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互联网+检测”:为消费安全“保驾护航”_第1页
【连载】“互联网+检测”:为消费安全“保驾护航”_第2页
【连载】“互联网+检测”:为消费安全“保驾护航”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载】“互联网+检测”:为消费安全“保驾护航”

自2002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国际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检测行业已成为中国发展前景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服务行业之一。经济不断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产品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社会公众对于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全球在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力度逐步增强,加上中小企业为应对产品上市安全控制日益增长的需求,给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镉大米”事件、频繁曝光的乳制品问题让食品安全检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内首家民营检测上市公司领军人物万峰认为,未来第三方检测市场前景非常好。随着居民对生活水平的追求不断提高,市场步入快速成长期,现已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国内的检测行业已经突破1300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由于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属于非常专业的领域,广大中小企业对于全球各类环保及产品监管法规指令和技术标准缺乏了解,而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产品与服务机构则因为项目种类繁多且受众面窄、推广难度大,在获取潜在需求上存在较大难度,供需双方信息极不对称造成整个行业沟通成本上升、效率低下,也使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国内资深质检行业专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奇俊为我们带来以下他的“互联网+”的实践与研究成果。第三方检测,又称公正检验,指利益之外的第三方,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在全国检测市场中,国有检测机构利用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55%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检测机构利用其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及在出口贸易检测业务中的天然优势占据了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民营检测机构起步晚,资本实力小,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接近10%。并且,从实验室的实验设备配置来看,国家级、省级的实验室主要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为进行某些产品的强制性的安全检验而建立,设备较先进且自动化程度较高。检测行业发展的四个时期(一)市场封闭期。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实行外贸管制,特别是对检测市场的监管,逐步建立了自主的外贸体系和机制。在八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中,规定了国家商检局为统一管理的主管机关,各地商检局负责本地的进出口检测业务。当时,外资检测机构是不能在国内设立联络处、办事处、实验室等事务机构的。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检验得到了初步发展,奠定了今后市场发展的基础。(二)政策起步期。在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颁布之后,,外资检测机构可以在华从事经营性业务,相关主管部门对外资检测机构进行考核,认可符合条件的机构在国内从事进出口检测的业务。(三)初步活跃期。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修改进一步明确,列入国家规定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目录的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检测;经国家商检部门许可的检验检测机构,可以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外国检验检测机构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进一步明确了对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经营活动的民事行为的检验资格,明确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为检验检测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奠定了法律基础。自由市场期2005年12月11日之后,我国政府根据加入WTO承诺,允许外资独资进入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外资检测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全面进入中国检测市场,成为中国检测市场的重要部分。外资检测机构与民营检测机构构成独立第三方检测的主体,国有检测机构利用其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主要包括各部委的质检、商检、环保、卫生等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及各级政府(含省、市、县、镇等)的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目前该部分市场占全部检测市场的55%左右。独立第三方检测是政府强制性检测之外的全部检测内容,占全部检测市场的45%左右。目前行业的整体情况目前注册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超过22000家,市场上流通的检测报告超过2.5亿份,行业的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从这些数字,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没有寡头垄断,整个市场是充分竞争的状态,政府监管的同时,市场本身也在自我调节自我适应。当前社会,检测机构的上游是仪器仪表供应商、试剂试纸的制造商、检测设备的设计公司等,其下游是各个制造厂商、渠道商等环节,检测机构在市场经济的分工中,作为独立的外部第三方机构,正在凭借其自身的独立与公正性,为生产环节、研发环节和分销环节提供服务,确保优良的质量和一贯的产品品质。在“互联网+”环境下检测认证行业的机会与挑战“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作为“互联网+”的先锋应用,网上购物也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子行业。在这个互联网提供基础设施的世界里,原先面对面的交易被电脑和网线取代了,交易变得更容易,浏览、下单、支付和配送是那么的流畅高效。随之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信任。提供商品的卖家是否有信誉,其销售的商品品质如何?提供支付和物流服务的商家是否做到了操作的高效?还是只是停留在广告上?消费者要是购买了不合格的商品,如何维权?如何提供专业的证据?这些都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对检测认证机构提出的新课题。目前,网络购物的大商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不少行业的主要商家都在与国内的各类机构展开合作,打击网络的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产品的质量巡逻服务,减少自身的经营风险,保障消费者和有信誉商家的利益。同时,可能是由于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在国内开展业务的时间不长,消费者和电商经营者的各种需求,都希望检测机构来满足,而这些可能还是需要一些厂商和品牌方一同加入参与进来的。对于假冒伪劣产品,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就存在,只是影响的范围有限。当互联网遇上了网购,假冒伪劣就更加常见并且猖狂了,互联网的特点让消费者感觉假货就在身边。这时,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电商的重要盟友,就要和品牌方一起捍卫消费者的利益了。最近有报道说一些电商平台,假货泛滥,其中不乏是一些无品牌的网货,一些粗糙的仿制品,还有一些是高仿并且价格昂贵的商品。对于没有鉴别能力的消费者只能参考买家评论、卖家的经营历史和信誉来作出判断,而这些往往是不够的,因为消费者没有专业的仪器设备、没有受过品牌厂商的专业训练,为自己维权无从谈起。而这些也给检测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这个网上购物的生态环境心中,利用自身的技术手段和品牌方的渠道管控能力来进行综合管理,用相对小的经济代价,用短的操作流程来完成这些?检测认证行业与电商的三类典型模式1、申请入驻前的检测模式。对于目前如火如荼的网络电子商务领域,已经有不少检测认证机构在提供各类常规和新兴的服务了。天猫、京东这样的大型平台型的网购网站,他们在引进“店中店”时就需要外部的第三方认证服务机构给他们提供高效并且独立的服务,对申请入驻的商家所提供信息进行按照全国各地的法律规章进行核对和审核。