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工程(通风)_第1页
建筑设备工程(通风)_第2页
建筑设备工程(通风)_第3页
建筑设备工程(通风)_第4页
建筑设备工程(通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备工程》单元5通风学习目标熟悉通风的任务;掌握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方式;掌握室外进风口和排风口形式;掌握矩形和圆形风道的特点;熟悉常用风道的材料特性;理解高层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划分原则,掌握防烟排烟方式,能识读通风工程施工图纸;掌握风道、通风设备的安装方法。1《建筑设备工程》5.2

通风系统5.1通风施工图5.3通风工程的安装与土建配合单元五通风的内容2《建筑设备工程》子单元2通风系统5.2.1通风系统概述1.通风的任务

所谓通风就是把室内废气直接或处理后排出室外(称为排风),把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到室内(称为送风),保证室内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和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排放到室外的废气符合排放标准。而为实现排风与送风所采用的一系列的设备、装置的总称称为通风系统。

3《建筑设备工程》子单元2通风系统5.2.1通风系统概述2.通风的功能

①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②排除室内多余热量或湿量(余热或余湿);③排除生产中的灰尘、有害气体、高温和辐射热;④提供适合生活和生产的空气环境。

利用通风除去室内余热和余湿的功能是有限的,主要是受到室外空气状态的限制。4《建筑设备工程》3.1通风工程3.1.1通风系统概述3.通风系统的分类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外风力形成的风压和室内空气温差形成的热压使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的通风方式。

利用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示意图利用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示意图按工作动力分:5《建筑设备工程》(2)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风压强制室内外空气流动进行换气的通风方式。按通风系统的作用范围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全面通风系统和局部通风系统。

1)全面通风系统: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①全面送风

适用于室内对送风有一定的要求或需控制室内有害物浓度的情况。

全面通风系统一般由送风百叶窗、空气过滤器、空气处理器、通风机、送风管道、送排风口等设备组成。6《建筑设备工程》②全面排风

用轴流风机全面排风用离心式风机全面排风7《建筑设备工程》③全面送排风

5.5全面机械送排风系统1-空气过滤器2-空气处理器3-通风机4-电机5-送风管6-送风口7-排风口8《建筑设备工程》④置换通风:是一种新型的通风形式,它可使人停留区具有较高的空气品质、热舒适性和通风效率。

2)局部通风:局部通风包括局部送风、局部排风系统。①局部排风

②局部送风

9《建筑设备工程》5.2.3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1.室外进排风装置

(1)室外进风口

墙壁式和屋顶式进风口百叶⑴直接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⑵应该设在排风口的上风向并低于排风口;⑶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⑷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降温用的进风口宜设在建筑物背阴处。室外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室外进风口是通风与空调系统采集新鲜空气的入口。(a)墙壁式(b)屋顶式塔式进风口

10《建筑设备工程》5.2.3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1.室外进排风装置

(2)室外排风口

伞形风帽

锥形风帽装置的任务是将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排到大气中去。图5.11屋顶排风装置11《建筑设备工程》5.2.2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1.室外进排风装置(2)室外排风口

①通风排气主管至少应高出屋面0.5m;若附近设有进风口则应比进风口至少高出2m。②排风口应位于建筑物空气动力阴影和正压区以上,且排风口上不设风帽。为防止雨水进入风机应按图5-13制作。室外排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图5-12建筑物上进、排风口布置图5-13排风主管的排水位置12《建筑设备工程》5.2.2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1.室外进排风装置(3)室内送风口

其形式有很多种。工矿企业常用插板式送风口、旋转式吹风口、单面或双面送吸风口、矩形空气发布器、塑料插板式侧面送风口等。民用建筑通风及防排烟常用百叶风口。孔口直接开设在风道上,依据开孔位置有侧向送风或下向送风。插板式风口,调整送风口处插板的位置,可调节送风量。两种最简单的送风口13《建筑设备工程》空气分布器,多用于局部送风系统。百叶式送风口,可以在风道上、风道末端或墙上安装,其中双层百叶风口可以调节送风方向和出口气流速度。室内排风口的作用是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入排风管道。排风口种类较少,通常做成单层百叶。14《建筑设备工程》2.风道

