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所有权的法律剖析_第1页
我国农地所有权的法律剖析_第2页
我国农地所有权的法律剖析_第3页
我国农地所有权的法律剖析_第4页
我国农地所有权的法律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我国农地所有权的法律剖析目录:1、我国农地所有权的法律剖析2、我国隐私权的法律分析我国农地所有权的法律剖析王权典关键词:农地集体所有权/立法构造/主体形式/变革设想thecollectiveownershipoffarmlandsinChina,legistrativeconstruction,mainpatterns,reform内容提要:从分析我国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立法构造、主体形式等方面的缺陷入手,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论述农地所有权法律制度变革的意义及要点。Reportedandanalyzedinthispaperisthedeficienciesoflegistrativeconstruction,mainpatternsofthecollectiveownershipoffarmlandsinChina.Basedontheabove,combiningwithrelatedtheoriesandpractises,thepapercontinuestopointouttheimplicationforthereformofthecollectiveownershipoffarmlandsinChinaandsuggestssomemainpoints.一、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立法现状及缺陷我国实行的是土地社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在法律形态上即表现为土地全民所有权(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及其他社会组织或团体概不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的私有不为法律所承认。据统计,农地中的95.4%属于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仅有4.6%的农地属于国家所有(目前主要是由国有农场企业、国有牧场企业、国有种植企业经营使用),故集体所有权在农地所有制中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通过土地改革、引导农民成立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至人民公社,逐步建立起农地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1998年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的《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2002年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条亦规定:“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基地、滩涂及其他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然而,现行立法对农地集体所有权的制度构造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界定不明确;二是权利内容残缺。首先,根据《宪法》(第9、10条)、《民法通则》(第74条第2款)和《土地管理法》(第10条)的有关规定,农地所有权的主体有三种类型:乡(镇)农民集体、村民小组集体、村民小组农民集体。而至于何谓“农地集体?”以及这三种“农民集体”之间的关系应如何理顺?法律上从来就是模糊不定的。其次,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集体对其拥有的土地应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然而,《宪法》及《土地管理法》在设定独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又规定:国家因“公共需要”,可以随时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同时国家通过税收和价格手段将大部分地租收归国有,似乎成为实际的农地所有者;另外,集体在行使土地所有权时,必须依法接受国家监督管理,集体不拥有对其所有的土地的买卖、出租、抵押等处置权,也不得将土地直接出让、出租用于非农建设。前者说明国家凭借行政强制力量可单方介入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即视同在某种情况下国家可以剥夺集体土地所有权;后两者则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权能行使受到较大限制。二、农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形式从法律主体形式上看,农地集体所有权包括三种类型: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权、村农民集体所有权、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似乎不存在农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的问题,其实,关键问题是在于现行立法中“农民集体”的概念一直较为模糊,农民集体的法律地位、农民所有权的行使主体不甚明确,容易导致争议与实践中的混乱。首先,作为农地所有权主体的农民集体,实际上是由一定社区(乡镇、村、村民小组)范围内的全体农民组成的整体。其法律地位应如何认识呢?曾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民集体”既非自然人,也非法人,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二是认为“农民集体”是全体集体成员,集体所有权即全体成员的共有权;三是认为“农民集体”是“个人化与法人化的契合”,集体财产应为集体组织法人所有,(该)法人可以对集体财产享有独立的支配权,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而集体组织成员对集体财产享有股权或社员权。诚然,这三种观点的理论视角不同,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均不能完全切合农地集体所有权的实际情况,且拘泥于现行立法的某些规定(如《民法通则》规定民事基本主体只有自然人与法人而无“集体”一词,共有只有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在学理逻辑上未必应然成立。故此进一步展析如下:一方面,我国宪法、法律明确规定法人是不能享有土地所有权的,而农民集体依法享有土地所有权;法人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而农民集体只能以其全部财产中可依法处分的部分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必须有一定组织形式,而法律并未要求农民集体必须具备一定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后才能成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企业法人在内部只可设立非法人的分支机构,对外可以成为公司的投资主体(股东),一般不能单独出资创办其他企业法人,而农民集体可以依法创办其内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乡(镇)、村办企业,但不能成为公司的投资主体。这表明,农民集体与法人是不能等同起来的,农民集体未必具有法人资格。另一方面,农民集体亦非法律上的其他非法人组织。这是因为:农民集体拥有完全可独立支配的财产,对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最重要的是其享有农地所有权;而其他非法人组织并不拥有完全自主支配的财产,即不具有独立的民事责任能力,特别是无法享有土地所有权。另外,公有制在法律上主要表现为国家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正如国家是由全民所有抽象出一样,集体也应由一定社会全体成员抽象出的一个主体概念,但反过来的说法不能成立——公有团体成员不可能是所有权的主体。因而,将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等同于其成员之说法也站不住脚的。