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图审查中的常见问题
超限高层审查技术要点的理解与把握施工图审查中的常见问题1.采用过期标准应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潜在技术风险,法律方面的潜在风险,执法检查、整个社会维权意识的提高新近颁布的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钢结构设计中关于材料和制作的规范规程(可能是因为与钢结构承包商之间的协作设计所致)。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地勘报告的结论和建议没有在设计中落实地勘报告中就揭示的不良地质现象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要求,应该在设计中具体落实,并在设计文件中作必要的说明。常见不良地质现象如土洞、岩溶、地下水以及地下水腐蚀作用等。地勘报告中还常见就桩基施工、地下工程施工等,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3.地下工程防腐设计措施不到位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腐蚀性时,地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不应该再确定为二类,应该执行《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中第4.2节、第4.8节、第4.9节规定。第4.2节: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包括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水灰比以及最大氯离子含量等。第4.8节:关于基础(承台)、基础梁、混凝土垫层等,主要是就地下混凝土构件的表面防护措施提出要求。第4.9节:关于桩基工程,主要是就桩的选型、桩身材料选用以及桩身的防护措施等做出规定。4.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计算中的不当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表3.4.5直接确定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没有注意该表“注”的要求。注2:特别提高了对主要屋面承重构件和吊车梁的裂缝宽度控制要求。注3:特别提高了对某些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控制要求。4.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计算中的不当注2:一类环境下的屋架、托架以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屋面梁和托梁应取为0.3mm。表中规定值为0.3mm(0.4mm)。注3:一类环境下的预应力混凝土屋架、托架及双向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表中要求为三级,对应的裂缝宽度限值为0.2mm,提高到二级后为“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注3:一类环境下的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和单向板,应按二a级环境要求进行验算。一类环境对应裂缝宽度限值为0.2mm,二a类环境对应限值为0.1mm。注3:一类和二a类环境下需作疲劳验算的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裂缝控制等级应该不低于二级。按表中要求为三级,对应一类和二a类的裂缝宽度限值分别为0.2和0.1mm,提高到二级后为“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5.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不当并不是所有的超长混凝土结构,都可以用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后浇带措施应用得当,应该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混凝土干缩问题,但后浇带本身并不能够解决温度作用问题,对于地上、露天混凝土结构其作用有限。膨胀加强带的作用和效果,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宜过分强调。对于地面以上的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措施有一定的作用,最可靠的措施是按规定设缝,宜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并适当加强配筋。6.钢结构设计中的不当未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第1.0.5条(强制性条文)要求,注明各类焊缝的质量等级、钢材的质量等级等。对焊缝质量等级的要求不恰当,滥用二级焊缝。二级焊缝必须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探伤比例为20%。此外,对二级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也有更严格的要求和限制。7.桩身承载能力验算中的不当在进行单桩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是标准组合下的单桩竖向力Qk≤Ra。但在进行桩身的承载能力计算时,应该采用基本组合下的单桩竖向力Q。8.计算书内容不完整没有标准构件的选用计算。没有做规定应进行的地基变形计算。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确定为乙级甚至甲级,但没有进行相应的地基变形计算。对于大跨度构件和长悬臂构件,没有进行裂缝控制计算和挠度计算。这类构件的设计可能会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控制。没有悬挑构件的抗倾覆计算。注意按照计算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文件中载明对施工的要求。地下工程抗浮计算不完整:整体抗浮平衡计算,底板的局部抗浮计算,某些压重不够的柱位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根据抗浮平衡计算对施工阶段抗浮提出要求。9.抗浮设计中的一些不当或不足应该有明确的抗浮设计地下水位作为设计依据,并在设计文件中载明。整体抗浮平衡计算满足要求,但在某些柱位上,压重并不能完全平衡水浮力,忽视由此产生的向上作用会导致相关构件的损坏:柱下桩承受非预期的抗拉作用、相关部位的地下室构件承受非预期的弯剪作用。