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教案第二课时课题《论语》十二章单元第三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重点1.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完整地表达。难点文言文词语、句子的理解与积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十二章》的前六则,还记得这六章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道理吗?对,这里面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也告诉了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那么我们这节课来学习它的后六章,看看我们在这里能获得一些什么生活的经验呢。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预习检测生难字曲肱(ɡōnɡ)笃志(dǔ)好之者(hào)逝者如斯夫(fú)读,并做好笔记。扎实基础知识大关。讲授新课一、抽读第七章,理解段意1、重点词语讲解。(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之,代词,代指学习;好(hào),喜欢,爱好;者,代词,可解释为“……的人”。(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以……为乐,把……当作乐趣,形容词的以动用法。2、句子翻译。(可师生互动)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学习方法的人,不台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的人。”3、段意讲解。孔子这段话给我们讲明了学习的态度,说明了了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产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抽读第八章,理解本章内容1、重点词语讲解。(1)饭疏食:饭,名词活用作动词,吃;疏食,指粗粮。(2)曲肱而枕之:肱,胳膊;而,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3)乐亦在其中矣:乐,乐趣。(4)不义而富且贵:义,道义,这里指正当的手段;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5)于我如浮云:于,介词,对于。2、翻译。(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生活的)乐趣也就在这当中了。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动一样。”3、段决讲解。这段中孔子向我们倡导“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正人君子是不屑于贪图享乐,更不会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搏取富贵。他认为,不符合道义得来的富与贵是耻于接受的。这咱思想在今天仍为许多知识分子所接受,对于千百年来中国人高尚品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三、抽读第九章,疏通文意,理解本章内容1、重点词语讲解。(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定数指不定数,表示“几个”;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啊”。(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代词,他们的;者,地方,所在;而,表顺接关系的连词;从,跟随,这里引伸为“向……学习”。(3)其不善者而改之:改,是指自己改正,不是为别人改正。也就是把别人的缺点作为一个借鉴,避免自己犯相同的错误。2、翻译。(可由学生进行)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然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啊。我可以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还可以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3、段意讲解。这一则表现了孔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具方面的意思:一是选择别人的优点来学习,这是虚心学习的表现;另一个是见人之不足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的行为,并督促自己改正,这是一咱自觉修养的表现。孔子的这段话,对于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新知,都是非常有益的。四、抽读第十章,理解段意1、重点词语讲解。(1)子在川上曰:川,河流。(2)逝者如斯夫:逝者,逝去的东西,这里指时间;斯,代词,这,代指河流;夫,念fú,句末助词,无义。2、翻译。(可学生自行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这一去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流一样,日夜不停地流过去,再也不会回头。”3、段意理解在这段里,孔子把时光比喻为河流,用洒流的一去不返比喻时光难以挽回,从而劝勉他的弟子们要好好珍惜时光。这句话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引用,一是自勉,一是教育后进。这句话也可以用作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五、抽读第十一章,理解段意1、重点词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这里指军队;夺,改变;匹夫,指平民百姓。2、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更换,但平民百姓的志气却是不可以改变的。”3、段意讲解:这句话通过对比的方式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坚定不移的志气,不可改变。这句话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所以才会有“士可杀,不可辱”的铿锵言辞。这句话还可以有另一种理解:孔子第一次把平民百姓的地位与三军统帅齐平,把老百姓的地位抬得很高,这是对老百姓的看重。只可惜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在用儒家思想治国的时候,只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却始终没有把孔子的这句话运用到自己的统治当中。六、抽读第十二章,理解段意1、重点词语(1)博学而笃志:博,广泛;笃,坚定;而,并且,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2)切问而近思:切问,切合自身的需求和好恶来提出问题;近思,联系眼前的具体情况进行思考。(3)仁在其中矣:其,代词,这。2、翻译。(可由学生进行)子夏说:“只要我们经常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再多结合自身的需要提出问题,联系眼前的实际情况去思考问题,那么,‘仁’就会体现在你的心目中了。”3、段意讲解。这段话是要我们树立“仁”的思想,“己所不欲,忽施于人”,从自己的好恶需求和眼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由己及人,多想想别人的需要,这样就能体现“仁”了。这样的仁爱思想在过去,在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对我们做人做事都是一个参考。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很正能量的思想,值得推广和拥有。学生思考或做笔记。翻译句子。做笔记。以下各章学生活动相同。解决重点词语,理解文意。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深入理解段落意思,品味段落包含的人生哲理。以下各章设计目的相同。拓展延伸在前六则语录中,我们学习了《论语》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事之道的作人原则,那么大家总结一下,后六则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做人的原则呢?请总结出来,并分别写出表示这些做人原则的句子。(1)讲学习态度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对待名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讲自身修养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珍惜时间的:子在川在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5)讲骨气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6)讲仁义思想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生思考,整理答案。培养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课堂练习1、理解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爱好,喜欢;乐:把……当作乐趣)(2)饭疏食(饭:吃饭)(3)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好的品质;从:学习)(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这,指河水;舍:舍弃,放弃)(5)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6)博学而笃志(纯一,专一)(7)切闻而近思(切:切身的)2、指出下面句中活用的字,并作解释。(1)饭疏食(饭:名词活用作动词,吃饭)(2)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好的品质;从:学习)3、翻译下面句子。(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博学而笃习,切问而近思。参考答案:(1)对于学习,知道学习方法的人,不台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的人。(2)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动一样。(3)这一去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流一样,日夜不停地流过去,再也不会回头。(4)只要我们经常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再多结合自身的需要提出问题,联系眼前的实际情况去思考问题。完成练习。加强对课内知识的巩固。作业布置1、背诵这六章语录。2、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各题。[甲]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选自《淮南子·人间训》)[乙]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选自《列子·说符》)(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皆吊之吊:慰问B.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将要C.多歧路歧:分岔D.奚亡之奚:怎么(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马无故亡而入温故而知新B.此何遽不能为祸乎水何澹澹C.吾不知所之知之为知之D.马无故亡而入胡暮而果大亡其财(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堕而折其髀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下车引之C.此何遽不为福乎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既率其党其恕乎(4)对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何遽不为福乎: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没有办法把它们找回来。C.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边塞附近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了。D.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跛脚(而免于出征)的缘故,父子俩才一起保全了性命。(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文的寓意是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乙]文的寓意是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也可以是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C.“塞翁失马”和“亡羊补牢”这两个成语就分别出自于这两篇寓言。D.从这两篇寓言可以看出,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课后完成作业。提高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课堂小结本文作为语录体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有:1.多方比喻,蕴含丰富;逐层深入,脉络分明。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表现了孔子对于富贵,对于时光的态度。2.语录文体,简短流畅、通俗易懂、诙谐机智。由于孔子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有很深刻的认识,所以《论语》一书的语言往往在言简意赅的基础上不乏哲理性和启发性。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辩证的眼光来处理“学”与“思”的关系。3.彰显形象。在简短的记言、记事中,传神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医科大学《智能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初级英语阅读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西班牙社会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商业大学《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试题模拟试卷含解析
- 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梁丰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毕业班第一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湖北经济学院《网球(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康复疗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辽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英语译介和传播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卷(2套)(附答案)
- 2024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
- 专题07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解析版)
- 2025年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脚手架拆除施工专项方案(最终)
- 2025年酒店财务部工作计划(5篇)
- 空调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方案
- 2025-2030年中国煤电行业发展潜力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我心目中的领导者》课件
- T-HSPAQ 0002-2024 盐渍天然肠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