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历史鉴赏_第1页
西方建筑历史鉴赏_第2页
西方建筑历史鉴赏_第3页
西方建筑历史鉴赏_第4页
西方建筑历史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建筑历史鉴赏主讲人吴骁古典建筑1、希腊建筑2、罗马建筑1、希腊文明来源希腊文明起源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在希腊文明和克里特文明之间有文化的断层。但是一般认为克里特文明对希腊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古希腊文明历史分期1、黑暗时期(公元前12至公元前9世纪):

多立克人入侵,长达300年的混乱。2、古风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

纪念性的建筑物出现,神庙出现。多立克柱式以及爱奥尼柱式出现。3、古典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29)

希腊的全盛时期,实行自由民民主制度。打败了波斯帝国。建设主要是神庙,剧场,广场敞廊等等。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

马其顿统一希腊,并接受希腊文明的同化。出现了科林斯柱式。希腊建筑值得我们关注的几个点2、柱式3、整体风格1、材料柱式1、多立克2、爱奥尼3、科林斯1、粗大雄壮,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2、柱身有时雕成20条槽纹。柱下部约占全柱三分之二的地位3、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4、关于柱与柱之间的距离,柱的直径的两倍,少数到两倍半。5、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多立克柱式的特点多立克柱头爱奥尼柱式特点1、比较纤细秀美,柱高和柱直径比为9~10:1。2、柱身有24条凹槽。3、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4、柱础为多层大小不一的圆盘相叠而成。外轮廓线为富有弹性的曲线。5、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爱奥尼柱头科林斯柱式特点1、卡利马斯发明。比例10:1,总体上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2、柱头是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3、柱身以及柱础和爱奥尼基本相同。4、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由于象征少女。5、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科林斯柱头从帕提农神庙看希腊建筑的风格平面图室内特点双层列柱原因:室内层高高于室外,分两层可使柱子不显得过分粗壮拥塞)圣堂:三面、双层多立克立柱檐部也大大简化像之前方直到大门为一片空白,不置任何杂物。在靠近巨像基座处挖出一个长方形水池,利用池中之水反射从大门而来的阳光,使金光闪烁的巨像更显富丽堂皇。1、建筑物和建筑群体艺术形式的完美,建筑与地形环境完美结合。2、精微的审美能力和石作技术高度发达。3、建筑与雕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4、风格上高贵典雅,明快活泼、内外互融。5、结构十分落后,希腊建筑可以看成是放大的雕塑。希腊建筑小结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历史分期1、发源地:台伯河两岸2、公元前2000年前后,拉丁人定居拉丁平原3、公元前8世纪,伊特鲁斯坎人和希腊人4、公元前8—前2世纪伊特鲁斯坎文化;石工、陶瓷构件、拱券结构5、公元前509年共和政体;大规模的城市建设6、公元前30—公元476年帝国时期(前30—180年为鼎盛时期、黄金时代)7、公元3世纪衰退8、公元330年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9、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从一种结构到一种材料拱券结构拱券技术早在公元前第4千纪已在两河流域出现,以后在巴比伦王朝、亚述等的发展,而后传入欧洲。半圆形拱(即筒拱)到十字拱当十字拱出现以后,罗马建筑就有了空间单元了连续券罗马五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罗马科林斯柱式罗马塔斯干柱式罗马混合柱式塔斯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的简化最简单、最稳重无凹槽、有柱础罗马混合柱式古罗马流行的一种新柱式,就是在科林斯柱头上再加上一对爱奥尼的涡卷混泥土的运用1、混凝土的活性材料来源与天然火山灰,开采和运输都比较廉价而方便。2、骨料种类多样,既节约了石材,又可调节骨料密度减轻自重。3、施工技术简单,只需少量熟练的工匠,适应奴隶制度,可使用大批奴隶进行粗加工。罗马万神庙穹顶象征天宇。它中央开一个直径8.9m的圆洞,寓意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联系。从圆洞进来柔和的漫射光,照亮空阔的内部,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穹顶的材料有混凝土,有砖。大概是先用砖沿球面砌几个大发券,然后才浇筑混凝土的。这些发券的作用是,可以使混凝土分段浇筑,还能防止混凝土在凝结前下滑,并避免混凝土收缩时出现裂缝。为了减轻穹顶重量,越往上越薄,下部厚5.9m,上部1.5m。

