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雹神蒲松龄王公筠仓8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②,日:“闻骆从③将临,先遣负弩久”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日:“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公问之。日:“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公愕然改容。天师日:''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公问:“何处?”日:“章丘。”公场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天师日:“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乃顾而嘱臼:''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又嘱:“贵客在坐,文寺勿武。”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氧匝地。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公骇日:“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日:“适戒之,所以迟迟,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王公筠苍:王孟震,字筠苍,山东淄川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②刺:名帖。③验从: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在前后的骑卒。④负弩:充当先导。.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怀中中天师刺(2)公"接壤关切—(3)旗而嘱日 (4)文去勿武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2)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王筠仓这个人物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解。(3分)【参考答案】(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他从怀中取出张天师的拜帖。出:取出,拿出。②句意:王老先生想到章丘和他所管辖的地方相邻,十分关心。以:因为。③句意:才当面嘱咐雹神说。顾:看。④句意:要慢慢离开,不要毛手毛脚。去:离开。(10)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他一听十分惊讶,知道张大师可以未卜先知,更把他看成是神,诚心诚意地拜会他。因为限断两处,故停顿为: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类,像。侍,侍候。句意: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迎接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②重点词:此,这,玉,敬辞.敕,敕令。何,怎么。句意:这是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文章主要讲述了父母官王筠苍爱民心切并感动天神的传说故事。从“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公哀不已”“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等语句,可以看出王筠仓爱民如子,关心老百姓疾苦。答案:(9)①取出,拿出;②因为;③看;④离开。(10)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11)①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迎接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②这是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12)从王筠苍爱民心切并感动天神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爱民如子。【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参考译文】王老先生字筠苍,到今湖北地区做官到任后,他便想登上龙虎山拜会张天师。一天他来到湖边,刚登上船,就见有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他驶来,叫船上的人替他通报。王老先生立刻接见了这个人,只见这人外貌端庄,衣着整齐,他从怀中取出张天师的拜帖,说:“得知长官驾临,特先派我来迎接王老先生。”他一听十分惊讶,知道张天师可以未卜先知,更把他看成是神,诚心诚意地拜会他。张天师设酒宴款待,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迎接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过了一会儿,他向张天师小声打听这个人。张天师对王老先生说:“此人是先生的同乡难道你不认识吗?”王老先生问这个人是谁,回答说此人就是世间传说的雹神李左车呀。王老先生一听惊讶得变了脸色,张天师接着说:“刚好他向我说要奉上帝旨意去布雨下雹,所以特来告辞。”王老先生问:“向何处下雹?”回答说:“章丘。”王老先生想到章丘和他所管辖的地方相邻,十分关心,便离开席位请求天师免去这场雹雨。张天师说:“这是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王老先生仍然哀求不止。张天师低下头来想了很久,才当面嘱咐雹神说:“把冰雹降在山谷,不要伤害庄稼这就可以了。”接着又嘱咐说:“贵客坐在这里,要慢慢离开,不要毛手毛脚。”雹神听后退出殿堂。走到庭院里忽然见他脚下生烟烟雾环绕,这样过了一个多时辰后便飞升起来。开始时,升的和庭院中的大树一般高;继续飞升便和楼阁一般高:然后呼隆一声向北方飞腾而去,殿堂立刻受到剧烈震动,席上碗盏都被震歪碰倒。王老先生吓得说:“去时真如雷霆,张天师说因为刚才告诫了他,所以才慢慢飞升而去。不然的话呼地一声轰鸣,他就会立即消失。”王老先生告辞回到住所,记下拜访那天年月,派人去章丘打听。果然那天下了大雨冰雹,雹粒布满沟壑,田地里却只有几粒而已。(2020江苏连云港)闽有带鱼
