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泰勒CONTENT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特点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任务及基本途径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及意义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一)背景联合国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说过:“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要么是文化的发展,要么就什么也不是”。可见,文化建设在新的世纪是多么重要!今天,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新,我们应当而且能够以开放、健康的心态参与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既坚持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又反对狭隘民族主义;既注意增强文化建设的世界性,又坚持文化发展的多元性。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为别的,而是“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就具有某种典型的意义。
面对全球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构建起既适应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又保持鲜明民族化个性特征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必然选择。今天中国的文化环境,实际上就是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三种主要的文化形态。我们只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外国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如何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问题了。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一)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二)发展历程
冷战结束以后,文化问题前所未有的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弊端展现,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信息革命的兴起及全球性信仰危机的显现等等。
邓小平同志冷静分析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敏锐地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一代伟人邓小平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二)发展历程
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要求,指出“我们要在建文化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文化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三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到了十四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强调指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进而指出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文化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十五大胡锦涛主席部署文化工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一个科学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在文化含义方面,大部分学者都从文化的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特点科学内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国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中国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科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特点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要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建设是现代化事业的决定性因素。
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特点特点:
1、鲜明的时代性。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浓郁的民族性。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自有其深刻的道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社会主义内容和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的文化体现主流文化的电影《云水谣》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3、实事求是的科学性。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高度的民主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继承优良民主传统,增强民主意识,同封建主义、文化专制主义残余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使民主精神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开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题中应有之义。
4、深广的群众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5、勇于改革的创造性。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求深化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任务及基本途径(一)基本方针: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二)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任务及基本途径(三)基本途径:1、牢牢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发展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任务及基本途径(3)、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都面临着既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要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又要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既要体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要充满着鲜活的时代气息,并使其以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和大众的方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任务及基本途径2、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党的十六大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而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论断。3、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任务及基本途径4、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是忽略经济效益,而是要以此为基本前提去讲求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确结合。5、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文化体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报告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及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储油罐拆除工程环保验收与达标排放协议3篇
- 2024版股权投资合同:某投资者与某创业公司就股权投资达成协议3篇
- 2024绿化与景观设计咨询服务协议
- 2024美容美发行业员工劳动合同及年终奖发放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专利池运营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商铺租赁与市场拓展服务协议4篇
- 科技驱动引领未来
- 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作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柴油销售区域市场调研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养老院场地租赁及养老服务合同8篇
- 餐饮行业智慧餐厅管理系统方案
- 2025年度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与许可协议3篇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殡葬改革课件
- 血压计保养记录表
- 食品的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本范文(通用3篇)
- 新外研版九年级上册(初三)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
- 初中中考英语总复习《代词动词连词数词》思维导图
- 植物和五行关系解说
- 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