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设计4_第1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设计4_第2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设计4_第3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设计4_第4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设计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作用,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经济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通过历史比较,培养学生横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应吸收的教训和经验。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材分析与建议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课文引言部分引用了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的一个场景,生动地说明了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建议教师播放《列宁在1918》的经典片段,设计相关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开始学习新课。第一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材首先叙述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军事上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历史原因,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第二,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第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第四,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政策执行力度的感性了解。(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及评价。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应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揭示实施这一政策的必要性,指出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第二目新经济政策。教材首先介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表明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然后重点叙述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建议教师出示有关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的政治经济状况材料,使学生对当时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历史作用。(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站稳了脚跟,但是在转向和平建设后,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危机。第一,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第二,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列宁通过与各地农民的交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扭转局面,稳定政权,必须改变经济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建议教师用PPT将1920年苏俄的工农业产值与1913年的产值做成柱状图进行对比,使学生感受新经济政策实施前苏俄的严峻形势,认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列宁灵活务实的政治策略。(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广泛,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减税、分配制度等各个方面,它是在探索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的。列宁认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教材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新经济政策的要点:第一,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二,工业方面,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第三,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第四,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建议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采用表格的形式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进而加深对新经济政策内容的理解。(3)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立足本国国情,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第二,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对此,列宁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第三,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建议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出示数据材料,如将1913年、1920年、1925年三个时期俄国工业和粮食生产增长状况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积极作用有比较直观、具体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第三目“斯大林模式”。教材首先介绍“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苏联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接着教材重点叙述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表现、特点、成就及弊端。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补充有关20世纪20年代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历史材料,从而使学生理解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用强硬手段推行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弊端。(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苏联基本上还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认为把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是布尔什维克党迫切任务,他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教材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没有具体阐述,建议教师适当补充这方面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文化原因的,培养学生历史地分析问题的眼光和态度。(2)“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及特点“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二是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其特点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管理体制上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可引用《大国的崛起》中的一段材料: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通过阅读和分析这段材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苏联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联系在一起,为后面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得失做铺垫。(3)“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及弊端“斯大林模式”的优势在于国家可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资源,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苏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苏联取得的辉煌成就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对此,《大国的崛起》有这样的描述:“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在当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仅用十个月就建成投产。苏联工业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二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教材从两方面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其一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其二是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以史实为依据,对“斯大林模式”的得失进行讨论,使学生养成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本课内容包括三部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历史作用,必须首先让学生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所引发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地使学生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斯大林模式”的成就与弊端,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要实事求是地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2.教学案例【探究主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2)“斯大林模式”的得失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活动目标】(1)运用比较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征。(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弊端。(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课前准备】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列宁在1918》或上网查阅相关史实资料,了解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实施过程】(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单元学习内容提示,使学生了解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由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探索过程。(2)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进行学情调查的基础上,列出探究的问题。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出现是偶然的吗?②苏俄从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历史原因有哪些?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④应怎样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⑤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3)学生搜集资料,在教师引导下解决问题。①教师提供相关材料的书目和网站,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②学生研读分析已搜集的材料,通过师生对话解决需要探究的问题。③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困惑和生成的新问题。④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学习总结。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1.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题关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思路引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为苏维埃政权赢得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它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途径。答案提示: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