(插图)在水浮力的向上作用下,板、梁、承台之间的约束和支承,与正常楼盖相比方向是相反的,应该注意对相应钢筋的上下层次和锚固构造要求,做必要的规定和说明;(插图)应该按照抗浮平衡计算的实际情况,对施工阶段的抗浮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要求降水措施延续到结构施工至哪一楼层。9.抗浮设计中的不当或不足(举例)9.抗浮设计中的不当或不足(举例)9.抗浮设计中的不当或不足(举例)10.计算模型中对节点和边界条件的假定,在设计中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挡土侧墙与底板的连接部位,水池顶板与侧壁的连接部位。钢柱柱脚:铰接柱脚,固定柱脚。(插图)钢梁与柱端的连接节点。大跨度钢屋盖与下部支承结构的连接部位。有条件时宜按照整体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如采用简化方法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应注意各自计算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与连接节点构造设计的一致,并且应该在设计文件中予以明确。可以平移的滑动支座,可以转动的铰接支座,橡胶弹性支座。不恰当的构造设计,会导致结构计算分析中的基本假定和计算简图不能成立,计算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11.忽视输出结果中的振型异常现象第2振型、甚至第1振型即为扭转振型。第1振型应该为平动振型,此外抗震概念设计要求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应有尽量接近的刚度、承载力和动力特性,再加上《高规》中对周期比的限制,扭转振型出现在第一、二振型中是不符合要求的,应该适当调整结构布置。原因:抗扭刚度不足,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过大。12.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确定中的不当带有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确定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时,没有按照《高规》中第10.2.2条规定,“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宜取至转换层以上两层且不宜小于房屋高度的1/10”。裙房与主楼相连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宜延伸至裙房以上一层。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上下各一层受刚度与承载力突变影响较大,《抗规》第6.1.3条、第6.1.0.条,以及《高规》第3.9.6条均针对这一部位提出了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13.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规定的抗震措施未完全落实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高规》第12.2.1条有一系列明确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顶板应避免开大洞,楼盖设计应符合第3.6.3条规定,地下一层和相邻上层的层刚度比不宜小于2。梁柱节点应该符合以下2项要求之一,以进一步保证嵌固端的约束条件:a、地下一层柱每侧纵筋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的1.1倍,地下一层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筋应比计算值增大10%采用。b、地下一层柱每侧纵筋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的1.1倍,梁端和下柱上端的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应小于上柱下端实际受弯承载力的1.3倍。14.提请注意的抗震设计要求或抗震薄弱部位关于剪重比的控制要求。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时,应该重视与楼梯相关的抗震设计。剪力墙肢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楼面梁刚接时,应该重视相关构造。错层结构应采取的加强措施。竖向体型收进超过限值时应采取的加强措施。关于剪重比的控制要求《抗规》第5.2.5条,《高规》第4.3.12条。规范反应谱在长周期段下降较快,由此计算所得的楼层剪力可能太小。实际上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面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影响,而规范反应谱尚无法对此做出估计,因此需要进行楼层剪力调整。当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略小于规定值、大部分楼层均能够满足规定要求时,可采用乘以增大系数的方法处理。关于剪重比控制要求当计算的楼层剪力系数太低、或不满足要求的楼层数太多,表明结构刚度不足或重量太大,应对结构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应该再单纯地采用乘以增大系数的方法处理:1、当底部总剪力相差较多时(小于规定值的85%),结构的选型和总体布置需要重新调整,不能仅采用乘以增大系数的方法处理。2、较多楼层(15%以上楼层)不满足要求时,亦应对结构的选型和总体布置做重新调整,不能仅采用乘以增大系数的方法处理。3、只要底部总剪力不满足要求,则结构各楼层的剪力均需要调整,不能仅调整不满足的楼层。4、满足最小地震剪力是结构后续抗震计算的前提,只有调整到符合最小剪力要求才能进行相应的地震倾覆力矩、构件内力、位移等等的计算分析。框架结构应该重视与楼梯相关的抗震设计