[明]谢肇肃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①。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裁及谡N丕置。人之嗜好无常如此。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闽所作带鱼蚱,遇闽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选自《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题另加)[注]①不以登俎(zU):意为上不了台面。②啖(ddn):吃。.米豆念上文,对画直线句的停顿总拿不准,念了四遍,你告诉她()是正确的。(2分)A.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 B.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C.立命/往民家取己煎者至宅啖之 D.立命往/民家取己煎者至宅啖之.米豆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帮助她理解。(3分)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小轩向你提了个问题:“闽人轻贱的带鱼,监司却念念不忘,这说明什么道理啊?"你谈了自己的思考。(3分)【参考答案】(2分)A(3分)示例: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3分)示例:人对事物的嗜好与其贵贱无关。【参考译文】闽地有一种带鱼,长约一丈多,没有鳞甲,味道很腥,是众多鱼类中的价格最便宜的,献给客人上不了台面,但是普通人家,用油煎着吃,也还是芳香扑鼻的。曾经有一个监司,因为公事过了中午才回家,饿得很,在道路边闻到很浓的香气,问是什么东西,旁边的人回答说是带鱼。监司立刻让人前往百姓家取来已煎带鱼,送到家里来吃,大称味道好,并且恼怒以前为什么不给他买。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一个人对事物的好竟然像这样。吴江顾道行先生也喜欢所做的煎带鱼,通过探子前往去索要,但闽地的人轻视这种味道,常常没有人来回应他。(2020江苏南京)杨万里传①(节选)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日“诚斋”。②浚入相,荐之朝。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率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③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日: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金人日逼,疆场日扰,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保疆场者何道。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增屯聚粮,治舰扼险。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④东宫讲官阙②,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③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万里日:“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⑤开禧二年,闻韩件胄④撞开边衅,愤惋不食,手书八十四言,掷笔落坐而逝。⑥万里精于诗,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注释]①选自(宋史》,有删改。②阙:同“缺二③端人:正直的人。④韩院(tuo)胄:南宋大臣。.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2)率师往平之(3)孰为才(4)闻韩佗胄撞开边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阅读全文,回答问题。(4分)(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人相后又把他推荐给朝廷。B.杨万里应诏上书,劝谏皇帝“增屯聚粮,治舰扼险”。C.担任侍读,杨万里主动向太子推荐人才,因此“太子深敬之”。D.末段中“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一句,暗含了对杨万里学识人品的肯定。(2)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本文却用较大篇幅引用了杨万里的奏章,这样写是否恰当?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13.下面两句话用不同的句式向皇帝指出当前形势,语气和表达效果各有什么不同?(4分)[甲]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乙]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宋史•杨万里传》)甲句:乙句:【参考答案】.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1)命名(2)军队(3)谁,哪一个(4)听说.杨万里三次去拜访(张浚)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DC(2)奏章也是体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形式,同样反映人物的思想:人物传记也要详略得当,这部分内容更好地表现了杨万里的正直和有政治远见。.甲句:采用判断句,加强了肯定语气,强调了形势危急,引起后主的重视。乙句:采用疑问句(设问句),语气委婉,引发君主的深人思考,起到劝谏的作用。【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并以“正心诚意”之学相勉励,杨万里终身信服其教导,并把自己读书的房子取名为“诚斋张浚入相,将杨万里荐于朝廷。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高宗称他为“仁者之勇”,遂有重用他的意思。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五月,杨万里应皇帝诏命上书说:“臣听说在没有事的时候说有事,不影响其为忠臣:在有事的时候说没有事,其奸佞之心就严重了。陛下以为今日是何等时候呀?金人日益进逼,边界日受侵扰,却没有听到防御金人的是什么策略,保卫边界的是什么办法。希望陛下超然远视,昭然远悟。不要认为海路没有问题,不要认为大江可以依靠。要增加驻军,集聚粮食,治理战舰,扼守险要。暂时放置不急的事务,精心研究备敌的良策。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他日太子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他说“: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王淮依次提拔使用他们。开禧二年,听说韩倔胄对金用兵,愤恨痛惜吃不下饭,亲手写了八十言,扔下笔坐下后就去世了。杨万里精于诗歌,著有《易传》流行于世。光宗曾为他写“诚斋”二字,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死后赐谥“文节(2020江苏南通)藻[晋]祖台之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东方朔日:"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上为之息宫寝之役。