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 课件_第1页
博物馆学 课件_第2页
博物馆学 课件_第3页
博物馆学 课件_第4页
博物馆学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故宫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正式建院,到1933年1月文物南迁,库存藏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珍品和宫廷历史文物,这些国宝级文物大致算起来有书籍数十万册,其中藏于文润阁的《四库全书》就有三万六千多册,还有抄本和海内外孤本书籍数万册。藏于乾清宫、实录大库、皇史的清朝档案等珍贵史料数万件。书画,仅存于斋宫及钟粹宫两处的就有8000多件。铜器上万件、陶瓷数十万件、玉器上万件、雕漆、景泰蓝、竹、木、牙雕、古砚、笔墨等工艺美术品众多,仅景德镇官窑瓷器就有十多万件,是一座收藏中国古代文物和艺术品的殿堂,这些国宝精美绝伦,价值连城。南迁的原因日本早就觊觎我国的珍宝。1931年9月,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日本的野心是想先占领东北,再向南侵,平津一带如果发生了战事,故宫里这些国宝,将十分危险。南迁的难度藏品之多。面临战火。南迁动员故宫博物院上下动员,开始挑选文物,集中装箱。原来打算:是买那种装纸烟的旧木箱;棉花可用黑棉花,就是那些旧棉衣、棉被拆下来,再经弹过一次的棉花;文物专家没有装过箱,怕万一装得不好,运出去后都打碎了,如何交代?打算找古玩行里专装出口文物的工人来装。弊端:首先,那些装香烟的旧箱木料很薄,文物装进之后,总是晃动,颇有危险;其次,旧棉花已没有弹性,而且装的时候,棉絮满处乱飞,味道难闻,我们怎能拿来包宝贝?第三,那些请来的装箱工人,到此摆着专家的姿态,拿很高的工资,时常用教训的口吻和馆员谈话。最终决定:马衡院长听从了大家的意见,把旧箱用来装书籍、档案,并规定新箱的尺寸,一律定为长三尺,高宽各一尺五寸。棉花改用新棉,装箱工人也一律辞退,改由自己装箱——在实践中,大家摸索出一些方法,主要是一个“紧”字,以前江西景德镇进呈的瓷器,用木桶装运,把10个碗用草把它们扎紧,成为一个整体,一点也不摇动,放在桶里,每束之间,又用谷壳把它们隔开,塞紧,使它们毫不松动,运到北平去的瓷器,没有破碎的。在包装中,员工们把每件瓷器,用棉花隔开,分别包扎起来,再入箱中塞紧,就不会破碎了。

南迁开始1933年1月,日军进入山海关,华北面临的局势险恶,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从1月31日起,将装箱的文物分批南迁上海,并派院秘书长李宗桐到上海租赁库房。国民政府指令北平市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协助故宫,完成文物南迁计划。南迁遇到的阻力反对者认为大敌当前,文物南迁会动摇民心,引起社会不安,而且古物一散不可复合,南迁会造成文物失散。当时以周肇祥为首的反对派在中南海成立了一个北平市民众保护古物协会,周自任主席,通电全国反对故宫文物南迁,并公开表示以武力阻止南迁。(周曾任古物陈列所所长及湖南省代省长)。故宫确定文物南迁的起程日期后,反对派在社会上放话,只要文物列车启运,就会有人在铁路沿线埋炸弹,炸毁列车。国民政府的态度国民政府认为应当把这些文物迁运到安全地带,故宫文物,是国家数千年来的文物结晶,毁掉一件,就少一件,国亡,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将永远无法补救,文物留在这里,万一平津做了战场,来不及抢运,我们是不是心痛了?掷地有声的话语表明政府文明南迁的决心,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国民政府的决策是正确的。同时,宋子文电告北平市长周大文,周大文派法警将周肇祥密捕,1933年2月5日晚间,北平全城戒严。故宫文物南迁令第一页南迁文物数量及需要的人力物力南迁的文物中除故宫博物院的13491箱外,还有古物陈列所、太庙、颐和园、国子监等处收藏的6066箱。

故宫博物院的13491箱文物从神武门广场出发,由几十辆板车轮流运往火车站。军队全程护送,沿途军警林立,板车在熟悉的街道上行驶,街上空无一人,除了车子疾驰的辘辘声之外,听不到一点别的声音,使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批文物共装了18节车皮,押运人员、监视员、宪兵及故宫警卫一百多号人另乘3节客车随行。正式行动1933年2月6日,首批文物装上两列列车南行,文物总押运官由吴瀛担任。3月中旬,故宫博物院又开始装运第二批箱子。到5月共装运五批,那志良在《故宫文物运到南京》文章中记录了五批装运日期。