楼梯是紧急情况下重要的竖向逃生通道。楼梯的不当布置,会对主体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楼梯构件所受到的复杂作用。与楼梯构件相连的框架柱内力增大,不相连的框架构件其影响可以忽略。框架结构应该重视与楼梯相关的抗震设计《抗规》第3.6.6条、第6.1.15条,《高规》第6.1.4条:尽量减少楼梯布置所造成的平面不规则,避免楼梯不当布置对主体结构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抗震计算应该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同时应对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进行验算。对楼梯间相关构件(包括楼梯构件以及与楼梯构件相连的抗侧力构件),应该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应该加强楼梯间砌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拉结。框架结构应该重视与楼梯相关的抗震设计框架结构中楼梯间的抗震设计:梯板应计入轴力和弯矩的影响;顺梯方向的休息平台梁应计入轴力的影响;横梯方向的休息平台梁应计入剪力和扭矩的影响;支承平台梁的柱子应该考虑短柱效应。楼梯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楼梯构件的设计,与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11G101-2《楼梯平法》并未按照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抗震设计,因此不可能完全符合规范的相关要求,设计使用时应该加以注意。可采用图集的梯板形式和表示方法,抗震设计应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剪力墙肢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楼面梁刚接的相关构造
JGJ3-2010第7.1.6条规定,当剪力墙肢与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楼面梁刚接时,应设置沿梁轴线方向的剪力墙或扶壁柱,否则应设置暗柱并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房屋转角部位更应该加以注意。剪力墙肢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楼面梁刚接的相关构造暗柱的截面:高度取墙厚、宽度应取梁宽加2倍墙厚;暗柱的纵筋:应按照计算确定,并符合表7.1.6的规定(相当于框剪结构中的框架中柱);暗柱的箍筋:一二三级不小于8-150,四级和非抗震不小于6-200;梁纵筋的锚固要求:锚固段的水平长度不小于0.4labE,否则应将梁伸出墙面形成梁头,或采取其他可靠的锚固措施。错层结构应采取的加强措施错层结构应按照JGJ3-2010第10.4节要求,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10.4.4条关于框架柱: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箍筋全柱段加密配置,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10.4.6条关于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墙厚非抗震不应小于200mm、抗震不应小于250mm,分布钢筋配筋率非抗震不应小于0.3%、抗震不应小于0.5%。(常见的局部错层举例)常见的局部错层举例常见的局部错层举例竖向体型收进超过限值时应采取的加强措施
竖向体型收进超过限值时,应按照JGJ3-2010第10.6节要求,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10.6.2条:竖向体型突变部位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不宜小于0.25%的双层双向配筋,体型突变部位上下层结构的楼板也应加强构造措施。10.6.5条:上部收进结构的底部楼层层间位移角不宜大于相邻下部区段最大层间位移角的1.15倍。10.6.5条: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2层塔楼周边竖向构件的抗震等级宜提高一级采用。10.6.5条:偏心收进时,应加强收进部位以下2层结构周边竖向构件的配筋构造措施。超限高层审查技术要点的理解与把握审查所依据的相关法规和条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2002年7月11日建设部第6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建设部令2002年第111号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2010年11月16日建质【2010】第109号文发布实施各地关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1、关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定义: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2、相关的要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应当由建设部认定的具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资质的审查机构承担;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当检查是否执行了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如未执行则审查不能通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3、相关的罚则:建设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勘察设计单位违反本规定,未按照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进行设计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建筑的规则性判别
1、特别不规则:具有明显的抗震薄弱部位、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抗规》3.4.1条条文说明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同时具有表3.4.3所列6项不规则中的3项或3项以上;具有表3.4.3所列两个方面的基本不规则且其中1项接近表1的不规则指标;具有表1所列8项不规则项中的某1项。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加强措施或对薄弱部位采用相应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建筑的规则性判别2、严重不规则:形体复杂、多项不规则指标超过3.4.4条上限值(位移比1.5/受剪承载力65%/侧向刚度比见相关章节),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不能克服的抗震薄弱环节,可能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不应采用。建筑的规则性判别3、关于不规则判别--扭转位移比:应该按照刚性楼板假定建模进行计算分析,并且楼盖两端的位移应该是边角处抗侧力构件的位移,不应计入悬挑楼板。不能用各振型的CQC组合直接得到位移,而应该采用各振型力的CQC组合得到楼层剪力、经换算后得到的水平作用力(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当计算的楼层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的50%时,对扭转位移比可适当放松。