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日:“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日:“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日:“朕暗②,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注】①善芥:美丽的水草。②暗:愚昧,不聪明。.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拄杖偻步 偻:弯腰.斩伐其居 伐:攻打C.绛衣素带 素:白色D.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 顾:回头因年代久远,文中“君可思以吴—贻之”的“—”处脱漏一字,根据上下文补出这个字。(1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5分)(1)春巢幽林,冬潜深河。(2)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老翁“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的用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含标点不超过20字。(2分).分别概括文中汉武帝、藻、东方朔的形象特点。(3分)【参考答案】.B(2分).宝(珍)(1分).(1)(藻)春天居住在幽深的树林里,冬天潜入河水深处。(2分)(2)汉武帝很欣赏这颗宝珠,用五十万钱蜴给东方朔,拿走了那宝珠。(3分).委婉地请求汉武帝不要再建宫殿。(2分).汉武帝: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藻:勇敢智慧,知恩图报。东方朔:聪明机智,见多识广。(3分)【8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解释。A.拄杖偻步:拄着一根拐杖,佝偻着身子前行。偻,弯腰,理解正确:B.斩伐其居:砍伐到了他的居所。伐,砍伐,理解错误;C.绛衣素带:穿着大红色的衣服,系着白色的腰带。素,白色,理解正确;D.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老翁于是回头让人去取他洞穴中的宝物来。顾,回头,理解正确;故本题选Bo【9题解析】本题考查上下文理解。从“东方生知之耳”可知,因为东方朔对老翁的了解与理解,使得老翁保全了自己的居所,老翁要“贻之”来报答东方朔。从下文“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可知,他赠送东方朔的是一颗大珠,是宝物。因此,此处可填的字可以是“宝”,也可以是“珍”,还可以是“珠''字。【10题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1)注意把“巢(筑巢,名词活用作动词)''"潜(潜藏)''的意思解释正确。此外,幽林、深河前省略的“于(在)”的意思也要补上.(2)注意正确翻译以下词语:甚,很。玩,把玩,欣赏。以,用。[11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东方朔的解读“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可知,老翁是在委婉地提示汉武帝要懂得满足,适可而止,不要再建造宫殿了。据此作答。[12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汉武帝建造宫殿,对老翁的行为不明所以,当听见东方朔的解释之后,”上为之息宫寝之役”,可知汉武帝是一个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虚心纳谏的皇帝。从文中“老臣冒死自陈''可知,藻很勇敢:从“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可知,他很懂得劝谏的艺术,很有智慧:从“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可知,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人。在汉武帝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东方朔日:'其名为“藻”……不愿更造也。”和“东方生知之耳”可知,东方朔是一个反应灵敏、聪明机智、见多识广的人。【参考译文】汉武帝与亲近的臣子们在未央宫设宴取乐。突然听到有人告诉他说:“老臣冒死启奏……”却看到在房梁上坐着一个老翁,身高有八九寸,拄着一根拐杖,佝偻着身子前行,看起来甚是苍老。老翁沿着柱子滑下,放下拐杖,行稽首之礼,沉默着并不说话,就仰头看了一下殿宇,俯身指了一下汉武帝脚下,忽地不见了。东方朔说:“那老翁的名字应该叫‘藻’,春天在茂密的森林里筑巢居住,冬天就潜居在深深的河底。最近建造宫殿,怕是砍伐到「他的居所,所以来向陛下诉苦。他仰视殿宇,宫殿名叫‘未央’,是告诉陛下您正侵犯他的居所不到一半。往下指了指陛下您的脚下,是足啊。希望陛下满足于现在这些宫殿,不要再造更多了吧!”汉武帝为此停止修建宫殿的劳役。过不多久,汉武帝亲自巡幸河都,听到水底传出阵阵奏乐之声,又有美丽的水草。不一会儿,之前在宫殿屋梁上看到的那位老翁连同年轻的几人,全都穿着大红色的衣服,系着白色的腰带,腰带上还有瓒珞配饰,驾着水藻,踏水而出。汉武帝问道:“朕刚刚听到水下有人奏乐声,可正是你们?”老翁回答道:“老朽先前冒死启奏,幸得蒙受陛下天地之惠,即刻便下令停止砍伐,我的住所才得以保全,不胜欣喜,所以,这才私自在这里奏乐庆祝J献给汉武帝一枚紫螺壳,形状好像牛脂一样。汉武帝说:“朕愚昧啊,不知道你。”“东方先生知道我啊。”“你可以考虑用吴地的珍宝来赠送给他J老翁于是回头让人去取他洞穴中的宝物来。一个人就接受命令下到了水底,只一会儿就回转来了,捧着一颗直径达一寸的大珠,明亮耀眼,世上少有。武帝很是欣赏这颗珠子,于是把五十万钱赐给东方朔,换取了那颗宝珠。(2020江苏苏州)容,幼颖悟,稍长,喜读书。其俗素尚武,容亦著骑射,然弟之好也。中统②初,以国师荐,入侍皇太子于东官,命专掌库藏。每退®,即诣国子祭酒④许衡,衡亦与进之。至元七年,世祖驻理⑤镇海,闻容知吏事,召至,命权中书省掾久事毕复前职,以忠直称。十五年,奉旨便江西,抚慰新附之民。或劝其颇受馈遗,归赂权贵人,可立致荣宠。容日:”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使还,惟载书籍数车,献之皇太子。【注释】①容:刘容。②中统:年号名。③退:这里指退朝。④国子祭酒:官名。⑤驻蹿(bi):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⑥掾(yud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节选自《元史•刘容传》,有删改).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容亦普骑射 ②然弟之好也③奉旨像江西 ④惟载书籍藜车(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抚慰新附之民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C.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D.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闻容知吏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刘容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你自己的话概括。