第一批1933年2月6日

第二批1933年3月15日

第三批1933年3月28日

第四批1933年4月19日

第五批1933年5月15日

国宝转移的车行路线由北平西站出发,沿平汉线南行,到郑州后,改循陇海线,东行到徐州,再沿津浦线到浦口。从文物装车时起,一路上都是非常危险的,虽然南迁过程中,各火车站一律优先放行,在火车车顶四周各个车口都架起机关枪,车上有宪警荷枪实弹,严加保护,车下有马队接力伴随,白天封存,晚上押运,在重要关口熄灯,职员和衣而卧。在徐州一带,还是遭到土匪的拦截,幸好有军队的护卫,将土匪击溃。2月6日文物专列出京,10天后才将周肇祥释放。南迁目的地又起争议文物专列出京的第3天,故宫博物院的常务理事、文献馆馆长张继便在南京中央政治会议上提出一项紧急议案,认为故宫文物运往上海存到租界是受洋人庇护,是国耻。建议改运洛阳和西安,这个议案没人反对,于是文物只能改迁洛阳与西安。文物专列走到第四天,到南京下关车站停车,张继与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专程到车站,告诉吴瀛中政会的决定。吴瀛认为这么仓促改变文物存放地点,恐不安全。这中间为这批文物存放地点多次发生争议,载运文物的列车就停在浦口的铁轨上,由军队守卫了一个月,直到召集临时中政会讨论才决定下来,由水路运往上海。存放上海4年第一批南运文物在3月下旬才到上海,存入法租界天主堂街仁济医院旧址五楼仓库中。以后又相继运了四批,共计13427箱零64包,随同故宫文物迁沪的还有古物陈列所、太庙、颐和园和国子监的文物6066箱。因原来租的仓库容不下,后来又租用了位于英租界内的仓库存放。全部文物在上海存放了近4年。在这个时期,南京正加紧建朝天宫以贮存这批国宝。命运多舛1936年底,朝天宫扩建工作完成,工作小组也就留在南京办公,还计划举行展览会。但抗日战争在1937年7月爆发了。7月29日日军占领北平,这时南京也有危险。国民政府迁往长江上游的重庆,并下令撤退古物。在南京的故宫文物是分三路运到大后方的。当南迁文物在南京分院刚落脚,文物再次面临大转移。再次迁移是很困难的,不仅有交通问题,更有日军对迁移地的轰炸,文物的安全难以保证。同时撤运所有的文物根本不可能,要尽快分路离开南京,到达目的地后,静候战争结束。三路南路经长沙运往贵州,负责人为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森玉、科长庄严。中路取水路沿长江西进经汉口后抵重庆。第三路北上到宝鸡。南路随同第一队出发的80箱古物决定由船和卡车运往1000公里外的长沙湖南大学图书馆,但由于长沙被日军轰炸,不久又接到命令要运往贵州。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原定的藏宝地也变得不保险了,国宝最终的安身之所也在不断变化。中路随着日军进逼,中路从汉口到达陪都重庆。1939年春,日机轰炸重庆,几乎炸中这批国宝。古物箱又再次装船,向长江上游西行500公里到乐山去。船只难找,而且光是把文物从原来的船上卸下再装上另外的船只,就花了近两个月之久,结果9月中旬才到达乐山。

北路北路的7000多箱由吴玉璋和另外二人负责。他们设法在日军进行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之前一个星期搭火车离开南京。经西安、宝鸡、过秦岭、抵汉口,到绵阳、成都,最后到达峨眉。关于路线图

