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任务群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明白赋与词的文体特色,并尝试初步扩写和缩写。(重点)2.学会鉴赏《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并学以致用。(重点)3.理解苏东坡复杂的感情世界,并学会在具体的个人背景、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中评价、学习其乐观的自我调节精神。(难点)【学习准备】1.师生课前查阅苏东坡的个人生平,在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基础上,借鉴阅读《苏东坡传》,全文阅读《苏东坡突围》《来生嫁给苏轼》等文章,并积累在笔记本上。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的文言字词,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3.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便于探究、评价、质疑等。【学习课时】5课时【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示意图】【学习活动设计】一、了解——文体特点1.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三篇文章的文体特点。篇目 文体 文体特点 阅读方法《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 讲究格律,“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前赤壁赋》 赋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后赤壁赋》 赋 同上 2.比较三种不同的文体特点,并尝试改写,或者将《念奴娇赤壁怀古》改写成散文,或者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改写成词,可整篇改写,也可以选取片段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景物描写1.勾画《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景物描写,并思考和探讨景物描写的特点、手法和作用。篇目 景物内容 景物特点 景物手法 景物作用《前赤壁赋》 清风、水波、月、白露等 朦胧、开阔、渺远 典型景物俯仰等 表达景物壮阔美的自然感受;为下文泛游作铺垫《后赤壁赋》 霜、木叶、草木、山等 冷清、静谧/肃杀、恐怖 视听等 ①交代季节、环境;引起下文主客对话②烘托人物悲伤的心情《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惊涛等 雄浑、悲壮 夸张、比喻、视听等 引起下文怀古思考3.利用图形,让景物描写手法图形化、直观化,如下图。见导学案131页三、把握——情感变化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了人物——周瑜,《前赤壁赋》中写到了人物——曹操和客,《后赤壁赋》中写到了人物——道士,思考他们各自的不同作用,并请你任意选择一个次要人物,以他的口吻对苏轼说一段30字左右的话。人物 作用 说的话周瑜 反衬自己功业无成 曹操 借曹操表达生命短暂、自然永恒 客 代表作者思想的另一面 道士 表达作者超脱的精神追求 2.按照三篇文章的写作时间顺序,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并进行情景化感受,理解苏东坡复杂的感情变化,并画出其感情变化示意图。《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1082年7月,本文的情感示意图如下:《前赤壁赋》作于1082年秋,本文的情感变化示意图如下:《后赤壁赋》作于1082年冬,本文的情感变化示意图如下:3.结合《苏东坡传》《苏东坡突围》《来生嫁给苏轼》等文章,分析其情感的矛盾之处和原因。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道佛的结合中,心态发生了变化,但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儒道佛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的人生真谛。四、运用——创作实践四川眉山、湖北黄冈、杭州西湖三地争相建造苏东坡纪念馆,请作出你的地址选择,并说明理由。要求:语言简洁,理由充分,200字左右。《赤壁赋》主题的互补整合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第16课将苏轼的《赤壁赋》与姚鼐的《登泰山记》合编在一起,这种编排组合在教材中还是首次。《前赤壁赋》特点是“以文为赋”,《登泰山记》是“桐城散文”,初看似乎相似点很少,但仔细研读,这两篇文章其实可在主题的互补整合上做文章。两篇文章均写于作者的失意之时。苏轼的失意,师生多很熟悉,写《前赤壁赋》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并且皇家还特地给了他一个照顾——“不得签书公事”。团练副使在大宋本就是安置罪官的闲散小职,再不得“签书公事”,就什么“货卖帝王家”的机会也没有了。新教参还没有编出,旧教参对《登泰山记》多只做古人游记处理,对姚鼐的境遇介绍甚少。故大家对姚鼐写《登泰山记》时的境遇多不了解。查阅史料,此时姚鼐刚刚辞去了《四库全书》纂修官的职务。其自述的理由是“以病归”“养双亲”。但从其后来的举动来看,这两个理由都是托词无疑。因为你见过辞职后大冬天奔行千里登泰山养病的吗?你见过无官一身轻后,大过年的不回家,关键是登完泰山也不回家的“养双亲”的孝子吗?从散见的资料分析,姚鼐的辞官主因是与《四库全书》的总撰纪晓岚等当时文坛大家的龃龉。姚鼐虽然也是《四库全书》的编写者,但限于他的年龄、资历、品秩和学术主张,总裁、副总裁、总撰、副总撰、总阅、总校等工作均与他无缘,他只是参与而已,且这个参与也是皇家“破格”赏赐的。自己的观点、主张根本不被重视,并经常受到上司打压。如果打压他的是舒亶、李定之辈屑小也就罢了,自己还可以在精神上战胜他们,“儿子打老子”。但打压他的却是富有“生前身后名”的纪晓岚等学界名耆。其从孙姚莹在《从祖惜抱先生行状》中有两句话可为姚鼐当时处境的写照:“世之孤生(孤陋寡闻之人),徒抱俗儒讲说,举汉、唐以来传注,屏弃不观,斯固可厌;陋而矫之者,乃专以考订、训诂、制度为实学,于身心性命之说,则斥为空疏无据;其文章之士,又喜逞才气,放蔑礼法,以讲学为迂拙:是皆不免于伪蔽。”“纂修(《四库全书》)者竞尚新奇,厌薄宋元以来儒者,以为空疏,掊击讪笑之,不遗余力。先生往复辨论,诸公虽无以难,而莫能助也。将归,大兴翁覃溪(翁方纲)学士为叙送之,亦知先生不再出矣,临行乞言,先生曰:诸君皆欲读人未见之书,某则愿读人所常见书耳。”由此,可见姚鼐与当时文坛风气不合,与《四库全书》的负责人不契。如果说这还只是后人追述,并未点明纪晓岚其人,那么姚鼐在《与胡雒君书》中则有直接的态度表述:“去秋始得《四库全书》一部,阅之,其持论大不公平。鼐在京时,尚未见纪晓岚猖獗若此之甚,今观此,则略无忌惮矣。岂不为世道忧邪?鼐老矣,望海内诸贤,尚能捄(救)其敝也。”(《惜抱轩尺牍》44页,安徽大学出版社)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是“去年秋天才得到一部《四库全书》,阅读后,认为其所持之论太不公平,我在京师时,还没见到纪晓岚猖狂(删削、论走极端)到如此地步。