(2分)【参考答案】(6分)(1)(4分)①擅长②不③出使④几(指多)A(A中“之”与例句中的"之”均为“的”;B中“之”:代词,他;C中“之”:这件事;D中“之”:动词,至!!)(2分)闻/容/知吏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剥削人民来追求自己的利益,我心不安。(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2分)忠心耿直,宽爱百姓,公正廉明,不巴结权贵,有很强处理事务的能力。【参考译文】刘容自幼聪敏,稍大就喜读书。(当时)国家平常的风俗是崇尚武风,刘容也善骑射,可是这并不是他的爱好。中统初年,受国师推荐入东宫侍奉太子,专掌管府库。每次退朝,就去拜访国子祭酒许衡,许衡也与他一起进退。至元七年,世祖停留在镇海,因听说刘容熟习吏治,召他至镇海,命他暂为中书省官员。事毕仍复前职。其为人以忠心耿直著称。至元十五年,刘容奉旨到江西去抚慰新附之民。有人劝他受纳馈赠,回去好贿赂权贵,可立刻荣华富贵。刘容说:“剥削人民以自利,我心不安。”事毕回京,只带书籍数车献给皇太子。(2020江苏泰州)郭义官曰和者,有田在会昌、瑞金之间。翁一日之田所,经山中,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他径行。虎辄随翁,驯扰不去。翁留妾守田舍,率一岁中数至。翁还城,虎送之江上,入山而去。比将至,虎复来。家人呼为“小豹”。每见虎来,其妾喜曰:“小豹来,主且至。速为具饭!”语未毕,翁己在门矣。至则随翁帖帖寝处,冬寒,卧翁足上以覆暖之。竟翁去,复入山。如是以为常。翁初以肉饲之,稍稍与米饭。故会昌人言郭义官饭虎。镇守官闻,欲见之。虎至庭咆哮,庭中人尽仆,翁亟将虎去。后数十年,虎暴死,翁亦寻卒。嘉靖癸丑,翁孙惠为昆山主簿,为予言此。又言岁大早,祷雨不应,众强翁书表焚之。有神凭童子怒曰:“今岁不应有雨,奈何令郭义官来?今则不得不雨。”顷之,谕雨大降。然翁平日为人诚朴,无异术也。(选自归有光《书郭义官事》).下列句中的“之”与“翁一日之田所”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己而之细柳军.何陋之有C.属予作文以记之D.顷之,渤雨大降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郭义官留妾看守他在会昌、瑞金间的田产,他到那里去需要跋山涉水。B.郭义官遇到的虎很有灵性;他回城,虎就回山;他来之前,虎已先到田舍。C.郭义官的妾知道他喜欢这头虎,一看到虎来,她就吩咐家人为虎准备吃食。D.郭义官应众人要求写表求雨,神灵虽怒却不得不违背天意,降下谕雨。.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b匕将至②郭义官以虎③庭中人尽(卜.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他径行。 ②后数十年,虎暴死,翁亦寻卒。 【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之”字的用法。例句中的“之”是动词,至八A.动词,到。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代词,这件事。D.音节助词,不译。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出选择。ABD.正确:C.有误,郭义官的妾一看到虎来,知道郭义官要回来,就吩咐家人为郭义官准备吃食。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为:等郭翁要来时。比,等到;②句意为:郭义官喂老虎。饭,喂养;③句意为:院中的人吓得人都趴在地上不敢动。仆,倒下。(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重点词:策,驱赶。径,小路。句意为:看见一只老虎挡道,就驱赶着马避开它,从其他小路走了。②句中重点词:暴,突然。寻,不久。句意为:过了几十年,老虎突然死了,郭义官不久也死了。答案:AC(3)①等到;②喂养;③倒下。(4)①看见一只老虎挡道,就驱赶着马避开它,从其他小路走了。②过了几十年,老虎突然死了,郭义官不久也死了。【点评】“之”的用法。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④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⑤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等。⑥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⑦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参考译文】郭义官名和,他有田地在会昌、瑞金之间。有天,郭翁到自己的田里去,经过山中,见到一只老虎挡在路上,他非常惊骇,于是驾马回避,从其他路绕行。但老虎一直跟着郭翁,训斥驱赶它也不离去。后来郭翁让自己的小妾留守农舍,一年中大概来个几回。郭翁每次回城,老虎会把他送到江上,再回山里去。等郭翁要来时,老虎就会又出现。郭家的人都称呼老虎为“小豹”。每次见到老虎来,郭义官的小妾就说:“小豹来了,那主人就要到了,赶快为他准备饭食。”话还没说完,郭翁己经到门口了。老虎来的时候,就服贴地跟着郭翁坐卧。冬天冷时,老虎就躺在郭翁脚上,为他取暖。等郭翁离开了,它就又回山了。像这样,习以为常。郭翁一开始拿肉喂它,后来渐渐给它米饭吃,所以会昌人都说:“郭义官喂老虎。”镇守当地的官员听说了,想要看看,就跟着郭翁到了田舍。老虎见到外人就咆哮,院中的人吓得人都趴在地上不敢动。郭义官急忙把老虎带走。几十年后,老虎突然死了,郭翁不久也去世了。嘉靖癸丑年,郭翁的孙子郭惠正做昆山主簿,给我讲了这些事。他又说:当年大旱,祷雨不见效,大家就强要郭翁写表文,烧化了祈雨。就有个神灵附身到小孩子身上,生气地说:“今年本不应该下雨的,没办法你们把郭义官叫来了,现在不得不下雨了。”不一会,大雨滂沱。但郭翁平日为人诚朴,也不会异术。(2020江苏无锡)庞安常传庞安时,字安常,新州薪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节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辩诘不可屈①,父大惊,时年犹未冠。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尝诣舒③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数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傍舍,邀安时往视之。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时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③,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③,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年五十八而疾作,门人请自视脉,笑曰:“吾察之审矣,且出入息亦脉也,今胃气已绝,死矣逐屏却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屈:使……屈服。②舒:舒州,今安徽潜山市。③肠:据文意,此处指脐带。④虎口:大拇指和食指相连部位。