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流派分析
一、
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古希腊史学之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那句名言:“雅典人权力的增长引起了斯巴达人的畏惧,这使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认为:君主必须按照与普通人不同的道德观来行事,以确保国家生存。政治的特征就是利益冲突。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5版,世界知识出版社(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
霍布斯:人类“无休止地渴望和追求权力,直到死亡来临。”“没有武力保证的契约只是一纸空文。”黑格尔认为:国家在相互关系中都是自治的实体,条约的效力以各国的意志为基础,作为整体的意志要谋求自己的利益,所以这种利益就作为国家的最高目标主导了国家间的关系。国家拥有“个体的整体性”,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国家具有客观现实性,国家独立于公民之外而存在,而且超越于普通人的道德之上。
马克思韦伯认为:“每一个政治实体都本能地希望其相邻的实体是容小的弱小的而非强大的。而且,由于每个大的政治共同体都是潜在威望追求者,因此相对相邻的政治共同体来说就是一个潜在威胁。于是,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就因其强大而总是处于危险之中。”意图和结果的道德,绝对道德与责任道德的关系。道德信念无法同行为后果相分离,行为后果反过来要追究责任道德的、并赋予道德责任以具体含义。责任道德的含义是:具体政治行为必须用具体标准来判断,不能用抽象、普遍的标准来判断。所以现实主义理论认为:政治不是道德哲学的实践,政治领导人代表国家利益,为确保国家生存,政治领导人必须有一套与文明社会中个人行为准则不同的行为准则,可以采取文明社会中不能接受的政策。
二、权力与国际行为国家存在于一个无政府体系中,国家政策的基础是以权力为后盾的国家利益,国际无政府体系中包括权力分配,权力是现实主义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权力一般定义为:“一个行为体能迫使另一个行为体按自己意志行事的能力。”权力是可以测量的,沃尔兹认为国家实力由人口和领土的规模、资源条件、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组成,罗伯特•吉尔平认为:一国的权力来自它的军事、经济和技术力量。国家实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有效使用力量”才能形成权力。
三、汉斯•摩根索的古典现实主义六原则第一,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不能改变,所以要想变革社会,就必须首先认识这些社会规律,然后以这些认识为依据制定公共政策。第二,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政治领导人是“从以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而且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假定。这一假定使不同国家看似不同的对外政策有了连贯性和一致性。此外,这一假设使人们有可能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领导人的行为做出评价。第三,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普遍适用的观念,是客观存在。利益的观念是政治的实质,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影响,是判断、指导政治行为唯一永存的标准。但利益的内容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要视制定对外政策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而定。(如何算符合利益,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四,必须依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不能用抽象和普遍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则应用于国家的行为。民族国家在追求利益时所遵循的道德,不同于普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遵循的道德。政治家作为国家领导人采取行动时,评判其政策的标准是政策的政治后果。谨慎,即对不同政治行动的后果进行权衡,是政治中至高无上的品德。把个人道德同国家道德混为一谈,就是制造民族灾难,因为国家领导人的首要职责是保证民族国家的生存。第五,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遍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所有国家都试图用全人类的道德原则掩盖他们的特殊的愿望和行动。只有从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才能对所有国家做出公正的评价。第六,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政治学的独立性。政治行为必须用政治标准来判断。“经济学家们的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社会福利或部分人的福利?’法学家们的问题是:‘这项政策符合法治精神吗?’而现实主义理论家的问题是:‘这项政策对国家权力有何影响?’”