建筑的规则性判别3、关于不规则判别—平面凹凸:平面凹凸应视凹口尺寸区别对待。当凹口很深,即使在凹口处设置楼面连梁但该连梁并不能够协同两侧楼板的位移时,仍然应该作为凹凸不规则。当凹口宽度大于深度时,建筑变为U形平面,抗震性能并不差,不应判定为凹凸不规则,但应注意不在转角部位设置楼梯间或开大洞,并加强转角部位的柱、墙和梁。建筑的规则性判别3、关于不规则判别—其他问题:设有井筒的楼、电梯间和管道井,具有较强的空间约束作用,可不计为楼板的开洞面积。细腰形平面的有效宽度,应该以抗侧力构件的边缘计算。当少数楼层由于开洞、凹凸、偏心、错层、挑高等造成不规则时,应视其所占楼层比例和不规则程度,综合判定整体结构的规则性,但对这些楼层构件都应该加强抗震措施。表一:房屋高度(m)超过下列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高度超限的高层建筑工程超过“审查要点”附录一的表一所列建筑高度钢筋混凝土结构:超过《抗规》表6.1.1所列高度;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超过《高规》第7.1.8条规定的高度,7度/100m、8度0.2g/80m、8度0.3g/60m;错层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超过《高规》第10.1.3条规定的高度,7度/80m、8度/60m;混合结构:超过《高规》表11.1.4所列高度;钢结构:超过《抗规》表8.1.1所列高度;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时,所限高度应至少降低10%。达到“特别不规则”程度的高层建筑工程同时具有“审查要点”附录一表二所列7类不规则中的3项及以上具有“审查要点”附录一表三所列8类不规则中的某1项“审查要点”表二、表三所给出的特别不规则确定原则,与《抗规》GB50011-2010中第3.4.1条条文说明稍有不同。特别不规则之一“审查要点”附录一表二所列不规则3项及3项以上
不规则类型:平面不规则3项,竖向不规则3项,其他不规则归为第7项平面不规则:扭转问题(a、b项),平面形状问题(a、b项),楼板不连续竖向不规则:刚度突变问题(a、b项),竖向构件不连续,承载力突变问题其他不规则: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特别不规则之一判定时尚应注意:如果只在凹口设置连梁,其两侧变形不同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能按楼板不连续中的开洞对待;同一不规则类别的a、b项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第7项中的不规则已计入1-6项的不再重复计算;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作为不规则的一项。特别不规则之二:表三所列8项不规则中的某1项1、扭转效应偏大:裙房以上较多楼层位移比大于1.42、抗扭刚度偏弱:钢筋混凝土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0.9,复杂高层、混合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0.853、层刚度偏小: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4、高位转换:转换构件位置7度超过5层、8度超过3层5、厚板转换:7~9度抗震设防时采用厚板转换结构6、塔楼偏置: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7、复杂连接: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连体两端塔楼显著不同的结构8、多重复杂: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5种复杂类型中的3种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其他高层建筑工程1、特殊类型高层建筑:《抗规》、《高规》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暂未列入的其他高层建筑结构;特殊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及超长悬挑结构;特大跨度的连体结构。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其他高层建筑工程2、超限大跨空间结构:房屋高度大于24m、并且屋盖结构超出规定的常用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平板型网架,共13种形式,屋盖跨度不宜大于120m;《网壳结构技术规程》:常用形式有圆柱面、球面、椭圆抛物面、双曲面。大跨屋盖结构:2010年版《抗规》新增内容,第10.2节。房屋高度大于24m并超出该节相关规定的结构,即为本条所指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超限工程抗震设计应符合的最低要求
1、严格执行规范、规程的强制性条文,并注意系统掌握、全面理解其准确内涵和相关条文。2、不应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5种类型中的4种及以上的复杂类型。3、B级高度范围内并且比较规则的高层建筑,按高规执行。4、应根据不规则项的多少、程度和薄弱部位,明确为达到安全而比现行规范规程更严格的、针对性强的抗震措施,明确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超限工程抗震设计应符合的最低要求
5、对于高度、平面和竖向规则性等三方面均不满足规定的高层建筑,以及超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应提供达到预期性能目标的充分依据,如实验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抗震新技术和新措施、不同结构体系的对比分析等,并就这些内容进行详细论证。6、对于超高很多或者结构体系特别复杂、结构类型特殊的工程:当没有可借鉴的设计依据时,应选择整体结构模型、节点模型以及结构构件和部件,进行必要的抗震性能实验研究。“审查要点”就抗震概念设计提出的要求
1、总体上应该注意:与结构类型相适合的适用高度、单位面积自重、墙体厚度;结构的总体刚度适当,两主轴方向的刚度协调符合规范要求,变形特征合理;楼层最大层间位移和扭转位移比符合规定要求。
2、多道抗震防线的要求得到明确与落实:框架与墙体双重抗侧力体系中,框架所分担地震剪力的调整应该按照其超限程度比规范规定适当增加;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全高不开洞单肢墙,应针对其延性不足采取相应措施。“审查要点”就抗震概念设计提出的要求