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过日辄记(2)活人无数(3)以汤温其腰腹(4)而不知所以然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三处)(3分)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9、下列有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中的“传”,是指“传记”,是用来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B,古人根据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为“字”,古人一般都有“名”有“字。Co"时年犹未冠”中的“冠”指弱冠,特指男子25岁时束发加冠的成人礼。D»古代“金”常常指钱,“帛”是丝织品总称,古人常用“金帛”来指代财物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11、文中的庞安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7、(1)就(2)救活(3)热水(4)这样8、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9C10、取来孩子观察,右手虎口上针刺的痕迹还在,他的医术就是这样神妙。11。①庞安常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②庞安常医术精湛,面对桐城孕妇“数日而子不下”的疑难杂症,他沉着冷静,仔细观察,找出了孕妇难产的根结所在,巧施针术,使孕妇顺利产子。③庞安常不仅医术精湛,救活无数病人,而且医德高尚,一切从患者角度考虑,不以私利为重。晚年他对自己的病情了然于心,乐观豁达地面对死亡的到来,最后平静地告别了人世。【参考译文】
庞安时,字安常,是新州断水人。很小的时候就能读书,过目就能记住。父亲是位世医,教他学脉诀,安时学后认为:“这不能够成为冶病的依据,”只拿黄帝和扁鹊的脉书研究,不久,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与他辩论驳诘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庞安时为人治病,大都十有八九痊愈,登门求医的病人,庞安时替他们腾出房间使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药物,一定要等病人痊愈然后才让他们回家,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不再为他们治疗。治好了无数的病人,患者持金帛来感谢,他并不都收下。一次,庞安时去舒州的桐城,有位民家妇女恰好生产,已经过了七天但是胎儿还没有生下来,有了许多办法都无效。庞安时的学生李百全家恰好是他家邻居,于是邀请庞安时前往治疗。刚刚看见产妇,就连声说不会死的,并告诉产妇家人用热水温敷产妇的腰腹部,并亲自为产妇上下按摩,产妇感到胃肠部一阵微痛,呻吟间,一个男孩子就出生了。她的家人既惊又喜,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庞安时说:“婴儿已出胎胞,而一手误抓着母肠不能脱出来,故不是符药所能治疗的,我隔腹抚摸胎儿手所在有位置,然后针刺的他虚口,胎儿既然感觉疼痛就会立即缩手,所以马上就生了下来,并没有别的方法。”取来孩子观察,右手虎口针眼痕迹仍在。他医术的高妙就是这样。他五十八岁时疾病发作,他的学生请求他给自己诊脉,他笑着说:“我已仔细地研究了,而且呼吸出入也是脉象,现在我的胃气已绝,该死了。”于是他不再服用药饵。过了几天,坐着与客人谈话时去世了。(2020江苏宿迁)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①于平原君日:“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日:“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日:”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日:“夫贤土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日:“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②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言合从。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日:“公等录录③,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土,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土。”遂以毛遂为上客。(选自《史记•平原常虞卿列传》)注:①赞:介绍。②蛋:通“早、③录录:通“碌碌”。.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A.①得十九人僧从B.①左右未有所称诵C.①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D.①遂以毛遂为上客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②所识旁乏者得我与②不以千里称也②陈康肃公善射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注意加点词的解释。(6分)(2)毛遂入,按剑追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纵之约。.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毛遂自荐,本来指毛遂主动自我推荐承担出使楚国的重任,后来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指荐。B.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C.”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在文中属于侧面描写,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却都没有说出来,为下文突出毛遂的才华出众作铺垫。D.毛遂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赞美。【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断句。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故停顿应为: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得:挑选/“得”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B.称:称赞/称呼:C.善:擅长/擅长;D.为:作为/给;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愿,希望。以,用。行,走,出发。句意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②句中重点词语有:说,劝说,分析。致,致使。句意为:毛遂进去,手握剑柄逼迫楚王,就把利害关系作了精辟的分析,致使楚王答应马上签订“合纵”的盟约。(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W误,平原君赵胜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故选:Bo【参考译文】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到楚国签订“合纵”的盟约。平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的额数)。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至IJ(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土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