(1)形状

风道阻力小、消耗材料少,但占据空间多,布置时难以与风道制作简单、能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容易与建筑结构相配合,圆形矩形建筑结构配合,常用于高速送风系统。要优先采用圆形风道。但材料消耗多,阻力大。尽可能采用长宽比不大于4的矩形断面。

(2)材料可防腐蚀、易于加工制作、能承受较高温度。镀锌薄钢板强度高、耐腐蚀、重量轻,用作输送含腐蚀性气体及大量蒸汽玻璃钢的通风系统。5.2.2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15《建筑设备工程》耐腐蚀性好,弹性较好,热稳定性较差。聚氯乙烯塑料板有良好的塑性、耐酸性较强,但易被盐酸和碱类腐蚀。铝板不再需要额外的保温,防火性能较好,安装方便。复合玻纤板节省钢材,经久耐用,阻力大,但易漏风,应做好密封。砖、混凝土16《建筑设备工程》17《建筑设备工程》无机玻璃钢通风管道

18《建筑设备工程》白铁皮通风管道

19《建筑设备工程》20《建筑设备工程》3.风机

(1)离心风机

流量:单位时间内风机所输送的流体体积,单位为m³/h。风机的压头:指单位重量流体通过泵或风机后获得的有效能量。水泵的扬程单位为m,风机的压头单位为Pa。功率:原动机传到风机轴上的功率,称为轴功率;单位时间内流体从风机中所得到的实际能量,称为有效功率,单位为W。效率:指轴功率被流体利用的程度,用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表示效率。转速:指风机叶轮每分钟的转数,单位是转/分。离心式风机构造图

通风机基本结构是叶轮、电动机、外壳。主要有离心风机、轴流风机、混流风机及斜流风机。1-叶轮2-机轴3-叶片4-吸气门5-出口6-机壳7-轮毂8-扩压环21《建筑设备工程》22《建筑设备工程》(2)轴流风机

由圆筒形机壳、叶轮、进风口、电动机等组成。轴流式风机的叶轮由轮毂和铆在其上的叶片组成,叶片从根部到顶部呈扭曲状态或与轮毂呈轴向倾斜状态,安装角一般不能调节,但大型轴流式风机叶片安装角可调节,从而改变风机的流量和风压。(3)混流风机

(4)斜流风机

请同学们课后自学,在P168下面。请同学们课后自学,在P169中间。23《建筑设备工程》轴流风机图片

24《建筑设备工程》

5.2.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建筑防排烟)

国产CQ23型曲臂登高消防车,最大工作高度为23m,可扑救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建筑物火灾。目前我国城市消防多数配备的解放牌消防车,在最不利情况下,直接扑救火灾的最大高度约为24m。

根据消防登高设备的工作高度和消防车的供水高度,我国高层建筑的起始线为建筑高度24m,住宅建筑层数为10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分界线为100m)。

25《建筑设备工程》

5.2.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建筑防排烟)名词解释多层工业建筑指建筑高度不大于24m库房和厂房;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单层库房和厂房。高层工业建筑指建筑高度大于24m的2层及2层以上库房和厂房。仓库指储藏物品的建筑物;高架仓库是指货架高度超过7m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货架库房。多层民用建筑指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层数为2层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重要的公共建筑指性质重要、人员密集、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影响大、伤亡大的公共建筑物,如省、市级及其以上的机关办公楼、综合楼、电子计算机中心、通讯中心以及体育馆、影剧院、博览建筑、图书档案建筑、学校、医院、重要的科学实验楼、百货楼等。半地下室指房间室内平均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平均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地下室指房间室内平均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平均净高一半者。建筑高度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内。耐火极限指对任一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表示。有关建筑物的基本概念26《建筑设备工程》

5.2.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建筑防排烟)名称一类二类居住建筑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10~18层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①医院②高级旅馆③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金融楼④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⑤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⑥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⑦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⑧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⑨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⑩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①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②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③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高层民用建筑分类