四、摩根索其它重要观点在权力斗争中,各国奉行的政策目标不是维持现状,就是谋求帝国主义扩张。国内和国际政治三种基本类型:一项政治政策所谋求的不是维持权力,就是增加权力,或是显示权力。帝国主义政策是各国的第二种主要选择,旨在推翻现有的国家间的权力关系,大国的目标是取得地区性主导权,或建立大陆帝国,或称霸世界。由于战败国也会推行帝国主义政策,所以弱国的存在也无法使强国抵御帝国主义政策的诱惑。为达到帝国主义政策的目的,除了使用军事力量(最古老最原始的方式),也可以经济手段(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手段(文化帝国主义)。精明的国家领导人应该意识到:对其他国家合法的国家利益的尊重,是本国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应该追求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的、有限的目标,而不应追求非关国家根本利益的、全球性目标。在无政府状态下、各国相互竞争的国际体系里,“均势”是驾驭权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他的均势定义是:1、旨在造成特定状态的政策;2、实际存在的一种状态;3、接近平均的权力分配;4、任何形式的权力分配。维持和平不是依赖均势本身,而是均势赖以形成的国际共识,各国必须自我克制,以均势体系作为各国行动的共同框架。
五、沃尔兹、吉尔平新现实主义理论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与系统论,金德曼慕尼黑新现实主义与群体分析(摆脱摩根索“一元分析方法”、“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新现实主义重点关注的是国际体系。新现实主义以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行为体之间的关系结构为分析基础。群体分析六个范畴:一、系统和决策;二、认知和现实;三、利益和权力;四、规范和优势,五、结构和相互依存;六、合作和冲突。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核心是政治,不是权力。国际体系由互动因素构成(慕尼黑派的观点)。国家对采取的行动时会进行成本和收益计算。对古典主义的理性假设进行了提炼。国家会致力于通过领土的、政治的或经济的扩张来改变国际体系,直至这种努力的边际成本等于或大于边际收益为止。权力分配是控制国家行为的主要因素。
六、沃尔兹的“结构”理论结构(Structure)指系统的构成单位的排列方式。国内政治的“等级化”和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系统越是等级化,行为体的功能差异也就越大;系统的无政府状态越明显,行为体的功能就越相近。结构还被定义为行为体之间的实力分配,以及行为体的实力对比差异的程度。国家是“以自我保存为最低目标,以争夺世界主导权为最高目标的相同行为体。”结构现实主义主要研究国际体系构成单位之间的关系。行为体之间关系不同,它们的行为也不同,它们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也不同。结构是制约政治行为的因素,无政府体系的结构产生的根本问题是体系内的单位需要依靠某种结构安排来确保其生存和安全。在自助原则为基础的体系中,国家(体系内单位)将采取两种基本措施:一、对内提高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二、对外争取同其他国家的结盟、或调整结盟关系。随着行为体之间实力分配关系的变化,国际体系也发生改变。一旦结构发生变化,行为体的互动模式也发生变化,并产生不同的互动结果。实力是行为体的属性,行为体之间的实力分配决定了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国家获得安全的能力差别是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差别。行为体之间的实力分配决定了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单位需要依靠某种结构安排来确保其生存和安全。在自助原则为基础的体系中,国家(体系内单位)将采取两种基本措施:一、对内提高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二、对外争取同其他国家的结盟、或调整结盟关系。随着行为体之间实力分配关系的变化,国际体系也发生改变。一旦结构发生变化,行为体的互动模式也发生变化,并产生不同的互动结果。实力是行为体的属性,行为体之间的实力分配决定了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国家获得安全的能力差别是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差别。行为体之间的实力分配决定了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
七、吉尔平的主要观点在工业革命和先进技术出现之前,国家的目标主要是领土扩张。这是那个时代国家加强安全和增进财富的主要方式。目前,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已经被它们之间的经济冲突所取代。军事冲突双方的目标是领土征服,而经济冲突源于国家企图最大程度地占有全球市场份额。这两种冲突都是权力之争。国际体系的三种变化:一、构成国际体系的行为体的性质变化(国家制度);二、行为体的兴衰(国家权力的强弱之变化);三、行为体之间互动过程的变化(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和其他行为体追求扩大领土、扩大政治影响和经济优势的倾向,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功能。吉尔平认为,国家的这种努力持续不断直到变化的边际成本大于或等于边际收益为止。随着国家领土和控制范围的扩大,扩张的成本将制约其控制能力和进一步扩张的能力。当扩张成本大于控制或等于预期收益时,体系就处于均衡状态。一旦达到均衡状态,体系又开始变化,因为维持现状的经济成本的增长将快于维持现状的经济能力的增长。因此,失衡所反映的是国际体系的单位和主导国家维持现有体系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八、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新古典现实主义试图把国内政治同国际政治联系起来,具体而言,即把国内结构同国际结构联系起来,把国内层次的变量和国际层次变量结合起来。