客观地说,“农民集体”作为民事主体并非抽象或虚化的,如乡镇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全体农民、行政村范围内的全体农民、村民小组管辖范围内的全体农民,它们既具有历史延续性和现实稳定性,也是法律所确认的、完全有别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一般民事主体而系一种新型的特殊民事主体。[1]其次,关于农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问题,学界亦有争论,一般集中于乡(镇)人民政府、乡(镇)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三类组织之间①。该争论亦源于法律规定的冲突及模糊性。虽然《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然而《民法通则》就此有不同规定:“集体所有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这些规定至少可反映两个问题:其一,立法并没有完全明确各类农地所有权的代表是谁;其二,《民法通则》将一种类型的农地所有权代表界定为村行政组织,而《土地管理法》确定为合作经济组织,两者是否可以相互替代?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阐述:第一,政社合一的旧体制被废除后,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现实中,均已不存在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而在实践中新发展的农工商总公司、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制组织等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并不具备法定的农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或代表资格。但为了避免法律规定的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变成无人所有,乡(镇)人民政府便充当了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当然代表。而乡(镇)人民政府毕竟属于一级国家政权组织,在法律上其不可能成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且其作为公法主体具有特殊性,若使乡(镇)政府对土地的管理职能与所有权代表合二为一,结果使得集体土地事实上异化为国有土地,还会产生公权力代理财产经营的寻私现象、侵蚀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与合法利益的倾向不可避免。如曾经不少地方乡(镇)政府强迫农民调整生产结构,非法干预承包经营权行使的现象;在征地过程中,乡(镇)政府以“公益投资”为名、非法截流侵吞农民集体的征地补偿费等,大都与此相关。第二,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兼有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准行政主体,加上“村社分离”后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合作经济组织显属两个独立的主体,村民委员会不等同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故其不宜担任农地所有权代表,否则会导致其在农地经营利用或利益处分上与农民构成不平等的关系。第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也不适合作为农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农地所有权包括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权、村农民集体所有权、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三种类型,立法原意即在于相应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为行使所有权,负责农地承包经营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其他财产的经营管理。但是,农村改革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农地的集体统一经营功能被削弱了,原来以农地为基本财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即社队已不复存在,既非一个组织严密的经济组织,亦非一级行政性组织,仅徒有虚名而已,难以适应农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法定要求——如必须能够体现全体农民的整体利益,自身必须具备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责任能力。[2]第四,村民小组是由既往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之“生产队”演变而来的,似乎较有理由成为农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其实亦不然,如同乡级集体经济组织一样,在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大包干”的强力冲击下,村民小组逐渐萎缩,目前亦大都有名无实,难以承担农民自治与农民集体财产所有者的职能。通过上述分析表明,农地所有权主体是农地所有制中最主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农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的主要缺陷在于主体界定不明确,因而导致实际运行中的权属支配关系混乱、农地所有权效力弱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不清、纷争不断,不能对外来行为进行有效的抵制,也不能对土地使用中的机会主义进行约束和监督,对农地利用过程的乱收费、乱摊派等弊病无法根治,农地资源难以得到有效配置利用,严重制约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无论是从物权法理逻辑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都应该对传统的农地集体所有权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创新。三、变革设想及取向针对我国目前农地所有权制度的立法缺陷,理论界曾提出了五种改革方案:一是废除农地的集体所有权,全面实行农地私有化;二是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扬长避短,进行制度创新与立法设计完善;三是废除农地集体所有权,全面实行农地国有化;四是实行农地的双重结构的所有权制,即所谓国家拥有农地社会或终极的所有权,农民(户)拥有农地个人所有权;五是部分保留农地集体所有权,实行农地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三者并存的多元结构。农地所有制的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现实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创新的问题,改革必须符合科学的物权法原理,切合中国的实际;既要借鉴国有制或私有制的优点,也要涉及全面国有化或私有化的成本、风险因素,坚持稳定与发展相结合、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根本的出发点即在于要充分发挥农地制度在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配置、激励与约束功能,对传统的近于凝固化的农地集体所有制注入新的活力,明晰农地归属上的物权关系,使农地所有权完整化,关键要使其主体通过立法明确、界定国家、集体和农民的责、权、利。在笔者看来,当今中国推行农地私有化肯定具有较大的政治风险和经济成本,一方面因其要动摇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广大民众和政府均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土地私有将导致农地兼并成风,以及分配或占有上的不公平,进而加剧两极分化,引发政治风险;另外,农地私有化未必就能促进农地的合理流动与经营集中,也难以禁绝农地的投机使用或闲置、低效利用的现象,有可能像日本、台湾地区一样使得农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格局凝固化。因而农地私有化在我国目前行不通。那么,农地全面国有化呢?