27《建筑设备工程》

5.2.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建筑防排烟)避难心理避难行动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和楼梯疏散的习性在旅馆、剧场发生火灾时,一般旅客和观众习惯于从原进口逃生,很少寻找其他出入口或疏散楼梯疏散,即使是自己居住的场所,在原出路被烟火阻塞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寻找其它疏散出路具有向明亮方向去的习性人有向光的习性,故有趋向明亮方向行动的本能,例如在旅馆有烟从居室流向走廊,走廊一端黑暗一端明亮,则人们一般向明亮方向疏散奔向开敞空间与奔向明亮方向的习性相同怀有对烟火恐惧心理对火焰的恐惧心理是人活动的一般习性,即使处于安全的场合,也会向相反方向奔逃危险迫近,不知所措的程度增加,往往向狭窄角隅奔逃在火灾现场往往发现死者蹲踞在屋角或把头伸入橱柜内不知所措的程度增加,往往不加思索地跟着别人跑不知所措的程度急剧增加,则正常行动会停止,而无形中产生随大流,跟随他人的行动紧急情况迫近时,人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在紧急情况下人的日常行动停止,全部精力集中而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在火灾时,有不少例子说明有的人能大大超过自己平时能承受的重量,甚至敢于从高处跳下人在火灾条件下的避难心理与行动

28《建筑设备工程》宁波江北一厂房爆炸起火140余名消防官兵灭火

29《建筑设备工程》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南密路金桥建材市场发生火灾

30《建筑设备工程》中南大学化工学院实验楼四楼突发火灾

31《建筑设备工程》宁波在建第一高楼起火近百名消防官兵火速扑救

共52层,高度为256.8米。

工人在6层脚手架上气割螺杆,因火花掉落而引起32《建筑设备工程》

5.2.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建筑防排烟)影响烟气流动因素:扩散、烟囱效应、浮力、热膨胀、风力通风空调系统。烟气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建筑物内创造无烟或烟气含量极低的疏散通道、安全区。防烟的目的:是将烟气封闭在一定的区域内,以确保疏散线路通畅,无烟气侵入。一般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及时排除,防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以确保疏散通路和疏散所需时间。一般可采用机械加压排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宜分开设置。33《建筑设备工程》

5.2.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建筑防排烟)1.控制烟气流动的主要方法:⑴隔断或阻挡:指墙、梁、楼板、门、挡烟垂壁。都具有隔断烟气传播作用。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楼板、防火门或防火卷帘等分隔的区域,可以将火灾在一定的时间内限制在局部区域内,不使火势蔓延,同时对烟气也起了隔断作用。防烟分区:是指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板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等具有一定耐火等级的不燃烧体来划分的防烟、蓄烟空间。它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有组织排烟。防烟分区必须在防火分区中分隔(防烟分区不能跨越防火分区)。为防止火灾蔓延和烟气传播,我国建筑法规明文规定建筑物中必须划分防烟分区和防火分区。34《建筑设备工程》

5.2.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建筑防排烟)1.控制烟气流动的主要方法:⑵疏导排烟:利用自然或机械作用力,将烟气排到室外,称为排烟。有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之分。排烟的部位是着火区和疏散通道两部分。⑶加压防烟:是用风机把一定量的室外空气送入一房间或通道内,使室内保持一定压力或门洞处有一定流速,以避免烟气侵入。是将火灾发生的烟气(包括热膨胀体积)排到室外,降低着火区的压力不使烟气流向非着火区以利于着火区的人员疏散及救火人员的扑救。排除可能侵入疏散通道的烟气,以保证疏散通道无烟或少烟,以利于人员安全疏散及救火人员通行。35《建筑设备工程》

5.2.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

2.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1)建筑防火分区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应水平设置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等装置对火势进行阻隔。

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建筑类别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m²一类建筑1000二类建筑1500地下室500(2)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²。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m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建筑防排烟)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上述面积可增加1倍。

