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病害_第1页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_第2页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_第3页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_第4页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病理学第十六章蔬菜病害讲课人:肖自勇学号:134241312015年11月24日蔬菜病害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茄科蔬菜青枯病豆科蔬菜炭疽病蔬菜其他病害一、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又称水烂、烂疙瘩,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为白菜和甘蓝包心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北方地区个别年份可造成大白菜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而且在运输、销售、贮藏过程中,均可发生腐烂,损失极大。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危害马铃薯、番茄、莴苣、黄瓜、胡萝卜、芹菜、葱类等蔬菜,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失。病原物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病原物为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为变形菌门果胶杆菌属成员。菌体短杆状,有周生鞭毛2~8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兼性嫌气性。培养基上菌落为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稍带荧光性,边缘明晰。该细菌在4~36℃之间都能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7~30℃,在pH5.3~9.3之间都能生长,但以pH7时生长最好。致死温度50℃,不耐干燥和日光。在室内干燥2分钟,或在培养基上曝晒10分钟即死亡。病菌脱离寄主单独存在于土壤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病菌随病菜通过猪的消化道以后全部死亡。软腐病菌能分泌消解寄主细胞中胶层的果胶酶,使细胞分离,组织分解离析。组织在腐烂过程中易感染腐败性微生物,细胞蛋白胨被分解后,产生奇臭的吲哚,这是白菜发臭的原因。病原体的寄主及病症寄主:主要危害大白菜、花菜、萝卜、甘蓝、青菜、胡萝卜、西兰花、长叶莴苣、菠菜、根用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次为茄科(番茄、辣椒等)、豆科(菜豆、豌豆等)、百合科、伞形花科、菊科。软腐病的症状因受害组织和环境条件的不同,略有差异。一般柔嫩多汁的组织受侵染后多呈浸润半透明状,后渐呈明显的水渍状。颜色由淡黄色、灰色至灰褐色,最后组织粘滑软腐,并有恶臭,较坚实少汁的组织受侵染后病斑多呈水渍状,先淡褐色,后变褐色,逐渐腐烂,但最后病部水分蒸发,组织干缩。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常见症状有3种:一是外叶叶柄基部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后变褐腐,外叶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持续几天不再恢复,心部或叶球外露,根茎部髓组织腐烂,菜株轻碰即折倒,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二是叶球顶部叶片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淡褐色腐烂,后向叶球内侵染软腐。三是叶球基部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浸润区,后扩展为淡灰褐色腐烂,叶心萎蔫,渐向外叶蔓延,致外叶叶柄腐烂,病组织呈黏滑软腐状。3种病症的病部腐烂后均发出恶臭,溢出灰黄色黏液;在日晒失水条件下,病叶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青菜、菜心等普通白菜,主要为害叶片及根茎部。初呈水渍状、半透明,后变褐软腐,全株萎蔫。病部渗出粘液,散发臭味。病害循环软腐病菌主要在病株、病残组织和媒介昆虫体内越冬。十字花科蔬菜田间软腐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有菜窖附近的病残体、病残体的土壤和堆肥、带菌越冬的媒介昆虫以及田间的其他寄主植物等。病菌主要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肥料等传播,从伤口侵入寄主。发病因素气候条件虫害栽培管理伤口愈伤能力品种抗病防治措施一、选用抗病品种二、农业防治三、物理防治四、化学防治五、生物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根肿病又称“天冬根”。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芥菜、紫菜薹、芜菁、榨菜均受其害。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从13世纪即在欧洲发现,1874年被俄国的Wornin描述,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早在1936年在台湾的大白菜上即有报道,1955年大陆也有发生。目前,该病在全国均有分布。病原

病原为芸苔根肿菌,属鞭毛菌亚门根肿菌属真菌。病菌的营养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在寄主根细胞内形成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囊单细胞,球形、卵圆形或椭圆形,壁薄,表面较光滑,无色或浅灰色,4.6~6.0µm×1.6~4.6µm。休眠孢子囊密生于寄主细胞内,呈鱼籽状排列。休眠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梨形或球形,直径2.5~3.5µm,在水中能游动片刻。环境潮湿有利于休眠孢子囊的萌发及游动孢子的侵入。休眠孢子囊的萌发温度为6~30℃,适宜温度是18~25℃。主要危害根部。发病初期植株生长缓慢、矮小,下不叶片常在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后期基部叶片变黄、枯萎,有时整株枯死。病株根部出现肿瘤是此病最明显的特征。感病愈早,症状愈重。白菜、甘蓝、芥菜的根部肿瘤多出现在主根或侧根上,一般为手指形或不规则,大小不等,大如鸡蛋,小如米粒。主根上肿瘤大二少,侧根上小而多。萝卜及芜菁等跟菜在侧根上生肿瘤。受侵染的根,初期表面光滑,后期表面粗糙、龟裂。发病后期病部易被软腐细菌等侵染而腐烂,散发臭气。症状发病规律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黏附在种子上越冬越夏。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6~7年,靠流水和土壤中的线虫、昆虫的活动及农事操作等传播,病菌还可随带病根的菜苗、菜株的调运或带菌泥土的转移传播。在适宜的条件下,休眠孢子囊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从寄主的根毛或侧根的伤口侵入寄主,刺激寄主细胞分裂,体积增大,根部出现肿瘤。地上部生长迟缓、萎蔫。一般病菌侵染后10d左右根部长出肿瘤。土壤pH5.4~6.5时发病重,最适pH6.2,pH7.2以上发病轻。酸性土壤适于根肿病菌的侵入和发育。土壤含水量50%~98%都能发病,以70%~90%最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低于45%,病菌容易死亡;高于98%也会妨碍病菌的发育。根肿病的发生要求温度范围为9~30℃,适宜范围为19~25℃。在适宜条件下,病菌经18h即可侵入。在病害发生季节雨水多,或雨天移植,有利于病害发生。地势低洼或水改旱的菜地发病较重。大白菜在苗期易感病,植株染病早受害重,菜株包心后染病,对产量影响不大。发