今天看来,他对前人成果,简直没有一点忌惮了。让我怎么能不为世道忧虑啊?我老了,期望国内的贤人,能挽救(纪晓岚之流造成的)这个弊端。”相对纪晓岚,姚鼐是晚辈、后学、下属,在野,直呼纪晓岚(纪昀之字)绝非所宜,如果没有深的芥蒂,断不会如此。继而又因其文章而忧世道,可见两人的学术观点相左之甚。同样面对不公平命运,苏轼与姚鼐的选择却又有很大区别。先看泛舟赤壁的苏轼:他先把自己的皮囊假托成一个悲情的”客“,这个“客”一悲英雄永逝(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二悲个体渺小(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三悲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四悲壮志难酬(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源于他儒家的事功思想。随后,苏轼心中的道家思想又以“主”的身份来宽慰儒家的悲怆,这个“主”分别以水月为喻,讨论了如何从变与不变两方面辨证地看待自然与自身。逝者如斯,江水奔流到海不复还,人不能连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中,这是变;江水滔滔不绝,亘古如斯,这是不变。“月有阴晴圆缺”是变,“江月年年只相似”是不变。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要慨叹人生苦短,生不逢时,物我同一,生死同一,人生的意义可以永恒。于是乎苏轼的精神主体与世间躯体就“相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了。苏轼的解脱方法实是佛道圆融,从一定角度看也是一种自我麻痹——对于封建君权下的士人来说,这种圆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另起炉太劳累,在这种圆融中可以明哲保身,熬到下一次被皇家启用。再看登泰山的姚鼐:“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他不怕路途艰辛;“古时登山,循东谷入”,但他“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他不怕走“异路”;正因为如此,他看到了“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夕阳壮丽,看到了“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朝日磅礴。登泰山的历程其实就是姚鼐面对不公正人生的选择历程的写照,他不走常人之路,不怕另起炉灶,敢于舍弃已有的“坛坛罐罐”。用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苏轼和姚鼐面对的现实都是一个大黑球,苏轼能从这黑中看到一丝自慰的光明,并把它扩大,知黑守白,黑白交融,形成一个太极球;这个太极球向前滚动,可以走很远很远,但人终究只能在这个球中生存,变化。空间有限,改变亦有限。而姚鼐虽受的打压相对温和,但他的解脱之法却异常决绝,他没有滚太极,而是把这个大黑球捅破,他选择的是对旧有选择的放弃,另寻了一片天地。这从苏轼泛舟赤壁和姚鼐的登泰山后各自的履历可以看出。黄州后的苏轼: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未至汝州而幼子卒。申请暂居常州获准。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复相,苏轼升任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还朝任礼部郎中。升中书舍人,再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整治西湖,修苏堤。元祐六年(1091年),调知颍州。整治颍州水利,修筑堤坝。元祐七年(1092年),调知扬州。元祐八年(1093年),调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琼州别驾,儋州安置。兴办教育。元符三年(1100年),赦复为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北归途中病逝常州。登泰山后的姚鼐: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四十三年(1776-1778),主持扬州梅花书院。乾隆四十五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0-1787年),主持安庆敬敷书院。乾隆五十三年至乾隆五十四年(1788-1789),主持徽州紫阳书院。乾隆五十五年至嘉庆五年(1790-1800),主持江宁钟山书院。嘉庆六年至嘉庆十年(1801—1805)时,主持安庆敬敷书院。嘉庆十年至嘉庆二十年(1805-1815),主持江宁钟山书院。嘉庆二十年(1815),卒于江宁钟山书院。苏轼的一生就是在重复贬官——复官——干活儿——再贬官——再复官——再干活儿的圆圈。其思想也遵循着得意——失意——再得意——再失意的圆圈轨迹。球体往前走,不管这个球滚得多高多远,球里面的东西是一样的。姚鼐,捅破了这个黑球,去做自己所爱做的事,不受制于人,不要皇家那只诱惑人的“胡萝卜”。虽然朝代不同、面对的斗争对手不同,对两人的选择不好做截然的判断。但姚鼐似乎过得更滋润、也更有成就,南归后的姚鼐主要于江苏和安徽一带教学著书,学生满天下,后世闻名的有二十余人。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老子章义》1卷、《庄子章义》10卷、《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鲁科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发行业员工劳动合同终止补偿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病虫害防治设备租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镍氢电池产品供应链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门窗行业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7篇
- 二零二五年度IT行业IT支持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合同协议范本4篇
- 2025版农机零部件供应合同协议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沐足行业员工薪酬福利合同范本4篇
- 2024年公证遗产继承分配协议书模板
- 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课件
- JB-T 8532-2023 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 深圳小学英语单词表(中英文)
- 护理质量反馈内容
- 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中考数学试题(附真题答案)
- 抖音搜索用户分析报告
-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必修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学设计
- 供货进度计划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