其基本假设是:对外政策是国际体系和国家两个层次之内及两个层次之间的复杂互动结果。但是按照认知、价值观、经济特点等国内因素而做出的选择同样能够影响外交政策。查尔斯•格拉泽的“非必然现实主义”认为:在广泛条件下,处于自助体系的国家决定以合作方式解决安全困境。国家会在军备竞赛和加入军控协议的各自收益和代价之间进行权衡。如果敌对双方认识到军备竞赛是削弱而非增强国家安全的话,他们就可能采取合作,达成军控协议。由此可见,国家将采取合作而非竞争的方式来达到自助的目的。在无政府状态下寻求自身安全的国家,在选择竞争战略还是合作战略时面临两个根本问题:一、那种战略能够提供必要的军事力量以威慑对手,或在威慑失败后能够提供防御能力?二、何种程度和类型的实力可以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同时,又不对其他国家的防御能力构成威胁?非必然现实主义理论以获得进攻力量的成本和获得防御能力的成本的比率为依据强调“进攻——防御平衡”(offense–defensebalance)。因为越强调防御性,军备控制的必要性就越少;越强调进攻,增强大规模进攻性力量,形成进攻性力量的失衡,军备控制越是变得必要。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实力来确保安全,极端的例子就是霸权,国家通过比敌手更强大的实力来寻求安全。
防御性现实主义国家并不寻求权力收益的最大化,而是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力求使权力损失最小化。国家采取其他战略策略来防止他国权力的增长,以达到维护自身的安全。国家战略越接近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安全困境的问题就越突出,国家战略越接近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安全困境问题就越小,国家之间相互防范较少。与摩根索“国家利益限定越明确,以国家利益冲突为基础的武装冲突就会越少”的观点比较一致。新古典现实主义不否认国际体系结构的重要性,同时也接受无政府主义状态的假使。但它希望通过研究国家内部性来解释国家行为。
新古典现实主义还强调国际制度的重要性,查尔斯•格拉泽认为它可以把安全困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小国加入国际组织和机构改变了同大国权力之间的差距。古典主义和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反映了实力分配,新古典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反映的是行为体的偏好。民主国家比极权国家较为支持国际制度。国际制度也可以改变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家可利用国际制度增加自己的权力。新古典主义放弃了很多古典主义中固有的悲观成分,促进了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同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融合。
九、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理论来源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尼古拉斯•奥努夫认为我们拥有的是一个连续的“双向过程”,其中“人创造社会,社会创造人”。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并通过这样的互动,我们在机构内部形成了行为规范。韦伯认为:人具有赋予世界以意义的特殊能力。自然科学以客观的物质存在为本体,以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为目的,以“说明”(sxplanation)为基本的认知方法。社会科学没有这样清晰。社会科学包含无法回避的的主观存在,发现规律和理解意义都是社会科学的目的,其方法不仅仅是“说明”而且还必然需要”理解”(undersdanding)。理解是社会科学的主要方式,诠释(interpretation)是重要的理解形式,应为社会实事本身就是社会世界的产物。无论理解还是诠释,都加入了人的主观能动,而非单纯地发现和解释客观现象和现象之间的线性因果关系。对建构主义来说,理解社会世界的意义成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比如:对美国来说,英国拥有核武器并不构成威胁,但朝鲜拥有核武器就是极大的威胁。原因是,虽然核武器作为物质的本身没有区别,但美国和英国是朋友,英国核武器的意义一定会在康德文化的表象体系中产生;而美国和朝鲜是敌人,朝鲜核武器的意义一定会在霍布斯文化的表象系统中产生。建构主义进入国际关系领域第一个突破口就是“结构与施动者的关系问题”。(温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结构——施动者问题》)。
结构是一种资源和制度的组合,结构和施动者之间是一种相互构成的关系。结构既是施动者实践活动的结果,也是这类活动的中介和转换体系;既使得施动者的行动成为可能,又制约者施动者的行动。同时,施动者的行动又不断地产生新的结构。米德、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是建构主义的另一个理论来源。其核心是自我和他者的有意义的互动(符号互动)造就了自我的身份和利益。所谓符号互动就是有意识、有意图、有意义的互动。自我和他者是社会互动的基本内容,社会则是人创造的和使用的符号的总和。自我的身份和利益是在与他者的互动过程中得以建构、产生意义并逐步发展起来的。语言哲学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另一个主要思想来源。由于语言被定义为描述实在和表达思想的工具,研究内容也就是语言是如何再现已有的存在,语言本身在描述的时候具有多大的逻辑上的精确性和描述上的真实性。语言被视为后在于事实和思想的东西,即事实和思想先于语言而存在。语言哲学的转向标志着由重视语言的逻辑性和工具性,向重视语言“意义”的转向。认为能指和所指是有实质差异的。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提升了语言的本体地位。语言被逐渐视为具有创造力量的因素;不仅仅是表达思想和描述事实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建构社会事实、建构思想、甚至建构人的身份。