第一阶段———南运:1933年2月6日,由北平西站经郑州到上海后存于南京博物院,共打包文物13491箱。第二阶段———内移:由于卢沟桥事变战事告急,于1937年8月14日到12月8日分北、中、南三条路线将文物运往四川大后方。北线为陆路运7286箱文物到峨嵋(那志良负责)。中线为水路运9369箱文物到宜兴。南路运80箱精品文物到安顺。第三阶段———复员:抗战胜利后,将四川各地文物先汇于重庆,后运往南京,拟返回北平。第四阶段———运台:由于战争形势发生逆转,加上交通运输线的破坏,原拟运回北京的文物被分3批运往台湾,先暂存于台湾水沟库房,后移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一批:1948年12月22日,220箱。第二批:1949年1月6日,1680箱(那志良负责)。第三批:1949年1月29日,927箱。转运途中重庆渡口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峡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两个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着大量代表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奇珍异宝。北京故宫的建筑世界第一,台北故宫的藏品世界第一。1948年11月,徐州会战结束后,蒋介石深感南京的危险,把大批黄金、机器设备、布匹甚至工厂等向台湾转移。而且下令将战时珍藏在南京故宫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宫南迁文物精品、南京中央博物院、国立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的藏品运往台湾。五千箱奇珍被运台湾1948年12月27曰,第一批文物抵达台湾基隆。当时由南京迁往台湾的文物分三批,第二批、第三批分别于次年1月9曰、2月22曰到达。这些文物主要包括当时北平故宫博物院2972箱、中央博物院852箱书画、瓷器、玉器以及中央图书馆、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图书和外交部条约档案等共5000多箱。台湾当局就是以这些文物为基础,建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造成了今天南北两个“故宫博物院”的局面。于混乱中迁台第一批文物是1948年12月20曰离开南京下关的,负责运载的是海军登陆艇——“中鼎舰”。当时的局势已经非常不稳定,很多人等待机会能搭船去台湾避难。负责人杭立武“海军司令”桂永清

第三批文物——人、货一船第三批文物的转运是在1949年1月底,逃命变得比两个月前紧迫多了。这次负责运载的“昆仑号”军舰一开到,海军部的眷属就抢先上船。杭立武仍想找桂永清来解决。结果,在船上的人哀求下,连负责劝说的“总司令”都落了泪,也只好少考虑文物,搭他们起航了。不过正是这些人员占据了船的空间,使得一部分文物装不下,留在了内地。文物运到台湾之后的保存先是租借台中市糖厂仓库,趁着不是制糖季节暂且存放,保管条件十分恶劣。到1950年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文物才得以迁入新库。1965年11月12曰,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幕,国宝才有了适当的保存和展览环境。

运往台湾的5000箱文物、档案由专家翁文灏亲自挑选运往台湾的5000箱文物、档案,都是文物专家翁文灏等人挑选过的精品。诸如被视作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的毛公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玉雕精品“翠玉白菜”、“肉形石”、宋代汝窑瓷器、传世书画、清宫服饰等。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山清水秀的外双溪,占地面积1200亩,1965年11月12日落成。整座建筑的设计理念显然秉承了中国宫廷式的建筑风格,碧瓦黄墙,雕栏玉砌,在青山掩映下,显得典雅而壮丽。目前,这里珍藏着1948年以来从大陆运来的60多万件珍贵文物。台北故宫外景据统计,当年从大陆运到台湾来的文物共有60万件,虽然只占当时北京故宫南迁文物的1/4,但大多是精挑细选、价值连城的精品。其中器物、书画5万余件,善本书籍近16万册,清宫档案文献38万册,还有后来征集的文物总计65万件。由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受展厅面积所限,通常每3个月会换一次展品,即便这样,要把这里所藏60余万件稀世文物逐个儿在世人面前亮个相,至少需要30年时间。有三件宝物始终没有换过——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们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青铜器——毛公鼎据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因刻器者为毛公而得名,于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在中国,有两件青铜器堪称青铜器之最,一件是保存在北京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另一件就是铭文最多的这件毛公鼎。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却铭刻了32行497个篆书文字,洋洋洒洒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天子赏赐而做此鼎的史实。鼎铭字迹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笔力遒劲,全篇一气呵成。价值无双的瑰宝重器——毛公鼎铭文是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同时也是我国“造字时代”最经典的作品。2003年2月22日我国首次发行了一套书法题材特种邮票《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一套共两枚,其中的一枚就是毛公鼎的铭文。玉器——翠玉白菜玉器馆的门口一行文字:“比上帝还精巧”。翠玉白菜是依照翡翠顺势而为,根据它的颜色雕成一棵栩栩如生的白菜。”这棵翠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料,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看上去是鲜活欲滴。翠玉白菜上有两只虫,一只蝗虫,一只螽斯虫。它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但是白菜叶片上停留两只虫又是作何用意呢?原来螽斯虫代表了多子多孙的意思。东坡肉