病条件一、土壤条件(PH、温度、湿度、土质)二、栽培管理三、寄主抗病性综合治理一、利用抗病性品种二、农业防治三、化学防治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症状

番茄苗期不表现症状,植株长到30cm高以后才开始发病,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以后下部叶片凋萎,而中部叶片凋萎最迟,病株最初白天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如果土壤干燥、气温高,两三天后病株即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在土壤含水较多或连日下雨的条件下,病株可持续一周左右才死去。病茎下端往往表皮粗糙不平,常发生大而且长短不一的不定根。天气潮湿时病茎上可出现1~2cm大小、初呈水渍状后变为褐色的斑块,病茎木质部褐色,用手挤压有乳白色的菌脓渗出。这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1)番茄青枯病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2)茄子青枯病

茄子被害,初期个别枝条的叶片或一张叶片的局部呈现萎垂,后逐渐扩展到整株枝条上,病株茎面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将茎部皮层剥开木质部呈褐色。这种变色从根颈部起到可以一直延伸到上面枝条的木质部。枝条里面的髓部大多腐烂空心。用于挤压病茎的横切面,也有乳白色的菌脓渗出。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3)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被害后,叶片自下向上逐渐萎垂,4~5天后全株茎叶萎蔫死亡,但茎叶色泽仍为青绿色,切开病株上薯块和近地面的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受挤压后也有乳白色的菌脓渗出,其症状与番茄病株上的相似。病原物

病原菌为青枯劳尔菌(Ralstoniasoanacearum=Pseudomnassolanacea-rum)。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大小0.9~2×0.5~0.8,一般为1.1×0.6,极生鞭毛1~3根。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生长最适温度为30~37℃,最高41℃,最低10℃,致死温度为52℃10min,对酸碱性的适应范围为pH6.0~8.0,以pH6.6为最适。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以病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田间病害除了通过农具,家畜等传病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1)种植材料的转移:细菌性青枯病可以在多种植物材料之间转移。马铃薯细菌性青枯病已经由带病种薯在国家和地区间进行了传播。(2)影响发病的因素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高温和高湿的环境适于青枯病的发生。雨水多,湿度大也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栽培技术与发病的关系一般高畦发病轻,低畦发病重。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病害循环控制措施(1)轮作(2)调节土壤酸度:青枯病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可结合整地撒施适量的石灰,使土壤呈现微碱性,以抑制病菌生长,减少发病。(3)改进栽培技术:选择高躁无病菌的土地作为苗床。注意中耕技术。(4)选用无病菌种薯和种薯药剂处理(5)化学防治: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病穴可灌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消毒,也可于穴病撒施石灰粉。在发病初期喷洒100~500mg/kg的农用链霉素,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菜豆炭疽病

症状:叶、茎及荚受害,叶片发病始于叶背,叶脉初呈红褐色条斑,后变黑褐色或黑色并扩展为多角形网状斑,叶枘和茎病斑凹陷龟裂,呈褐锈色细条形斑,病斑连使形成长条状豆荚初现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斑,周缘稍隆起,四周常具红褐色或紫色晕环,四间凹陷,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粘稠物,内含大量分生孢子,种子染病,出现黄褐色的大小不等凹陷的斑。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菜豆品种间存在着抗病性差异,一般蔓生品种比矮生品种抗病,可选用四季豆、锦州双季豆等抗病品种。②种子消毒从无病田、无病荚上采种。种子粒选,严格剔除病种子。播种前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清水洗净晾干待播。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③农业措施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使用旧架材前以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其他杀菌剂淋洗灭菌。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止或减轻土壤病菌传播,降低空气湿度。深翻土地,增施磷、钾肥,田间及时拔除病苗,雨后及时中耕,施肥后培土,注意排涝,降低土壤含水量。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