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优化设计(无约束优化-间接法)_第1页
第4章 优化设计(无约束优化-间接法)_第2页
第4章 优化设计(无约束优化-间接法)_第3页
第4章 优化设计(无约束优化-间接法)_第4页
第4章 优化设计(无约束优化-间接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3梯度法梯度法是求解多维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解析法之一。基于梯度是函数增大最快的方向,而负梯度则是函数下降最快的方向。沿该方向搜索,使函数值在该点附近下降最快。则梯度法就是取迭代点处的函数负梯度方向作为搜索方向,该法又称最速下降法。梯度法的基本思想:梯度法的迭代格式:(4-38)

按上式求得负梯度方向的一个极小点,作为原问题的一个近似最优解;若此解尚不满足精度要求,则再以作为迭代起始点,以处的负梯度方向作为搜索方向,求得该方向的极小点,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求得的解满足收敛条件为止。式中为最优步长。(1)任取初始点,选定收敛精度>0,令。(2)计算。(3)若≤,则迭代终止,取,否则进行步骤(4)。(4)用一维搜索求,得最优步长。(5)令,,返回步骤(2)。梯度法的迭代步骤

解:由梯度的定义,该目标函数的梯度为:例2-A

已知一目标函数为,试求在点的梯度。则该函数在点

的梯度为梯度法的终止条件:

梯度法的特点:

(1)算法简单;

(2)前后两次迭代方向正交,所以搜索路线是呈直角锯齿形;

(3)开始搜索时,收敛速度较快,但当靠近极小点附近,收敛速度越来越慢,这是梯度法的较大缺点。4.4.4牛顿法

原始牛顿法和阻尼牛顿法两种。

牛顿法也是一种解析法,它是梯度法的进一步发展。该法的搜索方向的构造:是根据目标函数的负梯度和二阶偏导数矩阵来构造的。牛顿法分为:其迭代过程是在求目标函数

的极小值时,先将它在点X附近作泰勒展开,并取二次近似函数式;然后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极小点,并以该极小点作为原目标函数的极小点X*的一次近似解;

它是以二次函数来逼近原目标函数。若此解不满足精度要求,则可以此近似解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点,仿照上面的做法,求出二次近似解;照此迭代下去,直至所求出的近似极小点满足精度要求。该算法的基本思路:现用二维问题来加以说明,将目标函数

在给定点作泰勒展开,并取二次近似式:为求得二次近似式的极小点

,对上式求梯度,并令解之可求得:式中:为海森(Hessian)矩阵的逆矩阵。

在一般情况下,

不一定是二次函数,则所求得的极小点也不一定是原目标函数的真正极小点。

但由于在点附近,函数和是近似的,因而可作为的近似极小点。

为求得满足精度要求的近似极小点

,可将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起始点,即得(4-39)

由上式(4-39)可知,牛顿法的搜索方向为上式就是原始牛顿法的迭代公式。上式中的搜索方向称为牛顿方向,可见原始牛顿法的步长因子恒取:,因此,原始牛顿法是一种定步长的迭代过程。

牛顿算法对于二次函数是非常有效的,迭代一步就可达到极值点,而这一步根本不需要进行一维搜索。对于高次函数,只有当迭代靠近极值点附近,目标函数近似二次函数时,才会保证很快收敛,否则也可能导致算法失败。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便将迭代公式(4-39)修改为:

(4-41)上式为阻尼牛顿法的迭代公式。式中,步长因子又称阻尼因子。上式称为阻尼牛顿法的迭代公式。式中,步长因子又称阻尼因子。为了克服牛顿法缺点,将迭代公式(4-39)修改为:

(4-41)阻尼牛顿法

,则迭代停止,>0,令。修正牛顿法的迭代步骤如下:(1)给定初始点,收敛精度(2)计算,若

即为所求,否则进行(3)。(3)计算

及。(4)沿

进行一维搜索,确定最优步长。(5)令,,返回(2)。

而且对目标函数的要求严格,除了要求函数二阶连续可微外,为了保证函数的稳定下降,必须处处正定,为了能求逆阵又要求必须非奇异。

阻尼牛顿法保持了牛顿法收敛快的优点,又不要求初始点选得很好,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缺点仍然是需计算及其逆阵,计算相当复杂,程序存储量大;4.4.5变尺度法

是在克服了梯度法收敛慢

和牛顿法计算量大

的缺点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有效的解析法。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牛顿法的迭代形式,但并不直接计算,而是用一个对称正定矩阵近似地代替。它在迭代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最后逼近。这种算法,省去了海森矩阵的计算和求逆,使之计算量大为减少,并且还保持了牛顿法收敛快的优点。变尺度法:在变尺度法

中,较为常用的有:变尺度法特点:●

DFP变尺度法●

BFGS变尺度法。变尺度法基本思想:1.DFP变尺度法

DFP变尺度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变尺度算法。

该算法的迭代公式为:(4-42)

式中:是变尺度矩阵,是一n×n阶对称正定矩阵,在迭代过程中,它是逐次形成并不断修正,即从一次迭代到另一次迭代是变化的,故称变尺度矩阵。

1.DFP变尺度法

由式(4-42),不难看出:当(单位矩阵)时:式(4-42)变为梯度法的迭代公式;当时:式(4-42)就变为牛顿法的迭代公式。

由此可见,梯度法和牛顿法可以看作变尺度法的一种特例。变尺度矩阵可用下式迭代:式中,称作校正矩阵,在DFP变尺度法中它可用下式来计算:式中:第k次迭代中前后迭代点的向量差;前后迭代点的梯度向量差。迭代开始(k=0)规定:。

上式称为DFP公式,由该式可以看出,变尺度矩阵的确定取决于在第k次迭代中的下列信息:不仅不需求海森矩阵及其求逆矩阵的计算,而且保持了牛顿法收敛速度快和梯度法计算简单的优点。●

上次的变尺度矩阵

,●

迭代点的向量差●迭代点的梯度向量差。因此,DFP变尺度法:

利用上式求得的校正矩阵代入变尺度矩阵计算公式,可得到变尺度矩阵的DFP递推公式:上式常称DFP公式。通过式(4-42)可确定新的搜索方向,进行第k+1次迭代的一维搜索。

DFP变尺度法的迭代步骤为:(1)给定初始点和收敛精度ε,维数n;(2)计算梯度,取A(0)=I(单位矩阵),置k=0,(3)构造搜索方向(4)沿方向进行一维搜索,求最优步长,使得到新迭代点(5)计算,进行收敛判断:

若,则令,停止迭代,输出最优解;否则,转下一步(6);DFP变尺度法的计算框图,见图4-22。并令,转步骤(3)。(7)计算:构造新的变尺度矩阵和搜索方向:

(6)检查迭代次数,若k=n,则令

,并转入步骤(2);若k<n,则转下步(7);

图4-22DFP变尺度法的计算框图DFP变尺度法的优点变尺度矩阵A(K),在开始的几步接近于I,因而类似于梯度法,具有计算量小,函数值下降快的优点;在最后的几步A(K)接近于[H(X(K))]-1,因而类似于牛顿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但克服了其计算量大的缺点。2.BFGS变尺度法

计算实践表明:由于DFP变尺度法在计算变尺度矩阵的公式中,

其分母含有近似矩阵A(k),使之计算中容易引起数值不稳定,甚至有可能得到奇异矩阵A(k)。

BFGS变尺度法与DFP变尺度法的迭代步骤相同,不同之点,只是校正矩阵的计算公式不一样。

BFGS变尺度法的变尺度矩阵迭代公式仍为

为了克服DFP变尺度法计算稳定性不够理想的缺点,Broydon

等人在DFP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变尺度法称为BFGS变尺度法。但其中的校正矩阵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所使用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