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略_第1页
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略_第2页
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略_第3页
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略_第4页
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作为二战中最大的战胜国美国在战争中积累下大量的资源及财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基于此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全球咋很难略也发生也很巨大儿深刻的变化在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受制于国际形势变化和自身实力消长,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⑴杜鲁门政府(1945T953)的“遏制”战略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并建立北约,还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战略”“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实行“灵活反应战略”。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义”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它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的不利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全球霸权。⑸卡特政府(1977—1981)的“世界秩序战略”。卡特政府初期延续尼克松主义,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②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推进关系正常化,谋求建立抗苏的战略合作关系。③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④重视人权外交。⑹里根政府(1981—1989)“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里根主义”)面对美国的内外交困,里根提出了“重振国威”、“扩军抗苏”的口号。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并对苏联推行强硬政策,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此外,努力恢复对西方的领导,以实现反苏的总战略。这些都标志着美全球战略跨越了战后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主动进攻、灵活反击的新阶段。⑺老布什政府(1989—1993)的全球战略这一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第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意图实现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第二,提出建立欧洲新格局,实质是确保在欧洲的利益。第三,提出“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⑻克林顿政府(1993—2001)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这个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为此,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重点遏制有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其内容是:①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②突出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力图在全球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③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A.第一任期间1993年1月13日,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冷战后美国“需要设计一项新的战略”来保护美国利益: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人权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1月18日,克林顿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再次强调美国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上述三个支柱的基础上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冷战后美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最终确定,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参与和扩展战略”可概括为:利用冷战后对美国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在第一任期内,克林顿政府虽然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其对外政策在国内外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B.第二任期间美国开始对它在中、近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进行评估,并着眼于21世纪的大国竞争,制定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首次明确提出2015年之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表明美国对保持独立超级大国地位的中长期前景有所担心。首次提出美国面临着严重的“不对称威胁”的直接挑战,诸如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战和环境破坏等。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国际战略格局轮廓初现,美国全球战略逐步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并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全球战略的基本架构。这个转变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扩展战略”和1994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为起点,结束于1997年的“塑造一反应一准备”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面向新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成为克林顿政府留给小布什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遗产。