当今世界上只有以色列等极个别国家采取单一的土地国有制,而我国目前的“国家所有权”在立法上同样存在主体不明确等重大缺陷,在此情况下实行农地国有化不利于农村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导致国家基本经济结构的剧变,农村基层组织与集体在土地上所扮演的角色消失,政府与为数众多的农户打交道,困难重重,农地管理成本倍增,易诱发社会动荡,故农地全面国有化既不合时宜也实不可取。所谓双重结构的农地所有权说法的实质即在农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创设农地农民(户)个人所有权来替代目前的农地承包经营权,而这完全可以通过农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途径解决,根据“一物一权主义”,该说法在物权法理上是不能成立的。可见,就理论与现实而言,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即对农地制度的不完善之处进行改革,通过立法确立真正物权意义上的农地集体所有权。其基本设想包括:第一,明确农地所有权的法律性质,理顺集体与其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农地集体所有权实质上是一定社区团体所有权。一定的农村社区团体组织(包括村民小组、行政村、乡镇)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团体成员身份相对确定而不固定,团体的成员因取得成员的身份而自然享有权利,因丧失成员的身份而自然丧失权利;[3]单个团体成员(社区农民)无权要求按份分割集体土地,取得成员资格也不必交纳任何财产,脱离所在的集体通常也不会得财产上的任何补偿。[4]这种团体组织是一种有别于当代法人结构的总有组织(类似于历史上日耳曼马尔史公社的村落组织),那么以一定的社区团体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所享有的农地所有权是一种特殊的共有形态——可称之为“总有”。承认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总有组织,农地集体所有权即为一种特殊的共有形态,并非要否认集体成员的利益;相反,必然要求法律确认集体成员的成员或社员权,从而将这种特殊的共有财产同每个成员的个人利益建立了密切的实质性的联系,这从根本上明确了集体农地所有权的性质、有利于强化农地公有观念与打破集体所有在成员上的凝固性,为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创造条件,亦有利于集体成员平等地行使权利、分享利益。根据王利明先生的创见,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应享有的成员权包括:监督和参与对集体财产民主管理的权利;根据章程选举集体财产的管理机构的权利,请求分取收益的权利,在因集体财产受到侵害而直接导致成员个人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有权推选诉讼代表人请求司法保护救济等。[5]显然,这均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农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资格、加强对集体农地的经营管理与保护。第二,完善和健全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界定农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资格。鉴于现行立法对一定社区范围的农民集体行使农地所有权的主体代表资格未有明确规定,才导致实际主体代表资格混乱的现象,可以参照《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第18条规定[“乡村全体农民集体所有,由乡或者村的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议)或者代表全体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行使企业财产的所有权”]的精神,创设一定社区农民集体成员大会作为主体行使农地所有权,并制订章程依法确定农民集体成员大会的地位、职权、组成、召集、议事规则等,充分体现集体成员的共同意志。不过,农民集体成员大会作为代表农民集体主体行使农地所有权的机构,只是一种会议形式,必然需要一个常设的具体经营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可以称之为“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它由农民集体成员大会选举产生,对农民集体成员大会负责并执行其决策,代表农民集体对农地进行日常管理的组织,并经依法登记为具有法人资格、集管理与经营职能于一体而又侧重于管理职能的经济组织。第三,确立村民委员会为农地所有权行使的监察机构。为确保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对集体农地经营管理尽职尽责,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符合集体资产管理规章;符合社区农民集体意志和利益,必需有一个机构对其进行监督。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担当监督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是名符其实的。如此,村民委员会就不再是农地所有权的经营管理主体,集中主要精力履行村民自治和协理政府委托的部分行政事务,同时代表社区团体利益以履行对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进行监督的职责的方式,部分参与集体农地所有权的行使,是适宜的。第四,明确国家与集体在农地管理上的责权利关系。法定的农地集体所有权容易受到国家公权力不当“侵犯”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收益权能的侵犯。如国家凭行政强制力量要求农民完成粮棉油低价定购任务,其实质是从农地上抽走了巨额地租;二是对处分权的侵犯,最典型的是集体土地征用——国家在征用过程中将“公共利益”扩充到了国家一切经济与社会建设活动,随时可以征收集体农地。由此还涉及到农地的税费、国家宏观调控管理、农地征用等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完善,关键在于要通过立法规制国家与集体的农地物权关系,严格限制国家公权力的滥用,如此凡涉商业目的之征地,国家只能指导、协调,让农民集体与用地方协商达成协议后方可批准商用项目,政府不能借口征用,转而出让获取差价而损害农民利益,使农地集体所有权有法律上的根本保障。由于农地具有公共品属性和稀缺资源属性,国家基于社会利益对农地进行必要的管理并享有最终支配权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必须依照法律严格条件与符合正当目的实施。注释:①如温世扬等主编:《房地产法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赵红梅著:《房地产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农业经济组织。参考文献[1]丁关良等.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0(2):16~19.[2]郭洁.土地资源保护与民事立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260~262.[3]孙宪忠.我国物权法中所有权体系的应然结构[J].法商研究,2002(5):23~25.[4]唐忠.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171.[5]王利明.物权法立法的若干问题探讨[J].法商研究,2002(5):6.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内容摘要:隐私权是人格权的一项重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世界各国对隐私权的保护非常重视。该文从隐私权具有专属性、隐私权具有秘密性、隐私权具有可放弃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隐私权的法律特征,提出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隐私权的客体是隐私,隐私权的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的控制和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等四个方面,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指出我国公民应享有十项隐私权,最后,该文分别就隐私权与名誉权、隐私权与贞操权、隐私权与知情权、隐私权与公开权、隐私权与采访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实地论述,并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一点见解。

