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法及护理襄阳市中医院
针灸法及护理第一节腧穴常识
第二节常用腧穴第三节针灸法第四节灸法第一节腧穴常识
一、腧穴分类二、经络的分布三、腧穴作用及规律四、特定穴的意义五、腧穴定位方法一、腧穴分类
1.十四经穴是分布于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双穴,即左右对称的穴位309对,单穴52个。2.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它为后世新发现有肯定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可作为经穴的补充。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腧”。二、经络的分布三、腧穴的作用及规律腧穴本经主治特点二经相同主治三经相同主治手太阴肺经脉肺、喉病胸部病手厥阴心包经脉心、胃病神志病手少阴心经脉心病手阳明大肠经脉前头、鼻、口、齿病眼病、咽喉病、热病手少阳三焦经脉侧头、胁肋病耳病手太阳小肠经脉后头、肩胛病足太阴脾经脉脾胃病前阴病、妇科病足厥阴肝经脉肝病足少阴肾经脉肾病、肺病、咽喉病足阳明胃经脉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神志病、热病足少阳胆经脉侧头、耳病、胁肋病眼病足太阳膀胱经脉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1.远治作用: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经脉流经疾病所属经穴。如:上病下取:头痛、头晕→取涌泉穴、太冲穴。下病上取:脱肛、子宫脱垂→取百会穴。1.远治作用:三、腧穴的作用及规律2.近治作用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称之为腧穴的近治作用。百会穴→头痛中脘穴→胃痛肾俞穴→腰痛阿是穴→以痛为输3.特殊作用①双向性:天枢穴:腹泻止泻,便秘通便
②特异性:大椎:退热胆囊穴:胆绞痛四、特定穴的意义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足三里→腹痛、腹泻、胃、肠疾病。委中→腰痛、背痛、腰、背部疾病。列缺→项痛、落枕、颈项部疾病。合谷→牙痛、口病、面部疾病。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1.解剖标志取穴法两眉之间——印堂两乳之间——膻中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2.骨度分寸定位法头部前发际→后发际:12寸耳后两乳突之间:9寸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胸腹部天突→歧骨(胸剑联合):9寸歧骨→脐中:8寸脐中→横骨上廉:5寸两乳头之间:8寸腋以下→季肋(11肋端):12寸季肋以下→髀枢(大转子):9寸
上肢部腋前纹头(腋前皱褶)→肘横纹:9寸肘横纹→腕横纹:12寸五、腧穴的定位法
下肢部
横骨上廉→内辅骨上廉:18寸内辅骨下廉→内踝尖:13寸
髀枢→膝中:19寸
膝中→外踝尖:16寸
外踝尖→足底:3寸五、腧穴的定位法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五、腧穴的定位法
以病人自身手指为度来取穴的方法4.简便取穴法。例如:两手虎口交叉——列缺垂手中指端——风市五、腧穴的定位法
第二节常用腧穴一、手太阴肺经(11穴)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三、足阳明胃经(45穴)四、足太阴脾经(21穴)五、手少阴心经(9穴)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八、足少阴肾经(27穴)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十、手少阳三焦经(23穴)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十二、足厥阴肝经(14穴)第二节常用腧穴十三、督脉(28穴)十四.任脉(24穴)第三节针灸法包括针和灸法,刺激经络腧穴起到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行气活血、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法:毫针、皮针、三棱针、皮内针等。灸法:略第三节针灸法一、毫针的结构、规格、检查二、毫针的练针法三、针刺前的准备四、针刺操作五、意外处理(一)毫针的结构
针尾针柄针根针身针尖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长度规格表
粗细规格表
一般临床以25~75mm(1~3寸)长和直径为0.32~0.38mm(28~30号)粗细者最为常用。
旧规格0.511.5
22.5
3
44.5
5
6新规格152540506575100115125150号数262728
2930
31
3233
34
35直径0.450.420.380.340.320.300.280.26
0.240.22(二)各类规格(三)检查
针尖检查:手指试探法棉球试探法肉眼观察法针身检查:肉眼观察法桌面滚动法针身拉擦法
放大镜检查法检查针柄:
两手稍用力离合拉送或做相反方向捻转针体光滑锋利,针体挺直,易于进针,手感好,必须达到刺棉花不带纤维1、指力练习--纸垫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2、棉团练针法--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手法的模拟动作。二、毫针刺法的练习3自身试针体会进针时皮肤的韧性、用力的大小,手法与针感的关系及不同部位腧穴的不同针感。要求能逐渐作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三、针刺前准备(一)、思想准备(二)、选择体位(三)、选择针具(四)、腧穴的揣定(五)、消毒
(一)、思想准备
在针刺前医患双方都应作好思想准备。医生对初诊患者要做宣传解释工作,减少病人对针刺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医生要安神定志,精力集中于病人身上。
选择体位重要性在接受针刺治疗时患者体位是否合适,对于正确取穴、针刺操作、持久留针和防止针刺意外都有重要意义。
选择体位的原则选择体位应该以医生能正确取穴,操作方便,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留针为原则。(二)、选择体位针刺的体位有:
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
坐位:仰靠、侧伏和俯伏坐位。1卧位
(1)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前身部)腧穴。
(2)俯卧位
适用于取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后身部)及上肢部分腧穴。
(3)侧卧位
适用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2坐位(1)仰靠坐位适用于取头面、颈部、胸部及上肢腧穴。(2)俯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顶、后头、肩背部的腧穴。