⑼小布什政府(2001年1月至今)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战略小布什上台后,采取的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谋求建立美国霸权地位。②强调军事优先,注重培植美国的军事实力。③注重美国本土安全。④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小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⑤美国的全球战略进一步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⑥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塑造中东地区新格局,影响国际政治。⑦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question/84697796.html)从以上各个时期的变化不难看出,称霸全球的“霸权主义”是政策中的一条主线,核心还是美国的国家利益。随着历史的发展,美国逐步接近于称霸意图。就目前来看,中、俄的崛起,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振兴,依然是美国称霸世界难以逾越的阻碍。美国为突破障碍,采取了发挥其军事上的优势,控制全球战略要地;拉拢部分资本主义强国;利诱对其有利害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压制其潜在对手等措施。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集中体现在美国的全球称霸战略中。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对美国霸道、强权的揭露,还无法充分地说明在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浪潮中不少国家仍认可或追随美国霸权的原因。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和所谓共产主义的全球扩张。其中,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越南战争的失败为转折点,前期的对外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扩张性,后期以势力收缩和对苏缓和为基调。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共同的主旨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统而观之,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思想与决策不断进行着调整,但是在发展变化的同时,其内在连续性也十分明显,那就是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谋求主导性优势的战略一以贯之。而且从冷战到冷战后,美国的霸权野心还不断膨胀,从遏止共产主义发展到在全球大力扩展民主与自由市场,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确立“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并不时大肆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霸权战略并非美国所独有,但战后美国的霸权战略与历史上列强争夺或征服世界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美国特色。一、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联盟既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力量支撑点,也是美国霸权覆盖的核心区域,同时美国维持联盟体系与在势力范围内施展霸权的方式别具特色,带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历史上的大国霸权往往直接采取武力征服领土、奴役人民、强占资源的形式,美国霸权则更多地采取“借力”的方式,通过各种军事集团、条约组织构建其联盟体系和势力范围,形成一个包围对手的网络。二、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的实力统一起来。为自己的霸权扩张披上道义合法的外衣是几乎所有霸权国家所通用的手法,而美国在这方面更胜一筹。维护所谓的自由和民主成为其动员国内社会力量支持政府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以及号令西方世界的大旗,而且凭借各项实力的巨大优势,以及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面临问题挫折的反衬之下,美国所极力推广的价值原则大有席卷全球之势,并通过一系列国际机构与制度成为规范国际社会的原则框架。尤其在冷战结束以后,道义的旗号与标准从具有防范意味的反苏反共转变为更加自信、自傲和更具进攻性的在全世界推广所谓民主、人权和市场经济,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为其所谓的价值标准开道。同时,美国霸权战略的道义目标与道学面具绝非不计工本,现实利益与实力的算计始终是美国霸权战略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把“促进民主”作为旗帜的同时,美国并不放弃现实主义外交,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时仍以国家的现实利益为主要出发点,并将“双重标准”作为调和道义目标与现实利益之间矛盾冲突的手段。在冷战期间,遏制苏联的霸权战略基本上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共同要求。冷战后,如何实现“促进民主”和守护现实国家利益的统一,再次引起美国国内的广泛争论。三、文化战略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经济、军事强势不仅将其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美国政府将对外文化宣传置于全球战略的高度,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项工作之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以及在朝野受到的重视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既是冷战中为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斗争服务的需要以及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出于美国人根深蒂固的美国优越论以及美国应该拯救世界的救世主义传统。1948年,美国国会专门通过“史密斯——蒙特法案”,强调通过新闻媒介加强对外宣传,并授权美国政府指导国际“情报、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的作为冷战纲领的著名的NSC68号文件把宣传工作与军事、经济、资源并列为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期间,美国历届政府都重视利用国际广播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心理战,强调美国需要一个“更响亮的声音”,但它“不能吵闹、刺耳”,必须“保持富有人情、手法灵巧”的特点。