关键词:隐私权法律保护

一、隐私权概念的产生

隐私权概念产生于1890年的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路易斯D。布兰迪斯和塞缪尔D。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被称为具有"开拓性"的题为《隐私权》的论文。该文的面世标志着隐私权理论的诞生,它成为被后世最广泛、最经常引用的经典作品之一。该文在分析了当时的隐私权现状后指出:"时至今日,生命的权利已经变得意味着享受生活的权利——即不受干涉的权利……新的科学发明和行事方法使人们意识到对人的保护的必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决定"他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在多大程度上与他人分享。""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都被赋予决定自己所有的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这就是所谓的隐私权。

为确保人们隐私权状况的改善,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就在第12条明文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其第17条中作了几乎相同的规定,只是在"干涉"的前面加上了"非法"字样,即"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的干涉",从而使其含义更加确切。

我国宪法虽然没有出现"隐私权"的字样,但从宪法的有关条文看,也是承认隐私权的。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对隐私权问题作了零星的规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视为侵害名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传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均规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他人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二、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㈠隐私权的主体

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隐私权的宗旨是保持人的心情舒畅、维护人格尊严,而且,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亦即以权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为标的之权利。人格权最明显特征在于其非财产性,企业法人的秘密则是与企业法人的经济利益相挂钩,是企业的一种财产。同时,隐私权受到侵犯后,构成一种人格伤害,内心的不安,而企业法人的秘密受到侵犯后会构成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法人虽然也有秘密,但属于商业秘密范畴,用《反对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