3、从严掌握对规则性的要求:注意楼板开大洞导致较多长短柱共用和细腰形平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过大的地震扭转效应;对不规则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可依据设防烈度和建筑高度的不同有所区别;主楼和裙房间设置防震缝时,缝宽应适当加大或采取其他措施。4、应避免软弱层和薄弱层出现在同一楼层。“审查要点”就抗震概念设计提出的要求5、转换层和加强层的相关设计合理:转换层应严格控制上下刚度比;对于墙体通过次梁转换、柱顶墙体开洞等情况,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加强层伸臂构件内力计算宜采用弹性膜楼板假定,其上下弦杆应贯通核心筒墙体,墙体在伸臂斜腹杆节点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破坏。6、对于多塔、连体、错层等复杂体形结构的设计:尽量减少不规则的类型和不规则的程度;注意分析局部区域或沿某个地震作用方向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加强措施。“审查要点”就抗震概念设计提出的要求7、不同结构部分在其连接部位相对薄弱:关注并重视连接部位各构件的实际构造和连接的可靠程度;必要时可取结构整体模型和分开模型计算的不利情况;也可要求某部分结构在设防烈度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8、关于加强楼板整体性的设计:避免楼板的削弱部位在大震下受剪破坏;对楼板开大洞的部位宜进行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审查要点”就抗震概念设计提出的要求9、关于出屋面的结构和装饰构架:当构架较高、体形相对复杂时,应参与结构整体分析并考虑不同材料阻尼比的影响;特别注意加强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10、高宽比较大时,应该注意复核地震下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关于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1、一般的抗震设计方法:三水准两阶段,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小震不坏:通过小震下的弹性设计来实现,从设计计算上得到保证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来实现,并没有真正反映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下受力、变形的量化指标和形态,并没有通过设计计算得到证实。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满足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基于承载能力的设计,基于变形控制的设计关于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2、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立足于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综合考虑,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措施,确保整个结构、或者某些部位和关键构件,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着重提高结构的安全性,满足某些特定的使用功能。破坏状态的控制目标: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不严重破坏等,所对应的构件承载能力和变形状态,均有具体的描述和量化指标。《抗规》第3.10节和附录M,《高规》第3.11节。关于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破坏状态参考控制目标结构类型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不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框架1/5501/2501/1201/60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中筒1/10001/5001/2501/135钢筋混凝土框剪、板柱-剪力墙、框筒1/8001/4001/2001/110钢筋混凝土框支层1/10001/5001/2501/135钢结构1/3001/2001/1001/55钢框架-核心筒、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1/8001/4001/2001/110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主要工作确定结构设计是否需要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对结构在房屋高度、规则性、结构类型、场地条件、抗震设防标准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进行分析后确定,分析结果可作为选用抗震性能目标的主要依据。选用抗震性能目标:对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修复的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后确定。一般需要征求业主和有关专家的意见。进行抗震性能设计:深入的计算分析和工程判断,找出结构有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提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医学经络腧穴学课件-奇穴
- 《学前社会教育》课件
- 2025届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二)历史试卷(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物流仓储管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全员工管理篇
- 《物流管理运输管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员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职员管理
- 2025年济南铁路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儿童涂色画空白填色图(100张文本打印版)
- 2024版合同及信息管理方案
- 压缩空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剪式汽车举升机设计
- 健康证体检表
- 大气课程设计---袋式除尘器
- 市政桥梁工程施工
- 长线法节段梁预制施工方案wgm
- ProE5.0全套教程(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