2、在售的商品“神秘卖家”抽检模式。对于在售的商品,不论是自营的还是“店中店”的模式,电商也要求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在自身网站进行购买并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产品质量测试,以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是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和厂家自我宣称的性能参数的。这种机制称之为质量巡逻机制,能在制度和操作上大大降低假冒伪劣产品在电商平台的生存空间。3、电商平台服务市场的检测服务模式。目前,各家自营为主的网购公司在逐步平台化,这也是符合“互联网+”的趋势,营造一个生态环境,让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和创业型公司到平台上出售各类商品,电商本身提供的展示、仓储和物流配送的服务,将自己的服务商品化,获得销售产品时所产生的佣金和服务费用。这种模式更利于电商网站将自己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品类上,而相配套的品类或是周转不是那么快的品类交给店中店商家来服务,体现出了服务的分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至此,也给到了电商一个新的课题:不是自营的商品,不是厂商直供的商品,电商如何确保其质量是否优质呢?于是电商服务市场的质检服务就浮现出来了。店中店商家在入驻电商平台时,在其平台的服务市场网站购买了质检服务,将样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在获得质检报告后提交电商网站,网站给予放行产品上架的操作。行业的未来在“互联网+”的新环境中,各类背景的检测机构都面临着各种挑战。国有机构、民营机构、外资机构在市场上各有一片天地,而在互联网+的新生态中,一些平衡会被打破,新的格局也会逐步形成。目前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主要有三类。其中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总数的近80%,市场份额约占55%;民营机构数量约占19.5%,市场份额约占20%;外资机构数量约占0.5%,市场份额约占25%。中资机构的竞争优势不明显。首先,我国国有检验机构是由政府及各个行业的职能部门为适应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而投资建设的,注定其受行政区域建制和行业部委建制的影响,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某一行政区域和某一行业发展,无法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也逐步被推入了市场,加之检测机构的增加、检验能力的比较等因素,从而使机构间的业务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而原来的国有检测中心的人员依旧是服务意识薄弱、沟通能力差,为机构本身的生存发展设置了障碍。第三,我国第三方检验机构实验室由于长期以各自业务为主,缺乏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得我国实验室资源分散、整体竞争力差,某些行业检测机构严重缺失。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我国国有检测机构在应对同行竞争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外资机构跃跃欲试,民营机构参差不齐与国有机构不同,外资机构在国内的扩张非常迅猛,除了常规擅长的出口检测和认证服务,不少行业领先的外资机构都已经涉足国内检测认证服务。他们所看中的并不是目前国内市场的规模,而是希望未来培育这个世界第二大市场健康发展,为未来的品牌影响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伴随中国本地的检测认证服务一同成长。而民营机构,除了少数是在国内上市外,其他机构或多或少有外资机构的合作带来一定的业务,自身的服务并没有形成全国网络,服务的标准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来市场的展望2015年3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提出将质检系统3500多家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到2020年基本完成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转企改制等改革任务,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可以预计,在未来,政府和监管机构会继续扮演裁判员的角色,而运动员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民营的和往日国营现在市场化的国有机构了。政府部门届时会拿着购买服务的预算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对于年度合作的服务供应商展开招投标来招募。这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真正起到作用,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传播开来。可见未来毕竟是检测认证行业蓬勃发展、健康成长的时代,整个电子商务的经营环境也会因此受到很好的净化。典型案例:检测通: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的“互联网+”实践检测通(www.TestR)是由第一家国内上市的电子商务企业——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SZ,002095)在2010年推出的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门户网站。平台功能:检测通依托网盛生意宝集团下属近百个行业B2B细分平台、1200万企业用户资源,联合检测、认证、校准机构,仪器设备生产商、耗材、配件、试剂、标准品供应商,法规咨询、标准服务、实验室软件提供商为中小企业提供质量安全环保综合解决方案。平台服务:检测通借助互联网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对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进行互联网化、电商化,是“互联网+”在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领域的有效探索与实践。检测通围绕着中小企业质量安全环保方面的需求整合资源,为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涉及到的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问题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涉及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技术法规、标准化、计量校准、仪器设备、培训咨询、技术研发支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产业服务专家等产业链条上各种服务资源的整合,最终形成产业链各要素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创新型技术服务体系。检测通在将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互联网化、电商化的过程中避免了盲目、不切实际、一刀切式的互联网创新。针对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专业化和地域性的特点采取垂直行业与地理区域纵向横向交叉整合的模式;针对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采取信息展示与专家撮合双管齐下的策略;针对标准化服务套餐与技术工具产品采取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电商模式。检测通作为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互联网的先行者,在行业中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在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行业“互联网+”的探索过程中已经拥有了诸多先发优势,其模式和后续发展值得关注。核心优势:1、资源信息整合有广度。检测通已建立起数量庞大的“检测认证与分析测试数据”,服务项目信息及产品资源已十分丰富,可基本解决中小企业日常研发、生产及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各项质量安全环保问题。2、产业链挖掘有深度。检测通已基本搭建起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整合了产业链上下游从法规指令、服务外包到工具应用各个环节,覆盖了中小企业质量安全环保需求应对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素。3、持续发展有保障。检测通拥有平台型首家互联网A股互联网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在电子商务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资源做支撑,在资源整合及技术支撑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在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均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内第一部系统性、全景式解读“互联网+产业”实践著作《互联网+:产业风口》全网期待,秒杀抢购,购买链接在此:淘宝天猫:/item.htm?spm=a220m.1000858.1000725.81.x2Ifdp&id=45158637813&areaI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