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2年9月22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编者按),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材料二: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的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B.
东晋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C.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D.
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无疑是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从而使这类作品别具一格。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3分)A.
《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B.
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先一切事物怀疑和否定的结果。C.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
作者以曹操及江淹的诗为例,是要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3.
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
)(3分)A.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B.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C.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D.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4.
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
请你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来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郑瑾牺牲杨沫道静这一夜再也不能睡着觉。她的伤处使她痛苦:腿上铁箸烧伤的地方已经溃烂化脓,浑身的骨头像捣碎了似的。她想到敌人虽然没有再审问她,可是她应当准备着——准备在法庭上和敌人斗争。“小林,你还没有睡着觉?”后半夜了,窗外透进朦胧的月光,郑瑾听见了道静沉重的呼吸,知道她还没有睡着。“郑姐姐,我在想,如果反动派再审问我,我该怎么回答?你告诉我,我没有经验。”“有什么证据落在他们手里吗?你和组织上的人有什么关系吗?——如果相信我,就说实话。”在这个全身都充满了党性的老同志面前,道静坚决相信了自己的观察,坦率地说:"我和别的党员没有关系,也没有证据落在他们手里。”“看样子他们对你和小俞并不怎么太注意,以后也许能够放出去。所以你,你必须一口咬住是群众。如果再受刑那就还要咬牙忍住……你的伤很重,他们大概不会再动刑的。不过,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向敌人屈服,你要相信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郑瑾一口气讲了这些话,累得喘息起来,一阵窒息似的咳嗽,使她痛苦得许久讲不出话。“郑瑾同志,”道静拉住她瘦削柔软的手,声音颤抖着,“我一定向你学习,斗争到最后一口气。如果我死了我也要求党——追认我……”“我真高兴,亲爱的同志!”黑沉沉的深夜里,当郑瑾热烈地握住道静的双手时,道静的心突然被这种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感动了,不能自抑地流下了眼泪!“小林,我应当告诉你,”沉了沉,郑瑾又说话了,她的声音仍然是又温柔又平静,“从上次过了堂,我就明白,他们不会再让我活多久了……他们认为我是从中央调来的党员,所以我准备着……”道静惊呆了,猛然像吧人把心摘去似的,她用力抓住郑瑾的手,呼吸急促地说:“郑姐姐,你说什么?……”俞淑秀也醒来了。她迷迷糊糊地听到了郑瑾后面的话,吃惊地喊道:“郑姐姐,你说的是什么?”“没什么。”郑瑾小心地说,“我和林道静都睡不着,正闲聊。小林,你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好像尼姑的法号。”“我父亲信佛,他想出家又舍不得姨太太。所以……”道静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所以给我取了这么个讨厌的名字。”小俞高兴了,她嘻嘻笑着:“嘿,告诉你们,我又梦见我妈妈啦!”她带着梦中的欢喜喃喃着,“小弟弟也看见了。他们看见我从狱里回了家,都高兴地围住我……”郑瑾替左边的道静擦拭眼泪,又替右边的小俞拉拉被角,然后静静地说:“天不早了,咱们都睡觉吧。回头卫兵听见又该麻烦了。”第二天上午,卫兵来提郑瑾去过堂。郑瑾躺在床上说:“等我梳一梳头。”她慢慢理好了柔长的头发,被抬走了。时间不大,她又被抬回来。她像疲倦了,躺在板床上有一会儿子没有出声。当她能够再讲话的时候,两个同屋的难友都同时关切地问她:“郑姐姐,他们问你些什么?官司怎么样?”“没什么。他们问我的病好些没有,不好,也许要替我另换个地方。”小俞放心了。道静却沉重地忧虑着,但她不能说出来。整个上午,郑瑾低低地教给她们唱一首监狱的歌子。这个歌子在1930年以后,曾流行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的监狱里。“囚徒,时代的囚徒!死的虽然牺牲了,活的依旧在战斗。黄饭和臭菜,蚊蝇和虱蚤,瘦得了我们的肉,瘦不了我们的骨。……”歌子很长,郑瑾虚弱的身体,只能救给她们这些,她们三个人整个上午过得很愉快。午后,道静在睡梦中被推醒。郑瑾低声对她说:“林道静同志,请你以后有机会转告党:我真名是林红,去年十月间从上海调来北平工作。不幸叛徒告密,刚刚工作没有多久就被捕了。我没有辱没党,尽我一切力量斗争到最后”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薄暗的四房里闪着熠熠耀人的光辉,多么明亮、多么热烈呵。她不像在谈死——在谈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而仿佛是些令人快乐、令人兴奋和最有意思的事使她激动着。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忽然又睁开那热情的大眼睛问道静:“林,你保证能够把我的话带给组织吗?”道静不能再说一句话,她流着泪使劲点着头。夜晚,临睡觉时,林红脱下穿在身上的一件玫瑰色的毛背心递给道静:“小林,你身体很差,把这件背心穿在身上吧。”她又拿起枕边一把从上海带来的精美的梳子对小俞笑笑:“小妹妹,你喜欢这把梳子吗?我想送给你留做纪念。”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时哭了。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呵!夜半时分,铁门开了。林红被用一扇门板抬了出去。临出门口,她在门板上向两个难友伸出手来,虽然握不到她们的手,却频频热情地说:“告别啦,小妹妹们!好好保重!”门板刚刚抬出囚房,一阵急雨似的声音,猛然激荡在黑暗的监狱的屋顶,激荡在整个监狱的夜空,“打倒反动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节选自《青春之歌》,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腿上烧伤的地方已经溃烂化脓,说明林道静已经被捕一段时间了,而且受了严刑拷打。B.郑瑾的真名叫林红,遭叛徒告密而被捕,因为林道静和自己同姓,所以对她比较信任。C.由于是中央派来的,郑瑾特别被敌人重视,她的英勇顽强,使敌人下了杀死她的决定。D.郑瑾最后一次过堂后,知道当天晚上就会被杀害,所以临睡觉时给林、俞赠物以作纪念。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累得喘息起来,一阵窒息似的咳嗽”的描写,表现了郑瑾此时身体的虚弱,暗示出敌人的凶狠残暴,也能体现出她革命意志的坚定。B.“猛然像叫人把心摘去似的”一句,通过林道静的心理感受,表现了她听到郑说自己可能要牺牲时内心无比的震惊与痛苦之情。C.郑瑾教给林道静和俞淑秀的监狱的歌子,反映了革命者前仆后继的奋斗精神,揭露了敌人故意以恶劣生活条件逼迫革命者投降的阴谋。D.小说运用了动作、外貌、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但使用最多的还是对话描写,这种手法还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8.