适用于取头部、耳部、颈项部的腧穴。(3)侧伏坐位
3.选择体位的注意点
1尽可能采取卧位。2针刺部位要充分暴露,并使局部肌肉放松。3体位选定后,要求不要随意改变或移动。4尽量采取一种体位,而能暴露针刺所选多出穴位。
1毫针长短的选择长针:肌肉丰厚,或胖人,病邪在里;短针:肌肉浅薄,或瘦人,病邪在表。2毫针粗细的选择粗针:体质壮实、肌肉丰满、实热证;细针:体质虚弱、肌肉浅薄、虚寒证。(三)选择针具
定穴可根据处方选穴的要求,按照腧穴的定位方法,逐穴进行定取。揣穴是用手指在已定穴处按压、揣摸,以探求病人的感觉反应,找出具有指感的准确穴位。定准腧穴位置,还应以指甲在上切掐一“十”字形指痕,作为进针的标志。(四)腧穴的揣定(五)消毒(一)针具器械的消毒(二)医者手指消毒(三)施术部位的消毒(四)治疗室内消毒
四、针刺操作(一)刺激的强度1、通过得气的强弱判断刺激量2、捻转、提插频率、幅度、角度决定刺激量(二)刺激的时间(留针)1、一般20-302、老小弱不留或短时间。3、慢性、顽固、痉挛、痛疼稍长。(三)取针(三)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2、针管进针法
3、双手进针法
挟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两指挟持消毒干棉球,再挟持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
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两指中间刺入。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四)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针刺的角度: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直刺(90度)斜刺(45度)平刺(15度)
2、针刺的深浅度:病情、年龄、部位酌定其深浅度。(五)、行针手法行针又名运针,针刺入腧穴后得气,调节针感强弱,以及针感传导方向的操作方法。1、基本手法:2、辅助手法(1)提插法针刺入腧部位,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提”就是将针由深而浅的向上的操作过程;“插”就是将针由浅而深的向下的操作过程。1、基本手法:
(2)、捻转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挟持针柄,施以前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旋转的动作。1、基本手法:2、辅助手法
(1)循法:针刺后如无针感,或得气不显著时,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的方法,称为循法。
(2)刮法:指针刺达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柄的方法。如以拇指或食指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从下向上刮动针柄;或以拇指、中指挟持针根部,食指由上向下地刮动针柄,此法可激发经气,是一种催气、行气之法。(3)弹法:指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用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但操作时用力不可过猛,弹的频率也不可过快,避免引起弯针。此法亦有激发经气、催气的作用。(4)飞法:
针刺后不得气,用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细细搓捻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如飞鸟展翅,称飞法。(5)震颤法:
指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此法可以促使得气。
(6)摇法:
指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六)得气
1、定义: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或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的特殊感觉的反应,谓之得气,亦称为针感。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或沿一定部位、方向扩散传导。得气与针刺疗效密切相关。2、影响得气的因素患者体质的强弱病情的变化以取穴准确操作手法。3、针刺不得气采用措施:行针催气、留针候气、温针、加灸。(七)毫针的补泻方法名称补
法泻
法捻转补泻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名称补
法泻
法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开阖补泻出针后按闭针孔出针时不按闭针孔,或摇大针孔疾徐补泻进针慢,出针快进针快,出针慢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八)、留针与出针
留针是将针留置于穴内。“静留针”、“动留针”。出针先以左手拇、食指或中指固定被刺腧穴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退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或轻捷直接向外。随势提出,不可妄用强力,不可粗心大意遗留针。
五、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一)晕针轻度晕针: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冷汗,脉细弱,甚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原因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大泻、大出血后等。体位不当,手法过重等
处理
停止针刺出针扶持患者平卧床上: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预防
解除恐惧心理;选取舒适体位;对劳累、饥饿、大渴的病人,因先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二)、滞针
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预防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处理
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三)弯针
现象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原因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
处理