塞舌将有些事实定义为“制度性事实”,也就是在人们共识的基础上建构的社会事实。强调语言在社会事实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对于社会事实具有先在性,语言先于社会事实而存在。语言属于制度范畴。语言建构社会事实,也就是制度建构社会事实。制度建构社会事实的论断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维特根斯坦认为:对于语言来说,规则就是语法;对于社会来说,社会规则具有同样的功能。可以看出,后期维特根斯坦将语言视为行动(游戏),强调语言的意义在使用中产生,这样便将语言的意义、语言参与者、语言的规则这三者密切联系在一起。离开了任何一方,另外一方都不可能存在,自然也都不会具有意义。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丁将话语分为“行为式说话方式”和“记叙性说话方式”两大类,指出记叙性说话方式有真假之分,而行为式说话方式则只有得体与不得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这就出现了真实性和恰当性的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而,如果说话的方式属于第一类,则必然与说话者的身份联系在一起。奥斯丁将交际过程中的行为分为三类: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取效。对于他来说,任何言语都是行为。指事属于记叙行为,行事是指言语超出了单纯的言语记叙,其本身就是在做事情,就是采取某种行动。而以言取效则是指听话者在听到某种话语之后采取的行动回应。在这样一个实践过程中,言语不仅是主体的单方行动,也不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行动,而是行为体之间的相互行动;言语的意义也不仅仅是表达某种思想或是作为交流的工具,而是本身就包含着内容、自身就具有意义的行动。由于这是一个交际过程的行动,行动的环境就成为重要的因素,因此,语境在奥斯丁那里也就成为一个核心概念。言语的意义和效果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之中才能够发生。在语境之中,恰当性和真实性标准也就共同存在。自笛卡尔以来,近代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以理性为核心的。从哲学角度来看,理性主义的重要假定是主客、心物、思有之间的二元分立。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的主宰标志着人的部分失能。当西方哲学从近代走向现代的时候,人们开始质疑理性主义传统,试图克服二元分立思维,人文精神开始复兴。人的本真存在、活动意义成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同时,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主体间性代替了单纯的主体性,主客互动代替了主客分立。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正是这种整体思维转向的一个重要表现。语言学转向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将可以独立于人存在的纯逻辑语言转向只有在人的使用之中才有生命的实践性语言;将人和语言可以分立的假定转化为人与语言的互动和互构。这样,语言的意义更多成为一个社会性概念,因为它是主体间理解产生的,是在人群的互动实践中形成的。建构主义引进了语言学成果。以奥努弗的规则建构主义为例:规则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规则正是来自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通过言语的方式促使其他人采取相应行为的做法。如果相同效果的言语行为频繁重复,人们的行为就会形成惯例。如果惯例使得施动者认为他们应当依此行事,那么,惯例就成为规则。规则与施动者通过言语行为进行互构,规则制约行为,建构身份、形成统治。三种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一)英国学派。核心理论是国际社会。在本体论上,其理论在本体论上也属于重视理念作用的弱式物质主义。曼宁认为,国际社会不是一种经验存在,而主要是一种观念的实体,因为它虽然强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基本单位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强调国际法、国际规范和制度对国家的制约作用。邓恩在总结英国学派的时候说,国际社会的一些主要规则和制度,比如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等,是国际社会的成员在不断的实践互动中建构起来的。研究议程方面:布尔对国际社会的定义是:“如果一群国家意识到它们具有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这些国家认为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套共同规则的制约,而且它们构建共同制度,那么,国家社会(或国际社会)就出现了。”英国学派的理论中至少有三个重要的社会因素:国际制度、国际规范和国际规则,这些恰恰也是建构主义研究的核心内容。(二)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功能性合作被视为克服国际冲突的重要条件。一旦功能性合作在一个领域发生,其效应就会扩展,从一个领域扩展到更多的领域,形成跨国家的合作网络,并且,这种合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和社会化过程,最终使得合作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功能主义理论家密特拉尼来说,这种功能性合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互动的过程,行为体在社会性互动实践中界定了相互的角色。新功能主义将功能主义的合作行为和学习过程从低政治领域扩展到高政治领域,尤其是将政治精英的态度视为区域一体化的根本要素。仅仅凭借共同利益的合作难以持久,也不会稳定。更深层次的信念和价值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三)交往沟通理论。多伊奇的安全共同体理论,它将安全共同体定义为不会以战争解决争端的高度融合的人群。其核心是交往沟通,交往沟通的理论是研究一体化问题的最具社会意义的理论,它的核心概念是认同感。二、建构主义主要学术观点