36《建筑设备工程》图5.7防火防烟分区实例37《建筑设备工程》3.防、排烟方式(1)自然排烟特点:自然排烟不需要动力,经济方便,但易受室外风力影响,火势猛烈时,火焰可能从开口部位向上蔓延。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或虽靠外墙但不能开窗者,可采用排烟竖井进行自然排烟。

利用可开启外窗排烟利用室外阳台排烟利用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气与室外空气的密度差产生的热压和室外空气流动产生的风压的共同作用,将烟气直接排出室外。38《建筑设备工程》图1-4防烟剪刀楼梯间39《建筑设备工程》

图1-5消防电梯间前室图1-6合用前室40《建筑设备工程》(2)机械排烟

1)设置位置: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面积超过10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²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特点:使用排烟风机进行强制排烟,机械排烟不受室外风力的影响,工作可靠,但初投资多。有局部排烟和集中排烟两种方式。机械排烟实质是一个排风系统。41《建筑设备工程》图5.8机械排烟系统42《建筑设备工程》第3章通风与空气调节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的部位: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封闭避难层。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利用风机向楼梯间及前室送风,使其压力高于火灾房间,防止烟气侵入,保证疏散通路的安全。43《建筑设备工程》图5.9机械加压送风系统44《建筑设备工程》第3章通风与空气调节2)排烟口的位置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排烟支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每个排烟系统设有排烟口的数量不宜超过30个;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0m。

3)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45《建筑设备工程》子单元1通风施工图

5.1.1设计施工说明通风工程设计施工说明一般应包含如下内容:

建筑物概况、设计标准、通风系统的方式。通风量或换气次数、通风系统风量平衡。通风系统设备安装要求、风管材料及安装要求。防排烟区域及其方式。防排烟系统及其设施配置、风量确定、控制方式。46《建筑设备工程》5.1.2通风平面图:通风系统平面图主要反应风道及设备的平面布置。一般包含如下内容:

在建筑工作图上如绘制风道平面布置时应表示出防火分区、如绘制排烟风道平面布置还应表示出防烟分区。用双线绘出风道、异径管、弯头、检查口、测定孔、调节阀、防火阀、送排风口。在平面图上进行系统编号如送风系统S—1、S—2;排风系统P—1、P—2。同时注明风道及风口尺寸、标高;风道及设备附件等的定位尺寸、规格型号。注明通用图、标准图索引号等。机房平面图如需要应增大比例,绘出通风设备的位置及编号,注明设备和基础距离墙或轴线的尺寸。47《建筑设备工程》5.1.3剖面图和详图:⑴通风系统剖面图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在剖面图上应绘出风管、风道等设备,表示清楚管道与设备、管道与建筑梁、板、柱、墙以及地面的尺寸关系。还应表示清楚风管。风口等尺寸和标高,气流方向及详图索引号等。机房剖面图应绘出设备及设备基础、管道和附件相对应的竖向位置、竖向尺寸和标高。注明连接设备的管道位置尺寸;注明设备和附件编号以及详图索引号。⑵通风系统详图

通风详图的各种设备及零部件施工安装,如无现成图样可选,又需要交待设计意图时均须绘制详图。48《建筑设备工程》5.1.4系统轴测图(系统图):通风系统轴测图(系统图)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在系统图上应注明主要设备、部件的编号,对其他设备、部件、管道要表示出它们的完整内容。还要注明管道、设备的管径、标高(应于平、剖图一致)。通风系统图中的风管宜按比例单线绘制。它非常形象地表达出通风系统在空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走向,突出系统的立体感。49《建筑设备工程》5.1.5系统原理图(流程图):通风系统原理图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应绘出设备、阀门、控制仪表、配件、标注介质流向、管径及设备编号。流程图可不按比例绘制,但管路分支应于平面图相符。对于层数较多、分段加压、分段排烟或中途竖井转换的防排烟系统,或平面表达不清竖向关系的风系统,应绘制系统示意或竖风道图。

