孝),守丧期满除去孝服,称为服阕。C.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D.秩,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古代官员的俸禄并非铁饭碗,而是根据年终考评确定。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茂度出身名门,早年不乐仕进.张茂度是汉代开国元勋张良的后代,曾经多次被郡府、州府授职,都没有就任。B.张茂度治政有方,懂得体恤百姓。张茂度担任始兴相时,建造官舍,哀悼死者,抚恤伤残,使始兴渐渐恢复繁荣。C.张茂度被人质疑,但为皇帝信任。张茂度被人怀疑有意出兵迟缓,皇上并没有加罪于他,后来还安慰他不要介怀。D.张茂度家财富足,晚年闲居山林.张茂度营建本县的华山作为居所,晚年悠闲自得于山野湖泽之间,直至终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循走,俱坐免官。复以为始兴相,郡经贼寇,廨宇焚烧,民物凋散,百不存一.(2)上从容谓茂度日:“勿复以西蜀介怀。”对日:“臣若不遭陛下之明,墓木拱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赠阙下裴舍人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①,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②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新。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③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注]①上林:上林苑。②长乐:唐宫。③永崇:指长安永崇坊。高侍郎:指当时的礼部侍郎高浞.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钱诗前两联写景,从动、静、声、色等多个角度,描写皇宫园囿殿阁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穰丽的宫苑春景图。B.钱诗前两联尽管没有正面提到裴舍人,却句句恭维,不露痕迹,用景物反衬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C.高诗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比拟新中举的进士,“和露种”“倚云栽"比喻他们有所凭恃,特承恩宠。D.高诗以“芙蓉”自比,“秋江上"与前两句的“天上”“日边”形成对比,写出后者与前者所处地位的悬殊。15.作为古代文人为推荐自己而写的干谒诗,钱诗的后两联和高诗的后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难》中“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从而增添了浪漫气息。(2)苏轼《赤壁赋》中写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儿悄无声息之景来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中国文化在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浓缩精华,寥寥数语,却做到了写实性与抒情性、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中国曾被称为“诗的国度”,所谓“不学诗,无以言"。祭拜祖先需要唱诗,登高望远需要题诗,好友分别需要赠诗,入仕为官需要考诗……在中国历史上,诗歌与社会生活,是中国文化的有力表达。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人生哲学价值观、历史经验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底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与社会实践。中华优秀思想长期中国文学,久而久之转化为诗意,以诗歌等形式影响和塑造着民众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凭借着优美的语言与凝练的旋律,诗歌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外化为口耳相传的继承与发展,又内化为的心灵认知。多少名诗佳句依旧在中国人嘴边吟诵,在他们心间缓缓流淌。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息息相关浸润潜移默化依然B.休戚与共浸润耳濡目染依然C.休戚相关感染潜移默化因而D.息息相关感染耳濡目染因而18.下列选项与文中“诗的国度”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对新兴一代来说,曾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已被“自动屏蔽”.B.只有在时代生活中“抓活鱼”,艺术才能拥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与鲜活。C.中国首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发射成功,据介绍,该卫星的总投入接近五百万元人民币。D.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经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底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价值观与社会实践.B.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人生哲学价值观、哲学思想文化传统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底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实践与历史经验。C.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经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底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实践与人生哲学价值观。D.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社会实践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底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与人生哲学价值观。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雁”是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文人们或绘雁行,或摹雁声,或写孤雁,展现其独有的生存姿态,①。雁的春秋迁徙,常常唤起人们逆旅乡思、离恨别愁的幽微情感,因此,②.迁客骚人在受贬谪、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之时,也每每会想起失群的孤雁,于是,③.总之,“雁”这一具有张力的意象,以其深邃的个性,牵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思,负载着诗人思乡、失意的情怀,是读者透视其心灵世界的~个重要艺术符号。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字。(6分)2020年4月8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制定了5G消息的相关标准.这个被称作“5G消息”的融合通信服务,较之前的类似尝试,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三大运营商统一战线,有利于赢得更多用户。