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毛遂进去,手握剑柄逼迫楚王,就把利害关系作了精辟的分析,致使楚王答应马上签订“合纵”的盟约。毛遂对那十九个人说:“先生们碌碌无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依赖别人而办成事情的人啊。”平原君也自以为不擅长鉴选人才,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威望高于九鼎和大吕。毛先生用三寸长的舌头,强似上百万的军队。赵胜(我)不敢再鉴选人才了」于是把毛遂作为上等宾客对待。(2020江苏徐州)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四,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①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楣②,如蜗鼠缭绕③,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匪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④,声切切不?。二三子不得减。迟明,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檐(shU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一峰高绝有路介然仅可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稍四 (2)相顾而惊(3)声切切不弓(4)二三子不得速.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与之语,愕而顾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如蜗鼠缭绕,不得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C.山风飒然画至面山则居(《愚公移山》)【资料卡】蹑①踩,踏。②穿(鞋袜)。③追随,追踪。④攀登,登上(高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D.【资料卡】蹑①踩,踏。②穿(鞋袜)。③追随,追踪。④攀登,登上(高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可参考“资料卡”)(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链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一《桃花源记》【参考答案】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1)向西(2)看(3)停止(4)睡觉C(1)有僧人穿着布袍和鞋子前来相迎。(2)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这种“想见其事”,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桃花源记》中刘子骥的“欣然规往”,则更多的是身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对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参考译文】离新城城北三十里地,那里的山势逐渐升高,花草树木泉流山石也逐渐显得更为清幽。稍稍往西边走,有一座高峭险峻的山峰,山上有一条界线分明的小路,仅仅能够徒步行走。大约走了四五里地,才听到鸡叫的声音。有一个和尚穿着布袍,跋拉着鞋子走过来迎接,同他谈话,他神色惊慌地回首四顾,就像一头麋鹿一样难以同他接触。山顶上有几十间房屋,循着石壁架设的曲曲折折的栏杆,要像蜗牛和老鼠那样迂回旋绕着爬行,才能够走出来。大家坐了下来,忽然间山风飒飒地吹过来,寺院里大殿和厅堂上悬挂的风铃一齐叮当作响。同来的两三个年青人都吃惊地互相看着,不知道自己置身在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天色将近黑了,大家就在这里住宿。当时正值九月,天高云淡,白露清冷,山林空寂,月光明朗,仰望天空的星斗,全都又大又明亮,就像正好在人的头顶上一样。窗户外边有几十棵竹子在微风中磨擦相碰,不断地发出像是人在切切私语的声音。那两三个年青人不敢睡觉。天快亮的时候,大家就一同离开了那里。回家以后的几天里,我还是心神恍惚不定,眼前好像又浮现那一天所见的情景,因而把这一切追记下来。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到过那里,然而还常常想见出那天游北山的事情来。(2020江苏盐城)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桓帝即位,灾异数发,诏百司举直言之土各一人。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遂与汝南范滂、山阳张俭①等数百人并为节所诬,悉在党中。诏下郡县,各捕以为党魁。馥乃顿足而叹日:“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翦须,变服易形入山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后诏委放,俭等皆出,馥独叹日:“已为人所弃,不宜复齿乡里矣!”留赁作不归,家人求不知处。(选自《高土传》[晋]皇甫谧著)【注】①张俭:党锢祸起,张俭遭朝廷通缉而逃亡,许多人因收留他而家破人亡。.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灾异数发( ) (2)悉在党中( )(3)诏工郡县( ) (4)变服易形入山中(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翻译句子。(4分)(1)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2分)(2)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2分).概括夏馥的品格特点。(3分)【参考答案】(1)多次(2)都(3)下达(4)改变.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太尉赵戒推举了香馥,香馥没有到,于是隐藏了自己好长时间。香馥虽然不和当下的官员有交往,但是他的名声依然让曹节等人非常忌惮。.(1)性格耿直,刚正直言,遵循礼法。(2)不与黑暗的朝廷势力同流合污。