墙厚6.2m,也是混凝土的。每浇筑1m左右,就砌1层大块的跬—。墙体内沿圆周发8个大券,其中7个下面是壁龛,一个是大门。基础和墙的混凝土用凝灰岩和灰华石做骨料。内部墙面,下层贴15cm厚的大理石板,以上抹灰。地面也用各色大理石铺成图案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建筑哥特建筑的三大构件尖券肋拱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1、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其余的填充维护部分因而减薄了,节省了材料。2、全部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减小了侧推力,使不同跨度的券和拱可处于同一高度,因此骨架券的十字拱顶不至于逐渐拢起,十字拱也可以不为正方形,适应于各种平面形式。3、飞扶壁:(飞券)是哥特建筑所特有的,它是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抵住它的侧推力,它实际起撑子作用,解决水平分力问题。3、室外处理外部特点:①西立面典型构图:水平、垂直三段划分。山墙被两个钟塔和中厅垂直划分为三部分,山墙上的栏杆、门洞上的雕像带把三部分联为整体;三座多层线脚的“透视门”之上的中央是巨大“玫瑰窗”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②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③装饰雕刻满布,轻灵空透。④西欧各国教堂都带有各自的地区特色⑤因施工期长,一座教堂往往形成风格并不统一。2、哥特式教堂的室内特点中厅窄且狭长,支柱间距不大,因此教堂内部导向祭坛的动势很强。2)中厅随技术进步越来越高,支柱仿佛是一束拱架券的茎梗,垂直线条统治着所有部位,具有很强的升腾动势。3)教堂内部裸露着近似框架式的结构,窗子占满了支柱之间的整个面积,支柱又完全由垂直线条组成,筋骨嶙峋,室内几乎没有墙,雕刻壁画无所附着,使得室内及其峻峭冷4)采用彩色玻璃,并拼出彩色图案,阳光从巨大的窗户射入,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小知识:巴黎圣母院是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供奉圣母玛丽亚,而基督教教堂供奉耶稣.文艺复兴建筑1、人性的苏醒2、世俗文化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冲击人性逐渐苏醒。3、人性解放的伟大宣言,对神学教条的彻底否定。4、同封建教会的力量做斗争,向古典文化寻求支持和向导“人文学者”“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在意大利掀起的一场搜求、学习、研究古代著作和古代遗迹的热潮。5、古典文化的再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佛罗伦萨主教堂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春汛---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形制及建造过程

①坎皮奥----平面大体还是拉丁十字的,但东部却是一个以歌坛为中心的集中式的形体②伯鲁乃列斯基1420年动工,1431年封顶结构①穹顶下面使用

----“鼓座”②抵御穹顶侧推力所使用的方法:

a)穹顶轮廓采用尖矢形,而不是半圆形

b)用骨架券结构意义

①它是在建筑中突破精神专制的标志②它借鉴了东欧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成了城市轮廓线的中心,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③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圆厅别墅(VillaRotonda,1552)平面正方形,四面对称布置,四面有门廊,廊中有6颗爱奥尼柱,前有大台阶,正中是一个有穹隆的圆形大厅。圆厅别墅是一种把集中式应用到住居建筑中的尝试,其特点:a、外形由多种明确而简单的几何形体组成,互相对比,变化丰富。b、主次分明,垂直轴线显著,各部分构图联系密切,位置肯定,整个形体统一完整。c、四面的柱廊不仅增加了层次,丰富了阴影,而且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产生了渗透。d、虽构图严谨,但过于对称伤害了住宅的功能。文艺复兴建筑的成就及特点1、世俗建筑成为建筑——市政大厦、钟塔、府邸、广场,活动的主要对象;2、风格上构图上扬弃了中世纪的哥特式风格,而重新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用古典建筑构图——尤其是柱式;采用其它构图要素同哥特式风格相抗衡,如半圆形券、厚重的实墙、圆形的穹顶、水平向的厚檐;建筑轮廓上强调整齐、统一。3、城市广场建筑与园林建筑非常活跃。4、建筑理论得到了系统的认识和总结。如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帕拉第奥的《建筑四书》。5、建筑结构没有太大的创新,是古罗马和拜占廷结构的延续,但穹顶结构技术和艺术形式成熟,施工技术水平有很大进步。6、建筑师从工匠中分化出来,很多是多才多艺的“巨人”和知识分子。是一个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时代。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现代建筑思想的孕育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爆发了英国工业革命,而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问题:1、城市的人口太多