从逻辑上说,死者不应享有隐私权,但法律应对死者生前的隐私权继续给予保护。其理由是:①死者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不能有任何权利,自然也包括隐私权;②对死者生前隐私的保护,是一种利益,是死者近亲属以及利害关系人的感情和名誉利益。相对于死者而言,利益已没有意义,但死者生前的隐私与其近亲属以及利害关系人密切关联,构成近亲属的感情因素或名誉利益的一部分,揭露死者的隐私,很可能使生存的近亲属以及利害关系人遭受精神痛苦,这样对死者的隐私保护,也就是对生存者名誉的维护。

㈡隐私权的客体

隐私权的客体是隐私。对隐私的界定,由于民族文化,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法学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隐私"一词来源于美国,即"privacy"从"privata"演化而来,意思是指与他人无关的私生活范围,在美国现行法律体系中,隐私实质是一种范围非常广的概念,因而并没有任何一部立法或其他文件对隐私权作出明确而又具体的定义。1995年10月美国商务部电讯与信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隐私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白皮书中认为隐私权至少包括以下九个方面:①关于私有财产的隐私;②关于姓名与形象利益的隐私;③关于自己之事不为他人干涉之隐私;④关于一个组织或事业内部事务的隐私;⑤关于某些场合不便露面的隐私;⑥关于尊重他人不透露其个人信息之隐私;⑦关于性生活及其他私生活之隐私;⑧关于不被他人监之要求的隐私;⑨私人相对于官员的隐私。由此可见,在现行美国法律体系中,隐私已涵盖了个人及个人生活的几乎所有环节,同时也将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已成为现代社会保护个人利益之最全面、最有力的"借口"和"手段".如在美国正规面试求职时,除了明文规定的职业和岗位外,一般按法律规定是不允许询问求职者的诸如移民身份、个人婚姻、家庭状况以及身份健康状况之类所谓"隐私"问题的,以防种种"歧视"发生。因此隐私一般是指仅与特定人的利益或者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隐私不同于我国有关法律中涉及阴私概念,后者指在社会生活中与男女两性有关的秘密,当然也属于隐私的部分。

随着英特网技术的广泛使用,已经引起了许多个人隐私权问题,它还会在将来发展的过程中对个人自由的许多方面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在网络所带来隐私权问题当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有关个人数据的权利问题。

所谓个人数据,是指用来标识个人基本情况的一组数据资料。具体而言,个人数据主要包括:标识个人基本情况、标识个人生活与工作经历和社会情况等与网络有关的个人信息,与网络有关的信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个人登录的身份、健康状况。网络用户在申请上网开户、个人主页、免费邮箱以及申请服务商提供的其他服务(购物、医疗、交友等)时,服务商往往要求用户登录姓名、年龄、住址、居民身份证编号、工作单位等身份和健康状况,服务商有义务和责任保守个人秘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如"凤凰网站"隐私权保护声明中指出:"本网站将对您所提供的资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及保护,本网站将使用相应的技术,防止您的个人资料丢失、被盗用或遭篡改。"②个人的信用和财产状况,包括信用卡、电子消费卡、上网卡、上网帐号和密码、交易帐号和密码等。个人在上网、网上消费、交易时,登录和使用的各种信用卡、帐号均属个人隐私,不得泄露。③邮箱电址,邮箱地址同样是个人隐私,用户大多数不愿将之公开。掌握、搜集用户的邮箱并将之公开或提供给他人,致使用户收到大量的广告邮件、拉圾邮件或遭受攻击而不能正常使用,使用户受到干扰,显然也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④网络活动踪迹。个人在网上的活动踪迹,如IP地址、浏览踪迹、活动内容,均属个人的隐私。

三、隐私权的法律特征

㈠隐私权具有专属性。隐私权为自然人专属享有,特定的自然人享有该项权利时不能将其转让给他人。

㈡隐私权具有秘密性。这里主要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指作为隐私权客体的隐私,虽然内容相当广泛,但共同的特征是都具有一定的秘密性;其二是指权利主体对这些秘密享有相应的不公开权,法律保护权利主体这种秘密的存在,排除他人的干涉。

㈢隐私权具有可放弃性。权利主体有权依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处分其隐私权,既可以将原来不愿意为人所知的个人秘密加以披露,也可以允许他人介入自己的私人生活,甚至完全放弃对自己隐私权的享有,只要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和善良风俗即可。如"凤凰网站"公共论坛就承诺"为您提供聊天室、公告牌等服务。在这些区域内,您公布的任何信息都会成为公开的信息。因此,我们提醒并请您慎重考虑是否有必要在这些区域公开您的个人信息。""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本网站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成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任何披露,本网站负责。"