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9.
作者在小说中设置俞淑秀这个人物有怎样的意图?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①。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自《陶渊明传》,有删改)[注]①舁,yú,抬;篮舆:轿子。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B.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C.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D.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时有赏菊花、插茱萸、饮雄黄酒、登高的习俗。B.葛巾漉酒,葛巾,葛布做的头巾,文中指陶渊明用头巾过滤掉新酿酒的杂质。C.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与辛词“元嘉草草”中“元嘉”所指一样。D.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博学多识,擅长为文,他创作的《五柳先生传》,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他的真实写照。B.檀道济探望卧床挨饿的陶渊明,用贤者应在明时入世之理劝导他,并送给他粮食和肉,等渊明收下后才率部下离开。C.王弘想结交陶渊明,却请不来他,只好经由庞通之设宴邀请。陶渊明赴宴饮酒,也并未对随后赶来的王弘产生抵触。D.陶渊明喜爱饮酒,或与朋友欢饮,或将钱全置于酒铺换酒,或在酒酣之际弹拨无弦之琴,或在醉后让朋友自行离开。13.
下列哪项不属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3分)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C.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陶渊明传》)D.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陶渊明传》)1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4分)(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4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过故斛斯校书①庄(其二)杜甫燕入非傍舍,鸥归只故池。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遂有山阳作②,多惭鲍叔知③。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注】①斛斯校书:指作者居于草堂时的邻居斛斯融,其人死后方授一官。斛斯,复姓。校书,职官名,古代掌理校勘典籍的官吏。②山阳作:《晋书》载,向秀经嵇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③鲍叔知:《史记》载,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燕入旧居、鸥归故池,好友斛斯融却已离开人间,颇有物是人非之感。B.颔联写断桥不修,卧柳生枝,暗指故庄人迹罕至,呈现出一片破败荒凉景象。C.颈联化用典故,表明心迹,“多惭”二字点明二人相知之深令管鲍自叹不如。D.全诗写景寓情,借古叙事,步步咨嗟,字字入情,景、事、人、情浑然一体。16.有人评此诗“哀人亦复自哀矣”,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直接使用了《诗经.郑风》中的原句“,
”。(2)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从视听角度描写朴实的田园景象的句子是“,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
”。(4)《登高》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5)白居易《琵琶行》,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
,这股能量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
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
。像一棵被扭曲、挤压的石缝里的小树,虽然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精雕细刻
激荡
误打误撞
立身之本B.千锤百炼
激荡
歪打正着
立身之本C.千锤百炼
动荡
误打误撞
立足之处D.精雕细刻
动荡
歪打正着
立足之处19.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分)A.排比
对偶
比喻
反复
B.夸张
借代
对偶
引用C.夸张
排比
比喻
引用
D.排比
借代
比喻
反复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B.像石缝里的一棵被扭曲、挤压的小树,虽然成不了旗杆,却也别是一种价值,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C.虽然像石缝里的一棵被扭曲、挤压的小树,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D.虽然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别是一种价值,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2小题,7分)近日,上海市消保委从除皱率、温度等方面对30款手持挂烫机进行了详细对比试验,给出了①“保姆级”的建议。挂烫机的基本功能是②“去除褶皱”,除皱率是手持挂烫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试验人员将预先折好800个折痕的棉布熨烫5分钟,然后记录剩余折痕数量,计算除皱率。结果显示,30台试验挂烫机的除皱率均在90%以上。然而,除皱率和产品价格并不成正比。在49元到449元的价位里,除皱率最高的是售价仅79元的③“美菱”手持式蒸汽挂烫机,除皱率达98.5%,仅剩12条折痕;而最贵的售价449元的④“摩飞”蒸汽挂烫机,除皱率为97.4%,在30款产品中排第14名。消费者在选购手持挂烫机时,也要考虑衣服的⑤“舒适圈”。比如棉麻衣物适合高温熨烫(140-210℃),羊毛、丝绸所需温度适中(100-160℃),化纤、尼龙则无需温度太高(70-120℃)。21.对文中五处引号的作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C.