(3)能屈能伸,顾及家小。(4)固执己见,难以动摇。【参考译文】夏馥,字子治,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圉镇镇)。年轻时是太学学生,质朴正直为人严谨,一举一动必定遵守规矩。同县的高俭以及蔡氏,二人都是豪富之家,郡里的人们都怀着敬畏之心围着他们转替他们办事,唯独夏馥闭门不与高、蔡往来。汉桓帝即位之初,天灾、异象频频发生,桓帝命大臣们各自举荐一名敢于直言的人士。太尉赵戒推荐了夏馥,(夏馥不但)没来报到,竟然还隐身了很久。汉灵帝即位后,中常侍曹节等人专朝,禁止异己的有德之士参与政治,称他们为''党人(拉帮结派团伙”夏馥虽然不与任何在职官员交往,但他的声名仍然被曹节等忌惮,于是与汝南的范滂、山阳的张俭等数百人一起遭到了曹节的诬陷,全部列在“党人”名单中。诏书下到有关郡县,(这些人)以“党魁(帮派骨干)”罪名先后被捕。夏馥顿足叹道:“是他们自己在作孽,平白无故陷害善良之人。(我)一人逃避灾祸,祸及那么多人(注:逃亡中经历的地方,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被收捕考讯,审讯牵连的人极为广泛。),将用什么为生呢?”于是自己剪掉胡须,改装易容躲进林虑山(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里)中,替铸造师打工,形貌憔悴容颜尽毁,打工共三年,没人知道他的身世。后来平反的诏书好不容易发出,张俭等人都恢复了社会活动,夏馥独自感叹:“我已经被这个社会抛弃,不适合再在乡里人面前做事了!”留在山中继续打工不回,家人到处寻找也不知他在哪里。(2020江苏扬州)①玮®知秦州。西蕃犯塞,候骑报虏②将至,玮方饮啖自若。坝之,报虏去城数里,乃起贯戴力以帛缠身,令数人引之,身停不动。上马出城,望见虏阵有僧奔马径往来于阵前检校,玮问左右曰:“彼布阵乃用僧耶?”对曰:“不然,此虏之贵人也。“玮问军中谁善射者,众言李超。玮即呼超指示之,曰:“汝能取彼否?”对曰:“愿得五十骑,可以取之。”玮以百骑与之,敕曰:“不获而返,当死。”遂进至虏阵前,骑左右开,超射之,一发而毙。于是,虏鸣笳而遁。玮以大军征之,虏众大败,出塞穷追,俘斩万计,改边凿濠。西边由是慑服,至今不敢犯塞,每言及玮,则加手于额,呼之为父④云。②玮在秦州,有士卒十余人,叛赴虏中。军吏来告,玮方与客弈棋,不应。军吏亟⑤言之,玮怒,叱之曰:“吾固遣之去,汝再三显言耶?”虏闻之,亟◎归告其将,尽杀之。(选自宋•司马光《流水记闻》,有删改)【注释】①玮:曹玮,北宋名将。②虏:指西蕃军。③贯戴:穿戴。④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⑤亟(qi):屡次。⑥亟(ji):同"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坝之,报虏去城数里 (2)令数人引之 (3)玮以百骑与之 (4)虏鸣笳而遁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不然,此虏之贵人也。(2分)(2)吾固遣之去,汝再三显言耶?(3分)1L“玮方饮啖自若”这一细节是大将曹玮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反应,在另一突发事件中类似的一个句子是:“(1分)12.结合具体事件,简要分析曹玮将军用了哪两个计谋。(3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一会儿,(侦察兵)报告虏西蕃军距离秦州城只有几里了。顷之:一会儿;②句意为:让几个人拉着他。引:拉;③句意为:曹玮把一百骑兵交给他。与:给:④句意为:西蕃军吹响笳笛逃跑了。遁:逃跑。(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重点词有:然,这样。虏,敌军。句意为:不是这样,这个人是敌军的重要人物。②句中重点词有:固,本来。遣,派。句意为:本来就是我派他们去的,难道你(一定要)反复说得这么明白吗?(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作答此题,可以抓住“玮方与客弈棋,不应J来分析大将曹玮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反应。(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第一件事是命令李超射杀敌军中的僧人,擒贼先擒王;第二件事是处理士兵叛变时,故意说假话,采用离间计,借刀杀死叛逃的士兵。答案:(1)①一会儿;②拉;③给;④逃跑。(2)①不是这样,这个人是敌军的重要人物。②本来就是我派他们去的,难道你(一定要)反复说得这么明白吗?(3)玮方与客弈棋,不应。(4)①下令射杀僧人,擒贼先擒王; ②故意说假话,采用离间计,借刀杀叛徒。【点评】一词多义闻:①听,听见.但闻人马之行声(《秋声赋》);②听说。驼闻之日:“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③使皇帝(或上级)听见,向上级报告。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④懂得,理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⑤闻名。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⑥见闻,学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⑦传闻,新闻,听到的事情。求天下奇闻壮观(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参考译文】①曹玮镇守秦州时,西蕃的军队进犯边塞,骑马的侦察兵报告西蕃军即将到达,曹玮正喝水吃饭显得镇定自若。一会儿,(侦察兵)报告虏西蕃军距离秦州城只有几里了,曹玮才乃站起身穿戴,用丝帛缠在身上,让几个人拉着他,身体一动不动。骑上马出城,远远望见西蕃军阵中有一个僧人骑着马径直来回奔走在阵前检查军队,曹玮问周围的:人说“他们排兵布阵用僧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这个人是敌军的重要人物」曹玮问军中谁善长射箭,众人说是李超。曹玮马上招呼李超指着那个僧人,说:“你能射中他吗?”回答说:“希望给我五十骑兵,可以射杀他。”曹玮把一百骑兵交给他,命令说:“不能完成任务返回,要处死。”于是前进来到敌军阵前,骑兵左右分开,李超射僧人,一箭毙命。于是,西蕃军吹响笳笛逃跑了。曹玮用大军进攻敌军,敌军大败,对逃出边塞的敌军紧紧追赶,俘虏斩杀了数万人,重新确定边界,开凿护城河。西蕃军从此畏惧而屈服,至今不敢侵犯边塞,每次说道曹玮,就用手放在额头上,大呼他是“父”。②曹玮在秦州,有十多个士兵,叛变投奔西蕃军。军吏来告诉曹玮,曹玮正在与客人下棋,不回应。军吏多次说这件事,曹玮怒,训斥军吏说:“本来就是我派他们去的,难道你(一定要)反复说得这么明白吗?”敌军听说这件事,马上跑回来告诉了他们的首领,把叛变的士兵全部杀死了。(2020江苏镇江)【甲】虽有易舂,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学,,,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二则》)【乙】少时阅唐宋以来诸诗家,不终卷,而己之才思涌出。遂不能息心凝虑九芯极本领。