1、首先,社会世界是施动者在客观环境中建构的世界。这一假定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因素:客观事实和社会意义。建构主义者绝非否认物质世界的现实,建构主义者的观点是,物质世界如何塑造、改变和影响人的行为,如何受到人的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性和规范性诠释,这类诠释是更为重要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主流建构主义在承认客观存在的物质因素的同时,十分突出地强调了社会意义的概念。这是与理性主义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最大的不同,也是主流建构主义的标志性特征。主流建构主义有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假定。第一,客观事实本身的社会意义是有限的。即便是绝对的物质性存在也只有通过社会施动者的实践活动和表象体系才能获得意义。第二,社会事实是可以建构。比如,奴隶制曾经是社会事实,但是,后来反对的人多了,这个社会事实就被改变了。所以,建构主义在本体论上表现出两层重要含义: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因素因为人的互动性实践活动获得社会意义,社会事实因为人的互动性实践活动得以造就和确立。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社会世界也是”我们造就的世界“。所以,建构主义的本体论不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观-客观这个哲学两分图式可以完全概括的。如果使用一个概念,那就是主体间性。如果非要沿用主客体的说法,就是主客整合一体,主体客体同时存在,主体客体互为主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建构、相互转化和相互依托的。
2、施动者和结构是互构的,任何一方都没有本体优先性。建构主义的施动者-结构是互构的。也就是说,结构和施动者同时产生、相依相存,没有本体上的先后。比如奴隶、奴隶主和奴隶制。奴隶制是结构性因素,奴隶和奴隶主是施动者。没有任何一方,其他两方也就不复存在。批判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施动者-结构。虽然结构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都给予体系层面因素以独立的本体地位,但这种本体地位是在施动者本体地位之后产生的。这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逻辑:先有买卖的双方,后有市场。所以,建构主义的施动者-结构观受到社会学的影响极大。一旦将这种互构性引入国际关系领域,就形成了重要的突破,产生了新的研究议程。这是建构主义的一大贡献。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国家身份不是先验存在的,是在国际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身份产生之后,才有了对利益的界定。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由于确定了国家的先在身份,所以国家利益也就是既定的。实现国家利益也就是如何适应国际体系的实力结构或是如何适应国际体系的制度结构了。但是,结构建构主义首先认定的就是身份不是既定的,所以,国家利益的确定是根据身份的变化而变化的。鲁杰曾经将规则分为限制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两类,前者制约行为体行动,后者建构行为体身份。但是,奥努弗认为所有规则都兼有两种功能。只要有社会,就会有规则,规则的两种功能表明,社会施动者的身份与规则是不可分割的。这进一步说明,规则是结构性因素,规则和施动者的身份和行为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来,国际关系的研究空间就被扩大了。原来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起点成为建构主义研究探索的问题。国际关系学发生的社会学转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出现的。1第三,观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建构主义在两个方面突出了观念的作用。第一,建构主义认为观念确实可以起到因果作用。这也就是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在一个行为体身份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观念起到引导行为体选择何种政策,采取何种行动的作用。也就是说,观念与物质性因素并列作为行为的原因。但是,第二个观点是更为重要的,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这就是:观念不仅是指导行动的路线图,观念还具有建构功能,可以建构行为体的身份,从而确定行为体的利益。建构主义的观念是共有观念,也就是文化。当一种观念成为共有观念的时候,它的力量就是巨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银行)在传播观念方面的重要作用。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联合国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传播观念。和平是联合国倡导的第一观念。当下,和平、发展和人的权利已经成为联合国的三大支柱性理念。但联合国还是一个构建观念的平台和传播思想的网络。和平、发展、人的权利--一旦这些观念被国际社会广为接受,就会成为人的自觉行动和国际社会的事实。回到卡尔的观点,就是当这些观念被足够多的国际社会成员接受的时候,它们就会成为国际社会的事实。