①/②⑤/③④
D.①⑤/②/③④22.说明性文字应当科学、准确、严谨,具有可信度,上述文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习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作为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高一新生,你是如何理解、体验“青春”的?请结合上述名言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答案】1.A
2.B
3.D
4.
首先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接着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例写了“人的觉醒”在当时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并将其上升为时代特征。最后探讨了“人的觉醒”产生的原因和积极意义。
5.
①《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哀叹,看似是悲观消极的。②诗歌中还表达了对于“人才难得”的忧愁和广纳人才的渴望。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③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短促,曹操才如此渴望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建功立业,因此要广纳人才。也就是在这人生短促的消极哀叹中,恰恰深藏着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求。6.(3分)A【解析】B项错在“因为林道静和自己同姓,所以对她比较信任”,应该是林道静不向敌人屈服的革命者精神赢得了郑瑾的信任。C项错在“是中央派来的”,这只是敌人的猜测。D项错在“知道当天晚上就会被杀害”,从原文“也许要替我另换个地方”可知,这只是郑瑾的猜想,并非清晰地知道7.(3分)C【解析】错在“揭露了敌人故意以恶劣生活条件逼迫革命者投降的阴谋”,恶劣生活条件并不是敌人逼迫革命者投降的手段8.①运用景物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当天的天色与天气情况,让人如临其境。②带有浓郁的象征色彩,寓示着郑瑾即将壮烈牺牲,同时衬托了林道静和俞淑秀悲伤的心情。(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9.①俞淑秀是一个尚显幼稚的女孩子,设置这样一个人物,可以和正在迅速成长的林道静、富有经验的郑瑾一起,显示出革命者成长的三个阶段。②俞淑秀的天真、稚嫩,与林道静和郑瑾的成熟、深沉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她们个性分明、形象生动。③俞淑秀的存在,使故事情节不单调,趋于丰富生动。④俞淑秀的天真、稚嫩,反衬和揭露了敌人的残暴。(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对即可。)10.D[解析]原句: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11.A[解析]雄黄酒是端午节饮的。12.B[解析]檀道济想给粮食和肉,陶渊明没要,挥手让他离开了。麾同“挥”。若陶渊明收下檀道济的粮食和肉,那就是赞同檀的劝说了,不符合他的性格,也不符合文意。13.C[解析]这句话只是陶渊明回应檀道济开导他入世的推托拒绝之辞,不是他辞官归隐的原因。14.(1)不能忍受官吏的职责约束,不久就自己解职回家了。【评分标准】4分。堪:忍受,经得起;职:职责(约束);少日:不久;自解:自请解职。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我离开京师,前往外地做官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对这个人的话十分感慨,这天晚上才觉得有被贬谪的意味(失意)。【评分标准】4分。出官:离开京师,前往外地做官;恬然自安:心情平静,安于现状;感斯人言: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是夕:这天晚上。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陶渊明自少时便有高雅的志趣,而且学识广博,文章写得很好,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当时看过的人都认为是他的真实写照。因为家庭贫穷,亲人年迈,陶渊明不得不出仕做了江州祭酒。因为不能忍受官吏的职责约束,不久就自己解职回家了。州郡征召他做主簿,他不去上任。(陶渊明)亲自耕作,种田自给,于是得了瘦弱的疾病(饿得又瘦又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他)僵卧在床贫困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我听说贤人处世,天下无道就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安全生产培训
- 2024至2030年中国处方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年液压破拆属具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年特色风味及小吃服务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自动上胶折边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灵敏(扇形)分裂式分度凸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数字检流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室内外装饰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变色瓷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弱电维护保养方案
- 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 《商业广告设计》课件
-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 剪刀式车升降机施工方案
- 口腔诊所患者投诉制度范本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
- Invoice商业发票模板
-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通用20篇)
- 工艺、设备设施交付检维修手续
- 中药房用中药饮片用户需求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