同时,美国各大基金会、各种民间学术机构和高等学府的对外交流活动一直是美国政府文化战略的得力助手。从表面上看,美国最大的威胁好像是伊斯兰国家的恐怖主义者,但是恐怖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在近十几年来突然出现了呢?其实,恐怖主义的出现完全是因为伊斯兰国家的独裁统治,独裁统治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二战结束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独裁政府最害怕美国文化在本国的传播,因为如果民主、自由、人权的理念深入人心,会引起人们对独裁暴政的反抗,危及独裁者的统治。如果独裁者的统治被推翻,那不仅仅是失去既得利益的问题,他对人民所犯下的罪孽全部都要清算,如墨索里尼、米洛舍维奇、萨达姆。所以独裁者维护他的统治就像维护他的命根子一样,为了抵御美国文化,在国内煽动对美国的仇恨,进行仇恨教育就成了必然。特别是伊斯兰国家,把美国文化称为万恶之源,对神的亵渎,这样一来人们自然从内心排斥美国文化,另一方面,把因受到暴政压迫而造成的不满,转嫁到美国身上。恐怖主义者就是在这样的仇恨灌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一提到恐怖分子,很多人都会不寒而栗,从而对伊斯兰教产生了一种畏惧和厌恶,但是伊斯兰教真的那么可怕吗?实际伊斯兰的原始教义里并没有“圣战”“祟拜暴力和牺牲”这些内容,做为个人信仰来说,伊斯兰信仰对其他人和社会并没有危害。在历史上,伊斯兰教被独裁者利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独裁国家以后,为了维护其统治,把“圣战”“用生命捍卫神的尊严”等内容强加于原始伊斯兰信仰之上,以至于演变到今天,变异出了“绑架人质”“滥杀无辜”“人肉炸弹”等种种恐怖主义行为。恐怖主义也可以说成是对满腔仇恨的一种宣泄。政教合一也就是强制所有的人信仰一种宗教,要靠暴力来维持,是独裁政权维护其统治的手段,那么反过来说,只有独裁国家才可能存在政教合一,在民主国家里,政教合一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有些宗教即使在独裁国家里也不容易被利用成为政教合一,这些宗教的教义里一般都是很明确的反对暴力的,比如佛教。那么美国文化同伊斯兰文化是否水火不容呢?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美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包容性,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政见,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和人种,它对伊斯兰信仰并没有排斥和威胁。从另一方面讲伊斯独裁国家是容不得美国文化的,这与他们的独裁统治相矛盾,但并不等于伊斯兰信仰不能与美国文化共存,因为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以外的伊斯兰信徒都可以和其它民族其它信仰的人在一起和睦相处。这也就是说,伊斯兰文化与美国文化的水火不容,根本上是独裁国家单方面造成的。所以,归根结底,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来自于独裁统治。对美国造成威胁的不止限于伊斯兰独裁国家,一切独裁政权都是美国潜在的威胁。独裁政权大都宣扬仇恨,敌视美国,崇拜武力,崇拜流血牺牲,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会以光耀民族为理想,以为民族流血牺牲为最大的荣耀。如果这个孩子长大后掌权,成为独裁者,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法西斯主义者。而独裁专制制度本身,可以使他能够全凭一个人的决定而发动一场战争,更甚者如果他拥有了核武器,如果他想使用核武器,没人能够阻止他。所以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极力揭制独裁政权,推行民主制度。美国国务卿赖斯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府如何对待他们的人民。”所以美国在世界上充当国际警察,干涉很多国家的事务,也都是出于这个目的,你可以查一下历史,美国遣责和打击的对象,全都是独裁政权。美国推翻了独裁国家的政权以后,帮助他们进行民主改造,建立民主制度,但从来没有建立过傀儡政府,完全都是独立的民主国家,因为如果在那里如果不实行真正的民主的话,就会遭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反对和抵制,不利于美国继续对其它独裁国家推行民主制度,与保障国家安全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在伊拉克大选中,亲美派竞选人的失败就是个例证。美国有称霸全球的野心吗?称霸全球,如果理解为在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主导世界的话,当然是有的;但是如果理解为用武力使全界对美国臣服,对美国言听即从的话,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的民主制度的限制。民主制度就是总统的执政要符合人民的意愿,也就是说如果人民没有用武力称霸全球的欲望的话,民选的总统也就不可能去做这件事,如果他真做出了什么出格的事来违背了人民的意愿的话,这件事就会成为他四年之后落选的理由,甚至马上就会被弹劾下去。那么美国人民有没有用武力称霸全球的欲望呢?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黑人白人黄种人都在一起融恰的生活,所以并不存在民族振兴的欲望;美国是一个信仰自由的国家,所以也不存在用基督教来统一全球的野心;而且美国文化里包含着人道主义,非常看重人权和生命。所以美国人民非常厌战,不愿意看到流血牺牲,你可以看到在伊拉克战争里很多人出来游行示威,反对战争,叫布什为牺牲的美国士兵负责。总之,用武力称霸全球对美国人民来说没有好处,他们没有这个虚荣心,这样做只会带来流血和牺牲,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所以美国人民没有用武力称霸全球的欲望。很多人把美国说成是霸权主义,其实并不准确,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国家安全主义,即在全世界推行民主制度,揭制独裁国家的势力,要把所有具有侵略性的独裁国家演变为不具有侵略性的民主国家,从而达到国家安全的目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世界头号强国不是美国而是某个独裁国家,谁能阻止他的侵略和扩张呢?原因Yi战的借口(2003-05-02至今)1、中东石油。石油不是自己用的,而是作为结算货币,石油美圆。美圆原来与黄金挂钩,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改与美圆挂钩,就是原先一美圆等于若干黄金,现在等于若干石油。由于美国产油少,美圆结算的石油就是伊朗(80年代前)、伊拉克(90年代前)、沙特、科威特等给的。2、震慑伊朗输出革命。中东都革命了,美圆立即崩溃。3、震慑叙利亚,和平解决以色列、巴勒斯坦问题。中东和平很重要,牵扯到石油美圆。4、打击欧元圈。跟科索沃战争一样,只要导弹落下,欧元圈和中东的游资就拼命向美国跑。举个例子。一个酋长,有10亿美圆,中东不安全,自然找个安全的地方投资,用钱生钱。欧洲在中东边上,不太安全,美国最安全了。自然投钱到美国,美国自然繁荣。5、美国股票又涨了。雷声(生产战斧的)、通用(坦克)、波音(飞机)。6、震慑其他中东国家和恐怖分子。能在伊拉克解决恐怖分子当然比在美国好了。其他国家都老实点,当奶牛就行了,老实干活。7、校验武器,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保持中东占领权,保证军队军费,保护国民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