如果按照现实主义理论,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首先在地区称霸,然后在全球称霸。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与先是日本后是美国发生冲突乃至战争。因此,和平发展是不可能的。这是现实主义展示的“客观”规律,有人甚至称其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但是,如果按照建构主义的预测,这在很大程度上既要取决于中日、中美、中国与国际环境的互动,也要取决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程。也就是说,中国相对于国际社会和国际行为体的身份定位以及中国自身的身份建构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与先是日本后是美国发生冲突乃至战争。因此,和平发展是不可能的。这是现实主义展示的“客观”规律,有人甚至称其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但是,如果按照建构主义的预测,这在很大程度上既要取决于中日、中美、中国与国际环境的互动,也要取决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程。也就是说,中国相对于国际社会和国际行为体的身份定位以及中国自身的身份建构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十、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自由主义(D曼宁为代表)认为人性是向善的,并且是可以教化的;个人的自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个人自由与福利、社会正义和安全有赖于法制;自由主义的历史观是进步的,它认为合于理性的人类社会的规范设计是可以实现的。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国家的先验性正义目标”,启蒙主义远东中的思想家洛克、卢梭、康德。对后世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康德。康德的理想主义认为:个人自由的理念强调的是个人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或者说,人是自由的,他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立法。政府应该在法律和正义的原则下维护个人的安全和福利。与马基雅维里相反,康德认为个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积极的。个人自由观是康德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在国际政治哲学方面,康德认为,国家之间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公民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理性,最终会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从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过渡到法制状态,从而实现“永久和平”的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国际政治领域发挥重要影响力的是传统的均势论,以梅特涅和俾斯麦为代表的欧洲政治家们成了维持欧洲均势的大师,他们试图通过复杂致密的结盟关系来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但一战的爆发摧毁了依赖均势维护和平的努力,政治家和学者们开始对人类理性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摆脱这种均势论宿命式的悲剧,这直接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理想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理想主义否认人性恶的本质是导致国家间冲突和战争根源的现实主义观点。齐默恩认为人类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关键在于后天的教化。之所以发生战争不是人类缺乏国际共同体的观念,而是知识的局限使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尽管人的天性中存在着愚昧和无知,而独裁者也可以利用这个弱点实现自己的野心,但是教育和宣传的力量可以克服这个弊端。因此,理想主义者十分重视对于民众的教化。同时,世界人民的交往也有助于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充分发挥,
彼此形成世界共同体的观念和国际主义精神,从而在根本上杜绝战争的根源。彼此形成世界共同体的观念和国际主义精神,从而在根本上杜绝战争的根源。在国际政治领域,理想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依靠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力量来追求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和普遍正义。这集中体现在威尔逊对于战后安排的“十四点”方案,以及作为该方案的直接成果———国际联盟的建立上。威尔逊学者和政治家的双重背景使他可以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和平方案付诸实践。十四点”计划主张,各国应当放弃秘密外交、取消贸易壁垒、公海自由航行、鼓励民族自治、裁减军备等;作为“十四点”计划的核心,威尔逊强调战后应当建立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的国际组织。