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功能(作用):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含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特点:世界观是零散的、自发形成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觉形成的。存在: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不是人人都有的.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注意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联系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错误倾向: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苹果落地牛生牛猪生猪万有引力遗传与变异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事物是普遍联系具体科学的个别规律整个世界适用的普遍规律对哲学概念的总结: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决定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与根本观点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赖于意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分歧):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依赖于物质。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3、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
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803年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谁决定谁呢?A.物是观念的集合B.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C.心外无物D.存在就是被感知E.我思故我在唯心主义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赖于意识。唯心主义形态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1.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形态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2.客观唯心主义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辨证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辨证的形而上学的
哲学发展史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除此之外,哲学发展史上还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的。两个对子与两大阵营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与一定时代的精神生活)(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
精华(1)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哲学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
精华2.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
精华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19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
化论。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的唯物主
义思想。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伟大的思想武器。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精髓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主题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1.2.原理:(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要承认运动绝对性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存在。(制定政策既要不断推陈出新,又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年中国痛经贴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及说明
- 中国职业女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不锈钢灶具面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晾衣架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五层瓦楞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氮气项目评估报告
- 2025年其他未列明的批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别墅室内外景观照明节能改造合同
- 钻前工程技术服务标准化作业合同(2025版)
-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年教育创新: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解读
- 2024年燃气轮机值班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交通法规课件
-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 储能电池模组PACK和系统集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Python程序设计》课件-1:Python简介与应用领域
- 各类心理量表大全
- DB12T990-2020建筑类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规范
-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三调语文试卷(含答案)
- 交通运输概论课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