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五)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五)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五)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五)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五)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五)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人面鱼纹彩陶盆”等信息相关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3.“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A.统一文字B.修筑道路C.开凿灵渠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5.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北宋()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7.《皇明祖训》记载:“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反映了明朝()A.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设立军机处加强君权C.废除丞相制度,加强君权 D.设行中书省,加强中央集权8.《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9.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夏朝夏朝①西周东周②西汉东汉③西晋A.商朝、秦朝、三国 B.秦朝、南北朝、北魏C.商朝、秦朝、南北朝 D.秦朝、南北朝、十六国10.“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园林化为一片灰烬。”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12.A.维新变法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3.“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A.占领中心城市B.实施战略决战C.和平夺取政权D.农村包围城市14.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下列属于张学良实践自己誓言的行动是()投身辛亥革命 B.参加南昌起义 C.发动西安事变 D.卢沟桥抗战15.右图所示1954--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大跃进”的发动 D.人民公社化的掀起16.“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挥的作用 D.发展的过程17.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时,第127任澳督韦奇立在澳门总督府进行最后一次的降旗仪式,为政权移交仪式拉开序幕。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B.为解决香港回归的问题提供了经验C.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D.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18.《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19.印度电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向神哭诉到“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还是小偷”。这反映的是()A.种姓制度的苛刻 B.公平的社会秩序 C.奴隶主的专权 D.印度的法制规范20.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还建立了津贴制度。这些做法有利于()A.保证公民参政议政 B.维护帝国版图 C.为城邦所有居民争取民主 D.提高雅典军队的战斗力21.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是()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C.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D.建立新式军队22.诗句“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级终”描述当属()A.美国的历史 B.苏联的历史 C.英国的历史 D.法国的历史23.罗斯福上台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新政”。在上任后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国会与他高度配合,一口气制定了15项重大立法,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突出的特点是()A.整顿银行 B.国家干预经济 C.发展对外贸易 D.改变资本主义制度24.1943年2月罗斯福为某一战役的胜利向斯大林贺喜:“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战 B.莫斯科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25.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提出并通过了多个禁核条约,组织了一系列维和行动,促成了200多个和平协定。材料反映了联合国()A.促进了国际合作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打击了恐怖主义 D.维护了世界和平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4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推行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试举一个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2分)(4)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4分)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材料三: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指出材料一中的“大会”的名称及召开的意义。(4分)(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4分)(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场景?这一令人激动的场景发生的时间?(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摘自《共产党宣言》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哪一事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的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在其科学理论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什么?为将中国“引到光明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6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如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二:他是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一生共获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他的名言是:“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1)指出材料一中A点和B两点所对应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的名称。(4分)(2)材料二中他是谁?他那个时代发明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4分)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六)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人面鱼纹彩陶盆”等信息相关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答案】B【解析】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会烧制彩陶。故选B。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依据题干信息“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可知,商鞅变法注重法治;依据材料信息“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商鞅变法稳定了社会秩序,故A正确。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CD。故选A。3.“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材料可以知道,“一断于法”是运用严格的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故选D。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A.统一文字B.修筑道路C.开凿灵渠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根据所学知识,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在政治上秦朝创立的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所以ABC不正确,故选D。5.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是典型的政权分立时期,同时政权分立各民族相互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故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故选C。6.“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北宋()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可知,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了五代时期武将篡权,政权更替频繁的教训,采取了“重文抑武”的政策,客观上促使了宋代文化的昌盛。故选D。7.《皇明祖训》记载:“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反映了明朝()A.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设立军机处加强君权C.废除丞相制度,加强君权 D.设行中书省,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据“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加强君权。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既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又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使明朝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故选C。8.《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答案】A【解析】由材料“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故选A。9.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夏朝夏朝①西周东周②西汉东汉③西晋A.商朝、秦朝、三国 B.秦朝、南北朝、北魏C.商朝、秦朝、南北朝 D.秦朝、南北朝、十六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的相关知识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公元前770年,进入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各地军阀割据,战争不断,到222年,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66年,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所以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商朝、秦朝、三国。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10.“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园林化为一片灰烬。”