清代的肉形石,全世界67块,这是其中比较大的一块,它的底座都是纯金做的。和翠玉白菜放在一起,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因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书画馆藏情况台北故宫博物院义务导游谢念荪:“有些书画每次看到它时,都觉得它一天天在‘变老’……每次看到它都很难过,展出一次就破坏一次。”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书画展厅,是所有展馆中最难以估量价值的地方,有的甚至无法再进行复制。为了尽可能保护好这些稀有真迹,书画展览的次数和时间都受到严格地限制,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这三幅字帖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被乾隆皇帝并称为“三希”帖。现在“三希”中的真迹有“两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此画是绘画作品中的精品,可惜这幅山水画被分成了两段,前半部分保存在大陆,后半部分则保存在台北博物院。最近几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1992年双方还共同精选各自的馆藏文物,共同出版了《国宝荟萃》一书。这本书中,分离近一个世纪的“三希帖”又重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上:王洵《伯远帖》;下左:王献之《中秋帖》;下右: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乱世存粮,盛世收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好古董,因此前朝书法绘画名家品统统被搜罗入宫,中国古代珍品空前大集中。其中乾隆对收藏的爱好堪称狂热,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恂《伯远帖》都是他收藏精品,他也非常喜欢题跋,很多名家大作上都有他的墨宝。经过三代皇帝的不懈努力,故宫藏品倍增,俨然一座大博物馆——专人负责看护,能工巧匠进行修补。可以说这三位皇帝的个人爱好,使大批珍贵文物得到保存至今。乾隆皇帝开辟三希堂等专门“展厅”;鉴赏完精品后,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章,以示流传有序;让各精其道的儒臣雅士,分门别类为文物著书编录,比如《石渠宝笈》初编、续编和三编都是当年“故宫藏品汇编”。

斗彩首创于明宣德,1985年发现的西藏萨迦寺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落有“大明宣德年制”款,证明了文献上“宣德五彩,深厚堆垛”的记载。其突出特点是在鸳鸯纹饰上采用了青花与五彩结合的工艺,开启了明代斗彩工艺的先河。明代斗彩,以成化年间最为著名,成化斗彩把青花的幽菁和古彩的华贵溶为一体,典雅而又鲜明。其施彩方法以填彩为主,所用色彩有鲜红、油红、娇黄、鹅黄、杏黄、蜜蜡黄、姜黄、深绿、浅绿、松绿、浅紫、姹紫、孔雀蓝、孔雀绿等十余种。一件器物上少说施三四种釉上彩,多者五六种,使纹饰的形、线、色相依相衬,相辅相成,令斗彩更为妩媚明艳,光彩照人。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记述:“青料画其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它是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因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古彩结合在一起的彩绘装饰,故称“斗彩”,亦称“逗彩”、“豆彩”。是用青花料在胎上勾描出完整构图的纹饰轮廓,施青白透明釉色,入窑高温烧成。再于釉上青花轮廓线内填画各种彩料完成彩色图案,复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青花加彩四种。成化的斗彩画面疏朗秀丽,装饰幅面不大,嘉靖、万历以后则变得繁密浓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继承了明代成化的斗彩并有所发展,除用古彩颜料外,还使用粉彩颜料。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汝窑: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两部分,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御窑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制,但鲜有乱真者。临汝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三处遗址烧制民用青釉瓷器,现称"临汝窑",系汝窑另一部分。烧瓷时间长,主要烧青釉,有印花、刻花装饰,以印花为主,造型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质量比耀州逊色,烧瓷历史比耀州晚,明显受该窑影响,属耀州窑系。(临汝窑:即汝窑")乾隆香山九老

山径春行图[宋]马远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十大国宝

《中国博物馆陈列精品图解》(四)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张囤生

出版日期:2006-05-01

特别奖河北西柏坡纪念馆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纪念馆基本陈列

邓小平故里管理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陈列

精品奖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鲜明的军事特色壮美的艺术形式

——人民革命战争馆陈列

上海博物馆

千年遗珍国宝荟萃

——“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

辽宁省博物馆

突出特色雅俗共赏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

山西晋城博物馆

太行魂——晋城古代文明陈列

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

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

湖南省博物馆

厚重的文化内涵纯美的空间艺术——马王堆汉墓陈列

河北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华夏脊梁——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基本陈列

中国丝绸博物馆

让观众“读”懂丝绸

——中国丝绸文化展

福建博物院八闽大地戏曲文化全景——福建戏曲大观中国地质博物馆

大地集粹——矿物岩石宝石陈列

单项奖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汉字春秋——宝鸡出土文物与汉字文化展(最佳创意奖)

浙江温州博物馆

追溯“温州人”的精神渊源——“温州人”陈列(最佳内容设计奖)

南京博物院

田野考古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的完美呈现——泗水王陵考古(最佳形式设计奖)

中国昆曲博物馆

阐释昆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