2014年,中国移动曾推出“三新"手机(新通信、新消息、新联系)战略,但由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不支持这一技术,无法实现跨网通信,而市面上也仅有少数终端支持。此次三大运营商将采用统一的国际技术标准,意味着跨网用户将被打通。与采用私有协议的APP孤岛相比,“5G消息”在互联互通上具备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对服务应用直接意味着国内的13亿甚至全球的60亿海量用户。目前,融合通信业务的商业模式仍在探讨中。尽管“5G消息”未来有潜力蓄积大量用户,但市场普遍认为,其暂未展现出像微信一样的社交野心,对微信等即时通讯应用冲击有限。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0年五四青年节之际,某视频网站发布了一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犹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激荡起青春之声.“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青春。时代的馈赠、个人的探索,汇聚成青春的蓬勃、生命的丰盛。一次与青年的对话,让人沉思青春的价值、成长的意义。青春何谓?青年何为?这是每个时代的发问,每位青年都矢志追求着答案.作为新一代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白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湛江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I.D(“世界经验"偷换概念,原文为“人类经验”;“唯有……才能”表述也过于绝对。)2.C(“论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在主要观念、发展空间和艺术追求等方面的异同"错误,根据第二段内容可知,文章只论述了二者在主要观念和艺术追求上的不同。)3.C(A项,“但它不能深刻摹写现实人生、深层剖析社会问题”错误,根据原文,通俗文学也能深刻摹写现实人生、深层剖析社会问题。B项,“它已忽略了大众,远离了读者”无中生有.D项,“还有取代其他文学类型的趋势”文中无此信息。)4.D(“九十年代,地摊生意基本结束”错,范围扩大。原文是“这一批人基本上结束了那个时期的地摊生意”,不是说所有地摊生意都结束了。“除了供应蔬菜、水果的,散户就很少见了"错,曲解文意。原文是“地摊经济主要就是以供应人们日常蔬菜、水果为主,也就是相对集中在一些大市场,散户很少见”。)5.C(“八十年代后”时间界限模糊,范围太大;“大力发展”“出,台法规”“鼓励……自主创业”于原文无据。)6.①大众要正确认识“地摊经济”,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就是过去的1.O版、走回头路.②地摊经营者要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政府相关规定,合法经营.③相关职能部门要改变观念,细化管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摊经济。(每点2分)7.D(“语言华丽秀美”错,本文语言平实质朴、清新自然。)8.①描述了作者过去在翠湖边上的图书馆看书和茶馆喝茶的闲适生活。②由景及人,突出了举湖边上的人--图书馆管理员随心随意的个性和茶馆堂倌大度宽厚的风度。③表现翠湖给“我”带来的宁静、惬意和温馨的感受。在翠湖可以安静随意地读书,自在地喝茶赏景。④这些与翠湖相关的美好回忆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并与后文作者听说的翠湖的现状形成对比。(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9.①翠湖的美让作者难以忘怀.翠湖的大树、清浅的湖水、粉紫色的水浮莲、白由游弋的红鱼都是那么地和谐美好.②翠湖给人们带来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生活在喧嚣扰攘与刻板枯燥中的人匆匆走进翠湖就会感到轻松,放慢脚步享受翠湖的湖光树影.③翠湖承载着作者年轻时的美好回忆。翠湖的图书馆、茶馆,甚至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作者年青的足迹.④翠湖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无法忘怀。作者回忆翠湖的过去,更关注翠湖的现在,为翠湖而喜,为翠湖而忧。(每点2分,答出三点,大意对即可。)10.B(原文标点: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11.A(“人一诞生就起名取字”错,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12.D(“直至终老”错,张茂度闲居山林七年,后来又担任了会稽太守,并且死于任上。)13.(1)卢循逃跑,两人都凶此免官。茂度又被任为始兴相,始兴郡经叛贼入侵后,官舍被焚烧,民众财物零落流散,所剩无几.(“走”“坐”“焚烧”各1分,句意通顺2分)(2)皇上神态平和地对茂度说:“不要再对西蜀之事耿耿于怀.”茂度回答说:“如果不是幸逢陛下圣明,臣子早已不在人世了。”(“从容”“介怀”“墓木拱矣”各1分,句意通顺2分)14.B(“反衬"错,应该是正面烘托。)15.不同之处:①钱诗后两联表达了白己虽穷途落魄却有为朝廷出力的一片忠心以及十年科举失利的遗憾和惭愧;②高诗后两句赞美秋江芙蓉孤高的格调,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4分)相同之处:①都有望提携之意;②干谒之情都写得含蓄婉转,保持身份。(2分)16.(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7.A(“息息相关”适用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休戚与共”适用对象较狭小,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浸润:指浸染熏陶。感染:指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和“耳濡日染",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的意思。“潜移默化”,强调悄悄受到影响后所发生的变化。“耳濡日染”,强调经常耳听日视所受到的影响。“因而”表达因果关系,语境强调的是名诗佳句仍旧在心间流淌。此句和上句不存在因果关系,此处用“依然”。)18.D(引号的基本用法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④表示讽刺和嘲笑。⑤突出强调.语段中“诗的国度”,表示突出强调。A.“父母之命,媒妁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商业停车场车位租赁协议
- 2024年度电子支付领域技术专利许可协议
- 二零二四年企业综合信息化建设合同
- 二零二四年保险合同标的及条款
- 2024年度机械设备安装分包合同
- 2024年度教育合作项目投资合同
- 2024版混凝土路面铺设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4年度教育服务保密合同
- 二零二四年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
- 2024年度租赁商位经营合同
- 巯基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评分表
- 汽修厂搞个优惠活动
- 幼儿园教研五大领域主题30篇
- 2023年民俗博物馆防火、防盗、防恐应急预案
- 七年级劳动技能课全册教案
- 法学英语论文
- 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演示文稿
- 2023年西安国际港务区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发动机冷却系统说课稿课件
- 高中美术 湘美版 美术鉴赏第2单元 美术的历程第二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