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据材料“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可知,这反映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还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故选B。11.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故选D。12.“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反映了在学生、工人的斗争下,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所以材料对联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史实。故选B。13.“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A.占领中心城市B.实施战略决战C.和平夺取政权D.农村包围城市【答案】D【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井冈山”,由此可判断出“革命路径”是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会师,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开创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选D。14.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下列属于张学良实践自己誓言的行动是()投身辛亥革命 B.参加南昌起义 C.发动西安事变 D.卢沟桥抗战【答案】C【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在民族生死关头,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因此,1936年张学良、扬虎城出于民族大义,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他们实施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逼蒋抗日。张学良用实践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誓言,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15.右图所示1954--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大跃进”的发动 D.人民公社化的掀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在1952年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发生在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CD排除。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从1954年起,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故B项符合题意。故选B。16.“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挥的作用 D.发展的过程【答案】C【解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题干反映的是经济特区发挥的作用。故选C。17.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时,第127任澳督韦奇立在澳门总督府进行最后一次的降旗仪式,为政权移交仪式拉开序幕。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B.为解决香港回归的问题提供了经验C.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D.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门是外国在中国的最后一块殖民地,澳门回归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故A正确。香港回归早于澳门回归,香港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故BC错误。台湾问题还没解决,所以中国还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D说法错误,故排除D。故选A。18.《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答案】C【解析】《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袁隆平。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选C。19.印度电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向神哭诉到“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还是小偷”。这反映的是()A.种姓制度的苛刻 B.公平的社会秩序 C.奴隶主的专权 D.印度的法制规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选A。20.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还建立了津贴制度。这些做法有利于()A.保证公民参政议政 B.维护帝国版图 C.为城邦所有居民争取民主 D.提高雅典军队的战斗力【答案】A【解析】由材料“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还建立了津贴制度”可知,伯里克利的这些做法有利于保障公民参政议政,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公民有权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他们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各级官职。特别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故选A。21.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是()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C.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D.建立新式军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日本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开始,日本明治政府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B项符合题意;A项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排除;C、D两项分别是明治政府在社会生活、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排除。故选B。22.诗句“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级终”描述当属()A.美国的历史 B.苏联的历史 C.英国的历史 D.法国的历史【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发展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苏联成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1928--1937年,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拖住了法西斯德国,并最终扭转了战局,打垮了法西斯国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了突出贡献。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故选B。23.罗斯福上台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新政”。在上任后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国会与他高度配合,一口气制定了15项重大立法,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突出的特点是()A.整顿银行 B.国家干预经济 C.发展对外贸易 D.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危机,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材料中强调国会与他高度配合,一口气制定了15项立法,而且都是关于经济的,说明“新政”突出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B。A项是“新政”的内容并非特点,C项不是“新政”的内容也不是“新政”的特点,D项叙述错误。24.1943年2月罗斯福为某一战役的胜利向斯大林贺喜:“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战 B.莫斯科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2月,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选C。25.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提出并通过了多个禁核条约,组织了一系列维和行动,促成了200多个和平协定。材料反映了联合国()A.促进了国际合作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打击了恐怖主义 D.维护了世界和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联合国。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提出并通过了多个禁核条约,组织了一系列维和行动,促成了200多个和平协定。材料反映了联合国维护了世界和平。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4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推行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试举一个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2分)(4)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2)开明的民族政策。(3)玄奘西行或鉴真东渡。(4)原因: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考试制度。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能做官,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的不公平现象,隋文帝开始使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科举考试制度提高了被选官员的文化素质;使得有才华的贫穷人士能够进入官僚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考试制度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选拔人才的权利收回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2)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据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3)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唐朝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唐太宗时玄奘西游,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影响很大。(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等。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材料三: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1)指出材料一中的“大会”的名称及召开的意义。(4分)(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4分)(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场景?这一令人激动的场景发生的时间?(4分)【答案】(1)名称:中共一大;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长征或红军长征均可;遵义会议。(3)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等均可;1949年10月1日。【解析】(1)据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領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可知,材料一中的“大会”指的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材料二描述的是长征。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3)材料三描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