威尔逊的这一国际组织方案以集体安全原则取代了均势原则,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国际联盟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等事件中表现得软弱无力,尤其没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事态促使爱德华·H·卡尔、汉斯·摩根索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关系理论家开始反思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有效性问题,对它的一系列基本假设和内在逻辑进行大胆的质疑,认为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用“应该如何”的乌托邦式假设代替了“现实如何”的理性主义思考,从而必定在现实国际政治中遭到挫败。他们进一步提出了以强权和利益为核心的国际政治范式,从而创立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学派。自此之后近三十年,现实主义在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一、相互依存理论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世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核战争的恐怖阴云、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石油危机、全球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大大增强了全球相互依存的程度。相互依存理论认为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不仅使得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加深了,而且加强了军事、政治、经济、环境和生态等领域全方位的“复合相互依存。世界事务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二、新自由制度主义制度理论或规制理论,根据斯蒂芬·克莱斯勒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所谓“规制”指的是“一系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行为体对特定国际关系问题领域的预期围绕它汇聚起来”,强调了制度在规范行为体的行动,汇聚其期望上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建立在博弈论基础上的理性选择理论是新自由主义制度研究的主要方法论工具。理性选择理论又称公共选择理论,它最早来自经济学研究的分析方法,其基本观点包括,把集体行动的个体看作是富有理性的行为者,这些个体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自身行动中他们可以在权衡利弊后作出于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从而构成集体行动的一般逻辑。理性行为体通过功能、博弈和学习三种途径建立合作。
合作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并得以维持,行为体的预期就会受其规范,增加彼此获取的信息,建立信用体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最终推动该制度下所有行为体利益的最大化。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借鉴了现实主义理性分析的前提和方法,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是可能的,从而在世界观上持有一种乐观主义的态度。它紧紧把握住了世界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解释。三、共和自由主义:民主和平论共和政体的制约机制能阻止共和国家冒险进行战争;而非民主国家是否进行战争则全凭独裁者不受制约的意志。现代“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有:(1)国际关系中的一条经验法则是,民主国家之间从不(或很少)发生冲突;(2)即使它们之间发生冲突,彼此也不大会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因为这有悖于民主的原则和理性;(3)专制国家之间或者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更易于以武力解决争端。“民主和平论”者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民主国家少战争”的“经验事实”。如果说康德的“永久和平”只是一种理想的话,那么当代“民主和平论”者则试图通过各种统计与分析,证明这一现象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普遍存在。斯莫尔和辛格及多伊尔认为,自1816年以来民主国家之间几乎就没有真正发生过战争。对此,“民主和平论”者的理由有二,一是民主国家内部的制度约束,一是民主国家之间共同的民主规范和文化。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全球治理及其它当代全球治理理论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是现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的詹姆斯·N·罗斯诺,此外大卫·赫尔德、奥兰·扬、马丁·休逊、马克·赞齐、多米尼克·鲍威尔等人。罗斯诺提出的“分合论”,当代世界政治变迁的动因包含着分散化和一体化两个同时起作用的趋势,这两个因素在当代全球政治的进程中又分别指涉了全球化和区域化的现象。当代全球政治的图景正是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全球治理论者认为,推动权威迁移的因素来自六个方面。首先是冷战的结束和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竞争的终结去除了两极结构的束缚,使权威迁移的进程在体系层面上成为可能。其次,两极结构的崩解造成了冷战后世界局势的动荡状态,与此同时,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个世界日益缩小,这些前所未有的态势促使人们去寻找更加有效的政治组织形式。