四、隐私权的内容

㈠个人生活安宁权

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个人的私生活,不受他人的干涉与破坏。如自然人的私生活不受非法窥视和骚扰;自然人的住宅不受非法的监视、监听、摄影等。因为,保障自然人个人生活的安宁是维护权利主体人格权和人格尊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隐私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㈡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的控制和保密权

权利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的收集、储存、传播享有排他的控制权并有权加以保密。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是指仅与特定人相联系的信息和资料,包括的内容很广泛,诸如个人的身高、体重、病史、生活经历、信仰、爱好、婚姻、财产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等情况。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调查、公布和使用其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

㈢个人通讯秘密权

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子邮件、电报、传真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和非法公开。这一点与我国宪法中确定的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的原则是相统一的。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非法介入他人通讯的方式来获取他人不愿公开的秘密的情形越来越多,有效保障个人通讯秘密不受侵犯,也就成为隐私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㈣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权利主体有权依照自己的意志利用自己的隐私从事有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譬如,自然人有权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作为文学、诗歌、戏剧创作的素材;有权利用自己的生理特征拍摄广告、制作摄影作品等。除此之外,个人对于自己的住所、日记、资料等私人领域,均可以进行合法利用。民事主体对自己个人信息的积极利用,既可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能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应当注意的是,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应当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例如某人利用自己的隐私制作淫秽作品,即属于违法行为。

一般认为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十项隐私权:

1、公民享有保守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等秘密的权利,未经其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或转播。

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

3、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窥视或者骚扰。

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窥视、调查或公开。

5、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是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

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包括储存于计算机内的私人信息)不得刺探或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和利用。

7、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开。

8、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9、公民的向社会公开的过去或现在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罪犯强奸、患有某种疾病等),不得进行收集或公开。

10、公民的任何其他纯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搜集、传输,处理和利用。

五、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㈠应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

我国《民法通则》并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造成司法上只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通过名誉权对隐私的间接保护,由于二者具有质的不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也必然侵犯名誉权,这样不利于维护隐私权。因此,应当参照世界各国立法,尽快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如《联邦隐私法案》是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并公布实施的最主要的一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的法律。该法律不仅对政府和法律执行机关应当如何收集个人资料、什么内容的个人资料能够存储、收集到的个人资料如何向公众开放以及资料相对人的权利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如瑞典于1973年颁布《数据保护法案》,规定了监控对象接触自动处理的个人数据的一般权利,这体现了解决由公共领域的数据处理体系提出的隐私问题的现代方法。挪威自1899年以来就有禁止侵犯"私人生活安宁"的刑事立法,并且其案例法的发展与美国相似。

㈡规范隐私权保护的客体

权利的客体专指某种物,它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隐私应包括三大类,即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及私人领域。

1、私人信息。私人信息属无形的隐私,主要包括个人情况。如医疗记录、身体缺陷、健康状况、女性三围、财产状况、宗教信仰、过去经历(是否未受刑事处分、未受劳动教养以及党纪处分)、财务资料等。如通过Cookies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必须加以保护。Cookies是一种由站点直接发生到用户计算机上的小文件。这些文件可以容纳用户在随后访问中的信息,包括访问过的页面和下载过的信息。Cookies可以存储在用户的硬盘上,通常也只能由站点才能阅读。Cookies可以最终形成个人信息的积累,从而对用户的身份和喜好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概念。

2、私人活动。私人活动属于动态的隐私,如社会交往、夫妻性生活的数量和质量、婚外恋以及同性恋等。如中小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应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因为,中小学生属未成年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脆弱,如果其父母离异,或者一方不幸去世,都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常见的单亲家庭的学生会变得孤独、敏感、沉默,成绩大幅下滑,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玩世不恭、对未来的前途和生活产生迷茫情绪,有的还怀疑父母离异是自己造成的,还有的沉溺网络贪玩不回家用自行为报复行为等。