2、城市太乱,环境太差

3、统领建筑业的指导思想还是老一套古典复兴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建筑形式,有罗马复兴(美、法)与希腊复兴(德、英)。浪漫主义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提倡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的工艺品。有先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哥特复兴)。折衷主义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盛行。为了弥补古典复兴和浪漫主义的局限性,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样式,没有固定的风格。又称集仿主义。主要的理论和流派美国国会大厦—罗马复兴法国巴黎万神庙—罗马复兴古典复兴的代表作英国国会大厦——哥特复兴浪漫主义代表作英国丘园巴黎圣心教堂

——(拜占廷和罗马风混合)划时代的两座建筑伦敦的水晶宫和巴黎的艾菲尔铁塔

在近代建筑历史阶段,由于工业革命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商品竞争的加剧,欧美各国的传统建筑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开始了对新的建筑形式的探求,从而成为向现代建筑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这时期建筑最突出的成就,体现在英国伦敦的水晶宫和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这两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上。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世界博览会。由英国园艺师J·帕克斯顿采用了装配花房的办法完成这个玻璃铁构架的外壳,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和屋面均为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馆舍面积770000平方英尺。水晶宫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工业革命所提供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这一建筑所探索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如预制装配、模数制和工厂化生产至今仍不失其生命力。水晶宫水晶宫水晶宫采用标准化构件,预制装配施工,模数24英尺。只用了九个月时间就如期完成了这一令人目醉神迷的大型建筑。展览会后这一建筑被拆到肯特郡重新组装。1936年毁于大火。埃菲尔铁塔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爱菲尔铁塔、机械馆,创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

和最大跨度(115m)的新纪录。由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采用高架铁结构,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构和新设备体现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

今天,艾菲尔铁塔不仅是一座吸引游人观光的纪念碑,而且是巴黎这座美丽而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的象征。埃菲尔铁塔从建成之日起,艾菲尔铁塔就被人们广为颂扬。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把铁塔设计者艾菲尔赞誉为“宏伟建筑的勇敢建造者”;画家毕加索曾为铁塔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音乐家阿波利内尔则为铁塔谱写了不朽的颂歌《桥梁之父》。外国近代建筑史世纪之交欧美对新建筑的探索艺术与工艺运动(ArtsandCraftsMovement)“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Movement)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TheSecession)法国钢筋混凝土

艺术与工艺运动19世纪50年代,英国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在建筑与日用品设计上的反映。反对与憎恨工业,鼓吹逃离工业城市,怀念中世纪安静的乡村生活与向往自然的浪漫主义情绪。以罗斯金和莫理丝为表代。工艺上,赞扬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制作者与成品的情感交流、自然材料的美。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艺术与工艺运动图1

魏布(Webb)设计的莫里斯的住宅“红屋”

“红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刷,大胆摒弃传统贴面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最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展开,随后向法国、奥地利、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等地区扩展。反对历史式样,主张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装饰主题喜用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木形状线条。大量使用铁构件。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一般简洁。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为德国青年风格派。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维也纳学派维也纳学派:以奥地利瓦格纳为首。认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反对使用历史样式。主张运用工业提供的建筑材料,推崇整洁的墙面、水平线条和平屋顶。认为从时代的功能与结构形象中产生的净化风格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喊出了装饰就是罪恶的口号。维也纳分离派:由奥地利奥别列去等艺术家组成,意思是要与传统的和正统的艺术分手。主张建造造型简洁,常是大片的光墙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斯坦纳别墅,强调建筑物的比例,墙面和窗子的关系,追求基本立方体的组合法国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1850年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在巴黎圣日内维埃夫图书馆拱顶用交错的钢筋和混凝土的成功,为近代钢筋混凝土奠定了基础。1890年以后,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7巴黎圣日内维埃夫图书馆

现代建筑的前夜表现派风格派构成派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出现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人物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