通风系统原理图主要反应该系统的作用原理、管路流程及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①设备布置和管道布置的依据;②识读平、剖面图的依据;③施工中检查核对管道是否正确和确定介质流向的依据。50《建筑设备工程》5.1.6设备表、计算书计算书内容包括通风、防排烟风量计算、阻力计算、设备选型计算。应列出通风工程主要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和数量。51《建筑设备工程》5.2.4通风及防排烟识图训练通风工程图识读顺序:对系统而言,可按空气流向进行。送风系统为:进风口、进风管、道通、风机、主干管道、分支管道、送风口;排风系统为:排气(尘)罩、吸风管道、排风机、排风管、风帽。

四看:①看平面图以了解设备、管道的平面布置位置及定位尺寸;②看剖面图以了解设备、管道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情况、标高尺寸及管道在高度方向上的走向;③看系统图以了解整个系统在空间上的概貌;④看详图以了解设备、部件的具体构造、制作安装尺寸与要求等。

课后请同学们看P171案例5—1。(一定要静下心来看)52《建筑设备工程》风道放线支、吊架安装风道及配件安装严密性检验2.安装要点

(1)风道放线按照施工图参照土建基准线确定风管标高、位置,并放出安装定位线。(2)支、吊架安装

支架安装时,应根据风道标高检查预留孔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应修整,修整后在孔洞内填塞水泥砂浆,埋入支架,并用水平尺找平,做到表面平整,预埋牢固。在柱子或混凝土墙上安装支架时,可将支架焊在预埋的铁件上,或紧固在预埋的螺栓上,可用抱箍将支架夹在柱子上。风道敷设在楼板、桁架或距墙较远时,一般采用吊架。子单元3通风工程的安装与土建配合5.3.1风道系统的安装1.工艺流程53《建筑设备工程》图5.26风道支架54《建筑设备工程》(3)风管及配件安装

1)风管安装:

①支吊架安装完毕,复核无误;②根据安装草图在地面对风管进行组配,然后将风管连接成管段,法兰连接时,按要求垫好垫料,拧紧螺栓,风管连接好后检查风管连接是否平直;③风管连接好后,先干管后支管的顺序吊装,水平安装的风管用吊架上的调节螺栓找平找正;④明装水平风管,水平度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明装垂直风管,垂直度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55《建筑设备工程》①风阀安装时,将风阀的法兰与风管或设备上的法兰对正,加垫片并拧紧螺丝,做到连接牢固并严密。②斜插板阀安装时阀板应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应顺气流方向插入。③防火阀安装时,方向位置应准确,易熔件应迎气流方向,安装后做动作试验,阀板的启闭应灵活,动作应可靠。④单向阀宜安装在风机的压出管段上,开启方向必须与气流方向一致。⑤风口安装时,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

2)配件安装56《建筑设备工程》(4)严密性检验

风管系统安装后,可根据系统大小情况,对总管和支干管进行分段或整个系统的漏风量试验,待试验合格后再安装支管、风口及风管保温工作。1)严密性检验的规定

①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采用抽检,检验率为5%,但不能少于1个系统;②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做漏风量测试。③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但不能少于一个系统。④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部进行漏风量测试,若全部合格,则认为通过。57《建筑设备工程》①漏光法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进行检验的方法。②漏光检测时,光源应沿着被检测接口与接缝部位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观察,如发现有光线射出,则有明显漏风处,应做密封处理。③低压系统风管以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大于2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为合格;④中压系统风管以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大于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⑤漏风量测试可以整体或分段进行,测试时被测系统的所有开口均应封闭,不应漏风。⑥启动试验风机,逐步打开进风挡板,直到风管内静压值达到要求,读取孔板两侧压差,按公式计算漏风量。如漏风量超过规定,应查出漏风部位修补后,重新测试,直至合格。2)检验方法

58《建筑设备工程》5.3.2风机安装1.工艺流程基础检验开箱检查设备安装试运转2.安装要点

1)基础检验:根据施工图纸及风机实物检查基础的外形尺寸、位置、标高及预留孔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2)开箱检查:核对名称、型号、机号、传动方式、旋转方向和出风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他主要部位的主要尺寸(地脚螺栓孔中心距、轴的中心标高等)、进风口、出风口的位置等应与设计相符。进风口、出风口应有盖板遮盖。机壳和转子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