3、私人领域。私人领域也称私人空间,如个人日记、居室等,同时也包括个人隐私部位,如人体生殖器官和性敏感器官等。如婚前(后)财产约定应视为男、女个人的私人空间范畴。男女个人约定婚前(后)财产全部、部分归男方、女方,男女双方共同共有纯属个人的私事,但是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这种婚前(后)财产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㈢应采用列举式和概括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具体化

1967年国际法学会在斯德哥尔摩由世界范围内的法学权威参加的会议上有关隐私权的声明中所主张的十种权利相对具体。虽然,这十种权利尚未有法律效力,但也很有道理,这十种权利包括:①对他人私人、家庭生活的介入;②对他人身体或精神独立性或道德与智识自由的干预;③对他人名誉或荣誉的攻击;④被置于不实的公众印象中;⑤披露他人私生活中与公众不相关的令人窘迫的事实;⑥使用他人姓名、身份或肖像;⑦监视、打听、干扰;⑧干涉他人通讯;⑨披露他人在职业秘密领域所发出或接收的信息;⑩非法使用他人书面或口头形式的私人通讯。当然,在立法中,还应有"其他侵犯隐私的行为"的概括性规定。如网络中的各种数据信息等。

198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向其成员发布了一份《关于保护隐私与个人数据之跨国流动指南》作为对其成员国有关隐私权的国内立法的最低要求。该指南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个人参与原则",任何个人都应当有以下权利:①有权从数据控制者或其他类似者处获得该处是否存储有关其本人的数据的确切消息。②要求数据控制者参照以下条件向其传送与本人有关的数据;a、在合理的时间内;b、可支付不过分的费用;c、以合理的方式;d、采用其可以直接接触的方式。③在前两项要求遭到拒绝后,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说明理由,并有权对该权拒绝提出反对意见。④有权对其有关的数据提出意见,并在意见被接受的情况下删除、纠正、补充或修改有关的数据。

六、隐私权与其他人格权的关系

㈠隐私权与名誉权

1、客体不同

隐私与名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名誉,一般说来是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名誉的含义除了通常所讲的社会综合评价(即外部名誉)这层含义外,还应包括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以及其他素质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即内部名誉,也可称之为名誉。如对自然人而言,包括他的素质、能力、品行、信用等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2、侵害的方式不同

隐私权的侵害通常表现为将个人隐私事实由秘密变为公开,而名誉权的侵害则基于原来不存在的事实或者受到任意夸张的事实。

3、两者的权利主体范围不同

法人等其他民事主体可以享有名誉权,但隐私权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

㈡隐私权与贞操权

1、贞操的性质

贞操是指自然人保持性纯洁的品行,这个品行包括:①贞操是自然人的品行,经济组织、法人不具有这种品行;②男女都有贞操;③贞操表现为性的不可侵犯;④贞操的实质是自然人的性自由。本文的性自由,其本质是自然人对自己的性利益的支配、主宰,绝非不严肃、无约束的性生活。

2、贞操权与隐私权区别

⑴贞操权是以性为特定内容

对于贞操权来讲,侵犯贞操权会造成受害人身体、健康、名誉、自由等方面的损害,但由这些利益产生的身体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自由权不能完全涵盖或取代基于贞操而产生的全部利益。

⑵贞操权以自然人的贞操为客体

贞操权虽以自然人的性为特定内容,但并非所有有关性的利益都能构成贞操权的客体,而只有自然人保持其性纯洁的品行而产生的利益,才是贞操权的客体。本文中的性利益,包括身体上的利益和精神上的利益。身体上利益是指自然人的性器官不被他人非法接触而保持自己身体上的纯洁;精神上的利益是指自然人以自己的性纯洁为内容的精神满足感和社会对自己性纯洁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隐私权主要是精神利益。

⑶贞操权体现了自然人在性方面的适当自由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自然人可以依自己的自由意愿与他人进行性接触。凡是违背自然人自由意愿的性接触,都构成对贞操权的侵犯,但是贞操权所体现的自由不是一般的自由,而是考虑道德约束、善良风俗,尤其是配偶之间在不违反忠诚义务前提下的自由。

3、侵犯贞操权的后果

贞操权人有权基于自己真实意思保持自己的性纯洁,拒绝任何善意的、恶意的与自己进行性接触的要求,以保持自己身体的纯洁;同时,贞操权人受到侵犯时,享有反抗权,即可以进行较宽泛意义上的正当防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侵犯自然人的贞操权,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㈢隐私权与知情权