不过如世之选家,略得大修而已。晚年无事,取诸家全集,野二展玩②,始知其真才分、真境地。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因窃自愧悔:使数十年前,早从此寻绎®,得识各家独至之处,与之相上下④,其才高者,可以扩吾之才;其功深者,可以进吾之功;必将挫笼参会⑤,自成一家。惜乎老至耄®及,精力已衰,不复能与古人争胜。然犹幸老而从事于此,虽不能力追,而尚能见到,差胜⑦于终身不窥堂奥者。(选自清•赵翼®《<瓯北诗话〉小引》)[注释[①息心凝虑:静心思考。②展玩:展读,赏玩。③寻绎:探求推理。④相上下:相比较。⑤挫笼参会:吸收、综合和比较。⑥耄:八九十岁。⑦差胜:略微超过。⑧赵翼:清代文学家,常州人,乾隆进士。《瓯北诗话》是赵翼的诗论专著,选文是这本书的自序。.解释下列加粗的词。①教然后知困②学学半③究极本领④再三展玩⑤因窃自愧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②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请简要分析乙文的写作目的。.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中“嘉肴”"大概”"参会”“终身”四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相同。《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与甲文中的“教学相长”提示我们:学习方法灵活多样,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C.赵翼曾经评论说很多人读经典是'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从乙文的‘愧悔”来看,他自己也犯过相同的错误。D.赵翼虽能“知不足”,但是不能''自反",忘记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警告,晚年落得个“意与日去"'‘悲守穷庐”的结局。【参考答案】(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困:困惑。②句意: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③句意:穷尽本领。究极:穷尽,终极。④句意:一次又一次地展读,赏玩。再三:一次又一次。⑤句意:因此偷偷地感到后悔惭愧。窃:偷偷地,私自。(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虽,即使。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句意: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知道它的好处的。②重点词:觉,发觉。向,以前。犹,好像。句意:发觉之前所阅读收获的东西,仅仅
是这些书本中的十分之二三罢了。(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乙文中“惜乎老至耄及,精力已衰,不复能与古人争胜。然犹幸老而从事于此,虽不能力追,而尚能见到,差胜于终身不窥堂奥者”,可以看出乙文强调的是:少时读书要用功,读出真意,但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很多书只有阅历深了,才能读懂。且读书也是对话,同样的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有误,“参会”古今义不同,古义是综合和比较;B.有误,“温故知新”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C.正确;D.有误,赵翼能“知不足”,能“自反”。故选:Co答案:(1)①困惑:②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③穷尽,终极;④一次又一次;⑤偷偷地,私自。(2)①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知道它的好处的。②发觉之前所阅读收获的东西,仅仅是这些书本中的十分之二三罢了。(3)少时读书要用功,读出真意,但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很多书只有阅历深了,才能读懂。且读书也是对话,同样的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C【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 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参考译文】【乙】年轻时读唐宋以来诸家诗,经常不终卷,便觉得自己才思涌出,于是不能静心思考。究尽从唐宋诸家诗中得到的本领,不过和当时一般选家不相上下,不过是知其大概罢了。晚年无事,拿来唐宋诸家的全集,再三玩味才慢慢在唐宋诸家诗中看到了真才学,真境地。也明白了以前所知晓的仅是其中很少一部分。于是暗自懊悔:假如几十年前,很早就从这方面探求推理,能够领悟各家的独到之处,将他们相比较,那些才能高的人,可以扩展我的才华;那些功夫深厚的人,可以使我的学问有长进:一定能将他们吸收、综合和比较,自成一家,可惜年纪大了,精力己经衰竭,不再能和古人争个上下了。但是我还幸运的是到老了还能从事这件事,即使不能奋力追赶,但还能看到,略微超过那些终身都不能明白其中奥妙的人。(2020江苏常州)【甲】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①,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千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登小
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②,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日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余购以月俸,茨③墙剪阖④,易檐改涂。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天阕⑤者,故仍名日随园,同其音,易其义。落成叹日:“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搅拌桩工程合同
- 运营商销售服务合作协议
- 生态修复工程软基施工方案
- 2025月嫂服务合同范本
- 煤矿隐患整改验收制度范文(2篇)
- 炼铁厂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范文(2篇)
- 2025年三好学生的评选演讲稿(4篇)
- 2025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计划模版(二篇)
- 2025年水泵工安全技术规程(2篇)
- 2025年校长开学典礼发言稿范例(2篇)
- 2024年时事政治考点大全(173条)
- DB14-T 2730-2023 产后康复管理师等级划分与评定
-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工作计划
-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 高中体育足球教案
- 2025届内蒙古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高考考前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教案脂肪性肝病教案
-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