第三,公民的技能革命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界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同时更加容易地参与集体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第四方面的因素来自次团体主义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分化出大量有组织的实体,它们成为新的权威中心和忠诚目标。第五个因素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全球化大大削弱了维系商业和金融关系的传统方式。最后,权威迁移的进程被不断出现的全球相互依存事态所加速,这些事态强化了跨国合作的密切形式,例如新近不断高涨的社会运动。总之,权威迁移的动因来自“分合”世界观下同时展开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间的互动。有些情况下,超越国家边界的控制机制得到加强,而在另外的情况下,邻里间心理安慰和种族归属等需要则催生和强化了区域化的控制机制。尽管当代世界事务大多数仍然是在主权国家管辖的框架内展开的,但是随着国家内部和外部各种新的控制机制的出现,越来越“呼唤全球政治权威甚至治理的新形式。”
罗斯诺把这种“新形式”称作“权威领域国家主权权威向形形色色的权威领域的迁移是当代世界政治变革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在许多问题上国家也要和其他权威领域一样去争取自己的权力以获得人们的认同。当代世界政治的主轴开始从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统治向以权威领域为中心的“治理”变革随着世界政治分合趋势的不断发展和权威迁移的不断加速,国内和国外之间的分野不断淡化,以前清晰坚固的划分国内和国外的边界日益模糊和易渗,以权威领域为基础的治理则大行其道。特别是,众多全球公共问题的出现使得全球规模的治理成为世界政治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一批国际关系理论家开始反思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有效性问题,对它的一系列基本假设和内在逻辑进行大胆的质疑,认为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用“应该如何”的乌托邦式假设代替了“现实如何”的理性主义思考,从而必定在现实国际政治中遭到挫败。他们进一步提出了以强权和利益为核心的国际政治范式,从而创立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学派。自此之后近三十年,现实主义在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一、相互依存理论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世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核战争的恐怖阴云、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石油危机、全球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大大增强了全球相互依存的程度。相互依存理论认为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不仅使得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加深了,而且加强了军事、政治、经济、环境和生态等领域全方位的“复合相互依存。世界事务越来越成为
一个整体。二、新自由制度主义制度理论或规制理论,根据斯蒂芬·克莱斯勒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所谓“规制”指的是“一系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行为体对特定国际关系问题领域的预期围绕它汇聚起来”,强调了制度在规范行为体的行动,汇聚其期望上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建立在博弈论基础上的理性选择理论是新自由主义制度研究的主要方法论工具。理性选择理论又称公共选择理论,它最早来自经济学研究的分析方法,其基本观点包括,把集体行动的个体看作是富有理性的行为者,这些个体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自身行动中他们可以在权衡利弊后作出于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从而构成集体行动的一般逻辑。理性行为体通过功能、博弈和学习三种途径建立合作。
合作制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腻子修补合同范例
- 岗亭采购合同范例
- 2025年江苏货运丛业资格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土地入股合同范例范例
- 2025年湖北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目
- 2025年内蒙古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
- 服装加工合同范例pdf
- 合同范例展会
- 劳动合同范例申请
- 园林建设工程合同范例
- 新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申请表
- 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样本
- 2023年污水站设备维修 污水处理厂设备维护方案(五篇)
- 实用牛津树授课PPT27. ORT-PreK-L27-The-Dream-200602105041-200815212000
- 秦始皇英文介绍ppt
- 研究十二生肖的文献
- 妊娠剧吐的护理查房【产科】-课件
- 2022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课件二
- 土家族课件完整版PPT
- 《酒店概论》考试复习参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