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1页
《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2页
《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3页
《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4页
《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②学习作者用典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重点: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难点: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一、点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说英雄迟暮,但雄心不已。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的辛弃疾面对破碎的河山,追慕着古代英雄,希望能为国出力,可终究事与愿违……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1、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的笔势纵横,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与苏轼并称“苏辛”。文人写词较多的使用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而辛词完全打破这种形式,它语言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它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而且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别有妙趣,这些就是辛词“稼轩体”的独特风格。《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2、背景: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tuō)胄掌握了政权。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大功,因此于嘉泰三年(1203)六月,起用力主抗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三月,又调镇江知府。辛弃疾虽被起用,他便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并非真正为收复失地,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对当前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六十六岁时在镇江任上所作。他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能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土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追慕古代英雄,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三、诵读读这首词,应保持豪壮的基调,作者褒扬历史人物,忧愤南宋王朝,慨叹壮志难酬,应读出昂扬的基调和磅礴的气概。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四、赏析探究:关于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用典的好处在于。恰当地用典,可使文章。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例如:《锦瑟》引用了蓝田玉烟、鲛人泣泪的典故,是为了表达一种迷惘凄清的心理处境,也为诗歌增添了文采。《马嵬》用卢家莫愁的典故,玄宗贵为天子,却得不到平民般的幸福,讽刺了玄宗虚伪自私的爱情。1、上阕作者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探究: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3、下阕引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4、理解这首词的题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在什么地方怀古?6、中心主旨: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最后三句,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是本词的主旨句子。1)解释这句诗?、凭谁问:靠谁来问。2)解释典故3)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五、词作特色: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2、风格:3、另外在这首词里面出现了多处的对比。找到并体会其作用。六、内化巩固: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撙酒,重与细论文。注释: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早年出入于梁朝宫廷,善作宫体诗,风格华艳。出使西魏,被强留北方,因有很高文学修养,得到优待,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虽居高位,却内心矛盾,作品中表现出浓厚的乡关之思和羁宦北国的悲愤感情。用语清新,风格也变得苍劲沉郁,与前期显著不同。②鲍照,字明远,东海人。出身贫寒,曾做过临海王萧子顼的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其诗善七言歌行,情感充沛,形象鲜明,语言劲健,风格俊逸。试说明《春日忆李白》诗中使用的典故,并指出其作用。七、作业布置:1.填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______,是我国______时期爱国词人______的作品。词人归宋以后,一直______,始终______。此词借______针砭现实,词风______。2.下列各句中不是借代用法的是()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答案:三、诵读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四、赏析探究:1、【明确】前四句:怀孙权,倾注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倾慕之情。后六句:怀刘裕,词人有一腔报国志,却难以像刘裕那样建立丰功伟绩,仰慕与抑郁夹杂着苍凉之情。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委婉。简析:词的开头用孙权独踞江东的故事起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两句,慨叹江山虽依旧,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却早已作古。很有气魄的文字犹如异军突起,倾注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倾慕。事过境迁,物换星移,孙权最初在京口起事的遗迹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舞榭歌台”两句,写当年歌舞楼台的繁华景象,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指英雄业绩,洋溢着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钦佩之情。2、【明确】⑴两人都是在京口起事建立了政权(孙权据此(京口)以称霸江东,刘裕在京口起事),照应标题“京口北固亭怀古”。⑵作者以两人自比。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⑶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3、【明确】引用刘义隆的典故,告诫统治者引以为戒,汲取教训,慎重行事。引用廉颇的典故,以自况,表达自己空怀报国之志,却无人问津的愤懑。通过用典使词含蓄洗练,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提示: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中的情况下,听信玄谟的话,北伐后魏,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业绩,结果惨遭失败。而眼下韩侂胄急于事功,草率用兵,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军事上的冒险不可取。告诫韩侂胄,应以刘义隆为鉴诫,汲取教训,慎重行事。这一年词人已经64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也自然而然想起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而自己境况竟然不及廉颇,这不能不让人惋惜、忧虑、气愤。4、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题目。交代了事件-----怀古5、京口北固亭6、中心主旨: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怀古全篇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了作者坚持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他对南宋屈膝媚敌、腐败无能的最高统治集团的愤恨不满。板书:孙权:英雄难觅上阕建功立业、令人仰慕咏史抒怀刘裕:寻常巷陌、金戈铁马刘义隆:草草出师,仓皇北顾警告当朝下阕烽火扬州路,神鸦社鼓愤斥偏安借古讽今诗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未酬最后三句,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是本词的主旨句子。1)、凭谁问:靠谁来问。2)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3)、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现在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五、词作特色: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4)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照,以事警世(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典故的恰当使用可以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2、风格:豪放悲壮3、另外在这首词里面出现了多处的对比。找到并体会其作用。A:英雄业绩和可悲的现实对比————针对的是南宋的萎靡不振B: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的对比————应吸取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C: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对比————抒发的是忧国伤时的感慨对比是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的委婉强烈,形象更加的鲜明生动。熟读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气壮山河的抗战英雄赞歌。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振聋发愤的历史教训总结。六、内化巩固:(参考答案:“清新庾开府”用庾信的典故,“俊逸鲍参军”用鲍照的典故,说李白的诗就像庾开府的诗一样清新,像鲍参军的诗一样俊逸,借庾信和鲍照来赞美李白的诗才。)七、作业布置:1.填空:《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