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1-11课)_第1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1-11课)_第2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1-11课)_第3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1-11课)_第4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1-11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期中总复习复习习惯与复习方法

1、喜欢历史—理解历史—记住历史

2、听课有效率,紧跟老师的思路

3、课下复习要到位(计划、时间、练习)复习隋唐政治(1、2、5课)自主复习提纲1、隋朝建立三要素2、隋朝统一时间、标志、意义3、隋文帝的统治措施及意义4、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人物、作用5、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意义6、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标志、启示7、唐朝建立三要素☆结束分裂,重新统一的朝代有:8、列举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政治、经济、军事)、影响☆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9、列举武则天的治国措施、作用10、列举唐玄宗前期的治国措施、影响11、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时间、人物、影响12、黄巢起义的原因、影响13、唐朝灭亡的原因、标志14、五代十国的实质15、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方的社会局面16、对五代十国的看法隋朝大运河ABC

()渠()渠

()沟()河DE1、A、B、C、分别是哪里?2、从B到D要经过哪条运河?3、在E发生了什么?4、该运河有怎样的历史地位?4、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答:1.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

2.创立科举制

3.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5、归纳“治世”或“盛世”的表现:答:①政治清明②经济发展③社会安定④百姓富裕6、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相同点:答:①注重吏治,重用人才②重视农业,发展经济③励精图治,崇尚节俭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8、安史之乱──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7、史论结合评价唐太宗:答: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度,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中外交流频繁。他统治期间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安定,被称为“贞观之治”。他晚年大兴土木,好大喜功,增加了人民的负担。9、比较唐玄宗前期与后期的统治措施,出现的不同结果。答: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以史为鉴: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第二,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第四,亲贤人,远小人。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2.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长策”正式诞生于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4.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宋太祖5.张兰同学在学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课后对以下问题产生了疑问:唐太宗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你帮助她做出准确的选择。A.减少决策的失误 B.他重视农业生产,轻视商业发展C.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 D.更好地笼络人才,安定社会秩序6.“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 B.杜如晦C.姚崇 D.魏征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晋灭亡后,中国发生了大分裂,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隋文帝杨坚因为其锐意改革为君节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盛世。材料二材料三为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材料四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杨坚建立隋朝和统一全国的时间。(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隋唐时期开创的政治制度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隋代开创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4)材料四的两幅图片都与隋朝哪位皇帝有关?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中心是哪里?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5)图二反映的是这位皇帝统治暴虐的表现之一,你能回答出这位皇帝统治暴虐的其他方面的表现吗?(6)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辽宋夏金政治(6、7、8课)西夏西夏西夏辽金金北宋北宋南宋南宋蒙古北宋时期南宋时期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10世纪初契丹族

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金12世纪初期女真

阿骨打会宁南宋1127年汉族赵构临安自主复习提纲1、宋太祖建立北宋的重大事件2、宋太祖统一的方式、意义3、列举北宋强化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影响(军事、中央、地方)4、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目的、表现、影响(积极、消极)5、宋代改革科举制的措施、影响6、宋与辽、西夏互市的场所和作用7、岳飞抗金的意义及岳飞的优秀品质8、两宋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你对此有何认识?1.归纳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崛起的共同原因:推行汉化政策,实行民族交融。2.北宋与辽和战的史实:答:战:澶州大战(宋真宗、寇准)和:澶渊之盟

(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3.北宋与西夏和战的史实:答:和:宋夏议和

(元昊向宋称臣,送给西夏岁币)4.金与南宋的和战史实:答:战:郾城大战(宋高宗、岳飞)和:宋金和议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限)结果: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南宋统治者满于现状,偏安江南。5.综合评价: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答:积极:双方达成和议,出现了和平局面,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消极:岁币给宋朝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6、梳理科举制的发展历程隋朝:隋文帝: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武则天: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7、归纳耶律阿保机、元昊、完颜阿骨打、铁木真的共同点:①都是少数民族的首领②都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③都创立了本民族的文字④都注重发展生产⑤都学习中原汉族先进的制度8、归纳民族交往的方式:和亲、册封、设机构、互市、战争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的职权和作用。8、《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职权:涉及到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监督。①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②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9、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①宋朝重文轻武,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武将平时不被重视,而带兵打仗收到牵制,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②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10、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权”行政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兵”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钱”财政权: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2、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A.秦朝B.隋朝C.元朝D.宋朝3、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B.宋辽议和C.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D.经济重心的南移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辛弃疾B.李白C.文天祥D.苏轼5、以下有关“澶渊之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北宋册封

B.南宋向金称臣C.双方商定以大江至大散关为界

D.宋辽结兄弟邦,互不用兵6、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阿保机称帝

②赵匡胤建立北宋③澶渊之盟④宋夏和议

⑤西夏建立

A.①②③⑤④

B.②⑤④③①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③⑤④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治(10、11课)ABCDEFGHIA:581年B:589年C:618年D:907年F:960年G:1038年H:1115年I:1127年自主复习提纲1、蒙古草原统一的背景、时间、人物2、列举成吉思汗的事迹(3件)3、梳理蒙古灭西夏、金的时间4、蒙古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的时间、标志5、忽必烈继承汗位的时间6、元朝建立三要素及地位7、元灭南宋时间、统一全国时间、标志、意义8、列举两位抗元英雄的事迹9、列举忽必烈的治国措施(中央、地方、边疆)10、元朝疆域拓展的表现1.列举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并说出这一措施对他完成统一大业产生的作用。答: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取得汉族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社会安定、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