表现派表现派德国建筑师门德尔松设计的爱因斯坦天文台。抓住相对论是科学上的伟大突破,理论深奥,新奇神秘,把这种印象作为建筑表现的主题。用混凝土和砖塑造了一座混混沌沌的多少有些流线型的体形,上面开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窗洞象征运动感,墙面上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突起。建筑造型奇特,表现出神秘莫测的气氛。图1门德尔松的爱因斯坦天文台1917年,荷兰的青年艺术家组成,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又被称为是“新造型派”或“要素派”。风格派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蒙特里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绘画。用点线面,垂直水平线条及红黄蓝色块组成绘画。风格派图3蒙特里安的红、黄、蓝风格派(续一)风格派图4里特维德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里特维德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由简单的立方体,光光的板片,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成的建筑。(续二)风格派绘画作品里特维德设计的家具一战前后,俄国一批青年艺术家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很象是工程结构物,因此称为“构成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色彩的构图效果。构成派塔特林第三世界纪念碑两战间的现代建筑现代建筑运动的演进与传播——四大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Bauhaus)密斯与现代建筑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思想F.L.莱特与有机建筑理论格罗皮乌斯(1883~1969)生平简介:1883年生于柏林;1907~1910年贝伦斯事务所工作;1911年与迈尔合作设计法古斯工厂;1919年出任包豪斯(Bauhaus)校长,1928年离开;1925年设计包豪斯校舍;1945年成立协和建筑事务所(TAC);主要理论:提出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建筑走工业化道路预制装配式住宅评价:现代建筑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家。图1法古斯工厂法古斯工厂特点:非对称的构图;简洁整齐的墙面;没有挑檐的平屋顶;大面积的玻璃;取消柱子的转角处理。包豪斯校舍,1925-1926年各种功能相互独立,并在形式上反映功能,一条连绵的通道向前延伸,穿过行政办公楼,联系着侧翼的教学楼、实习工厂和宿舍楼。与外界相通的交通线从上面为办公楼的天桥下穿过,没有对校舍形成干扰,这里充分体现了自由平面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该校舍形式上的均衡感来自与其功能的完美结合,也来自于对这一和谐的社区机制的有机组织。

包豪斯校舍图2包豪斯校舍包豪斯校舍的特点: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采取灵活不规则的构图手法。按照现代建筑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勒·柯布西耶(1887~1966)生平简介:1887年生于瑞士;1908年贝伦斯事务所工作;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理论根据;1926年提出新建筑五个特点(见图1);1928~1930年萨伏伊别墅(见图1);1950~1953年朗香教堂(见图3)(二战后抽象几何);勒·柯布西耶(1887~1965)(续一)

主要理论:《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业化。“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论学习,在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在住宅设计中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勒·柯布西耶(1887~1965)(续二)

建筑风格:前期: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后期:浪漫主义+神秘主义评价:是多才多艺的建筑家、规划家、艺术家;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大师之一。图1萨沃依别墅

新建筑五个特点:底层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的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的立面。柯布西耶萨伏伊别墅图3朗香教堂(二战后抽象几何象征)勒·柯布西耶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

密斯·凡·德·罗(1886~1969)生平简介:1886年生于德国;1909年贝伦斯事务所工作;1926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副主席;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见图1)(流动空间);1930年出任包豪斯校长;1937年任美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1945~1950年范斯沃斯住宅(见图2);1955年美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一统空间);1954~1958年西格拉姆大厦(见图3)(二战后讲求技术精美倾向);1962~1968年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新馆(见图4)。密斯·凡·德·罗(1886~1969)(续一)

主要理论: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不要模仿过去。重视建筑结构与建造方法德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少就是多”:一是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使产生诺大的、没有屏障或屏障极少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二是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的只是由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精确和纯净的钢和玻璃盒子。流动空间一统空间密斯·凡·德·罗(1886~1969)(续一)

建筑风格:密斯风格“简素主义”、“纯净主义”。由密斯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其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它具有表现主义倾向、提倡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手法。钢和玻璃大王评价: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图1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流动空间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naPavilion)时间:1928-1929年地点:西班牙,巴塞罗那密斯的名声可以说是从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开始的,它是密斯流动空间概念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大理石壁面建成于1929年,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有十字形柱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密斯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图4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新馆图3西格拉姆大厦赖特

(1869~1959)生平简介:1869年生于美国;1880年代于芝加哥派建筑师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1936年流水别墅赖特

(1869~1959)(续一)

主要理论:浪漫主义精神的“草原式住宅”。平面常做成十字型,以壁炉为中心,把起居室、书房、餐室都围绕壁炉布置,卧室常放在楼上。室内空间尽量做到既分割又联成一片,并根据不同需要有不同净高。体积的构图形式室层高较低,出檐比较大,室内光线比较黯淡。体积构图是高低不同的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深远的挑檐和层层叠叠三水平阳台与花台组成的水平线条,以垂直的烟囱统一起来,打破单调的水平线条。外部材料上质地以及深色的木框架和白色粉墙形成强烈对比。形成以横线条为主的构图,舒展安定,既具有美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又突破了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很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

赖特

(1869~1959)(续二)

主要理论(续):“有机建筑论”:整体性,由内而外,局部与整体统一;布局、材料、造型与环境有机结合;在结构与材料站要表现自然本色,充分利用质感。评价:浪漫主义建筑诗人,美国20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