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预防
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体位要恰当,并不要随意变动。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
(四)断针
处理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手术取出。
预防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五)血肿现象针刺部位出现局部青紫或包块原因刺破血管导致微量的皮下出血处理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
若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可采用先冷敷后热敷之法(六)气胸现象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呼气困难。原因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处理应立即起针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切勿恐惧而翻转体位,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
人体生理功能状态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2、身体虚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重,并应尽量选用卧位;3、妇女行经期,一般不宜针刺;4、妊娠期小腹部、腹部、腰骰部,以及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也不宜针刺5、小儿的囱门部。即头顶部的腧穴亦不宜针刺。
针刺的注意事项
针刺的注意事项人体病理状态:1、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2、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3、小腹部的腧穴治疗前要先排尿
重要脏腑组织器官处的腧穴,针刺不宜太深针刺胸、背、腋、胁、缺盆部腧穴,不宜直刺过深第四节灸法第四节灸法一、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灸法的作用
二、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一、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具有火热之性,是一种温热性刺激弥补针药之不足阳气衰微,沉寒痼冷特殊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薰熨或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灸焫”性属温热,纯阳之性;芳香无毒,主灸百病艾叶易燃,渗透艾药源丰富,价廉艾绒①芳香;②易燃,温和;③使用方便其他2、施灸材料前言温经通络--风寒湿痹证温中驱寒逐湿--寒湿为患、阳虚诸证逆灸-“无病而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保健灸
(《针灸聚英》)
扶阳培元,“卫外而为固”升清举陷--脏器下垂、久泄久痢等固脱救逆--亡阳虚脱证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痈肿疮疡初起、瘰疬、瘿瘤等“引郁热之气外发”--某些热病实热(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等)、阴虚发热引热外行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二、灸法的作用
三、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灸法分类表
直接灸
瘢痕灸
(化脓灸)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艾炷灸
隔姜灸
间接灸
隔蒜灸
隔盐灸
艾灸类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灸法
悬灸
雀啄灸回旋灸
艾卷灸
(条)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温针灸
温灸器灸——各种温灸器非艾灸类
灯草灸
天灸
概念:圆锥形的艾团。壮: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炷制作规格:大、中、小灸法种类和应用(一)艾炷灸(1)无瘢痕灸1、直接灸操作:
燃剩2/5凡士林+艾炷——————红晕
3~7壮适应证:虚寒证(2)瘢痕灸操作:燃尽1周
5~6周蒜汁+艾炷———————+膏药化脓灸疮瘢痕
7~9壮适应证:慢性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业厂房交易全程服务合同4篇
- 2024音乐制作方与影视制作公司版权许可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交通枢纽害虫防治与消毒作业合同3篇
- 专业水电安装及消防系统承包合同2024年版版B版
- 2025年度12年首次智慧旅游项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叉车租赁合同范本(叉车租赁与维护)4篇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场地平整与物联网协议4篇
- 2025年度奶牛养殖牛场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厂房租赁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规范4篇
- 2024年04月广西桂林银行南宁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32T-经成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采血技术规范
- 【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规定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7100字(论文)】
- TDALN 033-2024 学生饮用奶安全规范入校管理标准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冷库存储合同协议书范本
- AQ/T 4131-2023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正式版)
- 武术体育运动文案范文
- 设计服务合同范本百度网盘
- 2024年市级专科护士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肺炎临床路径
- 供应商供货服务方案(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