1、知情权的性质

知情权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最先提出的。知情权是一个人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知情权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

⑴知政权。知政权作为知情权的一部分,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悉国家机关的活动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经选举或任命产生的官员)的活动及背景资料的权利。知政权更多的具有公权,即民主参政,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官员的权利的性质。它与权利主体的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因为公民选举国家官员并且授予其权力管理,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谋求公共利益,因此,有必要对其品行、才干、价值观等有较深入的了解,包括对其出生、家庭、履历、操行、业绩等个人信息的知悉。

⑵社会知情权。社会知情权是指公民依法有权知道其所感兴趣的各种社会现象和事务(可概括的称为社会新闻)。包括对涉及公众人物的各种信息和社会新闻事件的知悉。公众人物已从社会公众那里获得了较常人更容易得到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公众人物(publicperson)也有人称之为公众形象,是指社会生活中广为人知的社会成员,如歌星、影星、球星等。如四川省万源县某节中一歌星就有人民币40万元的出场费。因此,公众人物牺牲部分隐私权益是对这种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交换。

公众人物隐私权包括阳光隐私权和有限隐私权。阳光隐私权是对公众产生有益或有害联系的个人隐私部分。有限隐私权是指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不形成对公众有益或有害联系的部分。阳光隐私权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部分,是公众人物为回报社会而自愿放弃的部分,主要是为了得到社会尊重,实现报负,有成就感,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等。但是公众人物以下方面的隐私应得到保护:①住宅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扰;②私生活不受监视;③通讯秘密与人身自由;④夫妻两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和调查;⑤与社会政治、公共利益完全无关的私人事务。

⑶个人信息知情权。个人信息知情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了解有关自己各方面信息的权利。个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出生时间、地点、亲生(指自然血亲)父母和其他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家庭遗传病史、本人既往病史、本人的生理和病理资料、各种涉及本人的档案记录。

2、隐私权与知情权存在的冲突

公民一方面要求保护自己的隐私,不愿意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其他私人事务让他人接近、侵入、知道、公开和传播。其结果是让他人较少乃至不能对他的隐私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他又要求了解自己应当知道的一切,要求社会尤其是社会的政治方面多一些公开性,增加透明度,以满足其政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从而体现公民是这个社会的积极主体而不是消极的地位。

3、国家官员的隐私

作为国家高级官员,他们首先应当是社会生活中道德的模范遵守者,对于其他公民应起到表率作用。因为他们的许多隐私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已成为公民的民主权利(包括知情权)所指向和要求披露的对象。在这里,社会政治与公共利益的价值已高于官员个人隐私的价值。正是通过限制官员的隐私权,可以满足广大公民的知情权,促进民主参政、议政,促进政府的合法、廉洁和高效工作。

一个普通公民过去的桃色新闻,可以作为隐私而不受披露,但披露一位高级官员过去的桃色新闻,则不能认为其隐私权受到侵害或者其隐私不应当被披露。对某些官员不端行为的揭露,可以帮助选民认清其真实面目,以决定是否投他一票或决定是否立即罢免他。如山东省邹城市电视台女播音员马啸死在副市长刘波家中的床上并非"属刘波的个人行为",因为带有公职背景的刘波个人行为,已沾上了官方的色彩,刘波的行为并非是受保护的隐私。因此,刘波的隐私权是受限制的隐私权,更何况是与女性有关的隐私。克林顿在"拉链门事件"中的隐私不是事无巨细都向国会进行报告吗?

为了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之需要,应当对国家官员的隐私权进行某些必要的限制,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对其隐私权的彻底剥夺,相反,官员的部分隐私权仍应得到保护。国家官员的下列隐私权应与其他公民同样受到法律保护:⑴其住宅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扰;⑵私生活不受监听监视;⑶通信秘密与自由;⑷夫妻两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或调查;⑸与社会政治或公共利益完全无关的私人事务仍受法律保护。

㈣隐私权与公开权

1、公开权的性质

公开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姓名、肖像、角色拥有、保护和进行商业利用"的权利。由于公开权的概念是一个出现较晚、讨论不多的法律概念,也只是在美国等少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